在婚姻问题的研究及其治疗领域,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已经被证明确有其效。这种理论当然也很容易被延伸到性关系的研究中。反之,通过针对性的性治疗而获得的性行为中,身体方面的知识则能够促进对内在客体关系的理解。《性与家庭的客体关系观点(当代精神分析理论)》(作者大卫·萨夫)就是对这两方面的结合应用所进行的一次尝试。在本书中,我尽力将下列领域内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了整合性的运用,它们包括:性治疗、精神分析(尤其是客体关系理论)、婚姻研究,以及家庭治疗。
客体关系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当今最为重要的发展,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性与家庭的客体关系观点(当代精神分析理论)》(作者大卫·萨夫)是继《客体关系入门》之后的又一力作,具体阐述了客体关系理论在性关系及其治疗上的应用,为我们理解性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这个视角出发,就能找到影响两性关系的原动力。《性与家庭的客体关系观点(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简单、清晰、易懂,是一部能让人喻快阅读并容易消化吸收的著作,也是首部从心理学角度来探讨性关系及其治疗的著作。作者一如继往地在本书中使用了治疗中的实例来补充抽象的概念,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技术。对于家庭与婚姻治疗师,以及试图了解客体关系理论的读者来说,本书都会成为重要的参考。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性关系
第三章 婴儿性关联(一):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第四章 婴儿性关联(二):分离与个体形成
第五章 婴幼儿期性关联的开始
第六章 童年和青春期性的症状
第七章 童年期性障碍的起因(一):与父母的早期经历产生的影响
第八章 童年期性障碍的起因(二):父母作为父母的功能的充分性
第九章 父母作为父母的功能:性身份认同的问题
第十章 性关系的青春期先兆:从自体到客体的变化
第十一章 深入探究:求爱与婚姻纽带关系的身体方面
第十二章 维持和破坏婚姻的性的力量
第十三章 处于危险的边缘:性与分离
第十四章 性障碍父母的孩子
第十五章 孩子的发展对父母性关系的影响
第十六章 性和中年危机
第十七章 衰老、丧失和性的发展
第十八章 婚外性行为的动因
第十九章 探寻性成熟的框架
附录一 客体关系理论和家庭
附录二 性治疗模式
参考文献与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