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星云禅语(2)(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即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由星云大师讲述、禅如居士整理的《星云禅语2》的故事幽默且意义深远,勘破纷扰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一如清躁甘霖,入世洞明,让人身心善美。

内容推荐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勘破纷扰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一如清躁甘霖,入世洞明,让人身心善美。由星云大师讲述、禅如居士整理的《星云禅语2》精心挑选出了九十余篇至理散文。从佛经到事理,从人生经历到普罗故事,字字珠玑,句句参悟,娓娓道来,不觉醍醐灌顶,找到般若宝藏。《星云禅语2》稿原在台湾报纸上专栏连载,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随后结集出版。

目录

序 随缘欢喜

第一章 禅门风光

 禅门风光逍遥自在

 扫地、扫地、扫心地

 菩萨心肠 金刚手段

 山贼易擒 心贼难捉

 耳闻目见 事理难明

 四大本空 五蕴非有

 即心即佛 自在常乐

第二章 生活修养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笑口常开 大肚能容

 忍耐讥谤 庄严福慧

 不念旧恶 与人为善

 知所进退 逍遥自在

 以舍忍觉 治贪嗔痴

 一言兴邦 一言丧邦

 道心惟微 人心惟危

第三章 慈悲喜舍

 处贫居富 心安理得

 童叟无欺 和气生财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乐于布施 为善常乐

 施舍财物 有舍有得

 不贪无嗔 知足常乐

 般若智慧 虚空万有

 勤于工作 服务人群

 慈悲喜舍 感恩图报

第四章 谈情说爱

 广植福田 善结人缘

 境由心造 随缘自在

 人生无常 清净禅悦

 持平常心 历久弥新

 真空妙有 究竟涅槃

 未成佛道 先结人缘

 人人慈悲 处处祥和

 谈情说爱 大慈大悲

 升华净化 感情生活

第五章 幸福之道

 增进人生幸福之道

 幸福人生顺乎自然

 如何促进家庭幸福

 如何过得自由自在

 从宁静中安顿身心

 从自制中克制物欲

 从空无中认识人生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面对老病自求多福

第六章 因果福报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善恶诸业 果报分明

 佛教实有 不尚玄想

 小疑小悟 大疑大悟

 自觉心安 天君泰然

 诚实无欺 广结善缘

 虔诚忏悔 广种福田

 化无力感为感恩心

 不去计较就没烦恼

第七章 弘法利生

 境界超越 祈愿升华

 随其心净 则国土净

 弘法利生 合理生活

 受持戒律 得证圣果

 真诚修行 身心并重

 当头棒喝 暮鼓晨钟

 端正观念 振兴佛教

第八章 结善缘

 尊重与包容

 我是个什么东西

 自利利他

 做人要争气

 行善去恶

 不着痕迹的善人

 随他去吧

第九章 谈修心

 有道者的心态

 耕好自己的心田

 心在何处 何处安心

 心能安四方皆好

 用忏悔净化身心

 内心财富无价宝

 安定心境有妙法

第十章 论人生

 塑造形象 厚植人脉

 礼貌是我的水准

 促进良好人际关系

 用慈悲心解世间苦

 懂得珍惜才懂得爱

 到达常乐的彼岸

第十一章 话苦乐

 苦乐一线间

 孝亲要及时

 善事父母 即是事佛

 说话的艺术

 旅游参访 见识增广

 简单生活 性灵纯净

 因缘福报 知足常乐

第十二章 悲众生

 改变命运靠自己

 情到多时反转薄

 悲智愿行

 拂尘除垢

 长寿十法

 老当益壮 自求多福

 心净身安

第十三章 度有情

 处处能度众

 拜观音 学观音

 莲花合掌禅意深

 勇于当下承担

 念佛不忘救国

跋一 佛光缘

跋二 与佛有缘

附录 求法应有正确认识

试读章节

01 禅门风光逍遥自在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

现今社会物质生活富裕,奢侈浮华,但是不少人感到精神生活空虚,焦虑烦躁。“禅学”可以开拓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慧,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因此“参禅学佛”的风气日盛。

禅是什么?“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禅是不可说的,但是对一般人如果不说,岂不是永远无门可入吗?所以禅宗流传了许多语录;为了使大家进一步认识禅门的风光,我想列举几点禅的内容特色,提供给大家作为入门的契机:

(一)禅与自我。在禅门里有一警语“念佛一句,漱口三天”,禅师们认为成佛见性是自家的事,靠别人帮忙是不可能得道的,唯有自己负责,自我努力才是最好的保证。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风光,人人俱足,反求内心,自能当下证得。

曾经有人问赵州禅师说:“怎样参禅才能悟道?”赵州禅师听后,站了起来,开口道:“我要去厕所小便。”向前走了两步,赵州禅师又说道:“你看,这么一点小事,也得我自己去!”求法参禅也是如此,别人何尝帮得上忙?

