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慢品元曲(人生能得几回闲)
分类
作者 龚小萍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慢品元曲(人生能得几回闲)》由龚小萍编著。慢慢地读,每一个细微的点点滴滴,都藏着细密的心思,都融了柔柔的情意。从一朵小花里,读出爱情俏丽的容颜,从一纸红笺上,读出爱情动人的身影;从夕阳脉脉的余晖里,读出爱情变化的温度。

细细地品,每一首曲,都可能品出不同的滋味。从一语娇嗔里,或许能品出调皮叮爱的情趣;从一场梧桐雨里,或许能品出彻骨的寂寞;从花前月下的闲言碎语里,或许能品出琐屑的甜蜜。

身心俱静,慢读,细品,爱悠悠。

内容推荐

“曲”是由“词”加上”蕃曲”、“胡乐”演变而成的,其歌词融入了大量北方口语,大多运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毫不矫饰,相当质朴通俗,诙谐、洒脱、率真的意境比唐诗和宋词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曲的格式上也比唐诗、宋词更为活泼自然,在固定的句式外,还可以增字增句,灵活而富有变化。元曲分为带有北方豪放爽朗风格的初期,文化人全力创作的中期,以及讲究格律词藻的末期。《慢品元曲(人生能得几回闲)》即以初、中、晚期来区分章节,让读者在领略柔情婉约的文字传达人生智能的同时,感受到各时代的创作氛围,感受元曲的跨时代整体美。

《慢品元曲(人生能得几回闲)》由龚小萍编著。

目录

卷一 自然之茶

01.奶奶的“一片罐”

02.爷爷的茶缸

03.李家大爷的茶壶

04.老家的小满茶

05.一碗甜茶醉人心

06.舌尖上的白茶

07.擂茶飘香

08.品味的顾渚紫笋

09.唇齿留香伯爵红

10.沉醉在大红袍的余香里

11.盖碗茶

12.氤氲潮州

13.华贵紫雅轩

14.茶乡问茶

15.入茶的野菊花

16.南方有嘉木

卷二 茶男茶女

01.茶客陆文夫

02.用茶抒情的张爱玲

03.知音

04.被锁住的心猿意马

05.在周庄三毛茶楼

06.纸上的茶香

07.画室里的茶味

08.温情的紫砂

09.茶友

10.壶小乾坤大

11.采茶的女孩

12.厚道

13.从来佳茗似佳人

14.泡在茶水里的女子

15.女人就是一杯茶

16.茶香流韵

17.人生真滋味

卷三 茶之禅味

01.茶亦醉人何须酒

02.人世间的一泡茶

03.吃茶人生

04.茶事并不复杂

05.心的恬道

06.舞蹈的绿茶

07.人间能有几许闲

08.冷水泡茶慢慢浓

09.清茶里的怡然

10.茶之味禅

11.那一杯生活的茶

12.心中有茶

13.清茶时光

14.一杯耐人寻味的茶

15.抖落一身轻尘

卷四 茶世茶事

01.茶言

02.随处是蓬莱

03.在露天茶馆晒太阳

04.烹煎妙手

05.茶香竹叶居

06.遇美

07.斗茶记

08.游仙梦

09.茶话会

10.茶馆里的花鼓戏

11.泡软的爱情

12.人茶情未了

13.清茗洗尘

14.头枕清风明月

15.闲中方寸阔于天

附录走进元曲

试读章节

20世纪70年代初中期,在当时那种生产力落后,“泥鳅黄鳝一般长”的大环境下,家里基本上就是一贫如洗,穷得叮当响。挣不到钱倒也就罢了,可是要花钱的地方却没见得少。除了穿衣吃饭不得不花钱的地方,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肯用钱去买的,比如茶。但我的奶奶绝对是一个有办法的人,她把原野上随处可见的一种叫“马鞭梢’’的阔叶植物采来,利用做饭的柴火灰将其烘干,制作成一种只有奶奶自己叫得上名的“一片罐”。当时,我并不知道奶奶为啥给它起这个名,后来才知道,在她煮茶用的陶罐里,只要用上一片,就可以煮出一罐浓浓的茶水,并能供全家人饮用一天.

奶奶的“一片罐”,一直牢驻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其实,用现在的说法,奶奶的茶居然很“时尚”,因为它就是那种没有一点点污染的绿色食品。茶水呈微黄色,在落人口中的那一瞬间略带苦涩,但是慢慢细品,它又会生出甘甜,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除了我的爷爷之外,我们家里的其他人,对奶奶制作的“一片罐”显然情有独钟,其专注一点不比现在的富商巨贾对于西湖龙井的沉迷逊色。究其原因,这可能与当时身处物资相当匮乏的那个年代有关。

后来,我从农村考上大学,在我所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里,历朝历代的作家,对各自经历过的茶生活,都有非常精彩的描写。在这些浩如烟海的赞美中,我尤其喜欢陈德和的小令【双调·落梅风】《陶谷烹茶》:

龙团细,蟹眼肥,竹炉红小窗清致。试烹来是觉风韵美,比羊羔较争些滋味!

