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意识与中国美学现代性研究一
美学民族化与本土性问题的叩问
“里仁为美”: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元问题
二十世纪初叶美育新潮的兴起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进程与目标取向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学术意义
吕荧先生的人格精神与文艺美学思想
1985年前后美学研究方法论热的学术史反思
从局部性理论替代到整体性范式转换
——对新世纪美学研究困境与转型问题的思考
从形上思辨到现实关怀
——中国新时期美学的历史转型与时代特征
论黑格尔美学中实践观点的萌芽
艺术哲学的革命
——论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的体系特征和审美理想
超越形式禁忌与形式崇拜
——马尔库塞“美学形式”论探讨
后经典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形态与主题
当代环境美学对西方现代美学的拓展与超越
“共同美”溯源
论审美中的想象活动
论丑的本质和根源
论丑在艺术中的特殊功能
——兼谈丑的美化与美的丑化问题
文艺美学:美学创新的可行之路
论文艺美学的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
中国文艺美学的学科生成与理论进展
审美:创作动机的心理实质
批评:艺术审美的对象性建构
——兼论新时期主观批评一弊
艺术“镜子说”再认识
——《审美的镜子》自序
关于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思考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