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涟漪中的魔法师》收录了谢云宁近年来创作的短中篇作品,其中《宇宙涟漪中的魔法师》和《宇宙涟漪中的星球》的题目相似,但前者用一个看似奇幻的故事,讲述了人类逃入虚拟世界后,程序生成的电子生命却想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而后者是异常天体入侵太阳系的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宇宙涟漪中的魔法师/奇点科幻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谢云宁 |
出版社 | 希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宇宙涟漪中的魔法师》收录了谢云宁近年来创作的短中篇作品,其中《宇宙涟漪中的魔法师》和《宇宙涟漪中的星球》的题目相似,但前者用一个看似奇幻的故事,讲述了人类逃入虚拟世界后,程序生成的电子生命却想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而后者是异常天体入侵太阳系的故事。 内容推荐 《宇宙涟漪中的魔法师》内容介绍:初出茅庐的宇宙涟漪中的魔法师即望,第一次参加魔法大赛即斩获了“天神”荣光,他的独门魔法绝技深度撞击了各路魔法师,他异端的魔法究竟是来自宇宙涟漪中的星球,还是外面宇宙的神秘力量?回溯本原,唯有太阳知道答案。 在一片光怪陆离的奇幻元素背后,您看到的将是一个个纯正的科幻故事。 《宇宙涟漪中的魔法师》的作者是谢云宁。 目录 回溯 宇宙涟漪中的星球 外面的宇宙 深度撞击 宇宙涟漪的魔法师 太阳知道答案 试读章节 一进入虫洞分界面,鬼方就感到僵直的身体就像一粒被抛入深渊的石子,急骤向下坠落。占据整个视野的斑驳陆离的光亮、各种形状不规则的几何形,如同一面面被扭曲的高墙,雪崩似的倾压下来,并毫无阻碍地穿过他半透明的身体——在四维时空被挤紧的额外维度在这里一一打开、暴涨,四散延伸。在鬼方的正前方,虫洞的出口只是一块瞳孔般遽然收缩扩张的光斑,看上去近在咫尺,但似乎又遥远得永世也无法抵达……不由自主地,一种不可名状的疲倦和孤独蒸汽般在鬼方体中蔓延开来。于是,他渐渐地放松,拖长了自己紧绷的身体…… 百亿年前,跟宇宙间所有智慧生命的进化轨迹一样,人类最终抛弃了血肉之躯,以纯能量的形式跃入宇宙之渊,在星际问四处漫游漂泊。而今他们的“胃”经过亿万年反复锤炼,已经变成对一切食物都不再挑剔的“饕餮之徒”——从漂浮于宇宙罅隙的游离氢云,到横跨几十光年的恢宏星系。然而,随着智慧生命活动加剧,以及宇宙自身的不断衰老,看似无尽的能量源逐渐枯竭,一个个原本壮美的广袤星系变得满目疮痍、空无一物。于是,人类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在宇宙中大范围地迁徙,像是一群群太空候鸟,不停寻觅能源丰饶的栖息地。 此时鬼方和他的伙伴们正结伴穿越虫洞,向二亿多光年外的一个年轻的球状星团跃迁。在那里,直径不过一百多光年的狭小区域中,数以万计的恒星稠密得如同一大群蜜蜂,密密层层地堆挤在一起——如此充沛的能量足够他们生活上好长一段时间呢。 只是一刹那间,光亮褪去了,冰冷的黑暗潮水般注入鬼方迷糊的大脑中。他意识到,漫长颠簸的旅程结束了。他回头望了望,身后的虫洞此时已变成一团散发着微弱蓝光的晶莹光球,他的伙伴正摇晃着从中鱼贯而出,几十条能量束在广漠的太空中形成了一面沸腾的扇形涡旋。很快地,失去了能量支持的虫洞如同褶皱般被轻轻抹平,最终消失掉了。 随后他们看着面前的一切都怔住了,这里根本没有什么天鹅绒般灿烂的、年轻的球状星团,他们此时正委身于一片异样的黑暗中,无边无际,几乎感受不到一丝星光的存在。在他们自身闪烁出的光亮映照的不大区域中,勉强能分辨出稀稀落落的几颗白矮星和中子星——弥散着晦暗的灰白色光芒,好似块块裸露的粗粝礁石,突兀地割裂着空间——令鬼方从心底泛起一种厌恶。 “我们到错地方了。”一束意识开口道——微微震荡的能量场传递着信息。他是这群人类的首领,通体忽闪着与众不同的、威严瑰丽的紫罗兰荧光。 “显而易见,鬼方的时空标度出了问题,我们才跃迁到了这里,这个准也不知道的该死的地方。”另一束意识波激动地跳动着。在这次跳跃中人们各司其职,而鬼方负责确定这次时空跃迁的方位。 “我……喏……是的,很抱歉……”鬼方琥珀色的能量波束中一线淡绿震动着,充满了深深的自责。他意识到自己不小心弄错了一个时空参数,他们实际上进行了方向相反的迁跃。不知为什么,这段时间他总是心神不宁,不觉问竞犯了如此严重的错误。 “抱怨是没用的,”首领冷静地说道,“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弄清这片星域的参数,以便从数据库中确定现在的位置,紧接着再次进行跳跃。” 于是,他们开始缓缓地、有节奏地舞动起身躯。意识的触角,随之覆盖几乎所有频段的电磁波和引力波,交错着如涟漪般徐徐展开,探查起这片黑暗荒漠。 