我觉得作者写作此文时的情怀,就是我拿起水瓢,汩汩地灌满一肚子我奶奶亲手制作的“一片罐”茶水时的况味。

一个飘着鹅毛大雪的冬日,素喜品茶的陶谷与侍妾扫雪烹茶。即兴处,陶谷一边啜茶,一边问侍妾,你家可有这样的茶味么?侍妾的回答却让陶谷无言以对:“妾身为粗人,家中父兄只知在销金帐下浅斟低唱,豪饮羊羔酒.哪里比得上翰林老爷您的风雅。”时光若水,无言即大美。日子如莲,平凡即至雅。品茶如同修禅,无论在喧嚣红尘,还是处寂静山林,都可以成为各自的道场。摒除悲观,不是逃避,而是以一颗弱小的心,承载起世间万物的生与灭。这出身贫寒的侍妾家的羊羔酒,不就是滋养我们全家的那“一片罐”么?品茶,可以用陶具、瓷杯、玉盏,亦可以用竹盅、木碗。众生品茶,多是为了打发闲寂的光阴。茶的味道,凉暖,似乎不那么重要。

光阴流转,云水千年。如今,品类众多的茶,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成为了追寻先贤者的知音。只是,究竟有多少人,可以将汹涌不安的岁月,品尝得水静无波?又多少人,可以将浑浊纷纭的世象,畅饮到纯净清朗?作为凡夫俗子,我是不得而知,无从知晓,但有一点我清楚,茶作为人们最为美好的一种感觉,它能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终身之友,它不会被贵贱所奴役,它那一股平淡的精神,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追求悟道的根蒂。

如今,我的奶奶早已作古,进入新时代的我们早已经饮用上了包装精美的各类茶品,“一片罐”,再也不会回到我家的茶几上。只是,那一碗微黄的,入口时稍微有一丝丝苦味的茶水,给予我的欢快和怡乐,是不会有人能够理解与明白的。

当我飘泊于岭南,在生存的挣扎中,我突然明白,我的生活的全部滋味,早已经溶解在奶奶的那碗“一片罐”茶里了。它需要我用一种平静的心情去品尝,才能领略到它独有的真味。P2-5

序言

细读慢品曲自芳

与唐诗、宋词这些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相比,元曲多多少少显得有些落寞。

当我们在寒暑易节的缝隙里,在或丰富多彩,或寂寥无趣的生活中,以一种随意的姿态,慢慢品读元曲这种已与我们远隔了近千年的文字时,我们觉得有些猝不及防的是,这些散漫,甚至是调侃的文字间,竟然氤氲了无尽的清香。

多少人说,元曲没有唐诗的气魄,更遑论宋词的华美。但在我们看来,这种从民间俚曲中演绎而来的字章,却融合了唐诗宋词的华章锦句,让人品出了一番别样的韵味。

品读元曲,它那种携带了生活的诙谐率性,让我们忍俊不禁,多了一份理想的思索;它那字里行间流淌的轻盈柔美,分明多了许多灵性和清新。就这样,茶,以生活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态势,硬生生地闯进了元曲,并成为元曲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当我们打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弥漫着茶的清香。元曲中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茶事,犹如一脉时宽时窄、时急时缓的湍流,扑面而来。

当然,元曲仅仅是文学,是供人消遣的一份营养餐,它不会像茶史专著那样枝繁叶茂,但是,假若没有这些溢满茶香的散曲小令,元曲一定会减掉几分成色;假若没有这些茶曲,我们也很难想象到元人尤其是文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很难理解元代文人在人格精神饱受重压的境遇中,竟然创造了堪称高峰的一代文化。

我们不说中国最早、也最具品位的茶广告——李德载的《阳春曲·赠茶肆》,也不说陈德和的《落梅风·陶谷烹茶》,随便翻开一首,便有拨动人心的词句,便有悠长美好的情思。

“道人为活计,七件儿为伴侣,茶药琴棋酒画书。世事虚,似草梢擎露珠。还山去,更烧残药炉。”这是吴弘道的《金字经·道情》,他告诉我们,所有生存于世间的人们,不分粗鄙高雅,开门七件事,对谁来说,都是一种乐趣。诗人的文化观里,茶占有不可或缺甚至是首要的地位,不容撼动。

与其他文学样式不同,来自民间的元曲不仅吸引了文人墨客的目光,也让民间的寻常作者大放异彩。那些“无名氏”留下的作品同样生动精彩。而品读那些名家的曲子更是口齿噙香,余韵悠长。

喜欢张养浩“诗句成风烟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的恢宏情怀;倾慕马致远“和露摘黄花,带霜分紫蟹,煮酒烧红叶”的人生境界;痴迷张可久“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的优美意境……

一边读着这些美好生动的词曲华章,一边品味着它们与众不同的情韵风华。就这样,慢读元曲,指尖滑过杨柳寒鸦古道西风的春夏秋冬,安享着晓来霜林醉柴门掩落霞的晨昏日月,拥着绿杨烟梨花月的美丽情怀,自是永远也读不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