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不只是屈原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字句中更蕴含了屈原的伟大人格,“香草”与“美人”的意境不是每位读者都能体味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楚辞》是继《诗经》而起的诗歌发展中的又一个高潮。楚辞这种诗体在楚国民间早已形成并广泛流行,屈原接受并发展了这一新的诗体,写出了一些列光辉的辞作。之后,又有宋玉等人承其流、扬其波。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的《楚辞选译(修订版)》共注译《楚辞》16篇,底本为明汲古阁本《楚辞补注》,校改了其中的个别字句,均在注中作了说明。考虑到读者的顺利阅读,每篇均酌情增加注释,以助于理解;翻译则严格运用直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