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资聪颖的少年孟凡,因能写会算,十五岁即被县粮食局抽调去任核算员,因父母迷信落后,中途被劝回。为防儿子远走高飞,孟父母又暗遣媒人,聘下孙英,使年幼的孟凡抗婚不成,十五岁即与孙英结为夫妇。孙英贤淑美丽,婚后与孟凡相亲相爱,在孙英的鼓励下,16岁的孟凡考取民办教师,并在教坛一展才华。时遇“土改”运动,孟凡家因父母勤俭置地被划分为富农成分,就此“富”字使孟凡一生陷入了家破人亡、工作起跌、政治上不得翻身,最后颠沛流离的境地。孔启秀编著的《一世情缘》按时间顺序,通过孟凡的系列爱情故事,深刻揭示了新中国从解放初期——土改运动——大跃进——“小四清”运动——大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到八十年代搞活市场经济这一系列的历史变革,给底层小人物带来的命运变化,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民族从贫弱落后走向今天所历经的种种磨难、跌撞、阵痛。
孔启秀编著的《一世情缘》是一部长篇小说,这部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情感和心血。《一世情缘》讲述了民办教师孟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人生奋斗历程和爱情婚姻遭遇,由于家庭出身于富农,使他一生的事业、爱情和婚姻历经磨难、坎坷沉浮,但毅然在农村小学里坚守清贫教书育人,守望自己的梦想。
软甸绵绵,牛羊万状,锦族繁花,看蝶飞蜂,童心焕放。天开彩账,地设罗床,儿戏鸳鸯。
临河搏击,横淌湍流黑马殃。牧女溺,小龙衔翠玉,赶走无常。
田园如此清香,月老笑无心促凤凰。
绿波沉鲤跃,交翔比目。衣连薯洞,险近荒唐。
吴孟情浓,青梅竹马,旧锁封枷两断肠。
恨天甲,北方壬癸水,
冲垮西厢。
“棉条打破罗,鸭蛋滚上坡,板凳爬上墙,小孩入洞房。”
这怪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鄂东环川县小东门外的环坝村。
这年初夏,农忙时节,环坝村一片盎然生机。莺飞草长,绿树成荫,鸟唱枝头,鸡鸭觅食,猪崽拱土,炊烟缭绕,笑语声声。学馆书声琅琅,田间人影繁忙。劳动歌声此起彼伏,蛙鸣犬吠,时高时低,忽儿一队放牛儿冒出村头,膘肥体壮的大水牛缓缓地向放牛场走去。
牧童们大的不过十岁,小的七八岁,破笠烂衫,补丁层层,衣裤不整,大多都有一套骑牛的本领。有的单腿立于牛背侧展双手如凤凰亮翅,有的仰躺在牛背前后滚动,似鹞子翻身。有的坐在牛项上吹笛,有的直卧在牛背上浅唱牧歌。他们像马戏团的杂技演员,构成了一幅生动绝伦的放牛图。
快近牧场,一条大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河水半枯,牛儿横瞠过去,一上岸坡就是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牧童们滚鞍下马,抛开牛儿任其放牧。
环坝村的牧童们正在玩结婚游戏。
儿伢孟彪大,女伢吴钗大。孟彪出了个新点子:“孟凡、颜东,我们玩结婚游戏好吗?”
九岁的冬英活泼爽朗,她举起双手赞成说:“好!玩结婚游戏,好过瘾。”
比较老成的吴钗扯着冬英的长头发嗔怪地说:“真不怕丑,玩结婚游戏,想当新娘子啦?”
冬英满不在意地说:“又不是真结婚!当然是女伢当新娘子呀。”
“抓阉吧,现在我来做阉,谁抓着长阄,谁就做新郎、新娘。”孟彪说着就随手掐断蒿梗握在手中。
小翠翠怕当新娘子,小手合十学着大人模样祷告:“观音菩萨保佑我不抓着长阄呀。”
冬英拍拍小翠翠说:“别怕!你抓了长阄,我代你当新娘子。”
“现在开始抓吧。我左手是男,右手是女。”孟彪举起双手,大家各抓一根,亮开一看,是孟凡与吴钗抓了长阄。
“哈哈哈,孟凡和吴钗抓了长阄,你们是天生一对呀!”
