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传佛教第一人(佛使尊者)/郑振煌佛学译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郑振煌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佛教是一个开放性的修身养性系统,在二千六百年的流传演绎中,契机契理地结合不同时空的思想文化,开展出各具特色的宗派,但核心目标只有一个:解脱烦恼痛苦。《南传佛教第一人(佛使尊者)》介绍具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的泰国高僧佛使比丘,他有“二十世纪思想家”的美誉。他教观双美,既深入古典的巴利文三藏,又坚持现代化的理性主义(其实这正是释迦牟尼佛的主张),愤世嫉俗,抉择佛法正义,发振聋启聩之语。本书由现任中华维鬘学会理事长郑振煌先生著。

内容推荐

《南传佛教第一人(佛使尊者)》介绍具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的泰国高僧佛使比丘,他有“二十世纪思想家”的美誉。他教观双美,既深入古典的巴利文三藏,又坚持现代化的理性主义(其实这正是释迦牟尼佛的主张),愤世嫉俗,抉择佛法正义,发振聋启聩之语。

《南传佛教第一人(佛使尊者)》作者郑振煌先生潜心佛学研修数十年,高质量地翻译了大量藏传、南传佛教书籍,对当代佛教文化有重要贡献。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生平

第三章 时代背景

第四章 思想特色与背景

第五章 涅槃与空

第六章 无我

第七章 利他的实践

第八章 止观禅法

第九章 生命之囚

第十章 生活中的缘起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在南传佛教的巴利文三藏中,有五部经:《长部经》、《中部经》、《小部经》、《相应部经》、《增支部经》。这五部经被认为最接近佛陀本人的思想,尤其是《相应部经》。

在时间的嬗递下,佛教已经慢慢世俗化、婆罗门教化、神教化和万物有灵化,着重仪式、神通、功德、占卜、感应、相命、加持等佛陀原先所呵斥的迷信行为。这是高级宗教普及化的必然结果,传教师或为度众方便,或为媚俗以谋取名利,或为无知不懂创教主原意,便偏离正法越来越远。

佛使尊者对于泰国佛教的堕落风气甚表不满,亟思改革,其动机和理论基础便源自巴利文五部经。在他深入研究巴利文三藏之后,发现南传佛教一二千年来奉为圭臬的阿毗达磨藏和《清净道论》,有些部分违背五部经内的佛陀思想,因而大加挞伐。

他认为佛陀说法主要是为了引道众生解脱烦恼,而不是哲学辩论,对于部派佛教以来的烦琐哲学非常反感。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他对于佛教思想的重新诠释,完全是重视五部经而轻视论。

三、以空解释涅粲解脱。上座部佛教以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等三法印归纳佛陀的思想,并作为解脱烦恼的智慧,并未强调空,认为众生执著实有的补特伽罗(人我、自我或命我)固然不存在,但仍然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存”。

无常、无我思想的引申,必然产生空的思想,但等到大乘佛教兴起,佛教才全面提倡空的思想。佛使尊者一反上座部佛教的传统,高唱空性思想,甚至把“空”标举为佛陀思想的核心,认为全部佛法可以归纳成一个“空”字,人们只要“空心”便可以解脱烦恼。  这种论调实是警世之论,自然引起保守的泰国僧伽全力反扑,弹斥为外道。当然,佛使尊者是站在宗教实践的立场来阐述空,不像大乘中观派以哲学的角度谈到十八空、二十空那般抽象,有落入玄学的危险。

四、援引禅和大乘思想诠释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源于佛陀的上座弟子,自认是佛陀的嫡系,所传的才是佛陀正法,对于后起的开明派大乘佛教,一向都是采取轻视甚至敌视的态度。

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绝大部分的南传佛教比丘还是不能接受大乘佛教,认为大乘佛教具有婆罗门教的梵天思想,不是纯正的佛法。佛使尊者却甘冒大不韪,引用中国的禅宗和其他大乘思想,重新诠释上座部佛教。

禅是中国佛教的特质,,糅合印度大乘佛教的中观、唯识和如来藏思想、中国道家的超然物外和无为思想、中国儒家的现世利益思想,“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假方便,当下即是”。

这些完全不见容于南传佛教透过戒、定、慧三学的渐修渐悟模式。佛使尊者提倡以“空心”在当下取证无余涅粲,颇能与禅宗思想相应,因此乃引用禅等大乘思想,作为悟道的方便。

他甚至将《六祖坛经》和黄檗禅师《传心法要》译成泰文,这在墨守成规的泰国佛教界,实为石破天惊之举,招来漫天谩骂,自属意料之事。

他之所以独钟《六祖坛经》和《传心法要》,可能与他拥有二分之一的中国血统有关,更重要的是禅宗重视此时此地的现实人生,“佛法不离世间法”,“烦恼即菩提”,“娑婆即涅粲”,唯有从变动不居的世间法去体会三法印,才能体证涅粲,这与他的主张不谋而合。至于他接触禅宗的因缘,可能是透过二十世纪日本禅宗宗匠铃木大拙的英文著作,后来根据《六祖坛经》和《传心法要》的英译本再译成泰文。

依据笔者亲身接触的经验,他只能讲非常简单的潮州话,几乎无法听懂中文,可是从他佛堂墙壁上所画的禅宗公案和中国民间故事,可以看出他还是推崇中华文化的。P59-61

序言

《南传佛教第一人:佛使尊者》、《菩提树的心木》、《观呼吸》三本与南传佛教有关的书籍,就要在中国大陆出版了,内心充满期待与敬畏。期待诸山长老、善知识和读者不吝指教,敬畏的是在佛教开花结果的中国,竟还引介大家心目中的“小乘佛教”,身为译著者不免心虚。

佛教是一个开放性的修身养性系统,在二千六百年的流传演绎中,契机契理地结合不同时空的思想文化,开展出各具特色的宗派,但核心目标只有一个:解脱烦恼痛苦。

南传佛教的教理和法门,都可见于汉传佛教,只不过被忽视了一千多年。汉传佛教的大乘菩萨思想和作略,也可见于南传佛教,只不过被放在“自我解脱”之后。两者之间,并无冲突,只是强调重点不同而已。

《南传佛教第一人:佛使尊者》介绍具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的泰国高僧佛使比丘,他有“二十世纪思想家”的美誉。他教观双美,既深入古典的巴利文三藏,又坚持现代化的理性主义(其实这正是释迦牟尼佛的主张),愤世嫉俗,抉择佛法正义,发振聋启聩之语。

《菩提树的心木》以日常用语解释空性,菩提树象征八万四千法门,心木则是觉悟的核心思想:空性。

《观呼吸》讲解“出入息念”,说明专注呼吸、观察呼吸就可明了生命的真相,解脱一切烦恼痛苦。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尚祈方家有以教之。

二○一二年元月元日腊八节

郑振煌敬志于中华维鬘学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1: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