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溜溜溜了/宝葫芦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叶永烈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科学童话带领孩子走进纯真浪漫的童话世界,打开的却是广阔无垠的科学之门,这就是科学童话的魅力所在。这些童话无一例外地具有如下特点:生动的文学语言、巧妙的艺术构思、栩栩如生的拟人形象,丰富的科学知识。

《宝葫芦丛书:小溜溜溜了》为著名作家叶永烈的优秀长篇系列科学童话,主人公“小溜溜”很羡慕他的爸爸经常出差,于是他在自己的额头上贴上了邮票,四处周游,在巧克力市、玩儿市、懒人城、悠悠市等地,他都有许多奇遇。

内容推荐

《宝葫芦丛书:小溜溜溜了》为著名作家叶永烈的优秀长篇系列科学童话,主人公“小溜溜”很羡慕他的爸爸经常出差,于是他在自己的额头上贴上了邮票,四处周游,在巧克力市、玩儿市、懒人城、悠悠市等地,他都有许多奇遇,在经历了千奇百怪的生活之后,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之后,他终于回到了家。《宝葫芦丛书:小溜溜溜了》语言幽默风趣,情节轻松活泼,构思巧妙,富于教育意义,是一部优秀的系列科学童话。

目录

额头贴着邮票的孩子

随便!随便!

胖子世界

巨人抓住了他

火车奇遇

邮票大王

溜上了飞机

啰啰唆唆

吓了一跳

大嘴叔叔

十万火急

慢郎中医院

颠三倒四

驴背上的笑声

懒虫之家

马马虎虎

芝麻粒儿那么小的胆

遇上小气鬼

戴高帽的小人儿

“铁面孔”笑了

原来如此

大溜溜和小溜溜

后记

试读章节

额头贴着邮票的孩子

天慢慢黑了,路灯刷的亮了。

一辆绿色的摩托车上,坐着一个穿绿色衣服的人,在柏油马路上飞驶着。每当来到绿色的邮筒前,绿色的摩托车就停了下来,穿绿色衣服的人跳下来,打开邮筒,取走了信。于是,摩托车又飞快地跑了起来。

那穿绿色衣服的人,叫做“开筒员”。

当开筒员打开东方大街上的那个邮筒时,他吓了一大跳:怎么,邮筒里蹲着个孩子!

孩子从邮筒里钻了出来,一把抱住了开筒员叔叔,真亲热呢。

“你怎么会跑到邮筒里去的?”开筒员叔叔问道。

“我是信呀,当然要跑到邮筒里去。”孩子答道。

“你是信?”

“你瞧,我的额头上贴着八角邮票!我怎么不是信?”

这时,开筒员借着路灯的光,才算看清那孩子:他,大约七岁光景,脑袋显得特别大,前额格外宽广。就在两道眉毛之间、鼻梁正上方、前额中央,端端正正地贴着一张四四方方的八角邮票!

“上车吧!”开筒员叔叔把小男孩抱上摩托车,用粗壮的双臂护着他。

一转眼,摩托车来到了邮局。

开筒员领着前额贴着邮票的小男孩走进邮局,小男孩马上被穿绿色衣服的人们团团围住。叽里呱啦的声音,响遍了邮局。

是吗,在邮局里工作了那么多年,从来还没见过会走路、会讲话的“信”!

一位穿绿衣服的阿姨,把小男孩领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你叫什么名字?”

“我是信——我贴了邮票啦!”

“你是信?每封信,都要写清楚寄给谁,是谁寄的。”阿姨说着,拿起桌子上堆着的信,果真每一个信封上都写着收信人、寄信人的姓名。

“我?”小男孩搔了搔大脑袋说道,“我是小溜溜寄的。收信人……也是小溜溜!”

“小溜溜寄给小溜溜?”

“是的。”

“小溜溜是谁?”

“小溜溜是我,我是小溜溜。”

“你怎么会跑到邮筒里面去的呢?”

阿姨给“信”端来一张椅子,还塞给他一块糖。

小溜溜嘴里含着糖,用含混不清的声音,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小溜溜一家,有时候两个人,有时候三个人。  怎么会有时候两个人,有时候三个人呢?

