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好孩子不是惩罚出来的--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
分类
作者 郭志刚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虽然媒体、教育专家都在呼吁家长们放下手里的棍棒,不要惩罚孩子,但打骂孩子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经常犯错误,而且还是犯类似的错误。不过,有的家长体罚孩子主要是因为自身的性格问题,比如有的家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骂孩子,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其中也有代沟的原因,孩子的想法和家长不一样,经常和家长对着干,这样当然会引起家长的不满,打骂孩子也就很正常了。不过,打骂孩子终究是不可取的教育方法。

张浩今年升入六年级了,这是他小学生涯的最后一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老师们都很喜欢他。老师们喜欢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话不多、性格有些内向。在老师的眼里,这样的乖男孩是很难得的。而且在大部分人眼中,这么温顺可爱的孩子肯定是父母的心头肉,被千般宠、万般爱着,但事实并非如此。一天之中,张浩最高兴的时候就是从家门口走出来的那一刻,走在上学的路上,他觉得自己无比的轻松和愉悦。因为在家里,他经常有窒息的感觉。

张浩虽然性格温和,但反应却有些迟钝,在父母眼中,这样的他在同龄人中实在是没有任何特色,甚至还显得有些笨拙。张浩的父母都是社会精英,面对不争气的儿子,他们认为应该对儿子进行严格的教育,这样才能把儿子培养成为他们心目中的优秀孩子。

不过,他们口中所谓的教育,其实只是简单的施压和打骂,张浩对此十分反感,但面对“权威”的父母他又无可奈何,因此便越来越不想待在家里。每次放学回家,张浩都觉得非常痛苦。昨天的语文测试成绩出来了,张浩得了满分,本以为今天爸爸妈妈不会再找茬儿了,但当他把成绩单拿给妈妈看时,妈妈皱起了眉头,生气地说:“这里写错了一个字,看来你们老师一点也不严格。”

张浩伸头一看,确实是有一个字写错了,虽然只是少写了一横,但在妈妈眼中却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张浩二话没说,乖乖地把自己的手伸了出去,低头闭上了眼,像往常一样任凭妈妈“处置”。

“扣一分打一下,如果是不应该犯的错误,一处打十下,站好,自己数着。”妈妈说完,一尺子已经打在了张浩的手心上,他疼得颤了下身子,却不敢动。

“1,2,3……10。”数完十下,妈妈便把尺子放到了桌上,然后指着试卷上的错字说道:“把这个字写一百遍,吃饭前给我检查。”

“嗯。”张浩点了点头,正要去拿试卷,姑姑推门进来了,“嫂子,你们怎么连门都不锁啊?”

“浩浩,看你犯的错!”妈妈盯着张浩看,张浩心一颤,原来他进来的时候在想事情,忘记关门了。这可怎么办?在妈妈眼里,忘记关门,也是犯错吧?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他,只好又伸出了手,就挨几下打吧。

“哎?”姑姑走过来,看到张浩有些发红的手后,就担心地握了起来,“怎么回事?嫂子,你们家浩浩又犯错了?别总是打孩子啊,多疼啊!”

妈妈不以为然地说道:“不打不骂不成器。我们小时候不是也常挨打吗?这样,他以后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姑姑知道说不过妈妈,只好叹着气把浩浩领回了屋,边走边小声对他说:“以后,你妈妈要是再打你,你就跑,或者和她讲道理,别总傻傻地等着挨打,这样会让她以为你就该打,听到没?”

张浩听了,抬头看着姑姑,暖暖地笑了。

西方的法律中允许父母对子女做一些温和的惩戒,如果惩罚过重,家长就会面临着最多5年监禁的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不得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不过,很多家长都无视法律的存在,经常对犯错的孩子进行体罚。有的家长甚至制定了家法,严格规定孩子受惩罚的程度,错误小惩罚就轻,反之则重。由此可知,有的家长把惩罚孩子当成一种很自然的事情了。

“能不能打孩子”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一部分家长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所以动不动就对孩子进行训斥或是体罚;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打骂孩子不是一个好方法,可是又不知道该怎样对待不听话的孩子,每次被孩子惹生气后都忍不住打孩子几下之后又为自已的行为作检讨。

家长体罚孩子大多是为了让孩子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经常遭受体罚,那么他就会变得粗暴、懦弱、爱撒谎等。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十个少年犯中,至少有七个孩子有过家庭暴力的经历,所以体罚是一种极不可取的教育方法。P3-5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谁希望自己的儿子尊重他和他的命今,他自己便应十分尊重他的儿子。

因为儿童应该很少受到鞭答自勺惩罚,所以我觉得斥责过多,尤其是盛怒呵斥,结果,差不多也是同样的不好。它可以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时可以减少孩子对父母的尊敬。

——(英国)约翰·洛克

儿童的道德感必须首先从他们富有生气和纯洁的情感所引起:然后他们必须练习自我控制,并教导他们关心一切形成关于他们的地位和环境所应有自勺道德权利和义务的正确的观念。

——(瑞士)裴斯泰洛齐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家长们都会惩罚孩子

孩子是否真的“不打不成器

“大吼大叫”使亲子关系更僵化

好孩子真不是“吓”出来的

好父母不把孩子当作“出气筒

“唠叨教育”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的权威不能滥用

第二章 放下棍棒,真正赏识你的孩子

孩子的闪光点需要家长用心去发现

不抛弃、不放弃,让孩子陕乐地成长

孩子有“破坏力”,父母应该感到高兴

男孩适当流泪,更利于成长

男孩的成长也需要经常夸奖

做一个善于激发孩子潜能的好家长

教育孩子慎用“比较法”

