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聚所著的《大明江山风雨情》生动地描摹了明建文帝登极至永乐大帝朱棣在位时期上层斗争的风云变幻,更通过大的历史事件和背景,着力挖掘人性内在的丑恶与善美。本书通过大人物的争斗和小人物的辛酸遭际悲欢离合两条并行线索,描写了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真正力量,再现一个宏大历史阶段的同时,更突出营造了足以震撼读者心灵的一幕悲喜大剧,使读者看到的是惊心动魄的历史,感受到的是现实生活的真实,相信会给读者留下耳目一新之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明江山风雨情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宋福聚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宋福聚所著的《大明江山风雨情》生动地描摹了明建文帝登极至永乐大帝朱棣在位时期上层斗争的风云变幻,更通过大的历史事件和背景,着力挖掘人性内在的丑恶与善美。本书通过大人物的争斗和小人物的辛酸遭际悲欢离合两条并行线索,描写了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真正力量,再现一个宏大历史阶段的同时,更突出营造了足以震撼读者心灵的一幕悲喜大剧,使读者看到的是惊心动魄的历史,感受到的是现实生活的真实,相信会给读者留下耳目一新之感。 内容推荐 《大明江山风雨情》洞察大历史背景下的人性善恶。明君、暴君,再现明成祖朱棣饱受争议的一生。《大明江山风雨情》由宋福聚所著。 建文帝决定对各地藩王抢先下手。他先强行剥夺了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爵位,然后准备向实力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皇族内部矛盾迅速激化…… 历史常常以宏大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但决定历史走向的,却每每是那些不为后人所注意的微小细节。正在朱棣几乎要绝望放弃的时候,南京宫廷里发生了一些琐屑而致命的变故…… 而在燕王朱棣杀进南京城后,建文帝在皇宫突然烧起一场大火之后便下落不明。有人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也有人猜测建文帝从皇宫的秘密地道逃走…… 建文帝的真正下落,成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一大悬案……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皇帝,他也是大明朝自朱元璋以外最出名的一位皇帝。 目录 序 一 凶险征程 二 生死序幕 三 得势与去势 四 君亲和血亲 五 潜流汹涌 六 无声惊雷 七 事事多磨 八 锋芒初露 九 密雨凄风 十 善恶交错 十一 风云突变 十二 惊险交织 十三 尴尬相逢 十四 道义和道具 十五 人性深处 十六 铁血济南 十七 曲终人未散 十八 舐血的杀戮 十九 纷乱亲情 二十 节外生枝 廿一 解缙的迷茫 廿二 恩怨两弥散 廿三 处处缠绵 廿四 内扰外患 廿五 夺权!夺权! 廿六 走不出的迷宫 试读章节 一 凶险征程 广袤无垠的北方原野,春天的脚步总要比别处来得姗姗一些,已经过了立春,却仍然固执地在严冬逗留。凛冽寒风夹杂着细密雪沙抽打在突兀的枯枝上,瑟瑟发抖。灰蒙蒙的苍穹倒扣在头顶,让人压抑得有些透不过气。何况前几天下的那场大雪几乎没有一点消融,结成硬邦邦的冰壳映照着天空的惨灰色,犹如一只巨大的死鱼眼珠子漠视天地,更使人感到从里到外阵阵茫然。 但是明朝继洪武年之后的第二个年号,建文元年的春天的确已经来到了。 正月十六这天,新上任的山东参政铁铉终于进入山东地界。中午时分,一家四口随着湍急的人流涌进临沂府城内。 作为即将就任山东第二号宝座的权势人物,铁铉本可以和家眷们乘坐八抬大轿,热热闹闹威风抖擞地从京师南京一路炫耀着过来。这当然无可非议,别的大老爷都是这么做的。然而铁铉没有,他不喜欢离普通百姓太远而成为他们观望的物件。夹杂在他们当中,自由自在地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让铁铉感觉更踏实些。 临沂城地处山东南端,毗邻皖苏,南来北往的商贾行人交错如织。