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是五零后,是个过来人。随笔此生,沥沥拉拉的码了很多字,甩了不少的闲话。暮年忆旧闲语说,喜怒哀乐曾几何。这些东西也许您看了会发笑,也许您手上还有更好的“战例”。得工夫了,爷和您沟通沟通。
这本《草根的日子(爷是五零后)》由刘晓皖著,全书分为五章,收入了《爷那年一十有三》《兼学别样的丰富多彩》《长征组歌》《而立不一定要等到三十》《北京人在东京》《风景哪儿都有》《要勤奋,但也别犯傻》等随笔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草根的日子(爷是五零后)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晓皖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爷是五零后,是个过来人。随笔此生,沥沥拉拉的码了很多字,甩了不少的闲话。暮年忆旧闲语说,喜怒哀乐曾几何。这些东西也许您看了会发笑,也许您手上还有更好的“战例”。得工夫了,爷和您沟通沟通。 这本《草根的日子(爷是五零后)》由刘晓皖著,全书分为五章,收入了《爷那年一十有三》《兼学别样的丰富多彩》《长征组歌》《而立不一定要等到三十》《北京人在东京》《风景哪儿都有》《要勤奋,但也别犯傻》等随笔作品。 内容推荐 《草根的日子(爷是五零后)》由刘晓皖著,讲述的是:暮年闲庭思旧事,欲说成败话语迟。职场游历四十载,江湖行船五十波。光阴荏苒春秋过,往昔只付笑谈说。谁无几番凌云志,奈何平淡才成诗。这八句话,是这本书中来回唠叨的书胆,是那几十年磕磕绊绊的经历和多次跌倒又反复爬起来后的随笔感悟。(闲话:说是随笔,那是朋友们捧我。其实就是一位缺乏知识但略有文化的五零后,在大脑无序漫游的反思中想到什么写什么。)至于看完书您给什么评价,我实在心里没底。如果您觉得书不错,有借鉴,那是您捧我,感谢您的抬爱!如果您觉得这二十几万字纯粹就是“帽儿爷”加“二爷”的胡说八道,那就当是一乐儿吧!不也挺好?!北京人嘴里的“爷”,是个尊称。做人的“范儿”到了,自然会得到这个恭敬。头衔上添个“爷”字,叫的人自然、受着的人舒坦,双方都不外。北京人只对自己尊敬、看得上的主儿,才会用“爷”这个称谓。“爷”也好认:第一是有德行、第二是能包容。 《草根的日子(爷是五零后)》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少年往事 一、爷那年一十有三 二、准备过春节 三、无法复制的年三十 四、兼学别样的丰富多彩 五、拉练 六、锄禾日当午 七、忆苦方思甜 八、暑假曾属于自己 九、孩子也掺和政治 十、入团与学工 十一、外事活动与夹道欢迎 十二、初恋风波 十三、过五关斩六将 十四、欠债还钱!!!!! 第二章 难忘的一九七六年 一、长征组歌 二、周总理走了 三、爷在天安门 四、大地震 五、毛主席逝世与粉粹四人帮 第三章 青年才俊 一、光荣的人民教师 二、败走麦城 三、步入职场 四、率先出徒 五、人间冷暖问“业务” 六、婚姻与婚礼 七、而立不一定要等到三十 八、还是太年轻 九、转折 第四章 海外淘金族 一、三十六计走为上 二、北京人在东京 三、没有吃不了的苦 四、背井离乡过新年 五、再接再厉 六、风景哪儿都有 七、我是海归,不必扬鞭自奋蹄 第五章 职场闲话 一、要勤奋,但也别犯傻 二、既要看书也要走路 三、隐忍比叫板实惠 四、远离愤青与哈青 后记 试读章节 一、爷那年一十有三 爷这一代人很容易满足,那是因为爷知道并经历过“过去”。过去和今天是个什么关系?搞不懂这个问题,就很难珍惜如今所得到的一切。每每和周围这帮子七零后、八零后聊起以往的日子,都是爷给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现在年轻人的成长经历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他们很难会珍惜和把握现在这得来不易的社会环境。我想就从七一年聊起,那一年我周围的同事们可能刚刚出生,但是爷已经要上初中了。 一九七一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要早一些。用句成语形容那时北京的冬天,“寒风刺骨”应该是比较准确的。只要在室外,围脖、手套、口罩、棉帽子,一件都不能少。即使如此,寒风还会不停地往脖子、袖筒、裤腿里边钻。