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社会逻辑》勾勒了惠镇石灰产业市场在若干主要方面的变迁过程,并运用本书的理论框架对其变化和发展的深层原因进行了解释。本书既有助于增进人们对真实市场如何运转的理解,也可对市场发展如何获得更具激励性而非阻碍性的制度环境提供参考。本书由符平著。
《市场的社会逻辑》尝试做出这样一种努力:一方面,从社会理论的角度对以往有关市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及经验研究展开批判性的反思和重构,厘清市场社会学恰切的理论进路,借此建设性地扬弃既有学说,提出用以充当市场社会学之综合范式的政治—结构框架;另一方面,以政治—结构框架为观察和分析视角,深入考察惠镇石灰产业市场不同链条上的历史变迁和秩序转型,以期理解并解释市场结构变迁和秩序转型的社会机制,析出市场发展的社会逻辑。
《市场的社会逻辑》勾勒了惠镇石灰产业市场在若干主要方面的变迁过程,并运用本书的理论框架对其变化和发展的深层原因进行了解释。本书研究试图表明,市场结构的变迁和市场秩序的形成,归根结底是因为市场所嵌入的政治—结构条件发生了变化的缘故;政治、显结构和潜结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通过特定的组合方式结合在一起,以独特的交互关系模式形塑着市场的日常运转、决定着市场如何演化。惠镇石灰市场现今良好的市场秩序肇始于商人们经由特定的政治—结构环境所形塑的日趋“理性化”的经济实践,潜结构在其中凸显出特殊意义。本书由符平著。
序
内容简介
导论
一、研究背景:市场社会学的兴起
二、研究议题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市场的形式嵌入与实体嵌入
一、波兰尼取向的实体嵌入:作为社会构件的市场
二、格兰诺维特取向的形式嵌入:作为社会建构的市场
三、两种学术取向的比较及启示
第二章 诸“市场”想象与政治—结构框架的提出
一、诸市场想象与实体嵌入下的市场研究原则
二、迈向市场社会学的综合范式:拟议的政治—结构框架
第三章 生产格局的变迁与原材料市场的秩序形成
一、惠镇石灰产业市场的基本状况
二、生产格局的变迁
三、从无序竞争走向协调竞争的原材料市场
第四章 生产模式与劳力保护的嬗变
一、生产模式从土石灰窑到环保石灰窑
二、石灰窑生产模式为什么会发生转型
三、石灰窑里的劳力:由国家保护到道义照顾
第五章 生产市场的占有问题
一、市场占有问题的三种理论解释
二、两个社会文本
三、市场占有何以可能
第六章 销售与交易秩序的变迁
一、石灰销售:从“坐商”到“行商”再回到“坐商”
二、石灰交易:从风险交易到稳定交易
三、稳定交易何以形成
第七章 市场的社会逻辑:总结、讨论与反思
一、市场的社会逻辑:理论、实践及研究发现
二、方法论的检讨和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