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编写的这本《党员干部活学活用的国学经典》通过《易经》、《论语》、《尚书》、《大学》、《中庸》、《孟子》、《朱子家训》、《道德经》、《庄子》、《韩非子》、《孙子兵法》十一种国学经典,介绍了为人处世、为政之道、治家学问等内容。
本书虽名为党政读物,但实则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党员干部活学活用的国学经典 |
分类 | |
作者 | 高敬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高敬编写的这本《党员干部活学活用的国学经典》通过《易经》、《论语》、《尚书》、《大学》、《中庸》、《孟子》、《朱子家训》、《道德经》、《庄子》、《韩非子》、《孙子兵法》十一种国学经典,介绍了为人处世、为政之道、治家学问等内容。 本书虽名为党政读物,但实则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我国流传至今的各类著述典籍是我们祖先时代积累的精神财富,蕴藏着强国富民、从政为官的丰富智慧和值得借鉴、反思的经验教训,是我们打开思想宝库的钥匙。《党员干部活学活用的国学经典》选择了《易经》、《论语》、《尚书》、《大学》、《中庸》、《孟子》、《朱子家训》、《道德经》、《庄子》、《韩非子》、《孙子兵法》十一种国学经典,逐一简要介绍,撷取其中对党员干部有参考借鉴意义的箴言,通过具体事例详细解读,既激发读者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也为读者通达学识、开阔胸襟、提升品位提供积极的参考和借鉴。 《党员干部活学活用的国学经典》由高敬编写。 目录 第一章 《易经》——积极进取的人生/1 自强不息的精神/5 博大包容的胸怀/9 持之以恒的坚守/11 突破逆境的修养/14 坚守胸中的志向/18 审时度势的变革/21 第二章 《论语》——做人的最高境界/25 为政者最重要的是德行/29 做事要谨言慎行/32 待人要大度/34 树立正确的名利观/38 掌握说话的智慧/41 提升人生的境界/44 第三章 《尚书》——最古老的为政之道/47 成由勤俭败由奢靡/50 不可刚愎自用/53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56 眼光宜放长远/59 公而忘私的品格/62 绝不能结党营私/65 第四章 《大学》——家国天下的学问/69 从修身做起/72 养成慎独的习惯/75 不断提升,与时俱进/78 事先做好计划/81 时常自我反省/83 第五章 《中庸》——做人立身的根本/87 中庸之为道/90 做人做事的方与圆/93 己乒斤不欲,勿施于人/96 言行要一致/99 不可越俎代庖/101 坚忍是成功的要诀/104 第六章 《孟子》——涵养浩然正气/109 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113 不要被“环境”所污染/115 最好的人是知错就改的人/118 看透人的本质/121 领导者要以身作则/124 取舍之际有学问/126 第七章 《道德经》——人生进退的玄机/129 懂得认识自己/132 保持知足之心/135 进退之间的玄机/139 争与不争的学问/141 淡泊平和的心境/144 做事不可半途而废/146 第八章 《庄子》——快乐人生的修为/149 不被虚名所拖累/153 学会抛弃与放下/156 大智者往往若愚/159 放下才有快乐/161 快乐来自平凡的心态/163 不把进取心变成贪心/166 第九章 《韩非子》——为政谋略之大成/171 领导者要从基层做起/174 以大局为重/177 忠言逆耳也要听/179 不偏听偏信/182 准确理解上级意图/184 善为官者先树德/187 第十章 《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191 不战而屈人之兵/195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197 既要知彼,也要知己/200 懂得灵活变通/203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205 学会合理授权/208 第十一章 《朱子家训》——治家的学问/213 多一分准备,多一些机会/216 不谄富,不骄贫/21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22 慎重对待“枕边风”/225 施恩不图回报/227 凡事当留余地/230 试读章节 自强不息的精神 【经典箴言】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乾》 【白话意译】 《象辞》中说:天道的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的这种精神,永远自立自强,不停不息地奋斗下去。 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向往安逸、和谐、美满、幸福的人生,但是历史和人生的经验告诉我们:挫折、坎坷甚至失败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内容。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人生中那些从天而降的狂风暴雨,也是我们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人在它们的淫威下妥协、气馁,步步后退,让自己的生命充满痛苦,直至自暴自弃,终生碌碌无为;有的人却可以迎着风雨,用自己的意志和智慧去驾驭它、战胜它,终于迎来生命中的彩虹。 这两者的区别何在呢?主要就是后者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并身体力行。自强不息,要求我们努力向上、奋发进取,对美好未来充满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当人生中的狂风暴雨袭来的时候,我们能够傲然挺拔,不抛弃、不放弃、不屈服,直到战胜它。 