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生钱的密码》一书特别之处,在于作者林坚强结合自己二十年的理财实践,从历史的追溯到现实的分析,从投资知识的介绍到投资经验的总结,娓娓道来,引人人胜。有思想的启迪,有眼界的开拓,有技巧的灵动,又有理财的借鉴。一书在手,股市、基金、楼市、期货、黄金、债券、外汇、保险,各种投资领域奥秘,可以窥探无余,了然在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钱生钱的密码(20年的理财感悟)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林坚强 |
出版社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钱生钱的密码》一书特别之处,在于作者林坚强结合自己二十年的理财实践,从历史的追溯到现实的分析,从投资知识的介绍到投资经验的总结,娓娓道来,引人人胜。有思想的启迪,有眼界的开拓,有技巧的灵动,又有理财的借鉴。一书在手,股市、基金、楼市、期货、黄金、债券、外汇、保险,各种投资领域奥秘,可以窥探无余,了然在胸。 内容推荐 林坚强所撰《钱生钱的密码》,谈的是钱,但读者从中真正读到的却是人,是作者的人性观察和人生感悟。他以温州人的聪明与才干,务实与清醒,追求与理想,《钱生钱的密码》告诉人们:成功的投资不仅来自于知识与技巧,更在于投资人高远的眼光,宽宏的胸怀,诚信的品格和君子取之有道的情操。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理财感悟篇 理财的学问 《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 幸福与理财 第二章 股票、基金篇 股票的魅力 股市——一所没有围墙的财经大学 华尔街的“牛” “最有远见的”罗杰斯 在实践中学会选股 股市投资的“度” 别把股票当情人 关键的“双反” 股市中常犯的错误 “中宝”的传奇 “东日”的遗憾 创业板与国际版的困惑 “黑色星期一”的启示 “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 神奇的线路 证券投资的“黑马” 第三章 楼市、期货篇 房地产的“疯狂” 房地产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期货的“以小博大” 惊心动魄的“327事件” 第四章 黄金、债券篇 黄金的凸显 “金边债券”的冷与热 双赢的可转换债券 第五章 外汇、保险篇 世界货币的交易 美元与欧元及发展趋势 人民币的“贬值”与“升值” “潇洒明天”的保险 后记 试读章节 理财的学问 “理财”一词在我国最早见诸于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巡之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股票市场的扩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日趋丰富和市民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财概念开始显得时髦走俏。有钱的富人需要理财,实际上,钱少的人也需要理财。2011年8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一篇《农民也需巧理财》,文章直言农民渴望财富增值的愿望日益强烈,但投资理财的渠道却相对匮乏。1992年,我在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就读研究生主要课程时,亿万富翁黄伟刚刚起步。我向他借了30本关于理财及股票投资的书籍,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让我受益匪浅,结合自身多年积累的资料,我与人合作编著了《股份企业与股票债券》一书,反映甚佳。此后,一直在考虑再写一本理财方面的书,让手中的钱越变越多,正如中央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经过二十年的构思与理财尝试、实践,2011年初终于下笔,10月整理成书,以便投资者参考。 理财如能成功,既可以使手中的钱越变越多,又能体现人生的价值。生活中,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也有人说:“钱,那是唯一的阳光,它照到哪里就亮,它没有照到的地方,就是你看到的唯一发黑的地方。”这种观点有点偏颇,把金钱的地位看得过高了,神化了。按经济学讲,这是“货币拜物教”。大量事实告诉我们,避开金钱的诱惑、熏陶,我们可以看到大片大片阳光明媚的土地,看到金光闪闪的幸福乐园,而一旦被金钱遮住双眼,反倒会觉得眼前一片黑暗。实际上,钱的本身既谈不上恶,也谈不上善,不同的人们出于自己的经历与理念,对金钱或爱或憎,或兼而有之,主要取决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古人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的一位学生说:生命在运动,朋友要走动,资金却要流动。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每个人都想让手中的死钱变活钱,小钱变大钱,这是人的本能追求,只要合法合理,这种欲望和追求不但可以使个人致富,同时,又能推动社会资本变活,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工作之余学会理财,增长财富,也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据资料反映,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的筹集规模仅为4000亿元,2010年已猛增至7.05万亿元,到2011年2月,商业银行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近8万款,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 理财投资的方式或种类逐步拓展,目前有股票、期货、债券、外汇、楼市、保险、基金、黄金、储蓄等。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热点。2007年股市的“疯狂”,许多人排队去买股票或基金;2009年楼市的“疯狂”,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炒房”,2011年黄金的“疯狂”,每盎司连连冲破1500、1600、1700、1800,甚至冲破1900多美元大关……。但热点总会过去的,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爱好、学识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理财方式,不能人云亦云。