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本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
第二节 碧罗雪山两麓生计研究的简要回顾
第三节 研究碧罗雪山两麓生计模式的意义
第四节 一次翻越碧罗雪山的经历
第一章 碧罗雪山两麓地理环境及历史
第一节 自然气候
第二节 生物资源
第三节 族源及其历史
第二章 多元生计的形成及其中介(上)
第一节 采集狩猎:一种生计遗存
第二节 游牧:民族迁徙与文化传播
第三节 畜牧业:转场放牧
第四节 农业生计与土地所有制
第三章 多元生计的形成及其中介(下)
第一节 传统制盐业:生理需求与族群互动
第二节 民族商贸:共生与互动
第三节 天主教的传播:葡萄种植
第四节 “政治场域”下的别样生计
第四章 峡谷农业
第一节 土地类型和耕作条件
第二节 作物种类和农事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第三节 耕作技术与生产方式
第五章 转场放牧
第一节 牧场资源的分布以及放牧方式
第二节 牲畜的种类与用途
第三节 草场管理以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采集渔猎
第一节 采集
第二节 狩猎
第三节 捕鱼
第七章 澜沧江畔的传统盐业
第一节 生命之盐
第二节 传统的制盐技术
第三节 盐业贸易
第四节 盐民的生活
第八章 产品加工与手工技术
第一节 食物的加工与制作
第二节 编织和纺织
第三节 建筑
第四节 木器、竹器和陶器
第九章 政教合一及其制度下的生计
第一节 康区政教合一制度
第二节 寺院对政治经济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川、滇、藏间的商贸往来
第四节 别样生计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