此时虽然新年刚过,数省通衢的景观已经略显端倪。大街小巷中,到处挤满了着各色新衣的人们。 马车在一家客栈门前停下。铁铉立在寒风中匆匆打量一眼,这是座紧夹在两旁店铺中间的三层小楼,斗拱伸出老远,琉璃瓦晶莹剔透,给人一种轻盈活泼之感。二层中间悬挂着巨大的泥金匾额,上书三个大字“客悦来”。 铁铉满意地点点头,转身招呼夫人和两个女儿下车。店中小二眼尖,忙不迭地跑出来帮着从车上拿零零碎碎的包袱行李。一边用讨好的语气说:“客爷,一瞧您就是打南边来的,穿得这么单薄。快进屋去烤烤火,这种天出远门,可真够遭罪的。” 铁铉不以为然地笑笑,看着满大街的炮仗皮破灯笼说:“昨儿还挺热闹的。” 小伙计兴奋起来,嘴巴更勤快了:“可不是嘛!按说洪武爷刚宾天,大伙儿原不该这么由着性子高兴。可话又说回来,建文爷登基头一年,又是个大喜事,热闹热闹也没人管。知府老爷昨晚还在那边街上的青枫楼上看灯了呢!可惜您没赶上,那场面,嘿!” 铺面不是很大,几张八仙桌坐满了饮酒吃饭的客人,显得有些拥挤。店小二在身后帮铁铉扑打几下身上的雪粒招呼道:“客房在二楼,夫人小姐已经上去安置了,老爷您上边请。” 铁铉在嘈杂的人声中略略想了片刻摆手说:“不忙,你去帮着夫人小姐安顿下来,她们想吃什么送些过去。我先在这里小酌两杯驱驱寒。”说着走到墙边一张空桌子旁坐下。 就着几碟小菜闲酌慢饮间,铁铉凝视着棉帘半掩的门口处,雪沙在风中阵阵飘舞,往来杂沓的人们行色匆匆,一种去国怀乡的感觉渐渐凝结心头,沉甸甸地直往下坠。 猜拳行令的吵闹声中就听邻桌有人说:“唉,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我爹常说洪武爷神人下凡,几年问就赶跑了鞑子,把那些和他争江山的人打了个稀巴烂,可如今不是说没就没了?人啊,穷富贵贱就这么几十年,想开点儿,痛痛快快地喝!” “咣”的一声,有人放下酒杯接过话茬:“李大哥,你这话倒实在。不过洪武爷福气着实不小,太子愣没熬过他!倒是皇太孙建文爷捡了个便宜。老话说命里有时自然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看真是这个理儿。放着那么多儿子没有接着坐江山,倒让皇太孙给接承了,这就是命。” 有个尖细的嗓门冷笑一声:“哼,什么命不命的。叫我说,建文爷这个宝座坐得可不大正呢。你们想想,你爹的家业不让你管,全给了你哥的儿子,你心里是啥滋味?你给你侄子当跑腿的心里能痛快?叫我说,这江山到底归谁,恐怕还得理论理论呢!” 片刻沉默,“吱吱”的几声响,各把杯中的酒咽进肚里。又有人压低嗓门略带几分神秘地说:“你们听说没有,洪武爷那些儿子里头,最厉害的要数北平的燕王了,打跑蒙古鞑子,人家的功劳可不小呢!当年洪武爷就想把江山传给他,后来不知怎的没弄成,如今看着侄子成了皇帝,他心里头气大着呢。从北平那边来的人都说,燕王在北平招兵买马,等准备好了就要杀过来和建文爷夺天下。依我看,没几天太平日子了,天下不久就要大乱!” 话音未落有个低沉的声音喝道:“你不要命啦!要是让锦衣卫听了去,不剥你的皮才怪!” 忽然沉默下来,接着有人打圆场:“对,来喝酒,喝酒!喝完了各自回家搂老婆去,这天可真出不得门了。”少顷便吆五喝六地猜起拳来,和其他桌上的声音汇在一起。 铁铉偏过脸看了看邻桌那几个人,都是一些中年汉子,各色丝巾裹头,素色棉袍长衫,似乎是些常年跑买卖的。铁铉忽然明白过来,为什么自己心绪如此低沉,原来自己也正在为朝中这些传闻忧心忡忡。 想到自己赴任时朝中正廷议汹汹,矛头直指分散在大江南北的各地藩王。年轻的建文帝对于拥兵在外的藩王叔叔们耿耿不能释怀,这种情绪也感染了很多朝臣,大家都觉得,那些手握相当兵权本有希望继承大位的藩王们是一种无形的威压,从心底深处忐忑不安,总觉得新朝不那么让人踏实。 更让铁铉不安的是,去年建文帝登基刚满一个月后,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的怂恿下,削藩运动终于开头了。大将李景隆率兵突袭开封的周王府,顷刻间将高贵至极的皇子周王朱肃全家变为阶下囚。这无疑是对王爷们的宣战,很多大臣战战兢兢,大有天下将乱之势。然而半年过去了,藩王们并无动静。平静,奇怪的平静,这是否预示着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正在酝酿中呢? 风卷棉帘打在门上啪啪作响,店外肃肃冷气更衬得店内热气腾腾。伙计们在桌子间穿梭不停,大呼小叫地吆喝着:“来喽,鸡肉丸子!”“看好喽,大冬天的鲤鱼肥嫩嫩!” 门帘忽然高高撩起,随着人影一闪,一股冷气直冲进来,灌进正对门口几桌人的鼻孔里领子中。手捏酒杯陷于沉思的铁铉不禁连打几个寒战,头脑活泛过来。