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拔都汗/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苏联)瓦西里·扬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有关这些西征记录的西方典籍有很多,但其中写作最为成功、在西方文学界及史学界影响最大的却非瓦西里·扬的《蒙古人的入侵》莫属,这套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三部曲固然部分观点有所偏颇,但却最大限度地复原了当时的历史,从而使得我们在几个世纪后的今天,依然能透过时光的云雾窥见那波澜壮阔、铁血交织的场面。

《拔都汉》是《蒙古人的入侵》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描述了拔都汗在1236年至1238年间率领蒙古大军征服不里阿耳,攻占钦察草原,破袭梁赞、莫斯科和弗拉基米尔的全过程。

内容推荐

  拔都,蒙古帝国西征的三大统帅之一,主导了蒙古帝国的第二次西征。《拔都汉》描述了1236年至1238年间,拔都汗率领蒙古大军相继征服不里阿耳,攻占钦察草原,袭破梁赞、莫斯科和弗拉基米尔的全过程。这些战役为金帐汗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蒙古铁骑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攻城掠地;同时,战争给许多国家和民族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痛记忆。《拔都汗》作者瓦西里·扬构思精巧,刻画出了战争中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重现了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将一部战争史诗挥洒得淋漓尽致。

目录

第一章 茅屋夜话/1

第二章 骑士之路/6

第三章 阿拉普沙的故事/9

第四章 蒙古大军/13

第五章 不可战胜的统帅/16

第六章 一个家庭/20

第七章 套马/25

第八章 相遇/30

第九章 尤勒杜兹的心事/35

第十章 只罕盖尔/41

第十一章 推选/46

第十二章 大军出征/51

第十三章 行军/54

第十四章 孤独的木苏克/56

第十五章 男儿之心/60

第十六章 在河边扎营/63

第十七章 选妃/66

第十八章 第七星的遭遇/68

第十九章 贵由之乱/71

第二十章 亦的勒河/77

第二十一章 会见使者/82

第二十二章 大军渡河/85

第二十三章 渡河之后/91

第二十四章 抓捕巫师/93

第二十五章 那达慕大会/96

第二十六章 暴风雨之夜/98

第二十七章 亦的勒汗的故事/101

第二十八章 林中小村/106

第二十九章 村外来客/109

第三十章 信使/112

第三十一章 到梁赞去/115

第三十二章 市民大会/118

第三十三章 托罗普卡/124

第三十四章 前锋的苦恼/129

第三十五章 在“游魂谷”/133

第三十六章 梁赞使者/140

第三十七章 使臣的遭遇/143

第三十八章 焦急的迪克罗斯/150

第三十九章 意外/153

第四十章 暴风雪/156

第四十一章 萨满女巫/159

第四十二章 斡罗斯的猎人/164

第四十三章 公爵夫人之死/166

第四十四章 俘虏/170

第四十五章 前往荒野/175

第四十六章 拔都汗的心术/180

第四十七章 保卫梁赞/184

第四十八章 重逢和喜讯/188

第四十九章 战云密布/190

第五十章 法吉赫的记述/195

第五十一章 雷神村的遭遇/198

第五十二章 围城营地/200

第五十三章 奥帕廖尼哈的本领/206

第五十四章 城墙上的一夜/209

第五十五章 拔都汗对商人的规定/212

第五十六章 攻破梁赞/216

第五十七章 送别战死者/220

第五十八章 什巴尔卡/224

第五十九章 格奥尔基公爵/228

第六十章 梁赞的幸存者/231

第六十一章 弗拉基米尔公爵/236

第六十二章 去莫斯科/240

第六十三章 莫斯科城下/245

第六十四章 外国商人们/249

第六十五章 科洛姆纳/254

第六十六章 突围/259

第六十七章 回雷神村/262

第六十八章 拔都汗的应对/265

第六十九章 最后一课/269

第七十章 苏兹达/273

第七十一章 大肆劫掠/276

第七十二章 死战到底/282

第七十三章 自由战士/287

第七十四章 夜袭/292

第七十五章 两个僧人/296

第七十六章 追击拔都/300

第七十七章 自由战士的最后一战/302

第七十八章 格奥尔基公爵的主力部队/308

第七十九章 决战之夜/310

第八十章 决战之后/317

第八十一章 回归故乡/325

试读章节

第二日,太阳刚刚露出部分光芒,陌生人就打算离开了。

他从地下捡起自己湿淋淋的袍子看了看,又把它扔到墙角,也不等法吉赫同意,就拿下墙上挂着的一件褪了色的长袍。对于他魁梧壮实的身材来说,法吉赫的袍子有些小了,但是他还是费力地把袍子套在身上,蹬上了皮靴。

