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创新: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写照
第一节 创新演变
一从词语到“实体”
二 从生产方式到生存方式
三 从创造到创新
第二节 创新:人的时代特征及远景意义
一创新的人性意义
二 创新是人的本质属性的综合反映
三 创新是人类走向自由的解放之路
四 创新是对人类主体性的合理规约
五 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远景
第三节 教育:使人成为创新之人
一教育的创新观
二 教育对创新的保护和可能的伤害
第二章 创新精神及其教育意蕴
第一节 创新精神的一般理解
一精神是什么
二创新精神概述
三 创新精神的意义
第二节 创新精神的形成
一 创新精神的形成阶段
二 影响创新精神形成的因素
第三节 创新精神的教育价值
一 创新精神是教育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 培养创新精神需要创新的教育
第三章 传统道德教育:创新精神的阻扼
第一节 “道德人”的本体性及其局限
一 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人”的本体性定位
二 本体性“道德人”的局限
第二节 我国传统道德内容的考察
一 对“秩序”和“顺从”的鼓励
二 对“情”、“欲”、“利”的控制
三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内容的立场
第三节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考察
一 远离实践的“主观精神”追求法
二 以忠实为主旨的原著研读法
三 近乎“自磨”的自省法
第四节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阻抑创新精神培养的成因
一 我国传统道德重心失衡的结构
二 由传统农业经济决定的传统道德教育的局限性和保守性
三 道德教育与政治统治手段的混同,扭曲了道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
四 与科举制度的结合,窒息了道德教育本身的创造活力
第四章 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悖论及其挑战
第一节 悖论关系的证实
一 悖论关系的前提:作为道德精神的创新精神
二 悖论关系的若干表现
第二节 悖论关系的成因
一 创新精神培养对学校道德教育的革新意义
二 学校道德教育自身的悖论性特征
第三节 悖论的困境
一 保守性的学校道德教育面临被抛弃的危险
二 悖论重点不明的改革困境
第五章 基于生存形态转型的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第一节 改革的理想
一 培养创新精神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
二 建构创新的学校道德教育
三 时代——人生精神的共生
第二节 改革的模式
一 “学校道德教育生存形态”研究视角的提出
二 学校道德教育生存形态的一般理解
三 学校道德教育生存形态的三种类型
第三节 改革的思路
一 发展性生存形态的必然性
二 发展性生存形态的基本取向
第六章 发展性生存形态的建设框架
第一节 发展性生存形态的三个空问层面
一 宏观层面:作为社会发展性调节手段的学校道德教育
二 中观层面:作为学校激励性因素中主导力量的道德教育
三 微观层面:作为学生教育生活一部分的道德教育
第二节 发展性生存形态的核心价值
一 个性:创新精神培养的动力
二 自由: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
三 积极:创新精神培养的导向
第三节 发展性生存形态的道德主张
一 从“关系性规范”向“主体性规范”的延伸
二 发展“创新道德”
三 发展道德的“权利规范”
结语缓慢的乐观期待
参考文献
补记让创新成为最时尚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