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星,浙江萧山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在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担任编辑工作,曾任编辑、编辑室副主任、编审。因编辑了大量儿童文学读物,发掘并扶植了一批儿童文学新作者,以此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全国期刊编辑荣誉奖。
其创作的《坏爸爸好爸爸》讲述了这么个故事:小学生汪大刚性格坚强,是个阳光好少年。他原该生活在温馨幸福的家庭里,但由于他的父亲家庭责任心不强,生活中缺乏应有的意志力,在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渐渐丧失了自己身上原有的某些好品质,常与坏人为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幸。
《坏爸爸好爸爸》内容介绍:小学生汪大刚性格坚强,是个阳光好少年。他原该生活在温馨幸福的家庭里,但由于他的父亲家庭责任心不强,生活中缺乏应有的意志力,在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渐渐丧失了自己身上原有的某些好品质,常与坏人为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幸。
汪大刚从小是非观念分明、心地善良、同情弱势,同时也在家庭中担负起了力所能及的责任。汪大刚的家庭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的父亲究竟牵扯到什么样的案件中去了?这部书情节曲折紧张,故事起伏跌宕,它会告诉你最后的结局!
《坏爸爸好爸爸》的作者是任大星。
让我老实对你们说吧,我真不想在这里说我爸爸的事。但不说又不行,我心里憋得慌,年纪越大,心里就越是憋得慌。我要让全世界所有做儿子的人都知道,如果你像我一样有这么一个坏爸爸,你的生活会变得多么不幸,心里承受的痛苦会有多么大!
世界上有哪个孩子不想自己有一个好爸爸,你无法保证你的爸爸不是一个坏爸爸。你的前途可以自己选择,你的爸爸妈妈你自己怎么能选择得了?
最让你难受的是,你的爸爸本来倒还算不上是一个坏爸爸,有时候看上去还说得上是一个相当好的好爸爸,可是后来却从“有时好,有时坏”的爸爸,变成了一个标准的坏爸爸!你说说,你的心里会是怎样一种滋味?我的爸爸就是这么一个从好变坏,然后又从“有时好,有时坏”的爸爸,再变成了一个标准的坏爸爸!
我多么希望我的爸爸不是这么一个坏爸爸,而像世界上大多数的爸爸那样,成为一个永远不会变坏的好爸爸!
所以,我现在像个傻瓜似的坐在电脑前面,双手不停地在给你们忙着写作这篇使我万分痛苦的“作品”时,我的内心深处一直一遍叉一遍地在那里呼唤着:
“爸爸!爸爸!你现在应该能够成为一个真正开始变好的爸爸了吧?你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好爸爸吗?我多么希望你像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爸爸那样,成为一个永远也不会变坏,而且使他的孩子永远值得信赖的好爸爸!”
我记得我很小很小,还在住家附近新村小区里读幼儿园的时候,我的爸爸看上去还完全不像一个坏爸爸。虽然那时候他回到家里从不做家务事,而且对妈妈说话常常带点教训和讥讽的口气,但他们两个却从没发生过争吵和打闹。有时候他喝上两瓶啤酒,还会当着我的面,亲—下妈妈的脸,摸一摸她的脖子什么的,让我在一旁看了都有点为他们难为情。他对我却特别好,遇上妈妈发作头晕病什么的,早晨就由他负责送我上幼儿园去。
那时候,我最喜欢他送我上幼儿园了。他总是喜欢让我骑着他的脖子,在小区里一路骑到幼儿园去。他那一米八五的个子,使我在他的肩膀上高高在上,威风极了,小朋友们谁见了都羡慕我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高个子好爸爸。
那时候,他还在上海市第一青年足球队踢球,踢前锋什么的,尽管上场的机会已经不多,但上电视却还常常有他的份儿。幼儿园的老师们见了他,也都喜欢和他多说几句话。
听妈妈对我说,我爸爸从小是个孤儿,由他舅父养大。
他舅父是个下岗人员,到处打临时工混饭吃,好不容易才把他拉扯大。因为他舅父家和我妈妈家同在一个新村小区里,所以他们俩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同学,常常在一起玩耍。他进了青年足球队踢球以后,也一直到她家里去找她,对她好得就像是全世界除了她再没有第二个能使他中意的姑娘了。
后来,等我妈妈在艺术师范毕业当上了小学美术教师不久,他们就结婚了,那时候他们都还只是二十刚出头的年纪。我的外公和外婆,还有球队的领导,都反对他们这么做。可是我爸爸什么人的话都不听,还说,被球队开除了他也不怕,就是非要我妈妈马上给他做老婆不可。
他们结婚还不到六个月,我就出世了。后来听外婆说,这就是爸爸为什么急着要和我妈妈结婚的原因。所以外婆对我妈妈也很生气,说她是个不知道自尊、自重和自爱的轻骨头,活该一世都受她老公的气。