“外面现在一定有重重盘查,没有马很不好办……但是你这个袍子却可以帮得上我一些忙,我可以打扮成乞丐……”

他走到门口,从门缝儿里朝外看了一眼,立即退了回来,向法吉赫做了个手势让他去开门,自己贴墙而立。

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响起,法吉赫拉开门闩,打开屋门。

朝阳下,一个穿着紫色长衫的小女孩面带微笑站在门口,双手捧着一个陶罐和几张黄澄澄的烙饼。

“哈吉·拉希姆!”小姑娘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笑着,她一笑脸上露出两个酒窝:“我尊敬的恩人纳扎尔·克里亚泽克让我给您送来刚烤好的烙饼和刚挤出的牛奶,他还问你,要不要别的什么东西?”

法吉赫没有让小姑娘进屋,而是迎着她走出去,接过陶罐并向她道谢。

此时他发现门外潮湿的绿地上躺着一个身穿阿拉伯衣物的人,大白狗蹲在不远处,更远一些的地方拴着一匹白马,马上有鞍子,马儿正在低头吃草,不时抖抖身子驱赶绕着它乱飞的马蝇。

法吉赫转身回屋,陌生人向他告别:“再见了,我的老师哈吉·拉希姆!”

法吉赫拉住他,塞给他几张烙饼,让他路上吃。

来人显得有些激动,他说:“老师,莫非你还没有认出我来?十年前你曾手把手地教过我阿拉伯文,虽然很多词我都已经忘了,但是有一个词我忘不了:‘只罕盖尔’——世界之王……老师,我相信你很快就能昕到我的消息,等我逃脱这次险境,我会回来寻找您的……”

随后也不等法吉赫说话,他转身就出了门,在门口他看到还没有离去的小姑娘,顿时露出惊讶的神色:“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我叫星,是个孤儿,纳扎尔·克里亚泽克收养了我。”小姑娘依旧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一点儿也没有因为见到法吉赫家里有陌生人而惊讶。

“你会成为我旅途上的一颗幸福之星的,姑娘,你的声音就如同牧笛一样好听……”然后他看到了拴在外面的白马,快步迈过门槛,欣喜之极,“天不亡我啊,还给我像成吉思汗的坐骑一样的白色战马,这样一来,要逃脱就容易多了!”

年轻的蒙古人看见了马,随即迈开大步跨过草地,径直向白马奔去。随后他轻盈地解开拴马的绳子,纵身一跃上了马背,挥鞭疾驰,消失在树林中。

小姑娘目睹了这一切,她惊讶地睁大了灵动的双眼,无忧无虑的神色一扫而空,然后她转身望着法吉赫。法吉赫正在若有所思地捋着胡子看着蒙古人消失的方向。

“他是不是强盗?”小姑娘问。

“他是一个英雄人物……”

“可是他偷走了别人的马!,,小姑娘大为疑惑,“怎么会是英雄呢?”

“强盗偷马会卖几个金币,但是这个人却能用这匹马征服无数个王国,星星,回去吧,代我转达我的谢意,就说生病的法吉赫对他的关心和帮助感激不尽。”

小姑娘转过身,学着成年人的步子,循规蹈矩地去了。

此时,睡在地上的阿拉伯装束的人动了动,大白狗一面后退,一面发出嘶哑的低吼。那人揭去遮面的蓝布,露出一张年轻人的脸,他有着满头的卷发。随后他挣扎着爬起来,捡起蓝色的缠头,又一丝不苟地围上。法吉赫看见他带着弯刀,腰里还插着两把匕首。

他发觉拴在不远处的白马不见踪影,年轻人高声叫道:“我的战马怎么不见啦?”他急忙跑到之前拴马的地方仔细查看地下的痕迹,他显然极有经验,一边看一边自语,“这靴子的痕迹……是蒙古靴,他来到白马旁边……偷走了我的马!”