孩子们高兴地跳跃鼓掌。
孟凡与吴钗相对伸了一下舌头。
冬英俏皮地说:“钗姐,你和孟凡结婚不后晦吧?哈哈!”
吴钗硬着头皮说:“那我就和孟凡结婚吧。”
“孟凡,恭喜你要当新郎官了。”小芹拍拍孟凡说。
“这次不算,孟彪做了手脚,要重新抓阄。”孟凡说。
“别赖了,谁抓着谁就是。”颜冬强调说。
孟彪说:“不能反悔!现在开始结婚……”
孟彪安排迎亲队,化装打扮新郎新娘,吴钗满头插上各色野花,孟凡也胸佩花朵,孟彪当礼宾先生:“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进入洞房……”
日上中天,牧童们该回家了。孟彪吆喝着:“孟凡吴钗,大家牵牛回家呀!”
“走,回家吃午饭去喽。”大家各自找到牛儿集合,向家行走,一到河边惊呆了。
“孟凡,河里涨水了,牛儿蹚不过去了呀!”孟彪急了。
“这水看起来还要上涨了,赶快抢过河去。”孟凡说。
农村孩子不论男女都是胆大,多会游泳,偏吴钗、冬英、小芹不会,她苦着脸向孟凡求援。
孟凡一向比较老成,摸摸后脑勺,顷刻就有主意:“让我想想……有了,你们三个不会游泳,这样吧,孟彪你带吴梅,颜东你带小芹,我带钗姐,一头牛驮两个人过河。大家把干衣服托头上,一起行动,互相照应。”
“哗啦,哗啦……”在孟凡的指挥下,二十多头牛下河了。牛儿顺着水的流向,斜向对岸游去,像一群灰黑色的鹅。
游到河中央,牛背沉入水里,只有牛头在水面上呼吸。牧童们站在牛背上,河水浸到了腰部。
吴钗孟凡的牛儿沉得最深,吴钗发抖了:“孟凡,水到我胸口了,我怕呀!”
“钗姐,别怕,你箍住我的脖子。我的牛儿小,驮两个人有点吃力。但它头还在水面上就不怕。” “孟凡,小心呐!”孟彪关切地叫嚷。
“已过河中心了。”孟凡壮着胆子回答。
此时孟凡的牛儿非常吃力,几乎只有鼻子在水面上直冒粗气。
“牛老兄,坚持呀,快到对岸了!”
吴钗哆嗦着说:“孟凡,牛儿听得懂你的话吗?”
“听得懂,它有那么大的一对耳朵嘛。”
吴钗也对牛说:“牛哥,坚持游吧,我回去就用黄豆泡给你吃,报答你!”
