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流传着很多神仙的故事,八仙是其中知名度比较高的,他们利用神奇的能力在人间扶危济困,一代代传为美谈。下面这个关于张果老的故事有些特殊,它不是单纯的救济苦难,而是对人性发出了微妙的讽刺。
张果老成仙后,云游四海。一天,他走到一个村口,看见一对年老的夫妇在摆摊卖水。岁月的风霜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显示了生活的贫困。
他问他们有什么愿望,老夫妻说:“要是能开个酒店卖酒,日子就好过了。”
张果老就告诉他们说:“在你们村旁的山顶上有一块形状非常像猴儿的石头。石头旁边有三个泉眼。你们明天去山上把泉眼上的浮土都清理出来,泉眼就会自动流出带酒味的水来。”又给了他们一个葫芦,说就把这个葫芦装满就可以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老夫妻俩就上山去了。他们找到了张果老说的那块石头,清理了泉眼,果然看见有水流出来。舀一点尝尝,果然是酒味。老夫妻俩大喜,装了一葫芦就回去卖了,恰好能卖一天。
他们两个就这样天天上山装酒回来卖。日子过得渐渐好起来。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张果老又来到这个地方。
他问老夫妻:“现在日子过得怎么样啊?”老夫妻说:“嗯,自从听了你的话找到酒后。日子还过得不错。就是没有酒糟,不能喂猪,不然就更好了。”
张果老听后,摇头叹息道:“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清水当酒卖,还嫌没有糟。”他就此封了山上的泉眼,再也没有水酒涌出来。
看来神仙对人的贪婪不知足也是很挠头的,对这样的人,只能让他们再次归于贫困。大家都很熟悉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说的道理与上面故事一样,看来人的不知足是没有国界的。
知足是什么?知足是一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和从容。孔子有个特别好的弟子叫颜回,他死的时候,孔子很伤心,觉得以后再也不能有这样贤德的弟子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颜回能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换句话说,他能够乐天知命,很知足。
不知道大家看过《锵锵三人行》没有,三个主持人,窦文涛、梁文道和陈丹青坐在一起侃大山,节目很有意思,值得看看。有一期节目,陈丹青回忆他小时候看到过的穷人:
“我小时候弄堂里还有这样的人,送热卖的,实际上是卖小吃的,非常贫穷,但同时非常快乐。他很戏谑的,就是喜欢开玩笑,喜欢做怪脸,一个快乐的穷人,我们小时候经常见到快乐的穷人。但是我现在看到穷人我会难受,就是那种快乐的穷人消失了,他不开心,穷再加上不开心,这是很糟糕的事情。”
穷人为什么会不开心?因为他没有精神上的安乐,总是和别人比较物质财富的多少,别人有我没有,所以就不快乐了。实际上,不止穷人会不快乐,富人也会不快乐,老是觉得钱不够。要再多挣一点。慢慢地钱有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身体和家庭,身体垮了,可能家庭也出了一些问题,于是不快乐。
生活是公平的,它给予每个人同样多的快乐和痛苦,但是能感受到快乐还是痛苦,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有这么一对卖烧饼的夫妻,每当黄昏时分,数着一天的收入,看到比昨天又增加了两块钱,夫妻俩都会开心地大笑,他们感到天地间没有比这个更加美好的了;也正在这个黄昏,另一对腰缠万贯的富翁夫妻仅仅因为所持股票面值下降了30个百分点就饮毒自杀,其实,仅他们留下的不动产折合成现金,也足够他们吃上几辈子了。
实际上,快乐起来很简单,看开点,看淡点,凡事知足就会快乐起来。笔者一直很喜欢《三国演义》开篇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