当他推知了战马丢失的大致过程之后,又显得极度痛苦,双手抱着头呻吟着倒在了地上:“我是一个骑士,如果没有了战马,就像雄鹰折断了翅膀,枉我带着弯刀,这弯刀现在还有个什么用,失去战马,我将一事无成,我算个什么战士啊!”

法吉赫见状,心里有一些不忍,他走过来安慰这个年轻人:“别再忧伤,骑走你的马的人给你留下了一千匹公马……请你相信我,你绝对没有什么损失,而且也许能赚的更多……”

年轻人用手捂着脸,几乎快要哭出来:“那是我的战友,它的忠诚久经考验,而且还不止一次在战场上救过我的命,我曾经骑着它冲锋陷阵,现在,失去战马的骑士,除了痛苦和屈辱之外,还能得到什么呢?”

“年轻人,相信我,骑走你的白马的人不是一个无耻的盗贼,你的马一定能回来,而且还能得到更多的报酬,这一点毋庸置疑,就像我叫法吉赫·哈吉·拉希姆一样。”

听到法吉赫说出自己的名字,年轻人似乎瞬间忘记了丢失爱马的痛苦,他一下翻身起来,抓起袍子对法吉赫躬身道:“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学者法吉赫·哈吉·拉希姆?我相信您的话,您的名声早就传扬到了我所在的库尔德斯坦,我衷心地祝愿您一切安好。并请您给予我这个流浪者一些忠告,勇敢的英雄扎兰丁向您致意!”

“年轻人,在这样一个多事之秋,你跋山涉水为我带来远方英雄的问候,我不仅仅为此感到快乐,也为你的英勇感到快乐!请到舍下一坐吧!”

P6-8

序言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是东方出版社精心选编、外国人所著的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丛书。为使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本套丛书,我们对丛书的价值、选篇的意旨及其他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一、为什么选外国人的著作

1.不一样的观察视角,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同时也能让读者看到不一样的历史人物形象。本套丛书作者均为外国人,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底蕴,决定了他们会有不同于中国人的思维逻辑,以及价值观、历史观和世界观。每种人选图书均视角独特,论据丰富,论点独到,与中国人写的本国历史名人传记相比,自是独具匠心、别具一格。例如,内藤湖南在《诸葛亮》一书中,提出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新观点:曹操不是败给了刘备和孙权,而是败给了孙、刘集团的少壮派诸葛亮、周瑜和鲁肃等人;麦美德在《费起鹤及孔祥熙》一书中,揭示了义和团运动非理性并值得反思的一面;等等。

2.很多作者都与传主有时间或空间上的交集,因而使得叙述内容更有历史真实感。这些外国人对传主的实际情况或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他们是一些重大事件的参与者、见证人;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情形。例如,在《康熙大帝》一书中,白晋、张诚等人披露了大量皇室信息,这些资料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历史价值。

二、关于“中国人”的说明

本丛书认定“中国人”的标准是以“中华民族”为前提,是按照民族与历史兼顾的原则,只要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中属于中华民族、华夏民族的人,都认定为“中国人”。因此,丛书所涉及的人物如成吉思汗、拔都汗等,都在中国人之列。

三、关于语种及版本的选取

本套丛书涉及的作者国别多、语种多,例如《成吉思汗》、《拔都汗》等根据俄语翻译而成,《鲁迅》、《袁世凯》、《诸葛亮》等根据日语翻译而成,而《康熙大帝》根据法语翻译而成,《李鸿章》、《慈禧》、《曾国藩》、《孙中山》等根据英语翻译而成。毋庸置疑,诸多语种给我们的编译工作增添了不少难度,但是我们集中各语种专业人员,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力争将原著的风貌完整地呈现给读者。

四、关于原著的观点问题

显而易见,由于受原著作者的历史观、立场和个人好恶的影响,作者对传主及相关历史事件的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观点或许与现在普遍流行的观点有出入,本着多角度还原历史与多方面观察历史的原则,我们认为这些不一致是难能可贵的。为了尽量尊重原著,对于作者的观点我们一般不进行任何修改,相信读者诸君自能分辨真伪对错。

峥嵘岁月,欣然飞过,我们力争奉献一份最好的精神食粮,以飨读者;但是,由于学识和专业水平有限,书稿无疑会存在一些缺陷、瑕疵,我们期待着读者诸君一一指正。

编译者

2013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