外婆还说,我爸爸在青年足球队踢球的时候,倒是踢得很认真的,因为拼抢积极,进攻速度快,常常能进球,人们都把他说成是一匹很有前途的黑马。他每次上场,教练总是让他担当前锋主力。
但等他进了什么甲级球队以后,鬼才知道在联赛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黑哨,他吃的冤枉亏太多了,以后就渐渐变得蛮不讲理,把恶意犯规当作是他的拿手好戏,倒地铲球时便再也不顾别人的死活,多次“铲”伤了人家的小腿骨。从此,他吃红牌就像喝矿泉水一样平常,在替补席上坐冷板凳,成了他对球队的最大贡献。
这样,他踢了好多年的球,拿的工钱还只够他上酒吧和咖啡厅,想买一辆摩托也买不起。所以,他和我妈妈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是我外公外婆给提供的。正是靠了和我妈妈结婚,他才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家。
大概在我读小学二年级的那一年,外公眼看着爸爸已经快到三十岁的年纪,在球队里踢球再也踢不出什么名堂来了,和外婆商量后就下定决心给他想办法另找出路。
我妈妈那时候也很有这样的意思。好在我外公原来是区里的一位什么领导,到处都有他的老战友。于是他就通过关系,给我爸爸在一家很大的贸易公司里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位置,叫公关经理什么的,常常可以驾着公司里的小轿车往外跑,比在球队里坐冷板凳有意思多了。
这—下,我爸爸可喜出望外了:在那些日子里,他每到我外公外婆家里去,对我妈妈的态度温顺得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宠物狗,妈妈叫他干啥就干啥,还满嘴“爸爸、妈妈”地叫,叫得外公外婆都笑得合不上嘴,以为总算有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女婿了。
这以后大概有两年多的时间吧,爸爸又恢复了他在青年足球队踢球时的那个好脾气,对工作卖力得不得了。因为他发展的客户特别多,奖金也就拿得特别多。他还天天晚上让妈妈教他学电脑,花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学会了电脑。P3-7
《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自2009年问世以来,至今已小有规模,在社会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出现了多部品质上乘,流传广泛的精品之作。
《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是一套开放式的选题,计划以每年出版一二十种新书的规模,以陆续出版、不断充实,不断淘洗、不断丰富、不断积累的方式,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打造起一套有规模、有品位、有传承力、有影响力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书系。
作为这套书系的主编,我对做好这套丛书充满信心。今后,我们依然会坚持以下几点:
首先,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多重优势。
《儿童文学》杂志作为一本有50年历史的品牌刊物,始终坚持纯正的艺术方向,为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所钟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儿童文学》杂志经受住7市场经济大风大浪的严峻考验,与时代同行,在改革中谋发展,成为每月发行量超过100万册的品牌大刊。借《儿童文学》杂志之势,开发原创儿童文学中长篇作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作家优势,市场优势和编辑优势。
一种品牌就是一种无形资产。《儿童文学》经过几十年持之以恒的打造,其特色清晰可见,它是和一连串美好词汇联系在一起的,诸如坚守、纯正、高雅、健康,等等。品牌代表的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誉度、可信度,而这些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千金难求。我们会充分利用《儿童文学》杂志的品牌优势,将无形化有形,把《儿童文学》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把《儿童文学》的图书做好。
说起《儿童文学》杂志的作家优势更是得天独厚。作为一个有50年历史的老刊物,从茅盾、冰心、叶圣陶那一代人算起,已经有四五代作家。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代表作家、骨干作家,是这些作家支撑了这本刊物,为刊物的成长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很多老作家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为此,我们开发的《儿童文学》典藏书库,至今还是延续选题、畅销品种。