那时候的顺口溜是“一九二九伸不出来手”,因为伸出来就给您冻喽,冻手、冻脚、冻耳朵的人有的是。 小时候,柴米油盐猪肉等都有定量管着,能敞开了吃的东西一样都没有。那时候肚子里最缺的就是油水,所以也从来没听过“减肥”这个词。如今过冬只穿一条薄秋裤就能扛过去的主儿,过去用不了半天儿,就让您患上“风湿”。我们过去都是秋裤、毛裤、棉裤,一共三层。过去冬天来的也早,十一月下旬的时候,性子急点儿的都上了冰了。站在紫竹院大门口您就看吧,凡是裤腿儿湿了一段儿的,都是性急的主儿。 过去对年轻人来说,除了滑冰、游泳、吹口琴、吹笛子等,好像就没有别的乐子了。我也一样,每年的十一月底、十二月初,脖子上挂着冰鞋,书包里放两个馒头、抹上点儿芝麻酱,就奔紫竹院了。芝麻酱也不是回回都能抹的上,每家都是定量供应,头半个月还行,后半个月就说不准了。白面馒头、中间抹上一层芝麻酱,若能再撒上点儿白糖,如今回忆起来仍然觉着奢侈。如今是全球都变暖了,现在的十一月里,您可用余光四周扫扫,穿超短的主儿满大街都是。有些特别能抗严寒的主儿,甚至连长筒袜都不穿。似乎是故意地露出粗壮有力的白腿,刻意努力地吸引住人们的目光。而确有两种人会留意她们的下半身,一种人被称为“不开眼”,另一种人是担心她们冻着。每每出门见到她们后,我必会浑身打个冷战。一是室外温差的条件反射,二是真怕她们着凉了会耽误事。 我打小住在西直门附近,离城根儿不到二百米。虽说溜达着到西直门城楼儿的门洞那儿,也就是十分钟的事儿,那也被尊为城里人。我们所在的这条胡同虽然不起眼儿,但大使、司令及不少坐“大红旗”的主儿经常出入。我们院儿正经是个六进深的大套院。从大院前门出去往西,就是现在的国务院二招,从大院的后门出去就是现在的官园。大院里有三十多家,一百多口子人。“文革”开始后不久,院里的大部分干部都被陆续下放,嘈杂的大院曾经清净了好几年。下放干部中聪明的主儿是自己一个人走,糊涂的主儿选择了拖家带口。单个儿走的,没几年就落实政策返京了。连锅端的主儿,多是在当地生根发芽、献了青春献子孙了。我母亲的两个妹妹就是如此,一个是全家四口奔了贵州,如今见天儿的都能看见遵义会议会址。另一个是全家五口儿奔了西北,如今是“西出阳关无故人”了。 我小学时代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院子里到处都是空房。我们这一大帮孩子,见天儿的在各个空房中打游击。开始大院儿的门口有两扇大红门,各小院又有独立的小门。“文革”开始后不久,小门儿不见了,院儿的大门也在“文革”的战斗洗礼中失色脱落而斑驳。大门外就是本院儿专用的厕所,我们都称之为“茅房”。男厕和女厕一墙之隔,房顶的墙上边挖个洞,洞口处吊个灯,同时给两侧供点儿亮。晚上去厕所最要命,特别是冬天,灯光昏暗,北风飕飕。遇着点儿风,这灯就来回地晃悠。进厕所后,一是西北风飕屁股,二是满墙地跑人影,有多少屎都得给您吓的憋回去。如今的年轻人,您受过这刺激吗?您一出生恐怕就在家里上厕所了,您的家庭还很可能是“双卫”,只要您有需求时,一般不会因为坑位不足而发生竞争。 老天有眼,那时候的治安不错,从未听说过有人在厕所里出事儿。那时候人身上也没钱,您就是劫了一个大款,最多也就能搜出个三块五块的。过去也真有胆儿大的“爷”,揣着《金光大道》或是《艳阳天》,进了茅房一蹲就是半个多小时。我还就喜欢这样的主儿,凡是见到这样的“爷”,胳肢窝里夹着书,急促地奔向大门口,我就赶紧地撕点儿手纸尾随过去,踏踏实实地把肚子里的那点事儿给办清了。 P2-3 序言 暮年闲庭思旧事,欲说成败话语迟。 职场游历四十载,江湖行船五十波。 光阴荏苒春秋过,往昔只付笑谈说。 谁无几番凌云志,奈何平淡才成诗。 以“爷”自称,备不住一上来就得罪不少人——觉得笔者狂傲,自抬身价。其实呢,这个“爷”字,充其量也就是个老北京的称呼习惯,而且笔者也确实到了该当“爷”的岁数啦i爷是五零后,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的健康说不好”的大众版五零后。所以呢,各位“大爷”,各位“小爷”,还请多担待,咱们以看书为主。 开篇八句话,是这本书中来回唠叨的书胆,是那几十年磕磕绊绊的经历和多次跌倒又反复爬起来后的随笔感悟。(闲话:说是随笔,那是朋友们捧我。其实就是一位缺乏知识但略有文化的五零后,‘在大脑无序漫游的反思中想到什么写什么。)至于看完书您给什么评价,“爷”我实在心里没底。如果您觉得书不错,有借鉴,当得起这个“爷”字,那是您捧我,感谢您的抬爱!如果您觉得这二十几万字纯粹就是“帽儿爷”加“二爷”的胡说八道,那就当是一乐儿吧!