第三章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材施教效果最好

孩子内向,父母不用担心焦虑

告诉男孩,要像男子汉一样生活

叛逆的孩子要这样管教

孩子撒泼,家长需要刚柔并济

家有乖孩子,父母的教养要更上心

多管齐下让“慢性子”的孩子快起来

外向的孩子好教养

第四章 亲子沟通越融洽,孩子越好管教

好父母常听孩子的心里话

贴心父母善于读懂孩子的情绪变化

不再打骂,亲子沟通从了解开始

家庭和谐,孩子和父母更亲近

父母怎样说话,孩子才更听话

亲子沟通,多种方式齐上阵

第五章 塑造孩子的良好习惯,省却很多惩罚性教育

孩子懒惰,家长是该责骂还是反思

聪明的父母引导孩子拒做“三只手”

不动怒也能制止孩子说脏话

不责备、不惩罚,让孩子轻松改掉“说谎癖

用智慧劝导孩子做个节约“小专家”

不用惩罚,孩子也能有计划地学习

孩子学习,养成好习惯胜过打骂教育

第六章 激发孩子的正能量,胜过惩罚和说教

不吵不骂,更易于培养出乐观的孩子

孩子有梦想,家长才更欣慰

告诉孩子“你能行”,让孩子不再自卑

孩子的正能量需要父母用“爱”激发

孩子不虚荣、不攀比,家长会省心

孩子的自信不是打骂出来的

第七章 多次责骂不如让孩子体验一次“撞南墙

别让孩子跨不过“困难”这道坎

鼓励胜于批评,让孩子跌倒后自己站起来

聪明的父母会和孩子一起体验社会

遇到挫折,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

锻炼孩子承受力,从爱好人手更见效

第八章 规则教育,让孩子明白不能随心所欲

让孩子遵守家规,不能仅靠打骂约束

家规第一条是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用心教育,让孩子更有责任感

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是一个人的本分

不惩罚,让犯错误的孩子勇敢承担责任

告诉孩子“成大事者必须拘小节

第九章 说一万遍,不如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孩子的好性格是向父母学来的

纠正孩子的坏脾气,父母要从改变自身做起

换位思考,优秀父母的家教“好帮手

知错就改的父母更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父母勤快,孩子才不懒惰

父亲不近烟酒,孩子远离恶习

第十章 非惩罚性教育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不惩罚更不能溺爱孩子

激励孩子不能单靠奖赏

不打骂孩子不等于过度保护

表扬很重要,但批评也不能缺少

教子不能心急,慢养更利于孩子成长

隔代抚养对孩子成长的不利之处

序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中国人的教育方式是十分重视惩罚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等说法都是从古人的教育方法中衍生出来的。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惩罚性教育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教育方式也逐渐显示出了它的弊端。

家长们都深有体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惩罚性的教育是很有效果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大越打骂不得,他们已经有了较强的自尊心和反抗意识,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听任家长的安排了。面对叛逆的孩子,家长们经常束手无策,或者强加管教,或者放任自由,但这些教育方式的收效都不是很好。

很多家长有这样一个误区: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听话,所以经常惩罚孩子,孩子害怕了自然就听话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家长教育孩子,为的是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培养孩子成长。所以,惩罚性的教育并不利于这个教育宗旨。

想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家长就要放下手中的棍棒,耐心引导孩子慢慢前行。家长可以从了解教育、了解孩子、了解社会人手,为自己的孩子量身打造出一套科学的非惩罚性的教育方式,比如,如何让孩子改掉坏毛病、怎样培养孩子的正能量、怎么让孩子亲近家长,等等。

虽然我们现在强调非惩罚性教育的作用,但并不代表教育中就没有批评。教育专家认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同样,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有缺陷的。很多时候,家长需要适当地批评一下孩子,这样能够加深孩子对错误的认识,也有利于帮助孩子积极改正。’

为了帮助广大的家长们走出教育的误区,指引家长们更科学地教养孩子,我们推出了这本书。本书有大量的典型事例,是家长们常见的家教难题,围绕这些事例,向家长们介绍了多种教育妙招,让家长们不惩罚也能教育出好孩子来。如果家长们在为如何平心静气地管教孩子发愁,那就翻开这本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内容推荐

想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家长就要放下手中的棍棒,耐心引导孩子慢慢前行。家长可以从了解教育、了解孩子、了解社会人手,为自己的孩子量身打造出一套科学的非惩罚性的教育方式,比如,如何让孩子改掉坏毛病、怎样培养孩子的正能量、怎么让孩子亲近家长,等等。

虽然我们现在强调非惩罚性教育的作用,但并不代表教育中就没有批评。教育专家认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同样,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有缺陷的。很多时候,家长需要适当地批评一下孩子,这样能够加深孩子对错误的认识,也有利于帮助孩子积极改正。

《好孩子不是惩罚出来的--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大量的典型事例,是家长们常见的家教难题,围绕这些事例,向家长们介绍了多种教育妙招,让家长们不惩罚也能教育出好孩子来。如果家长们在为如何平心静气地管教孩子发愁,那就翻开《好孩子不是惩罚出来的--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吧,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本书由郭志刚编著。

编辑推荐

你还能用惩罚来教育孩子吗?

不用打骂,你的孩子也能成才平心静气地教育,你的孩子更听话。不动气、不发怒,轻松培养出好孩子!

《好孩子不是惩罚出来的--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大量的典型事例,是家长们常见的家教难题,围绕这些事例,向家长们介绍了多种教育妙招,让家长们不惩罚也能教育出好孩子来。如果家长们在为如何平心静气地管教孩子发愁,那就翻开这本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本书由郭志刚编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