正要把杯中的酒往嘴里倒,忽觉肩膀被重重地拍了一把,耳旁有人哈哈笑着说:“哈,寻亲不如撞亲,还真给说着了!铁铉老弟,想不到能在这里碰见你!” 铁铉闻言一愣,忙抬起头,见身旁站着一位四十多岁身材瘦削的儒士,玄色丝巾,头发梢上还沾些未化的雪点。淡绿色棉袍浆得有棱有角板板正正,腰间的红色绦带搭配得有些夺眼。瘦长脸面,淡眉浓须,一弯细眼正笑眯眯地望着自己。 略一迟顿,铁铉大悟似的站起身来,一把拉住那人的手呵呵大笑:“葛诚兄,真是你啊!几年不见,还真不敢认了。来,坐下,坐下!”一边招呼店小二添筷添酒添菜。 接连三杯下肚,葛诚摸摸渐渐红润过来的脸说:“铁铉老弟,你我朝中共事多年,想来还算咱俩最对脾气。洪武三十八年我去北平任了燕府长史,一晃竟是三四年,唉,白驹过隙呀!” 铁铉给两人杯中斟满了,笑笑说:“葛诚兄,你并未显老。我来时就听说朝廷降旨要你回京奏事,琢磨着兴许能在路上碰到,可一出来才知道人在天地间如浮萍归海,哪能有那么巧呢,还真不敢奢望了。” 葛诚也不客气,端起杯一嘬而尽,连连哈气:“我也是。在北平就听说老弟升官了,成了执掌一方的封疆大吏……” 铁铉忙打断话头:“快别笑话你老弟了。以咱们兄弟的禀性,原没指望提什么级。不过朝廷既然任命,自当竭力尽责。” P1-3 序言 六百多年前,中国曾发生过一起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影响之深远,可谓空前,直到今天,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留有它浓重的影子。 朱元璋成为大明王朝第一任皇帝之后,为了确保政权的平稳更迭,他不但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一个人手中,还想方设法加强皇室力量,让二十多个儿子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拥有大量兵力和当地的军事指挥权,企图通过这样的办法来拱卫朝廷,达到世代统治的目的。 然而朱元璋没有想到,他在造福子孙后代的同时,也无意中给子孙后代更给全国百姓带来一场惨烈劫难。随着藩王势力的膨胀,势必会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早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就曾有人指出,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再削王夺藩,就很可能会酿成巨大祸患,汉代的“七国之叛”与西晋的“八王之乱”就分明是前车之鉴。可惜朱元璋此时已经被权势冲昏了头脑,只看到其制定政策有利的一面,非但听不进劝告,反而把劝谏之人抓进监牢,囚死狱中。 不过,不管个人强势多么不可侵犯,客观事实总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央政权与藩王之间的矛盾,在朱元璋死后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不可收拾地猛烈爆发开来。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的长子,即太子朱标,因病身亡。朱元璋不听大臣劝阻,立太子的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建文帝。朱允蚊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为了防患于未然,决定对各地藩王抢先下手。他先强行剥夺了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爵位,然后准备向实力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皇族内部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帝君臣也清楚朱棣的实力和性格,为确保在削藩过程中不出现意外,建文帝秘密指派大臣监视朱棣,并希望能乘机将朱棣逮捕,不动声色地化解这场危机。然而种种机缘巧合,朱棣探听到了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大臣和朝廷将领,于建文元年七月,打起“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反抗朝廷,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最初起兵时,和朝廷雄厚实力相比,力量并不算十分强大,从兵力和所占据的地盘上讲,朝廷都占压倒性优势。