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贵妃可以专宠,却不能做到专房;可以派人到处打探、严密监视,对怀上龙种者痛下杀手,却也难免有漏网之鱼。首先逃过一劫或日多劫的,便是宪宗的第三个儿子、后来的弘治皇帝朱韦占樘。
朱祐樘出生于成化六年(1470)七月三日。当是时也,万娘娘把主要精力都用来盯住柏贤妃的儿子,朝思暮想,想结果掉当朝太子,独独没想到自家身边却出了问题。此事关涉弘治皇帝的身世,史籍记述不同,但都有着一种悲情,俨然一个明代版的“赵氏孤儿”故事。
弘治的生母纪氏,是广西贺县土官之女,成化中被官军俘获,年纪尚小,送人后宫习学礼仪和知识,长成后“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内藏”。内藏,指内库,是后宫比较清净隐蔽的地方。正是在这里,宪宗偶然看到纪氏,喜她年轻美貌、应对得体,一番临幸,纪氏居然就有了身孕。二人媾和的事被万贵妃得知,她很生气,又见纪氏腰腹渐渐宽大,便派婢女去查核处置。幸而此女有善心,瞒下不报,回说纪氏肚子里长了痞块。万氏令将其安置到安乐堂,但还不放心,多次令人以堕胎药服之。纪氏不敢不喝,只有千方百计假喝或喝后呕出,以保全腹中胎儿。也是未来的弘治帝命大,总算熬到降生。后来弘治帝头顶有寸许一块不生头发,可证母子当年生存之艰。
自来说宫中凶险,宦竖歹恶,可凡事大都有一种公论,宦官中亦不乏良善之辈。纪氏腹中婴儿呱呱坠地,又遇上有良知的门监张敏,瞒过万贵妃,将他藏于密室,精心喂养。这时宪宗废后吴氏居住西内,离安乐堂很近,得知此事后,常来照看哺育,小皇子就这样一天天长大。
成化八年(1472)春,悼恭太子朱韦占极终于被万贵妃害死。宪宗当然渴望子嗣,也隐约知道万氏所为,却为情所困,颇觉无奈。又三年,宪宗对镜感伤,叹息膝下无子,为他理发的张敏突然伏身于地,跪禀:万岁已有儿子。宪宗愕然,问儿子在哪里。张敏说:奴才说出这事便会死,万岁要为皇子做主啊。在一旁的太监怀恩这时也磕头不已,说:张敏说的是。皇子密养在西内,而今已六岁,奴才不敢告知圣上。宪宗大喜,即令驾幸西内,遣使迎接皇子。母子分别之际,纪氏泪如雨下,对儿子说:吾儿此去,娘怕是活不成了!儿看见穿黄袍有胡须的,就是你爹爹。
小皇子乘小辇,被领到宪宗跟前。可怜这个自出生就不敢剪发,不敢到外面玩的小男孩,单薄瘦弱,长发披地,跑着投入父亲怀中。宪宗抱起他,一遍遍看着,抚摸着他苍白的小脸,又悲又喜,泣下沾襟,连声说:是我的儿子!是我的儿子!长得像我。宪宗令怀恩去内阁宣示,群臣喜悦,紧接着颁诏天下。
P9-10
1993年岁末,笔者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所工作,应约与几位同事合写“明朝十六帝”传记,领的任务即明世宗。其时各种形式的攒书已开始流行,我也很快将lO万字的小册子完成。交稿后意犹未尽,觉得这个皇帝很有个性,觉得还有许多地方没写到,便接着查阅文献,扩展成一部30万字的《嘉靖皇帝传》,先后由团结出版社和台北知书坊出版社印行。
忽忽近二十年逝去,其间我的工作岗位多有变动,任职出版社、报社、对外文化交流,也曾短时间回所主事,而奉调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则是在两年前。由文入史,满眼生疏,少不得又要开始一番苦读,也缘此接触一个新领域,结交一些新朋友。去年冬月,人民出版社陈鹏鸣兄建议将此传修订再版,并愿意亲任责编。我很感动,很快着手修改订补,当初写作匆忙粗率,此际则大吃苦头,历一年半有余,总算定稿。准确说来,这是一部基本上重新写过的书。
二十年前第一次就这个题目写作,便被传主的一生所深深吸引,不是因其丰功伟业(实际上他也的确为国家黎民做了不少实事),而在其性情。他的纯孝、聪察、严厉峻急,他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对懈怠嬉玩的痛恨,对权奸和贪腐的惩处,共构成鲜明的性格特征。毋庸讳言,妄求长生、热衷祥瑞、沉湎于斋醮烧炼之事,贯穿明世宗的大部分岁月,但他仍然能不失其政,也不减其正,认真承担着一国之主的职责。惟那时急于成书,择朝政大端述之,对于世宗的父母姐妹、早期的生活与读书,对于他的性格养成、爱恨情仇,关注甚少。
二十年后再加修订,我试图更多了解传主的生命过程和生存状态,以更细致的笔墨去描摹其精神世界。我曾专程去湖北钟祥的兴王府调查,也多次到故宫、永陵和大裕山踏访寻觅,试图拼接那些零碎的历史映像,还原一个真实的朱厚熄。就在明显陵高峻坚固的外垣上,一些砖侧清晰可见各州府的标记,甚至有某某官监制、某某工匠的名字,让人联想一个皇帝的孝思能有多大威力;而站在文华门之下,对面的内阁大堂、西南不远处的协和门(即嘉靖初所称左顺门)都在眼底,亦可想象当年那场血腥廷杖,想象群臣的激愤哭喊和世宗的震怒……正如《红楼梦》中那些婆子都曾是千娇百媚的女儿,大多数历史人物也都有过美好青春,而史著中的重大事件也无不是曾经鲜活丰富的现实。我把重心放在对这一切的追寻上,以摹写朱厚熄一生的丰富与复杂,剔理他在决策大政时的思维脉络,探讨诸如斋醮、青词之类秕政的根因。而在那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实在发生了太多重大事件,出现了太多重要人物,难以一一深入研述,只能留待日后了。