我尝试过各种理财方式,最感兴趣的还是股票。从1985年就开始,我学习研究股份企业及股票,1 992年开始进入实践操作。从我的感悟来看,股票价格的不断变动,实际上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通过股市的博弈和成功,实现财富的增值,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不仅是对金钱输赢的博弈,也是体会股市博弈的乐趣,同时还是人生智慧对错和有无胆识的较量,但更多的体现是实现人生的价值和追求。在股市上成功,你会有增加财富的成功感,检验智商判断力的优越感,心态理智的成熟感,人生价值的成就感,从而摆脱世俗观念的束缚,达到一种人生从未有过的境界。这就是理财带来的乐趣。 P15-17 序言 一本特别的理财书 周瑞金 这是一本特别的理财书。 《钱生钱的密码》,书名特别能夺人眼球。当前,通胀高企,股市低迷,楼市限售,黄金涨跌扑朔迷离,温州突发民间信用危机。“钱生钱”的密码究竟在哪里?正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虽然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钱是俗物,然而在平头老百姓眼里,每天开门七件事,事事与钱不分离。因此《钱生钱的密码》一书应运而生,必定广受读者的欢迎。 该书的作者也颇有特别的经历。他从过学,钻研过经济,虽非知名学者,却也有所建树;他从过商,虽非投资专家,却也涉足过各种投资领域;他从过政,虽非青云直上,却也官任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作者名日林坚强,果然能坚强从学,坚强从商,又能坚强从政,且从学有心得见地,从商有丰厚收获,从政能仕途顺利。名副其实坚强也! 《钱生钱的密码》一书特别之处,在于作者结合自己二十年的理财实践,从历史的追溯到现实的分析,从投资知识的介绍到投资经验的总结,娓娓道来,引人人胜。有思想的启迪,有眼界的开拓,有技巧的灵动,又有理财的借鉴。一书在手,股市、基金、楼市、期货、黄金、债券、外汇、保险,各种投资领域奥秘,可以窥探无余,了然在胸。 温州人以敢闯天下、艰苦创业而著称中外。人们只知道温州人善于从商,很会赚钱,是“中国的犹太人”。殊不知,温州人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先有文化的温州,才有商业的温州。唐之前温州称永嘉郡。南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颜延之,与为《三国志》作注的大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丘迟都当过永嘉太守。永嘉玄觉禅师与六祖惠能一起为创造中国禅宗作出重要贡献。尤其在宋代形成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与当时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鼎足而立,反对陈腐观念,提倡事功之学,勇于改革创新,对温州经济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近代我国大教育家孙诒让在温州创办学校、建藏书楼,传授数理化科学知识和中外种桑养蚕之学,开一代风气之先,被郭沫若称为“启后承前一巨儒”。同时,我国现代考古的主要开拓者与组织者夏鼐,一代词宗夏承焘,数学巨子姜立夫、苏步青、李锐夫、谷超豪,文学家郑振镡,史学家苏渊雷,美术家马公愚,新闻学家马星野、赵超构,心理学家高觉敷,国学大师南怀瑾,等等,温州为我国文化科学教育界培育了一批批星光灿烂的人才。 今日温州人扬先哲之精神,继文化之传统,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善于学习,甘于吃苦,敢于冒险,勇于创新,闯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温州模式”,创造了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温州。其实, “温州模式”源于温州独特的人文环境与文化底蕴。今天,林坚强所撰《钱生钱的密码》,谈的是钱,但读者从中真正读到的却是人,是作者的人性观察和人生感悟。他以温州人的聪明与才干,务实与清醒,追求与理想,告诉人们:成功的投资不仅来自于知识与技巧,更在于投资人高远的眼光,宽宏的胸怀,诚信的品格和君子取之有道的情操。 2011年10月6日于上海 后记 2008年金融危机的魅影尚未离去,诡谲的主权债务危机在20 11年再次来袭,世界经济的未来越来越不明朗。当前的经济形势犹如雾里看花,模糊一片。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经济人,许多人不免忧心忡忡,心头阴影挥之不去。我亦是如此,心绪翻滚,难以平静。 我觉得金钱乃器物,是人类开展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本身无所谓优劣高下,优劣高下的是人心,是制度。盛极一时的华尔街,曾经是美国经济的心脏,世界经济的中心,但金融大鳄们的贪婪使华尔街成了众矢之的,“占领华尔街”行动在纽约持续进行并不断地向其他城市蔓延。 君子爱财,但不贪财;乐于积累财富,但绝不迷恋财富。理财需要秉承君子之心,摒弃小人贪念。《钱生钱的密码》,是我多年理财实践的总结,也是我理财理念的体现。人们常叹人心不古、世事难料,其实坚持自己,何叹之有!本书书稿的写作过程,也恰是我思考人生、思考社会的过程。出版此书,不是为了展示什么,而是为了与广大读者分享一些想法,也希望引起一些共鸣。 写作本书过程中,我参阅了大量书籍,文章中引用了许多历史和当今的数据,对此,我对书中所列参阅书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书中所列的图示和数据基本是在2011年以前,而经济社会是动态的,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因此,这些数据仅用来论证理财的一般规律。书中的一些观点仅是个人肤浅的想法,也许随着实践及客观现象的变化,有些观点并不一定准确,敬请读者校正。 在本书出版之际,令人尊敬的、德高望重的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先生利用国庆假期,为本书作序,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多年来关心我的老师、学生、亲朋好友及同事,向为本书编辑、设计和出版而付出辛勤劳动的有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1年10月22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