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鹏举等主编的《加工工艺学(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包含互换性原理、热加工(铸造、锻造和焊接)、金属切削原理、加工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原理等内容,是《加工工艺学》的第3版,相对于以前版本,在以下内容上做了大幅修改:
1. 互换性原理,采用了最新的国家标准。
2. 对铸造、锻造和焊接进一步精炼、精选,突出热加工工艺的原理和新的工艺方法。
3. 将金属切削原理与特种加工技术编写为一章。
4. 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突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增加了工件装夹与获得精度的方法、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的确定、夹具设计基本原理等;作为基础性教材在工艺规程设计案例上选择了典型的轴类、套筒类和箱体类。
5. 对先进制造技术,避免了大篇幅对制造方法的论述,如对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的论述,重点介绍了成组技术(GT)、数控技术(NC)和增材制造(AM)等。
马鹏举等主编的《加工工艺学(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以教育部颁布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为适应21世纪我国高等院校出现的教学改革新形势而编写的。本书将互换性原理、热加工(铸造、锻造和焊接)、金属切削原理以及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几门课程进行整合、精选,内容主要包括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热加工工艺、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现代制造技术等。
本书为《加工工艺学》第3版,根据新标准、新技术和新工艺等,对原书中相关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更新,加强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突出了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学生掌握互换性原理、热加工、金属切削原理、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加深对现代制造技术及发展趋势的了解。
《加工工艺学(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高等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理论课教材,同时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自学考试、电大、职大、高职等学生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