两个人——他和妈妈。

三个人——多了个爸爸。

爸爸呀,一年到头,难得有几天在家。他总是要“出差”。他一会儿要到这儿做报告,一会儿要到那儿讲课、开会——反正都叫“出差”。

妈妈呢?一年到头,一天也不“出差”。妈妈是中学教师。她也想“出差”,老是“出”不了“差”。

爸爸一出差,家里就只有两个人——他跟妈妈,真冷清。到了晚上,妈妈忙着批改作业本。唉,他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他天生一个“橄榄屁股”(这是爸爸说的。妈妈说他长了个“猴子屁股”)。他坐不住。晚上,他爱到邻居家走走;星期天,他爱在里弄里遛遛。这样,爸爸、妈妈都喊他“小溜溜”(尽管他有名有姓)。爸爸、妈妈这么一喊,别的孩子也喊他“小溜溜”。

其实,他算“小溜溜”?爸爸才是“大溜溜”哩!爸爸“出差”,不就是出去“遛遛”?他只在里弄里溜达,爸爸一“遛”就是几百公里、几千公里哩!

每当爸爸“遛遛”回来,小溜溜的嘴巴马上就被糖果、糕点、水果塞满。小溜溜用双手托着鼓鼓囊囊的腮帮,听爸爸讲“出差”的情景——

坐汽车,不是坐一站、两站,一坐就是好几天。在草原上坐汽车,草原没边没沿,一眼看不到尽头。草原上一群一群的绵羊,看上去真像天上一朵一朵的白云。

坐火车,“咔嚓咔嚓,咔嚓咔嚓”,一秒钟就能“飞”过好几根电线杆。如果你从这根电线杆,走到那根电线杆,起码得半分钟。最有意思的是,火车能够钻进山的“肚皮”里。火车进山洞的时候,洞里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见,乘务员赶紧打开了电灯。

P1-4

后记

《“小溜溜”溜了》,是我的第二部长篇童话。

我的第一部长篇童话《哭鼻子大王》,是在1983年2月完成的,同年11月出版。

《“小溜溜”溜了》是在1983年5月27日着手写的。可是,刚写了六章,在6月中旬,我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去北京拍摄儿童电视系列故事片《小灵通》,不得不中止了《“小溜溜”溜了》的写作。一直到拍完《小灵通》(共20集),在1984年2月,我才重新着手写《“小溜溜”溜了》。写写放放,放放改改,在4月初总算全部完成。

我是浙江温州人。在温州方言中,“小溜溜”是对孩子的昵称。我土生土长在温州,一直到高中毕业,还未坐过长途汽车,未坐过海轮,甚至还没有见过火车。童年的我,真想“出差”。父亲常常笑着对我说,在你的额头上贴张邮票,把你“寄”出去……这些童年的美好的回忆,促使我写了长篇童话《“小溜溜”溜了》。

我深感,长篇童话读起来很轻松,而写起来极为吃力,比我写长篇小说要吃力得多。我在十分吃力地写完长篇童话《哭鼻子大王》以后,曾不想再写长篇童话了!

在朋友们的热情鼓励下,我才决心写第二部长篇童话。比起《哭鼻子大王》来,《“小溜溜”溜了》写作更艰难些。因为《哭鼻子大王》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事先有了整体构思,便可以着手写;然而,《“小溜溜”溜了》是系列童话,几乎每一章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故事,需要在构思上花费莫大的功夫。每写一章,差不多相当于完成一个童话。因此,这部长篇童话,实际上是由二十来个短篇童话所组成的。一口气完成这么多篇童话,当然是异常费劲的。

《哭鼻子大王》的主题是单一的,即如何教育好独生子女。《“小溜溜”溜了》的主题是多方面的,差不多每一章都有各自的主题,思想内涵是相当广泛的。

我曾说过,童话要逗。写《哭鼻子大王》时,我努力使那部作品具有一种幽默感。写这部童话,我仍然尝试这么做,保持这样的风格。

在完成《哭鼻子大王》以后,童话老作家贺宜同志在病中读了拙著,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另:位童话老作家洪讯涛同志也谈了很多有益的见解。他们的指点,对我写好《“小溜溜”溜了》很有帮助,终于此书在1985年出版发行。

在《“小溜溜”溜了》初级本出版后13年——1997年,忽然,,中国福利会儿童电视剧中心派人前来找我,说是选中了《“小溜溜”溜了》,要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我授予他们电视改编权之后,短短的三四个月之内,就拍完了电视片。

紧接着,科学普及出版社的老朋友白金凤来电,约我选一部童话集,列入“宝葫芦丛书”第二辑出版,为此我把这部长篇童话作了若干修改,交给科学普及出版社印行新的单行本。

叶永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