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往往诗、骚并称。“诗”是指《诗经》三百篇,“骚”即《离骚》,常用以泛指以屈原的创作为主要代表的楚辞。继《诗经》之后,《楚辞》无疑是辉耀于诗史的又一面大旗,在两千多年来的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楚辞”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战国时代我国南方楚地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同时也指屈原以及后来其他作家用这种诗体写就的诗篇。
王承略、李笑岩译注的《楚辞》旨在为国学爱好者提供一套浅近晓畅的国学读本。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所选国学经典进行注释、翻译,对难字加以注音,篇前加以导读性质的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