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安定民间故事
分类
作者 孙彦林//邵继红
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安定民间故事》为民间故事集,作者孙彦林、邵继红搜集了安定区民间流传的有关民风民俗、名人逸事、地方特产等方面的故事,既有一定的可读性,有对研究当地民俗有一定的助益。书中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生动感人,把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既是安定人了解家乡的好读本。也是外界了解安定的一个新窗口,更是发展安定文化产业的新载体。

内容推荐

孙彦林、邵继红主编的《安定民间故事》旨在整合安定文化资源,挖掘安定文化宝藏,丰富安定文化内涵,提高安定文化品位,续接安定文明记忆。

《安定民间故事》涵盖了民俗民风、名人轶事、山水形胜、地方特产、奇闻异事、狐魅鬼怪等诸方面内容,形成了亦庄亦谐、亦史亦野、亦正亦传的民间文学风格,老少皆宜,可读可讲。

目录

凤城传说

 金钻和石羊

 金马石羊山

 凤凰城的来历

 凤城云祥门

 凤城金三角

 景半边与朱半街

 孙思邈在安定

 西湖夜月

 三尺仙井

 火烧武庙

 城隍传说

 城隍文天祥和清官许铁堂

 城隍治贪官

 城隍捉拿杀人犯

地名故事

 王家窝窝

 福台和将台

 丰禾、营儿下、马沟河

 巉口

 柏林

 景泉

 御风

 鲁家沟

 香泉

 白碌

 石碑湾、香炉台、玉沟咀

 干沟和溜崖

 乌龙川

 车道岭

 伏龙山

 麻女子泉

 墩岭山

 趟子岭

 打狼咀

地方风物

 鲁班歇脚黄山咀

 金龙大王与乌龙川

 鲁班与锦鸡塬

 雷祖搬庙借青牛

 卧龙山古墓传说

 青烟寺诗趣

 阿宝和佛沟圣水

 圣母娘娘蔡家女

 旋庄与“娘娘爷”

 羊营峡“石棺”

 火烧麻家寺

 铁将军和木将军

 关帝爷与唐家堡

 喋血大风堡

 新莽权衡历劫记

民俗故事

 内官营正月十三“净街”

 麻雀与腊八粥

 二月二吃豆豆

 四月八,砍鸡蛋

 六月六,晒百宝

 七月十二,羊肉茄儿

 烧纸钱的来历

 家神爷

 酸菜和浆水

世相百态

 一块金砖

 糜面嘴

 蛇吞相

 倒爹

 撇婆婆

 伙计治掌柜

 张善人换房

 谭德和吴彦

 子悔树

 尕女子和金手镯

 婆娘是外人

 任长和任短

 麻雀恩仇

 石驴客子

 张三打官司

 神仙也怕楞锅子

 巧嘴媒婆巧说媒

历史人物

 安定扁鹊陈赞白

 天官御史罚土地

 张大胆和刘不怕

 张励施粥劝盗

 张康对句

 万中伦春游妙对

 杨升出口成章

 周情巧写普济榜

 梁梅护父

 王钦孝继母如亲娘

 义士张献奇

 善人杨政

 赵玺安贫

 贾公拾金不昧

 贾扬宗的“龙座”

 剡龄救骡夫

 肖芾复清

爱情故事

 “旋黄旋割”和“姑姑等”

 微小和凤仙

 水莲花

 样样齐全

奇闻怪事

 刘文德遇瑞兽灵草

 杨政师从张三丰

 张槐屏遇吕洞宾

 康永惠遇铁拐李

 安荫甲审鬼案

 放羊娃和白蛤蟆

 赵占河夜遇迷魂子

 邵清玄听静遇鬼

狐魅鬼怪

 三兄弟和九头妖怪

 颜箩打阎罗

 刘诡斗鬼

 野狐精偷面

 野狐精叫门

 野狐精讲古经

 野狐精和穷秀才

 狼老婆子

动植故事

 “姑姑等”