随着他们的意识越往深处延伸,这只旋臂的荒凉越发一览无余:在它的中央地带散布着大小不一的黑洞,由众多大质量恒星蜕变而成,将时空弄得像蜂窝般千疮百孔;在这里,众多的白矮星经过又一个几十亿年的蜕变,甚至结晶成为更加黯淡的黑矮星;但也不是完全看不到光亮,少之又少的新生中子星,激发着星际间稀薄的云雾,焕射出一缕缕灰白色的模糊光亮。整个旋臂犹如一张巨大的、无法辨认的残片,一个彻底腐烂掉的苹果。 “这里似乎是银河系……人马座旋臂。”有人突然嗫嚅着说,暗红色的波束簌簌地颤动,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发现。 他的话如同石子抛人一潭静水中,在人群激起一阵骚动。一个偶然的失误,竞使他们回到了古老的银河系,回到了人类生命最初繁衍生息的地方,这不免让人们有些激动。 “或许再稍微深入一些,我们就将看到太阳,甚至是地球。”一束意识大声地嚷道。 “当然,前提是它们都还存在。”首领踌躇了片刻,接着说道,“无论如何,我想我们有必要回到太阳系去看看。” 太阳,地球……鬼方在心底反复默念着这些遥远得有些抽象的名字,像是在抖落上面附着的厚厚尘埃,尽管这些美丽的名字曾和人类是那么的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越过一长串暗礁似的星系,他们远远地看到了太阳,她像是漂浮在虚空中的一块橙红色的冰砾,微小得令人无法相信——然而人们仍感到欣喜若狂,他们满怀肃穆地望着缓缓转动的太阳,她就像是一位行动迟缓的老妇人,老态龙钟地抛射着虚弱的光和热,游丝般细弱的引力仍不可思议地束缚着几颗颜色各异的行星,有淡绿的,红褐的,冰蓝的…… 不,这不是太阳,人们猛地意识到,百亿年后的太阳绝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亮度。几乎是同时,他们注意到了稍远处的一颗略大的、被尘埃和气状物包裹的星球——刚才由于过于黯淡而未被发现——天啊,这才是太阳!它已经完全萎缩成一颗僵硬冰冷的黑矮星,彻底死掉了。橙红的微小星球是木星——不应该感到惊讶,在宇宙间质量越小的矮星反而拥有更加持久的生命。 太阳完了,然而木星却幸存了下来,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颗新的、大大缩小了尺寸的太阳。 于是人们变得饶有兴致起来,他们纷纷抖擞意识,在陌生的太阳系中仔细地搜索着,获得的新奇信息被逐一备份,权当作这次旅途的纪念。没过一会儿,他们在黑暗的一隅发现了地球,此时已变成一坨焦黑的陶瓷,如一具风干的木乃伊,仍虔诚地围绕着太阳缓缓转动…… “天啊,木星那颗冰蓝行星上居然有生命!”一束意识突然大声叫嚷起来。 生命?鬼方像是触电似的猛然一颤。这是真的吗?他迫不及待地跃向那颗晶莹的蓝色星球。P2-4 序言 在这套书出版之前,我就像行将嫁女的母亲一样,总觉得有许多话要说,说给即将出阁的姑娘,也说给她的如意郎君——我们亲爱的读者。这些话,虽然不免唠叨,但动机绝对纯洁和良善。 在所有的文学品类中,大概只有科幻文学拥有一个准确的生成年分。那是1818年,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太太玛丽·雪莱创作了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随后在法国(凡尔纳)、英国(威尔斯)等欧洲国家有一系列作家加入,形成了科幻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到上世纪20年代,科幻文学创作中心转移到美国,创作队伍中涌现了具有烂漫文学倾向的技术性专家的身影,出现了像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幻大师。由于美国的作品和技术、故事、平民结合得很好、很紧密,它很快就成为一种更普及的艺术形式——电影的题材。到今天,科幻已经在世界上形成了非常大的市场,每年最佳的十部片子中怎么也有五到六部是科幻题材的电影。目前,世界科幻创作在经历了期刊、图书、电影三个阶段后,已经进入了更为新锐消费者所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时代。科幻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并且庞大的产业,科幻文学也成为全社会包括青少年和成人、一般公民和科学技术专业人士共同认可、喜爱和追捧的文学门类,科幻时代在国外不是虚言。 而在国内,虽然有上世纪初梁启超、鲁迅等大家的推崇和推广,也有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累计销售三百万册的不俗业绩,有童恩正、刘兴诗、王晓达等第一代杰出科幻作家的奠基之作,有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等第二代优秀作家的奋发作为,但到目前为至,中国科幻文学还没有进入主流文学的法眼,没有成为绝大多数读者的最爱,没有形成自己独立不移的地位和影响,中国科幻文学还停留在儿童文学、科普文学的范畴。