领导干部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需要经常面对复杂的事务。作为领导者,如果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各级领导者都需要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者精神的可贵之处,在于他面对困难不怨天尤人的心理素质,在于他面对挫折永不言败的坚韧不屈,在于他身处逆境也能坚持不懈地拼搏、奋斗。 “死灰”也可以复燃 韩安国是西汉早期的著名政治家,他自幼博览群书,特别是熟读《韩非子》,后来成为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的得力谋士。韩安国的仕途并不平坦,曾经几起几落,但是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过人的才智,都化险为夷。 当时,西汉王朝分封的诸侯王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微妙。但是韩安国凭着自己的才智,几次化解了梁孝王和西汉朝廷之间的危机,韩安国也因此得到汉景帝的赏识和信任。当“七国之乱”发生时,韩安国亲自率军,抵御叛军主力的进攻,为中央政府平叛立了大功。 后来,韩安国触犯了梁孝王,被判有罪,关进了监狱。在狱中,狱吏田甲常常虐待并侮辱韩安国,但是韩安国并没有丧失信心,只是平静地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就算是死灰复燃,我撒一泡尿浇灭它。”不久,汉景帝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田甲听说后,吓得弃官逃跑了。韩安国放出风去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听说后只得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这样的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还是友好地对待他。 梁孝王死后,韩安国再一次丢了官,赋闲在家。汉武帝继位后,听人说起韩安国的贤明,于是把他召来担任北地都尉,后来升为大司农。在处理内政和外交方面,韩安国展示出卓越的才能,被汉武帝提升为御史大夫(副丞相)。汉武帝曾希望韩安国出任丞相,但是不巧韩安国驾车摔伤了腿,汉武帝只得任命其他人担任这个职务。韩安国腿伤痊愈后,汉武帝马上召他担任中尉(皇帝禁卫军的最高指挥官)。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像韩安国这样的自强者不在少数。自强者离不开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决心。宋朝大文豪苏轼,几次受贬后自强不息,写出了许多千古绝唱;清朝落第秀才蒲松龄,以历史上自强者的事迹自勉,终于成为名载史册的作家;孙中山先生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898年到1911年,经历十余次起义的失败,终于迎来武昌起义的成功,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一个人的成功,不在其有多高的天赋,也不在其有多好的环境,而在其是否具有坚定的意志、坚强的决心和明确的目标。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崇高的理想迈进,总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乾卦中包含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恰恰是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党员干部应由此汲取智慧,以刚健不屈的毅力不断进取,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对于个人而言,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状态至关重要。时刻奋发进取,不畏惧风险,知难而进,并持之以恒,这才是获取成功的根本素质。 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里的精神就包括了坚定、持久的进取精神。这是因为: 首先,所有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而党员干部走上一定的领导岗位,发挥更重要作用的时光更为短暂,而人民的事业却需要逐步积累。因而,作为领导者,若想在有限的时间中获取成功,就必然要有誓死一搏的精神。如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在自己的官位上动脑筋,不把精力用在工作上,就必定不会有所成就。 其次,党员干部的拼搏精神中应有一个“恒”字。意志力是领导者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而持久的意志力是能力能够完全发挥的保证。唯其如此,才会有足够的魄力和胆略,敢于竞争;才能坚定部属的信心,点燃和激励他们的斗志。很难设想,一个意志薄弱、精神萎靡的干部,能带领群众奋斗不息,夺取胜利。 孔子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诸多困难,党员干部要克服自满和畏难两种不良情绪,把进取作为一种品格来锤炼,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顽强拼搏,百折不挠。 P5-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