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一个人的一生中能亲手盖栋房子就算特立独行的“人间奇葩”;至于那种居然在异国买下高龄160的“屋瑞”,又亲自重新整脊、接骨、拉皮……的人,除了敬之为“超级社会贤达”(太“闲”以至头脑“阿达阿达”)之外,我就不知道还能怎么尊称他了。
偏偏仁正和湘玲这对夫妇,居然把上述那两桩全包了,而且就在短短这几年间。以为他们是富商巨贾?喔!并不是,他们只是一对完成学业后,留在德国工作的台湾学人。
《我家房子160岁(住在德国童话屋)》就是讲述了这一段有趣生活的点滴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家房子160岁(住在德国童话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胡湘玲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年头,一个人的一生中能亲手盖栋房子就算特立独行的“人间奇葩”;至于那种居然在异国买下高龄160的“屋瑞”,又亲自重新整脊、接骨、拉皮……的人,除了敬之为“超级社会贤达”(太“闲”以至头脑“阿达阿达”)之外,我就不知道还能怎么尊称他了。 偏偏仁正和湘玲这对夫妇,居然把上述那两桩全包了,而且就在短短这几年间。以为他们是富商巨贾?喔!并不是,他们只是一对完成学业后,留在德国工作的台湾学人。 《我家房子160岁(住在德国童话屋)》就是讲述了这一段有趣生活的点滴故事。 内容推荐 向来务实单纯的作者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在德国买下一栋160岁、占地1000坪(1坪约3.3平方米)、名列生活古迹的农舍。这项偶然的决定,从此为人生带来不同风景。 他们用探险的心情开始了修房子的旅程。在独力修缮的过程中,尝试把百年农舍的记忆修回来,同时加进属于自己的生活痕迹。 “有邻居才有好人情,有大树才有好风景”,作者和家人将这一段有趣的生活的点滴故事变成这本《我家房子160岁(住在德国童话屋)》,与读者图文并茂地分享,这一切都将随着时光定格,成为动人的童话、最珍贵的宝贝。 《我家房子160岁(住在德国童话屋)》是胡湘玲第三本“盖房子”的书。 目录 推荐序 乐于游戏,十分勇敢 夏瑞红 营造人与空间的亲密关系 喻肇青 家,是创造故事的空间 张友渔 作者序 生活的身段 被—栋房子买下 玫瑰花园的许诺 德国男人的人生大梦 sandmann的神秘王国 谁可以修房子 老狼的训诫 怀念那一片绿草如茵 脚踏车路上的环保建材行 垃圾黄金事业 藏宝图里的道门 荷兰楼梯的坚持 还没有揭晓的谜题 若琳的暑假作业 站在黄金打造的地面上 科莉娜的笑容 复活节之火 修房子的圣经 酒桶小路上老老的兄弟姊妹们 找一块干柴 新“捕鼠人”手记 不药而愈的花粉热 主持正义的大猩猩 蚂蚁的珍馐 拆烟囱的圣诞老公公 水堡,欢迎光临 友善的屋墙 资料来源 试读章节 仁正跟我是非常不一样的人。他不喜欢住在城里,就像我不喜欢住在乡间。他总是早起,而我总是得先看看天光的脸色之后再作决定。我的生活充满努力目标与工作纪律,而他则是朋友眼中“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过得好的人”。 刚到德国的前几年,我们住在学校附近新落成的学生宿舍。三间房、两套浴厕、大客厅加厨房,还有一个朝向西南的阳台。第一次住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仁正就从学校园丁那里拖回四个一米见方的木箱,在阳台上耕耘起据说是“我的”玫瑰花园。从植土、施肥、浇水,一直到每半年一次跟宿舍监管人的“抗争”,仁正无不亲力亲为。不管是料峭的寒春还是露水未干的夏日早晨,他总是早起,守在玫瑰“花圃”前,帮还没有起床的鸟儿收拾那些啃食玫瑰芽苞的肉虫虫。 至于在阳台上种玫瑰会不会影响建筑结构的这场“抗争”,在宿舍监管人从报上见到仁正担任教练的女子排球队晋级之后,换了副笑脸、一见面就猛喊他“教练教练”而落幕。但是仁正与玫瑰花同一阵线的“抗争”,却在搬家之后扩大阵容。 搬离宿舍,我们住进距离学校七公里的一栋大农舍里。这里,正是在台湾卖得不错的“维特糖”原乡-Werther。 维特城位于大学所在城市比勒费尔德(Bielefeld)的西边。