孟凡的牛儿终于踩上了河床。忽然扑通一声,孟凡和吴钗滚到河里去了。
孟凡浮出水面,见吴钗在下游十来米处忽沉忽浮,两手乱划拉:“孟……凡……救……我……”
孟凡奋力划过去,托起吴钗顺水流去。
“快,孟凡、吴钗落水了,快救他们。”大家一齐跳入河中,组成一条横线,人拉人手拉手,把孟凡吴钗拉上了岸。 ‘
只见吴钗面白唇乌,眼闭发乱,软塌塌不省人事。
“钗姐,醒醒呀,钗姐……”牧童们吓哭了。
孟凡喘着气试吴钗的气息,急让吴钗吐些口水进行人工急救,用口接气,好在时间不长,肚里进水不多,气温不冷,不大一会,她慢慢苏醒过来了。
“钗姐,你醒了,钗姐……”几个人哭着喊着。
“孟凡,我……还……活……着……”
冬英忙说:“钗姐,你没事了,是孟凡救了你。”
“谢谢……孟凡。”
“钗姐,是大家救了你。”
“谢谢,大家……”
“冬英吴梅,你们几个扶起钗姐,把你们的干衣服去坡坎里给她换上,大家把衣服晾干了,再回家去。”孟凡吩咐。
“钗姐,快去换衣服。”孟彪说。
一会,吴钗换好了衣服,小芹说:“钗姐,好在孟凡会水性,托住了你,大家一起拉上了岸。”
翠翠说:“孟凡还懂得急救法,让你吐出了一些水来哩。”
冬英也贴在吴钗耳边说:“孟凡给你做人工呼吸,你才醒过来了。”
“那么他……”吴钗脸上飞起一朵红云。
“钗姐,他是为了救你。”冬英强调说。
“我知道……”吴钗一想到孟凡曾与自己口对口呼吸,不由心发慌,脸发烧,又害臊又感激。P2-4
伴客寻芳遍陡崖,牡丹芍药斗荣华。
春来春去空忙蝶,秋雨秋风卷落花。
这是本书主人公孟凡即兴赋诗的自我写照。爱情与婚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书主人公孟凡的命运坎坷多舛,经历了半个世纪离奇曲折的爱情、婚姻悲剧,最后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向往美好和幸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夙愿。谁不渴望少小青梅竹马,晚年相扶偕老,共享桑榆暮景、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而纵观孟凡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跋涉的苦难历程,留给我们的除了柔肠百结,还有无尽的思索。正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言:“悲剧在哀悼肉体失败的同时,庆祝精神的胜利。”
多年前,我就开始构思这部小说,其间无数次动笔又搁笔,几经辗转,颠沛流离,种种血泪,自不必细叙。但经年磨难,愈近暮年,愈使我看到生命与希望之同在。这希望既来自人类一种生生不灭的力量,也来自世间永叵传递的温暖。
2012年春节,我30多年前的学生魏文革——广州同心教育集团董事长前来探望,言谈间得知我从教一生,竟未入编制,以至晚年无退休金,更无任何养老保险,十分讶异。知晓我这部《一世情缘》,消耗了我大半辈子的光阴,却无力出版,更是感慨,当即表示要资助我出版这部书,偿我毕生夙愿。真是平生桃李遍天下,蜡炬成灰泪始干。我终于可以值得欣慰的是:昔日莘莘学子,今日成了广东民营企业家。作为老师,我为他的辉煌人生感到自豪和荣耀,他不但生活上给予了我极大帮助,并且在精神上给我带来了无比的鼓励。
小说《一世『青缘》的创作虽未能尽善尽美,但其令人柔肠寸断、余韵缭绕的故事文本,就像一面神奇的镜子,从中能透视世道人心和命运沉浮,能从其中得到某些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的年轻读者,小说历史背景也许有些陌生,但是这个民族从贫瘠中走来时所历经的曲折、跌撞,创伤和阵痛,相信每一颗探索真理、追求真善美的心灵都可以领略到。 则我一生之牵挂,之期盼,至此即可尘埃落定矣!
命运无情,人间有爱。不但魏文革先生能在百忙之中,千里而来,怀着一颗真诚之心,为我实现平生夙愿,更有录入员刘文娟根据我一大摞密密麻麻的手写稿录入成电子版,历时一月余,洋洋40多万字。《一世情缘》初稿经刘文娼和青年记者祝叶芝编辑、校对、删减、修正,再稿又经羊城晚报出版社喻彬先生不吝赐教,其间每一步的迈出都渗透了每一个文字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这是我,一个孤独的文学追梦者所获得的最大荣幸。
值此《一世隋缘》付梓之际,我谨以此序,向关心、支持、帮助我的魏文革先生、刘文娟女士、祝叶芝小姐以及羊城晚报出版社全体工作人员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