观世音菩萨也手持念珠“求人不如求己”!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在修持上独立承担,自我追寻,自我完成,是“禅”的最大特色。

(二)禅与知识。禅不讲知识,因此,不受知识的障碍,更视知识为最大的敌人。知识教人起分别心,因为在知识领域里,人们会为邪见所影响,甚至因而迷失了自我--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借“自由”之名而使人更不自由。革命!革命!多少战乱借“革命”之名而使人丧失生命。傅大士普慧曾经说过:“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是不合情理的描述语句,完全是在与迷妄的分别意识挑战,以破除一般人对知识的执著,扫除迷妄分别的世界,使人进入另一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也许禅话是不合逻辑的,但禅话有更高的境界;禅语或者是不合情理的,但禅语有更深的含义。放下一切知识文字的迷障,反求自心本性,是禅的另一特色。

(三)禅与生活。人们整天辛苦奔波、生活忙碌谋求温饱,更企求种种物欲,物质固然可以丰富现实生活,却也常会枯萎心灵良知;声色口腹之欲满足了,反而往往闭锁了本具的智慧。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完全在一种不自觉的意识下被向前(钱)推动着。价值权威与善恶是非的标准,为金权万能的社会偏见所影响,使得现代人虽然拥有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物质生活,却也失去了最宝贵的心灵自我。

“禅”一旦在我们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使我们不受欲念牵累,到处充满活力乐趣,“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诸如有僧问“道”于赵州禅师,赵州回答说:“吃茶去!”吃饭、洒扫,无非是“道”,若能会得,当下即得解脱,何须另外用功?迷者口念,智者心行,“禅”提示我们超越五欲六尘,“禅”可以改善充实我们的生活情趣,生活中有了禅味,会使我们更加富有。

(四)禅与自然。何谓禅?禅家就是自然而然,禅并无隐藏任何东西。什么是道?“云花青天水在瓶”“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用慧眼来看,大地万物皆是禅机,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前后的山水内容不同了,悟道后山水景物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取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这种禅心是何等的超然。“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随地觅取都是禅,一般人误以为禅机奥秘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这是门外看禅的感觉。其实,禅本来就是自家风光不假外求,自然中到处充斥俯拾即得。禅就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又如天上的白云,让你飘流四方任运逍遥。  悟道的禅师,不是我们想象中枯木死灰一般的老僧入定,真正的禅师生活风趣,在他们的心目中,大地充满了生机,众生皆具备佛性,一切是那么活泼自然,随机教化,像春风甘霖般滋润世间。

学禅,要有悟性,要有灵巧;至于谁能直探禅门本源,就要靠众生求法的宏愿和实践了。诚如惠能所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P2-5

序言

随缘欢喜

《法华经》随喜功德品记载,听闻经典而随喜,次次累积,功德至大。《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指出,普贤菩萨十大愿之一是随喜功德,无论是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或是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普贤菩萨说:“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欢喜赞叹就是一种对“美善诸事”的宣扬和参与,不仅可使淳良的风气更加蓬勃,也可滋养我们的内在,助长心性的灵明开展。而能够在每一个当下“随缘欢喜”,就是对生命境遇的“随喜”,因为清楚明白了生命苦难的真相,所以懂得随缘放下执著与烦恼,进而怀抱澄明清澈的觉悟喜悦,看待人生的空苦无常,自在快乐地面对一切因缘;有人说“喜悦本身就是力量”,参禅学佛的动机是离苦得乐,进而净心修行更能培养我们喜悦的能力,让我们在生活的每一层面,随遇而安。

我常期勉佛光“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随时随地随缘将欢喜布施人间,诸如随口说好话、随手做好事、随心帮助人;而“人的烦恼无明,往往源于比较与计较”,因此,我也常提示信众“不比较、不计较、烦恼无明自然少”,一个人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压力,禅悦法喜充满心中,那种随情喜舍、随缘自在、任性逍遥,正是“随喜”的最佳境界。

见他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随情喜舍,随着别人的成就我亦心生欢喜,而将利益与人分享,更是随喜功德;我近年来自“佛光山住持”退居,经常云游弘法海内外,信众多能善体“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之心愿,甚多佛门龙象不畏艰辛非佛不作,志愿到世界各地“弘法利生”,一些皈依信徒更是以财物、文字与智能来“尊师重道”,都使我心生欢喜。

禅如(姚家彦)是我的爱徒之一,他近年来精进不懈、好学不怠地以文字弘法,在报刊撰写方块专栏与报道文稿甚多,其中与我有关的先后编印出版的多本书籍,据闻均能受到读者喜爱与各界重视;他曾参与发起佛光会的成立,也是中华佛光总会的现任监事,该会经推荐评审核定,将于今年十二月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时,公开颁奖表扬禅如居士为“优秀佛光会员”。

他在《经济日报》经营企管副刊每星期六连载之“星云禅语”专栏,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汇集精编,此时亦将推出新一辑《星云禅语》,闻讯更为他感到高兴,适逢他请求为之赐序,乃循往例,以“随缘欢喜”为题,序新之问世。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一日于佛光山台北道场

后记

与佛有缘

说来下可思议:我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十七时诞生,而先父弃世也是腊月二十三日十七时,“同月同日同时生我弃我情何以堪,为子为父为祖往者来者亲恩永念。”

生日原是“母难曰”,从四十不惑之年伊始,因居丧服孝即习惯在生日时,独处静思“回顾与展望”;前年岁暮慈母往生极乐,自己也升格为人祖父,近二十载来每逢岁暮,心情就渐逐沉重,甚至泛生离尘脱俗的意愿……

饱经沧桑感慨多,参禅学佛觉照迟。回顾平生寄情文墨,而整理《星云禅语》最感喜悦,不但自我获益良多,亦可助益人心净化;在虚度六秩仡甲生日时,审阅修订该书新版,全心凝神浑然忘我,不觉窗外风雨何时停歇,体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誓愿“上报四重恩,广结众生缘”。

一九九七年正月三十一日于采风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