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正明编著的《年鉴学派史学范式研究》内容介绍:如何能够比较集中地、比较清楚地展示微观政治哲学的初步样态,自觉地开启社会历史理论研究的微观视域,是我近年来在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文化哲学理论,特别是现代性语境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等问题研究时,常常思考的问题。
由张正明编著的《年鉴学派史学范式研究》内容介绍:年鉴学派带来了西方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史学革命。理论上,它为敞开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微观和文化视域提供了借鉴意义。实践上,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历史解释模式——,微观历史解释模式。从哲学意义上看,微观历史解释模式反对乌托邦历史设计;反对用一种普遍模式来安排和解释人的历史;反对宏大叙事,尤其反对单线历史和简单的、线性的历史演进模式。年鉴学派主张还原历史的丰富性,强调被传统史学忽略得太多的“偶然”。年鉴学派史学范式与日常生活世界理论、微观政治学等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共同汇成一股强劲的现代性批判思潮。《年鉴学派史学范式研究》深入地介绍了年鉴学派。
总序 自觉地开启社会历史理论的微观视域
导论
第一章 “年鉴派一新史学运动”概述
第一节 法国年鉴学派的产生
第二节 年鉴学派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年鉴学派史学思想及其主要理论内容
第一节 年鉴学派对传统史学的批判
第二节 年鉴学派史学的主要理论
第三节 长时段理论
第四节 年鉴学派的研究范例——“地中海史”和“物质文明”
第五节 计量史学的“三次进军”
第六节 微观史学
第三章 年鉴学派史学理论:从宏观向微观转型
第一节 宏观历史解释模式的限度
第二节 年鉴学派史学理论的革命意义
第三节 年鉴学派史学理论与当代学术转型
第四章 年鉴学派史学范式与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主要内涵
第二节 年鉴学派史学范式对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意义
第三节 文化哲学的历史解释模式与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