金牌作家书系力主最新原创中长篇作品,着眼点是当代作家。目前《儿童文学》经常联系的主力作家、骨干作家有300多位,他们中有的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已经十几年、几十年了,在艺术上相当成熟,是当之无愧的“金牌作家”。有数以百计的儿童文学作家的支持,在每年大约200部的长篇来稿中,遴选10%左右出版,其品质还是可以保证的。
市场优势自不用详说。《儿童文学静杂志每月发行100多万册,潜在读者群有300万至500万,利用《儿童文学》杂志的宣传平台、发行渠道来宣传发行图书,再加上本社强有力的图书发行、网络发行系统,确保每一本新书都有广泛的覆盖率和传播度,现已出版的图书再版率达到100%。
在编辑方面,由一线期刊编辑来做图书,敏锐度高,行动力强,既能及时捕捉文学创作动态,又能及时获得作者的最新资讯和稿件。同时,书刊编辑上的互动、活动上的相互呼应、书刊内容上的互用等有利因素,均可得到良好发挥。
其次,坚持内容为王,全力打造精品。
《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是《儿童文学》品牌的深度开发。我们—直把该书系作为一个品牌来运作,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儿童文学》图书这一大品牌。
要打造出《儿童文学》的品牌书系,最重要的是坚持内容为王,全力打造精品图书。当前儿童文学中长篇创作比较热,书稿品质良莠不齐,如何抓到一流稿件、打造一流图书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儿童文学》杂志一直强调纯净、高雅的纯文学特色,“金牌作家书系”也秉承了这一传统,强调原创,更力求精品。
因为冠以“《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因此一批未曾与《儿童文学》联系过的年轻作者和“轻阅读”作品并未收入这个书系之中,而是另外开辟了新的书系和平台。
为了保证图书质量,我们坚持在稿件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名家,还是无名之辈均一视同仁,以内容和艺术品质论英雄。因《儿童文学》做书起步较晚,自身培养的很多作家有所流失,现在已经陆续回归。我们看到,一个人最强的创造力往往在青壮年时期,最大的出版潜能也蕴藏在中青年作家之中,为此我们也在打造中青年作家群上下了一番功夫,对于潜质好的作品,反复修改打磨,力求精益求精,艺术上更上层楼。对于首版反响比较好的作家和作品,紧抓不放,以小书系的方式连续推出。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已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新作、力作,把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作者打造成了知名作家,为书业及我国儿童文学创作队伍输送了一批新鲜血液。
说到底,读者看书,看的是内容,内容为王是不变的真理,但是我们并不能保证每一本图书都是精品。让每一部图书都成为经典,那只是作家本人和出版社的美好理想。为了将一批好书淘洗出来,我们采取优胜劣汰制,即在图书宣传上不平均使用力量,不搞雪中送炭,只做锦上添花,即不断加大对优秀图书的宣传营销,让好书好上加好,千方百计扩大优秀图书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其目的是想经过市场和编辑部的双重淘洗,让一批真正的优秀作品成为精品,并期望最终能够出现若干部经典之作和传承之作。另外,利用多媒体互动,转变出版形态。
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媒体时代,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影响并促进着出版业态的转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儿童文学出版形态也在悄然变化之中。原创为本、内容为王,将是这一变化的基础。在抓好精品图书的同时,我们会格外关注漫画、绘本、电视剧、电影和动画片的开发,格外关注平面媒体与数字化传播的对接,努力将作家们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精品佳作,通过多种媒介、多种方式传播出去,让优秀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大化。相信《儿童文学》多媒并存时代会随着时代的到来而到来,同时我们将努力走到时代的前列。
出版是个小行业,文化是个大产业。我们将秉承“传播、传承、积累”的出版使命,将以《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为代表的《儿童文学》图书全力打造成全国少儿文化产业中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