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系列(洪熙、宣德帝卷上下)》以明仁宗、明宣宗两帝的生平与治国活动为主线,全方位展示大明帝国走向鼎盛时期的历史进程,将明史的既往之说的永乐盛世之说做了全盘之否定,以全新的视野来看待维系近300年大明王朝的稳固性不朽作用——仁宣之治,实为明史研究开辟一条新路径。
本书为大明帝国系列之八、九,集学术性与通俗性为一体,加上作者马渭源是大家熟悉的文化讲座主讲人,适合所有对明王朝历史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大明帝国系列(洪熙、宣德帝卷上下)》由马渭源编著。
《大明帝国系列(洪熙、宣德帝卷上下)》讲述了: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魔鬼般的天才皇帝朱棣在第五次亲征漠北蒙古归途中因误中了鞑靼人的伏击,驾崩榆木川,从而结束了“空中花园”般的“圣君盛世”,永乐帝国这列超速行驶的“高铁”拉起了车闸,驶入了“普快”的轨道。当时GDP绝对占据世界第一的大明由“大跃进”时代逐渐地过渡到平和发展与解决好民生问题的理性年代,并成功地实现了帝国转型,由此奠定了大明数百年稳定之根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宣之治”。
正当明仁宗踌躇满志进行拨乱反正、夯实大明根基之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这位完全可以堪称影响有明一代的明君突然驾崩。蹊跷的是中年明仁宗的死是在他决意还都大明国本南京一个月之后,有人说那是巧合,真是这样吗?有人说明仁宗好色,最终是被美女掏空了身体而死的?还有人说明仁宗是被他儿子朱瞻基害死的,原因是那小子等不及了,要抢班夺权和破坏还都南京进程……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
有人说明朝一片漆黑,十个皇帝九个昏,乏善可陈,更没有什么盛世之治可言。若真是这样,那明朝为什么比清朝还要长寿呢?若不是,那明朝的盛世究竟在哪个时期?马渭源先生经过翔实的考证,推翻陈论,认为永乐时期算不上明朝的盛世,大明帝国真正的黄金时期应在风流天子明仁宗、明宣宗当政时代。不过即便如此,这个时代还是留下许多令人大惑不解的问题:皇帝玩玩美眉玩出了格,居然将“二奶”扶正,最后来了个做鬼也风流,那么明宣宗真的命丧女色?在大明天子中最有知识素养的就要数朱瞻基了,他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但就是这样有素养的皇帝却如顽童一般乐此不疲地玩蝈蝈、玩宣德炉,这又是为何?他喜欢宦官,在宫中给宦官进行扫盲和文化教育,这又继承了哪门子“祖制”?更有意思的是他竟然将宫中妹妹送给宠信太监,太监能享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