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非洲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不多,对非洲国别的研究更少。张湘东博士的《埃塞俄比亚联邦制:1950-2010》这部著作是关于埃塞俄比亚联邦制度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埃塞俄比亚当代政治史的研究之上的、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科研成果。
该书对当前的东北非研究大有裨益。2011年年初至今,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被赶走;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无奈下台后,依然难逃审讯;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刚刚被武力推翻;和埃塞俄比亚同处东非之角的索马里依然深陷战火,不能自拔。埃塞俄比亚距离这些国家并不遥远,为什么国内局势稳定,远离动荡呢?相信读者会在张博士的专著里找到若干解答。
中国对非洲的研究尚待加强。《埃塞俄比亚联邦制(1950-2010)》从非洲政体的角度做了有益的探索。作者张湘东以非洲大国埃塞俄比亚为例,深入研究了埃塞俄比亚的驳邦制。在20世纪.埃塞俄比亚的政体经历了从君主制到党共和制,又从一党共和制到多党共和制的变革。在国家结构形式方面,埃塞俄比亚先后两次采用联邦制。导致联邦制的因素很多,其中民族因素为关键。埃寒俄比亚的民族问题主要有哪些?埃塞俄比亚政府如何通过推行联邦制来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联邦制的效果如何?《埃塞俄比亚联邦制(1950-2010)》回答了这三个基本问题。
联邦制为埃塞俄比亚复杂的民族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之道。《埃塞俄比亚联邦制(1950-2010)》提供了奥罗莫族、索马里族、阿法尔族和锡达马族的个案,指出民族因素是推动联邦制建立的最大促进因素,而联邦制对民族问题的解决亦有相当贡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联邦制取得的成效甚多,例如国家发展稳定。民主化进程得以推进,民族矛盾在联邦制下得到缓和.民族一体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快速恢复,难民问题得到改善等。联邦制存在不足之处亦属正常,在理论架构和实际运作中都有尚待改善之处。目前看来.联邦制有利于民族一体化的推进而不会导致国家分裂。
序言
导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文献回顾及基本概念
三、本书结构概述
第一章 埃塞俄比亚联邦制的肇始
一、君主制下的联邦:与厄立特里亚短暂的联邦
二、联合国倡议下的联邦
三、联邦成立前的两年过渡期:1950-1952年
四、1952~1962年的联邦:联邦制的初次尝试
五、埃塞俄比亚一厄立特里亚联邦的终结
六、联邦制的缺失:门格斯图政权时期
第二章 埃塞俄比亚新联邦制的确立与特征
一、埃革阵政权的建立与新联邦制确立的因素
二、聚合型的“民族”联邦制
三、宪法明确规定的民族分离权
四、半威权性质的联邦制
五、埃塞俄比亚新联邦制与君主制下的联邦制的异同
第三章 埃塞俄比亚民族因素与联邦制的互动
一、埃塞俄比亚历史上的民族问题
二、埃塞俄比亚复杂的民族问题(一):以奥罗莫族为例
三、埃塞俄比亚复杂的民族问题(二):以索马里族为例
四、埃塞俄比亚复杂的民族问题(三):以阿法尔族与锡达马族为例
五、民族因素对联邦制确立的促进
六、民族问题在联邦制框架下的缓解
第四章 埃塞俄比亚联邦制的成效与局限
一、联邦制的稳定发展
二、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推进
三、民族矛盾的缓和与民族一体化
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难民问题的缓解
五、联邦制的局限与问题
第五章 问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1 埃塞俄比亚政权年表
附录2 埃塞俄比亚20世纪与21世纪初大事记
附录3 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主要政治组织
附录4 门格斯图时期主要经济数据
附录5 埃塞俄比亚现行宪法(全文)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