一般说来,德国一年到头盛吹西风。所以在规划城区发展的时候,会刻意将排放废气的工业区聚集在城市的东区,而中产阶层以上的住宅区多会在城市的西区形成。西区是一个比较贵的地方。大学在比勒费尔德城的西区,维特城又在大学的西边,房价与租金早就被大教授们炒得翻了两番。而我们住在这个紧邻德国中部条顿森林,位于四五十公顷农地当中,四周只有三户邻居的农舍里,除了房租还可以之外,更是因为城里房子的院子一向被仁正评为“只有手帕大”,那可是容纳不下他心爱的玫瑰花。 于是在房东拥有的25公顷农地一角,仁正开辟了一小块他的花园天堂。他把朋友送来的各种不同玫瑰品种养成拇指粗的强壮,每年开出像碗公大的花朵,让开车兜风路过的人们纷纷驻足观看。不过,每年春夏的损失总叫他心疼不已。因为玫瑰新鲜多汁的嫩叶与香脆可口的花苞是小鹿斑比的最爱。 “一大两小的客人昨晚刚光顾过”,我们足迹辨识的能力可派上用场了。可是即使在玫瑰花的周围统统种满小鹿不喜欢的薰衣草,仍免不了“又一株玫瑰被吃光光”的哀叹与尖叫。所以,仁正拿一个人高的细铁丝网把玫瑰花给围了起来,不过他还是把玫瑰花旁香味逼人的野草莓留给小鹿。 可是,我不喜欢住在乡间,尽管有玫瑰花、有小鹿斑比、有新鲜的蔬果色拉,还能面对大大的森林,我还是不喜欢。每天早上起床,我在二楼打开窗户,看见仁正在花圃拿着大镰刀学老农在露水未干前割草。我走回书房,打开计算机,开始写我的博士论文。每天下午,我在二楼打开窗户,看见仁正在花圃铺砌石路、挖池塘、跟花说话。我走回书房,继续写我的博士论文。于是,在时光的流动间,我拿到学位也得到花粉热。仁正在鲁尔区工作,每天开车300公里,奔波于赚钱与生活之间。直到有一天,我们到城里看牙医,在我不喜欢的一大早,在仁正讨厌的城里,我们的生活就此改变。 其实我并不怕看牙医,尤其我一向牙好壮壮,从进候诊室开始玩巧连智游戏,到躺上看诊椅,在冬天微暗天光下看着墙上一幅幅我们女牙医上一个夏天到海上放风帆的彩色相片,到她跟我说“好了!一切没问题”,不会超过15分钟。就是因为这短短的时间,就是因为这一大早8点15分上班时间城里所有车位已满,就是因为这仍暗的天光,我走出诊所等待仁正把车开过来,随意浏览着房地产广告的片刻-黏土桁架屋、1843年建造、古迹保护、3000平方米……P14-17 序言 这年头,一个人的一生中能亲手盖栋房子就算特立独行的“人间奇葩”;至于那种居然在异国买下高龄160的“屋瑞”,又亲自重新整脊、接骨、拉皮……的人,除了敬之为“超级社会贤达”(太“闲”以至头脑“阿达阿达”)之外,我就不知道还能怎么尊称他了。 偏偏我的朋友、仁正和湘玲这对夫妇,居然把上述那两桩全包了,而且就在短短这几年间。以为他们是富商巨贾?喔!并不是,他们只是一对完成学业后,留在德国工作的台湾学人。 我跟这对“疯狂伴侣”认识于网络上。2003年初,有人转寄“胡湘玲”发出的一封E-mail给我,那信主旨在召募义工去“921”灾区帮忙盖房子,用木头和一种朴素的自然工法。 我很好奇,回了一封信问“胡湘玲”几个问题,想打探一下她是何“来路”?又到底在搞什么?暗忖若有人胆敢“心怀不轨”随便动员社会爱心,我,新闻工作者在此,可别想蒙混过关!不过,其实我已被“胡湘玲”真挚热情的文字所感动,同时也在想“哇,这太好玩、太有意思了!”并拿出行事历,偷偷盘算自己还有没有假期去盖房子? 最后,我在浮世绘版发了这则招募新闻,他们果真带领一群来自四面八方不同领域的男女老幼,就这样把房子盖成。我终于见到这对可爱的夫妇,在通了好多信之后。 仁正和湘玲给人开朗自在的印象,几次和他们谈话,都感受到他们对建筑、环境、社会正义有相当高标的理想,但感谢老天没让他们因而变成那种壮怀激烈的革命斗士;他们懂得利用有限的阳台打造无限美丽的玫瑰园,他们热爱手工,肯为一栋老屋付出真心--他们是乐于游戏又十分勇敢的摩登生活家。 现代经济体制改变了人类社会,也进一步把人的生活切割成零碎片段。大家再也无法沿着餐桌上的面包香,上溯厨房烤炉的热气和母亲搓揉面团的双手,并回归那金色麦浪起伏的阳光大地。在住屋方面尤其如此,关于房子的身世,我们能找到的源头往往不过是银行、财团、建设公司等冰冷的记忆,抚着门板凿痕怀念父祖臂膀的那种心情,似乎早已灭绝于旧世纪了。 因此,我感谢这对“贤达”写了这本书,激发我们对“家”更有趣的想象,也鼓励我们重新追寻一种和谐而且完整的真实生活。 夏瑞红(《中国时报》副刊浮世绘版主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