但朱棣用兵有方,采取安远攻近的方略,迅速攻取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以及以东的蓟州、遵化等州县,扫平北平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而朝廷方面,由于朱元璋即位之后大肆杀戮功臣宿将,朝廷已经没有多少富于作战经验的将领,加之建文帝优柔寡断的个人性格,所谓兵力强大却难以发挥作用。双方作战三年,互有胜负,处于僵持阶段。 历史常常以宏大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但决定历史走向的,却每每是那些不为后人所注意的微小细节。正在朱棣几乎要绝望放弃的时候,南京宫廷里发生了一些琐屑而致命的变故。建文帝生性多疑,对宫廷太监们态度较为恶劣,而这些对建文帝大为不满的太监,无意中搞到南京城空虚宜迅速南下直取的情报,并成功送达到朱棣手中。于是,事情开始急剧发生转变,朱棣一改攻城略地的做法,放弃许多战略要地,大军迅疾穿过山东,直捣京城金陵。 建文帝做梦都没想到燕军会来得如此之快,顿时手足无措。建文四年的六月初三,燕军自瓜洲横渡长江,六月十三,进抵金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开门迎降。朱棣进入京城,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明成祖,年号永乐。而在燕王朱棣杀进南京城后,建文帝在皇宫突然烧起一场大火之后便下落不明。有人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也有人猜测建文帝从皇宫的秘密地道逃走,落发为僧,云游天下,还有传说他于正统朝曾进入到宫中,生活了好多年后才寿终正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成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一大悬案。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皇帝。他开创了明初盛世,给全国百姓提供了一个安居乐业的大环境。由于当时北方还不安定,而京城南京距离北疆较远,指挥不便,朱棣下诏建造紫禁城,迁都北京,为建立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创明清六百年的政治格局。同时,朱棣在文治上也颇有建树,他任命解缙等人组织编修的《永乐大典》,被誉为古代类书之冠。他派遣郑和远赴西洋,这起前所未有的壮举,对中华文化的传播,意义重大。但朱棣也多疑好杀,好大喜功,不仅在他夺取政权以后对于政治反对派进行残酷镇压和杀戮,以后还建立了东厂,以恐怖手段来对全国官僚队伍乃至普通百姓加强控制,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同时,太监的势力在永乐时期也得到充分发展,许多太监都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有些还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造成以后宦官擅权的重大弊病。 小说《大明江山风雨情》即以燕王朱棣与侄子朱允炊争夺皇权,以及朱棣坐稳皇位后的施政情形为背景。虽然反映这段历史的各类作品为数不少,但本小说的新意之处在于,不但生动地描摹了这段历史时期上层斗争的风云变幻,更通过大的历史事件和背景,着力挖掘人性内在的假丑恶与真善美。本书通过大人物的争斗和小人物的辛酸遭际悲欢离合两条并行线索,描写了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真正力量,再现一个宏大历史阶段的同时,更突出营造了足以震撼读者心灵的一幕悲喜大剧,使读者看到的是惊心动魄的历史,感受到的是现实生活的真实,相信会给读者留下耳目一新之感。在本书的完成过程中,有幸得到重庆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宋福聚于2011年3月4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