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评论案例》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诞生的,它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文学欣赏和论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而编写的具有很强实战性的专业教科书和参考书。美国及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的状况、趋势以及热点问题包括:美国经典作家研究的复兴;当代美国文学研究关注的焦点;重建美国文学史的问题及成果;美国文学研究的新趋势;以及在美国文学批评理论的现状。
《美国文学评论案例》由王祖友、张彩霞所著,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文学欣赏和论文写作方面的存在的问题而撰写的具有很强实战性的专业教科书和参考书。
小说
《林中之死》的美学解读
德莱塞笔下的新女性形象
文化际会中女性世界的裂变
——对赛珍珠作品中女性形象的一种解读
《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二元性别观”透视
南方的文学先知——奥康纳作品中的距离现实主义
反抗的表象、皈依的本质、幻灭的结局
——奥康纳《智血》中上帝的缺席
奥康纳《好人难寻》的荒诞主题
历史延续性与道德责任的二维统一体
——论沃伦作品中完整自我的塑造
《希腊古瓮颂》对威廉。福克纳历史观的影响
Modern Tragedies:On the Violent Deaths in Absalom,Absalom!
戏仿语言游戏神秘叙事者拼贴
——论汤亭亭《引路人孙行者》中的后现代派艺术技巧
索尔。贝娄的肯定伦理观
《上帝知道》中的非原则化
《五号屠场》:一种诗性的语言结构
敬畏自然包容异质——后现代作品中的“复魅”主题
狄第恩小说的后现代特点
关注社会议题的激进主义者苏珊。桑塔格
——兼评短篇小说“我们现在的生活”
《鬼作家》对《安妮日记》的后现代改写
犹太身份的后现代认证
——辛西娅·奥芝克的新移民小说
超越二元对立:双性同体与《紫色》
家与墙: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困境
《孤独鸽》:重构美国西部神话
《喜福会》中华裔女性文化身份重构的心理认知
克里斯蒂娜。加西娅在《梦系古巴》中的历史书写
故事与梦想传统与未来
——美国印第安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亚利桑那菲尼克斯意味着什么》中的“魔法师”形象和口述传统
现代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小说《时时刻刻》
闭合与解域:《秀拉》中身份想象的空间维度
《所罗门之歌》:“追寻”的故事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暴力世界
被误读的母爱: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叙事判断
人性的弱点——2009年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
《奥丽芙·基特里奇》评析
诗歌
“离经叛道”还是“创新意识”?
——罗伯特。弗罗斯特十四行诗《割草》的格律分析
变形的鱼王:艾略特《荒原》的身体叙述
T.S.艾略特戏剧化诗学研究
庞德的“意象”(Image)概念辨析与评价
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实用主义诗学观
论加里·斯奈德的诗学观
诗歌形式作为政治表达:索妮亚。桑切斯诗歌的一个维度
理论
“另一个”:梭罗对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解构
从惠特莉到道格拉斯看美国黑人奴隶文学中的自我建构
经典的重建
——论雷纳·韦勒克的文学研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20世纪60年代的新新闻体
“禅”释“反对阐释”
历史书写元小说的再现政治与历史问题
全球化时代的美国文学地域主义研究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