如果从世界科幻文学发展的规律来看,中国的科幻文学才刚刚进入第二个阶段,即由杂志媒介向图书媒介过渡的时期,全社会的成人化的科幻作品认知还没有到来,科幻时代在中国来说,的确还是妄言。 不过,令人可喜的是,黑暗的东方地平线上已经出现了一抹鱼肚白,茫茫大海的天际也露出了庞大渔船的桅杆,科幻时代正在以它不可阻挡的步伐和节奏向我们走来。近年来,以刘慈欣《三体》三部曲创作完成并出版为标志,中国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科幻创作与阅读热情迅速高涨。从创作角度来说,新锐作家层出不穷,创作题材不断拓展,创作手法竞相展示,新作品、好作品.目不暇接;从出版角度来说,报纸、杂志摇旗呐喊,出版社、网络推波助澜,电影、电视跃跃欲试,科幻传播渠道空前开放;从阅读角度来说,读者范围逐步扩大,欣赏水平迅速提高,阅读取向更趋多元,“幻迷”结构进一步优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科幻文学在未来的五至十年间,将会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题材会进一步拓宽,媒介会进一步拓展,作品会进一步扩张,受众群体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会有一个很大的扩容,这将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前景。 人类历史的发展,注定会有许多拐点。一个杰出的人,一个突发的事件,一个重大的变革,都将成为这个拐点。那么,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有没有拐点?这个拐点应该在哪里?这可能是时下许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拐点就是突破既定的发展轨迹,就是在全面的平静之下最可能爆炸的那个点。经历了拐点之后,事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这也是“奇点”这一概念的理论来源。当然,这也是奇点科幻丛书的立意。 希望出版社规划在未来的五年内,出版科幻“三点”丛书,即奇点科幻丛书、沸点科幻丛书、极点科幻丛书。“奇点”面向国内新锐科幻作家,“沸点”面向国内成熟科幻作家,“极点”面向国外获奖科幻作家,三点一线,描绘和反映科幻文学的现状和未来。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将这一规划列入重大出版工程资助项目,将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全球华人科幻协会、希望出版社、《科幻世界》杂志社、《新科幻》杂志社等科幻出版组织和媒介,将倾力打造“中国科幻文学创作高峰论坛”,推出全国“希望杯”科幻创作大奖赛。所有这些举措,都是在合力寻找并营造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那个“奇点”,鼎力缔造中国科幻产业的成就和辉煌。 嫁出去的姑娘,将会去寻找自己的落点,过自己的生活。我们惟愿她和自己的如意郎君相携相和,共鸣共进,活得更好,走得更远! 2012.8.19 书评(媒体评论) “奇点”丛书正是这样一套充满青春活力的丛书,书中收录了十位国内年轻科幻作家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描述变化中的世界,引人入胜,把科幻的神奇展现得淋漓尽致,像一群璀璨的星照亮了奇点的前夜。 ——刘慈欣 新锐作家们将严谨的科学知识与美妙的奇思妙想融于一体,独具匠心地塑造不众多奇特瑰丽的世界。他们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他们笔下的故事让人如入胜境。“奇点”丛书,守望中国科幻文学的黄金时代。 ——王晋康 虽然有人称他们为“更新代”作家,但我却认为“后新生代”的称谓比较恰当。毕竟,这批作家继承了新生代的多元创作理念,但同时又远远超越新生代的创作范畴。 ——吴岩 这是一批了不起的年轻人写的了不起的科幻。他们真正代表了科幻永远是年轻的这个特征。中国科幻的未来乃至还有中国的未来,就在他们的手中。一旦爱上幻想和科学,这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世界了。读了他们写的文字,你会知道,一切都可以飞起来,什么都可以不害怕。 ——韩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