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的人不一定能够成为有钱人,但是有钱人一定是勤奋的人。因此,在成为有钱人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敢想、敢干、勤奋、吃苦耐劳,锐意进取,而不仅仅是安于现状,小富即安。舍得付出,敢于拼搏,才能够勇往直前,遇到困难不妥协,认准目标,不言放弃。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节俭,不铺张浪费。要知道“天道酬勤”的道理,只有那些敢于拼搏、锐意进取、思路清晰、舍得付出的人才会有丰厚的回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性格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要我们将性格当中与有钱人相似的优秀一面表现出来,并积极加以运用,摒弃性格当中固有的弱点,就会做好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有钱人!
生活中经常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同样是人,但有的人成功、富有?而有的人却失败、穷困?有人为此深深自责,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勤奋而造成的。有人说,这取决于能力和天赋。有人说,这取决于知识、环境和机遇。还有人说,这取决于性格。确实如此,性格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事例也证实了这一点。当然,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我们原有的性格比较困难,但是为了早日实现成为有钱人的目标,应尽量努力接近他们的性格特点,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经营方式以及理财方式上朝有钱人靠近。
金钱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有一个至今仍然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金钱和快乐哪个更重要?”有人选择快乐,因为金钱买不到快乐;有人选择金钱,因为金钱能够带来快乐。由于每个人的价值判断不同,导致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多样的。
在培养我们成为有钱人的性格之前,需要知道金钱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因为这将决定着我们对金钱的态度以及如何合理正确地获得金钱、使用金钱。
首先,金钱是物质的。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又被称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这一理论中,马斯洛将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金钱是物质的,主要体现于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这些保证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上。换句话说,金钱首先满足的是人类最基础的需求。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金钱,就无法生存,更不要谈发展。
其实,很多人都曾想象过自己投资成功或是大赚一笔后的狂喜,因为剧增的财富意味着可以住上高档别墅、开上顶级配置的豪车、优哉地环球旅行、购买足够的奢侈品。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曾做过彩票中奖或是一夜暴富的美梦。这不仅仅是对金钱的渴望,更是对物质的向往,因为金钱可以带来你想要的一切物质享受。
其次,金钱是精神的。毋庸置疑,金钱可以带来看得见的物质享受,那么金钱作用于精神层面又意味着什么?
有人说,金钱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是在生理需求基础上的一种基本需求。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而金钱恰恰可以为人们在这个纷繁世界上提供一种安全需求。比如充实的账户能够带来情绪的稳定,同时对于某些人来说可以驱散孤单、寂寞、焦虑、恐惧等不舒服的情绪。在2010年上半年火爆上演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徐静蕾饰演的杜拉拉对黄立行说:“女人有两种解压方式:一是吃东西,一是买东西。”而这两者的实现,无一不是依赖于金钱的存在,所以钱少时杜拉拉靠吃东西排遣,而有钱后便开始疯狂购物。
还有人认为金钱代表着社会认同。这一点对应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社交需求。社交需要一定的社会认同度,只有取得了一定社会认同,社交活动才可以在一定的社交群体中有效地展开。这是因为社会身份能够使得人们将这一特定社会群体的特性冠于自己身上,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远比个人身份要更加深远。很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对成功的渴望,希望能够进入到被社会认可的所谓上流社会的群落中,以此获得更多人的接受与认同,而金钱在这一身份构建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也有人认为金钱是邪恶的代表,是万恶之源。而实际上,伤害人的并不是金钱本身,因为金钱本身并不负载任何道德意义,真正赋予了金钱以道德意义的是金钱的使用者和主宰者——人,只有人才会通过金钱伤害人。
也许,这个时候你依然会觉得金钱只不过是满足自己欲望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无论是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还是取得精神上的享受。但是相信有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人在年轻的时候拼命赚钱、拿命换钱,而在年老的时候却是拿钱换命,忙来忙去似乎是一场空,不知道自己来人世走一遭到底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满足上述的那些欲望吗?
P3-5
生活中经常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同样是人,有的人高贵、成功、富有?而有的人却平庸、失败、穷困?
有人为此深深自责,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勤奋而造成的。然而。世界上勤奋的人很多,但真正的有钱人却仍然只有那么几个,大多数人并没有通过勤奋的工作摆脱贫穷的命运。
有人说,这取决于能力和天赋。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天赋确实存在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不大,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来弥补,因而也没有理由归罪于毫无根据的天赋。
还有人说,这取决于知识、环境和机遇。然而,在学习机会同等的条件下,为什么别人拥有知识而你却缺乏?事实上,有很多的有钱人并不都是知识渊博的硕士、博士,有的富豪甚至是半文盲出身。同样,在相同的环境中,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为什么生活往往把机遇赐予别人,但却舍不得眷顾你呢?
在成为有钱人的道路上,我们不应该将暂时的失败归咎于那些我们并不能左右的外在条件,因为造成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于自己,也就是所谓的“内因决定外因”,那些似是而非的外因只不过是内因的影响因素而已。
我曾经仔细研究过很多成功人士的发家历程,阅读他们的传记,并亲自采访能够联系到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成功实际上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心态、习惯和思维方式是从他们自身的性格中所散发出来的内在品质,具体体现在他们不同于大多数普通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经营方式以及理财方式。同时,也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与众不同的性格,才决定了他们异于常人的宽广“钱途”。
如果你有想成为有钱人的强烈愿望,那么为什么不能成为有钱人呢?事实上,只要你有了这样的强烈愿望,什么时候起步都不嫌晚。
另外,我们还需要经常与有钱人打打交道,在实际生活中领悟别人成功的经验。同时,还需要根据自己的资源、专业背景、个性特点、优劣势等,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即自己适合做什么?由此选择行业、职业以及致富的方式。
尽管勤奋的人不一定能够成为有钱人,但是有钱人一定是勤奋的人。因此,在成为有钱人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敢想、敢干、勤奋、吃苦耐劳,锐意进取,而不仅仅是安于现状,小富即安。舍得付出,敢于拼搏,才能够勇往直前,遇到困难不妥协,认准目标,不言放弃。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节俭,不铺张浪费。要知道“天道酬勤”的道理,只有那些敢于拼搏、锐意进取、思路清晰、舍得付出的人才会有丰厚的回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性格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要我们将性格当中与有钱人相似的优秀一面表现出来,并积极加以运用,摒弃性格当中固有的弱点,就会做好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有钱人!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