 笑掉门牙的牛

 臊鸦的白项圈

 五谷籽种

 庄稼为啥一个穗

 洋芋、苞谷和糜子

笑话幽默

 一字不识

 装谎鬼

 骑的手电捏着马

 “房淌”和“锅漏”

 野狗爱啃猪骨头

 抬驴不是兀抬法

 喊雀儿的不管驴吃糜

 短笑话十二则

后记

试读章节

西湖夜月

曲永忠 整理

早些时候,安定的一位知县梦见一只左翅膀受了伤的凤凰呼啦啦地飞过来,两只利爪直扑向他。第二天,他心绪不安,六神无主,觉得这个梦不吉祥,便走出衙门四处寻找,却看见城北街口的软土上面,有许多三尺大的鸡爪子一样的印子。他想:世上没兀么大的鸟。一定是天上的神鸟凤凰留下的爪印。

知县回到府里想,凤凰是吉祥之物,不会轻易落到凡问的。如今降落此处,一定是不祥之兆,有不得了的事情要发生了!他急忙修书皇帝,按照凤凰单展翅的形状,在城北门上修建“丹凤楼”,以此祷告神灵,避灾免祸。

人们从北山石峡里运来石料,从西乡黑山上砍来木料,从东面的秦州请来最好的匠人,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时间,建成了十丈高的凤凰楼。登上凤凰楼,可以看见百里之外的黄河。

知县一时高兴,说:“人说龙飞起来,遮天蔽日,我看和黄河比起来,龙就是一条尕长虫。”不料,这话惹恼了乌龙川的乌龙王,它一怒之下吸干了沙坡子的甜水泉。城里城外的老百姓只好成群结队,到城郊的苦水沟挑又咸又苦的碱水饮用。这苦咸水如煎药般难喝,饮了之后人人肚内发胀,个个呕吐不止。身体虚弱的人都害了病,呻吟的呻吟,死的死。而且这年大旱无雨,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拖儿带女,四处要饭。

这位县官为官清廉,决定为民除妖斩孽,便出榜召贤。榜文一贴出,轰动了整个定西城。大街小巷,庭院茶馆,一时议论纷纷,人们日思夜盼着有一位济世英雄斩龙降妖。谁知榜文贴出一个月了,还是没有半点消息。知县就像蚂蚁人了热锅,心急如焚,百姓就像滚水浇面,度日如年。

一天。一位年近半百的尼姑走到贴榜处,只见她“哧溜”一声,撕下了这张榜文。衙役见状,立即上前请她人府,面见知县。

“你是啊里的香火女主持?”

“贫尼是八扎庙主持。”

“你有啥仙法除了这妖孽?”

“贫尼别无良法,只有祖师传下的一枚金针,就可除了这妖孽。”

知县一听,十分高兴。如迎先人一样把尼姑迎进府内,盛情款待她。原来这揭榜尼姑名叫凤姑,出身本地一家贫寒农家。年轻的时候长得眉清脸秀,姿色出众,当地一个恶霸要强纳她当小老婆,她至死不从,跳到了关川河里,却被八扎庙的一位老尼姑救起。她万念俱灰,便做了尼姑,法号神良。神良随师学艺,练得一身武功。不久,师父去世,临终前将一枚金针交给她,告诉她如果安定遇到大难,就用这个法器来救。

神良法师便选定吉日,在西岩山上设坛祭过天地后,将金针扎入卧龙川,她双手合十,盘腿打坐,口里念着降魔咒语。一天,两天,三天,金针见风就长,不断向土丘深处钻进去。送走了四十八个夜晚,迎来了四十八个早上,金针钻进去的地方,慢慢地变成一个深潭,泉水从潭中冒出来,不断升高,渐渐地淹住了神良法师的膝盖、腰身。她四十九天没吃没喝,已经筋疲力尽,面色惨白,两只手因用力过度,被金针顶破,殷红的鲜血一滴滴淌人潭水,水还在上涨,快淹到她的肩头了。