在收集资料和写作过程中,得到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人民出版社、明十三陵管理处、明显陵管理处的支持,得到文化部赵雯司长、湖北省文物局沈海宁局长、国图善本部赵前研究员的帮助,我现在的同事如朱诚如先生、刘文鹏教授、张鸿广、孑L祥文、赫晓琳、穆蕾、张建斌、高子其等为本书做了不少事情,人民出版社于青副总编辑和陈鹏鸣主任、《新华文摘》尹选波编审在出版过程中多有勘误订正,在此谨致谢忱!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熄的一生,虽说是复杂甚至驳杂的,又清晰地呈现为两个时期:在湖北安陆(后改名钟祥)兴王府的14年和在京师皇宫的45年多。
在遥远僻静的安陆,他先是兴王府世子,后来做了不到两个月的兴王;在精英汇聚、议论丛生的京师,他当了一两天的储君,接着便成为至高无上的帝王,是为嘉靖皇帝。
作为兴世子,朱厚熄接受的教育是为了继承王位,那是一个不大的、子息单弱的亲王府,是他曾经的家;而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皇帝,他原本没有什么准备,即位后很久也没能完全适应,却一直在履行应有的职责。惟在其内心深处,皇宫是一个充满阴谋和凶险之地,只有远方的兴邸,才是他真正的家,是他深心处永远温馨的所在。
一个帝王,能区别国事与家事么?怕亦难。即便他希望有所分别,那些朝廷大臣、深宫后妃、贴身宦侍也决不同意。在拣读史料时可看到:明世宗即位之初,君臣曾有过非常和谐、共谋改变的阶段,但很快就陷入继位继统、大宗小宗之类帝室家事,纠缠不休。彼此你来我往,既伤颜面,更伤感情,严重影响了朝政的走向,影响了整个官僚系统的运作和官员心态的养成。
世宗统治下的45年,是明王朝由持衡渐趋衰落的历史阶段。外忧内患,战乱频仍,大明帝国的躯壳开始千疮百孔,危机重重。不管怎样说,是他驾驶着这艘千疮百孔的民族之舟,较平稳地航行了将近半个世纪。其时南有沿海倭乱,北有蒙古俺答部的侵扰,内有逆藩和叛卒、天灾与人祸,大明帝国的巨轮却不仅没有倾覆沉没,且旗帜高张,劈波斩浪,作艰难而勇敢地航行。
也就是从嘉靖朝开始,古老的中国又一次走向文化繁兴,走向思想和思辨的活跃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和优秀作品。这种时代潮流的形成,世宗既有倡导引领之力,又有宽容和保护之功。
史籍中的世宗是多面的,记载着他的仁孝善良,也记载着他的暴虐;记载着他的果断刚毅,也记载着他对弊政的漠视牵延:记载着他毫不假贷贪酷之辈,也记载着他对权相佞臣的倚重;记载着他对所爱女子的缠绵情感,也记载着他乖张狠戾,予夺予取……
但更多的,笔者从记载中读到的是其萦绕一生的孤独和寂寥。每逢节日和其父母忌辰,世宗总要屏退众人,向父母灵位一人长跪,流泪默祷,神情之惨楚,让偷偷窥见的宫婢内侍为之感动。世宗有一颗孤寂凄苦的心,有许多难与他人言说的话语,只能向死去的父母倾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世宗厌倦了朝政,向斋祀和玄修中寻求生命的真谛。他曾提出把帝位传给儿子,自己去专事焚修,后被大臣们劝止。他虽丧失了治世的热情,却仍尽量履行着帝王应尽的责任,直到生命的终结。
卜键编著的《明世宗传(精)》讲述了:世宗统治下的45年,是明王朝由持衡渐趋衰落的历史阶段。外忧内患,战乱频仍,大明帝国的躯壳开始千疮百孔,危机重重。不管怎样说,是他驾驶着这艘千疮百孔的民族之舟,较平稳地航行了将近半个世纪。其时南有沿海倭乱,北有蒙古俺答部的侵扰,内有逆藩和叛卒、天灾与人祸,大明帝国的巨轮却不仅没有倾覆沉没,且旗帜高张,劈波斩浪,作艰难而勇敢地航行。《明世宗传(精)》为读者介绍了明朝第十一位皇帝的故事。
从嘉靖朝开始,古老的中国又一次走向文化繁兴,走向思想和思辨的活跃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和优秀作品。这种时代潮流的形成,世宗既有倡导引领之力,又有宽容和保护之功。卜键编著的《明世宗传(精)》为读者介绍了明朝第十一位皇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