不也挺好?! 北京人嘴里的“爷”,是个尊称。做人的“范儿”到了,自然会得到这个恭敬。头衔上添个“爷”字,叫的人自然、受着的人舒坦,双方都不外。北京入只对自己尊敬、看得上的主儿,才会用“爷”这个称谓。“爷”也好认:第一是有德行,第二是能包容。 多少有点蛮劲儿、又多少带点“傻”劲儿、脑子一会清楚、一会糊涂的是“帽儿爷”。“帽儿爷”一词,贬义的成分重。多被挂在平辈儿人的嘴上,褒贬那些个“一往情深”的把事情干坏了的主儿。“帽儿爷”和“傻帽”沾边儿,可以通用。其实还有一种介乎于“爷”和“帽儿爷”两者之间的人,既没有“拿得住”人的本事,又区别于“傻”;心眼儿有,但是不够用;人虽不坏但耽误事情,“啃节儿”的时候掉链子。北京人尊称这路人为“二爷”,其实就是“欠火候”、不成熟。 对“二爷”或是“帽儿爷”您还不能随便怠慢,这种人有时候还特要脸。您要是经常拿人家“打岔”,周围就会说您“挤兑人”。特别是在“职场江湖”中,更要注意。因为咱们儒家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同情弱者”,在职场中潜移默化的表现就是“奖懒罚勤”。 都说职场很刺激,拼智慧、拼能力、拼反应、拼体力。职场中有非礼和渴望被非礼、有算计和最终被算计。其实职场没那么麻烦,职场就是一处僧多粥少、需要自我发挥、自我克制、相互竞争、相互牵制、逼急了还要相互下绊儿的特别庙宇。 爷现在已经“还俗”,离开了混了几十年的职场,突然过上了见天儿都是星期天的生活,确实感觉闲得慌。时不时会忆起在职场的那些日子。那些烦躁和无奈的事情,如今回忆起来似乎竟都成了甜蜜的段子。咱们就从这儿开聊口吧! 后记 原本是想凑些个北京的老话儿来逗逗闷子,没想到一不留神就总结了爷七一年后三十多年的经验教训。其实做人也并不复杂,无非是要面对三件事:贫与富、权与利、色与情。解决好这三件事,顺顺当当地闯过去了,“升华”也就会降临到您。 多少英雄豪杰都折在了这三件事上,最终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消遣,辛苦了一辈子却没有得到人们的尊重。很多人由贫转富后妻离子散、忘乎所以。在权利面前丢掉人格、阿谀奉承、明争暗斗、损人不一定利己。在色情关前失去良知、反目成仇、良心丧尽。多少人间的精英、人中的尖子,最终倒在这三关前,还有不少“成功人士”,小心谨慎了一辈子,最终没有逃过娱记手中的那只笔。 写到这里,爷想收笔了。职场游历也好,江湖行船也罢,爷自认没能力教您怎么做人,也不是想教您怎么处世儿,只是想告诉您爷这三十几年里是怎么混的。如今是您这一辈儿人的天下了,但愿以爷为鉴您可少走弯路。在家里别忘了孝敬父母,在社会上尽可能以德服人。甭管您是愤青,还是哈青,都不要过于争强好胜,刚极易折,指的就是这些事。 爷是五零后,是个过来人。随笔此生,沥沥拉拉的码了很多字,甩了不少的闲话。暮年忆旧闲语说,喜怒哀乐曾几何。这些东西也许您看了会发笑,也许您手上还有更好的“战例”。得工夫了,爷和您沟通沟通。爷的做人理念其实也很简单,有本事不张扬,有能量缓释放,有权利不乱使,有魄力能稳当。 如今爷已到了“夕阳无限好”的时节,虽每日宅在家里但始终坚持安排好每天的每一个时间段,锻炼、看书、学习,一件都不能少。忿世嫉俗不是爷的性格,随波逐流更不是爷的习性。常有人问爷,都赋闲在家了为何还要如此苦行呢?其实爷知道,学生时代、职场时代、晚年生活,人生这三部曲中的哪一部都要靠自己去唱好,欠缺了哪一部,人生乐章都不完整。 有句“老夫自知夕阳晚,不必扬鞭自奋蹄”的话,最能代表爷现在的心境。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里,心境和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能够让人抛弃一切的去努力、去拼搏,甚至于以命一搏的有利益驱动和权利驱动。其实不仅如此,还有更高尚些的叫欲望驱动或称为理想驱动。这种驱动方式放在那些厚德、包容、自律的人身上,就是理想驱动,放在爷这种人身上,也许只能算是欲望驱动了。 说来爷当下的欲望就是身体能相对的再好一点、牙掉的能慢一点、心境能更平和点。欲望是无止境的,但当一个人脸上已经出现了老年斑却仍然热望于利益和权利,那就应该尽早地就医了。爷虽说是个俗人,但如今不用装了,更知足了,能本色了。 2013年11月 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