到了第四十九天,天刚擦麻,西边的天上出现第一颗星宿的时候,潭水轰然一声巨响,激起几十丈高的水柱,一条黑龙翻出水面,挣扎了几下,突然变成一股黑气,消失在锦鸡塬上空。神良法师一下子被激起的浪头淹没了,再也没有出来。直到天黑夜静,翻腾的潭水才变得宁静了。后半夜的时候,潭中那支闪闪发光的金针,忽悠悠地飞向天空,化作一轮明月,映照着清澈的潭水。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降妖安民的尼姑,将潭取名“西湖”。并在潭边修建了一座楼亭,题为“仙娘楼”,民间又称“娘娘楼”。而“西湖夜月”便成了安定八景之一。

P20-22

序言

为积极响应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这一文化战略号召,安定区文化馆编辑了这本《安定民间故事》,旨在整合安定文化资源,挖掘安定文化宝藏,丰富安定文化内涵,提高安定文化品位,续接安定文明记忆。

安定区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和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也是黄土高原上文化积淀最丰富的地方之一。四千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两千年前就有比较发达的城镇街道和乡野村落。关川河两岸,至今还有农耕文化的遗址留存。千百年来,勤劳、顽强的安定人就一直在这片沃土上,创作并传承着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民间故事,是陇中大地上的一朵艺术奇葩,是先民们远古记忆的真实留存,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智慧的结晶,是陇中人民勤劳质朴品质的集中表现,是人们对善恶因果的终极思考。

黄土高原永远是神秘的。高原上的人们在同一个地方一遍遍演绎着不同的生活,也一代代保留着生活的记忆:那一个个充满着乡野泥土气息的“古经”,那些散发着炕土味的传奇,如山花般散落在高原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写在每一位父老乡亲的脸上,写在油灯下昏黄的窗户纸上,写在黄土地上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里,流淌在生生不息的血液里。在无数个暗蓝色的夜晚,“古经”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增长着人们的见识,编织着她们梦的衣裳。曾经艰难、苦焦的日子,因“古今”而变得绚烂起来。如阳光雨露悄然降临心扉,浇灌着璀璨烂漫的希望之花,滋润着善恶分明的道德之花。

《安定民间故事》涵盖了民俗民风、名人轶事、山水形胜、地方特产、奇闻异事、狐魅鬼怪等诸方面内容,形成了亦庄亦谐、亦史亦野、亦正亦传的民间文学风格,老少皆宜,可读可讲。

书中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生动感人,把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既是安定人了解家乡的好读本。也是外界了解安定的一个新窗口,更是发展安定文化产业的新载体。

此即初读后的认识,亦当为序。

中共安定区委书记 郭维团

安定区人民政府区长 赵众炜

2013年10月

后记

安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人民热爱生活,勤劳坚韧,善良聪慧。长期以来,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定民间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安定民间故事融进了生活哲理,是非善恶,民俗民风,传说掌故,是难得的独具浓郁的地域特色的文化瑰宝。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嬗变,多元文化的冲击,传播者的逝去,这一口传心授的文化奇葩已濒临消亡。有鉴于此,安定区文化馆从2012年8月开始通过发约稿函,刊登征稿启事,面谈等形式倡议、征集、编纂安定民间故事,历时一年多,终于如愿以偿。

该书在征集编纂过程中,区上四大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区文广局等单位的领导从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指导。尤其是区委郭维团书记,区政府赵众炜区长亲自为本书作序。与此同时,张隽、赵龙二位先生等不吝将已掌握的大量资料无私赠予。一批民间文艺热心者或讲述、或搜集、或整理,对该书的问世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深表谢忱。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遵循民间故事口语化、地域化、民族化原则,尽量保持其原创性和鲜活性,适度使用了部分方言土语,对部分原始资料进行了改写和扩写,对部分稿件及稿件的部分内容作了适度修改,未能一一征求有关人员意见,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海涵。

由于时间紧迫,加之编者的水平所限,该书在编辑过程中疏漏、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该书的出版,只是为安定民间故事这份珍贵遗产的传承作了部分工作,尚有大量工作留待诸位热心者继续发掘。

编者

2013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