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文学之旅(欧洲站4)/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编写的《世界文学之旅》丛书整理编排了外国文学的一些著名文学作品,并向国内的中小学图书馆及其他市场普及推广。欧洲文学分为4本,亚洲文学1本,北美洲1本,南美洲、非洲、大洋洲1本。这本《世界文学之旅(欧洲站4)》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爱尔兰、冰岛、奥地利、丹麦、挪威、瑞典、西班牙的文学知识点。

内容推荐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编写的《世界文学之旅》丛书整理编排了外国文学的一些著名文学作品,并向国内的中小学图书馆及其他市场普及推广。欧洲文学分为4本,亚洲文学1本,北美洲1本,南美洲、非洲、大洋洲1本。这本《世界文学之旅(欧洲站4)》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爱尔兰、冰岛、奥地利、丹麦、挪威、瑞典、西班牙的文学知识点。

目录

俄罗斯文学

 普希金

 奥斯特洛夫斯基,A.N.

 果戈理

 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萨尔蒂科夫

 托尔斯泰

 契诃夫

 高尔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N.A.

爱尔兰文学

 乔伊斯

 叶芝

冰岛文学

 埃达

 拉克斯内斯

奥地利文学

 卡夫卡

丹麦文学

 安徒生

 布兰代斯

 延森

挪威文学

 易卜生

 比昂松

瑞典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拉格尔克维斯特

西班牙文学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

 莱昂

 埃切加赖·埃伊萨吉雷

 佩雷斯·加尔多斯

 贝纳文特·马丁内斯

 阿莱克桑德雷·梅洛

试读章节

Pushkin,Aleksandr Sergeyevich (1799-06-06~1837-02-10)俄国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生于莫斯科一贵族家庭。父亲曾是一名禁卫军军官,母系家族有非洲血统,是汉尼拔将军的后裔。童年时代,普希金跟随法国家庭教师学习法文,8岁时就能用法文做诗。同时,保姆对他进行了俄罗斯民间文学的熏陶,从小培养了他对民间语言和口语的热爱。

1811年,普希金随也是诗人的伯父瓦西里来到圣彼得堡,进入专为贵族子弟创办的皇村学校学习。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些驻扎在皇村附近的禁卫军军官,当时来往较密切的是卡维林和恰达耶夫,其中有很多人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他们对这位少年的自由思想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在学生时代,普希金就对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流传下来最早的作品是抒情诗《致娜塔丽娅》(1813)。1815年,皇村学校举行公开考试,普希金当众朗诵了《皇村回忆》(1814)一诗,受到大诗人G.R.杰尔查文的高度赞赏。1816年加入在政治上有自由主义色彩、在文学上力求创新的“阿尔扎马斯社”,这个团体坚决反对“俄罗斯语言爱好者协会”的保守倾向。1817年,从皇村学校毕业,以十等文官的职衔到外交部工作,开始创作长篇叙事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1820年3月完成。作品依据民间传说,运用生动的民间语言,在动人的爱情故事中传达了进步的民主主义精神,突破贵族文学的传统,被认为是俄罗斯诗歌的一个转变。此外,普希金还创作了不少政治抒情诗,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乡村》(1819)等,它们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众中流传,激怒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不久,他被调往南俄任职,实际是一次变相的流放。

在往南俄赴任途中,普希金游历了高加索、克里米亚等地。旅行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激发了创作灵感。1820年抵达目的地基什尼奥夫,随后他写下了一系列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1820~1821)、《强盗兄弟》(1821~1822)、《巴赫奇萨拉伊的泪泉》(1821~1823)。这些作品浪漫主义色彩甚浓,充满着对专制制度和上流社会的不公正的抗议和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语言上显得愈益紧凑、明快有力。

1823年,普希金奉调从基什尼奥夫前往敖德萨,开始写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完成了第1、2两章。任职期间,在一次书信检查中,发现了他甚迷恋无神论学说而受到免职处分,并被押往其父母的领地米哈依洛夫斯克村,交由地方当局和教会监管。有将近两年时间,普希金处于极度孤独之中,只有童年时的奶妈陪伴他。这种孤独处境对他的创作有很重要的意义,使得他再次获得了与生活在农奴制制度下的普通人民接近的机会,帮助他重新评估口传民间诗歌的价值。他写成了叙事诗《茨冈》(1824)、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诗体小说《努林伯爵》(1825)和《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3—6章。

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失败。次年9月,新登基的沙皇尼古拉一世赦免了普希金,并召其回莫斯科。但是,宪警们并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在此期间,普希金曾作出过妥协的姿态,希望尼古拉一世能效法彼得大帝,致力于社会改革,重视国民教育,做一个“开明与宽容的君主”。不过,他并未隔断与十二月党人的精神联系,写下了《先知》(1826)、《致西伯利亚囚徒》(1827)、《阿里昂》(1827)、《1827年10月19日》(1827)等抒情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和进步人士的情绪。1828年12月,普希金结识了公认的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塔丽娅·冈察罗娃,向她求婚未成。他感到忧郁和孤独,遂离开莫斯科再次去高加索旅行。P6-8

序言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国家重点文化工程,是代表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权威工具书。全书的编纂工作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先后有三万多名各学科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专家学者参与其中。1993年按学科分卷出版了第一版,结束了中国没有百科全书的历史;2009年按条目汉语拼音顺序出版了第二版,是中国第一部在编排方式上符合国际惯例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在人们的一般观念里,百科全书是一种用于查检知识和事实资料的工具书,但百科全书的阅读功能却被很多人所忽略。为了充分发挥《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功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以系列丛书的方式推出了面向大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的编纂在学科内容上,注重选取与大众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领域,如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在条目的选取上,侧重于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基础性、实用性条目;在编纂方法上,为增加可读性,以章节形式整编条目内容,对过专、过深的内容进行删减、改编;在装帧形式上,在保持百科全书基本风格的基础上,封面和版式设计更加注重大众的阅读习惯。因此,普及版在充分体现知识性、准确性、权威性的前提下,增加了可读性,使其兼具工具书查检功能和大众读物的阅读功能,读者可以尽享阅读带来的愉悦。

百科全书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是覆盖人类社会各学科或知识领域的知识海洋。有人曾说过:“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而知识重在积累,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希望通过《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的出版,让百科全书走进干家万户,实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社会功能。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

2013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