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平、陶传进编著的《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抓住了中国社区的最核心问题——治理,运用大量调研材料,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提出了U+B模式解决了当前社区缺乏利益代言人的问题,此外还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切入,引入非营利管理的思路,提出了“没有权力的管理”之概念,进一步推进了对社区理论的研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赵小平//陶传进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小平、陶传进编著的《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抓住了中国社区的最核心问题——治理,运用大量调研材料,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提出了U+B模式解决了当前社区缺乏利益代言人的问题,此外还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切入,引入非营利管理的思路,提出了“没有权力的管理”之概念,进一步推进了对社区理论的研究。 内容推荐 有深度的理论关照结合有建设性的现实关照是本书的突出优点。从理论上讲,赵小平、陶传进编著的《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抓住了中国社区的最核心问题——治理,无论是对传统社区模式的分析还是对现代社区模式的分析,都有诸多理论上的闪亮之处。从现实关照来看,作者运用大量调研材料,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提出的U+B模式对于解决当前社区缺乏利益代言人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而社区基金会的提出又将U+B模式变得更加具体,体现出很好的政策价值。此外,《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切入,并引入非营利管理的思路,尤其是提出了“没有权力的管理”之概念,这在研究视角上是对社区理论的进一步推进。 目录 第一章 序言:社区与社区治理 一 社会学视角上的社区与公共管理视角上的社区 1.公共管理视角上的社区 2.社会学视角上的社区 3.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看社区 二 社区治理:从理论上洞识到的实质 1.治理的难点所在 2.依据什么进行治理 三 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变 四 从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视角来看社区治理问题 第二章 共同体的治理功能 第一节 共同体:由生活的含义转化为治理的含义 一 共同体的生活含义 二 共同体的治理含义 三 共同体的组成成分 第二节 共同体作为治理手段的作用 一 由互惠到关系网络 二 社会声望 三 民间权威 四 “民间组织” 五 共同体治理特征的一个归总 第三节 共同体治理含义的进一步分析 一 互惠交换中的问题揭示 二 重新解读社会声望 三 民间权威与民间组织的再思考 四 一个在多个维度上全面出现问题的社会形态 五 对于治理问题的再思考 第三章 现代社区治理模式 第一节 几种现代治理的模式图 一 从传统到现代:摒弃与重建 二 现代社区治理模式 三 公司、基金会等组织类型 四 现代治理模式下的运作特征 五 现代治理模式的结构特征 第二节 现代社区治理所需要的社会基础 一 对公众参与能力的需求 二 对“权力层”成员的公民能力要求 第三节 治理能力的来源与新型的社会 一 总结:依靠什么来治理 二 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三 公民能力如何获得 第四节 一个“被省略”的时代 一 一个历史的“夹层” 二 “夹层”的治理意义 第四章 城市社区治理现状:缺乏利益代言人 第一节 居委会失灵:自上而下的属性是根源 一 名义上的自治组织,实质上的政府延伸 二 机会失灵:大量行政事务挤占了响应社区需求的空间 三 动机失灵:行政控制下的理性人缺乏主动服务社区的动机 四 能力失灵:除了行政控制、物质刺激,还能凭借什么动员社区 第二节 物业失灵:缺乏约束的市场大鳄 一 物业公司是一类特殊的市场主体:与社区治理紧密相连 二 缺乏约束的物业公司可能成为侵害社区利益的市场大鳄 三 在社区中,物业公司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 第三节 业主委员会失灵:公民素质与民主制度 一 物业冲突是业委会筹建的动因 二 成立业主委员会的过程很艰难 三 业主委员会成立后,运作依然艰难 第五章 U+B结构:构建现代社区的操作化思路 第一节 “U+B结构”的引出 第二节 “U+B结构”之一:政府与社区草根组织的双轴关系 一 从理论上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二 从实证来看政府对社区草根组织发育的影响 第三节 “U+B结构”之二:专业机构带动社区草根组织的发展 一 乐龄合作社:通过扶持草根小组构建社区文化生活 二 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帮助社区实现有效治理 第六章 现代社区利益代言人的候选:社区基金会 第一节 社区基金会:基于社区治理现实需求的设计 一 治理主体的动机、机会(成本)、能力问题 二 社区民众民主能力问题 三 与社区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社区基金会的历史、特点及法人资格 一 社区基金会的历史 二 社区基金会的特点 三 社区基金会的性质 四 社区基金会的法人资格 第三节 有机生长:社区基金会构建路径的现实选择 一 构建社区基金会的第一步:构建一个有专业服务能力的NGO 二 构建社区基金会的第二步:NGO的品牌项目转为专项基金 三 构建社区基金会的第三步:专项基金转变为社区基金会 第七章 新型社区中的共同体成分 第一节 两种社区治理方式的对比性反思 第二节 现代共同体的新型基础 一 文体活动 二 公益慈善 三 社区服务 四 现代互助 第三节 共同体的新型形式 一 组织化的共同体 二 组织化的共同体:牵涉出相应的运作技术事项 三 组织化共同体的扩展存在 四 如何看待社区“空壳化” 第四节 共同体的新型内容 一 “人”,还原为其本身 二 普遍关系取代了特殊关系 三 公民社会性成分 四 社区组织已经成为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道路 第五节 现代社区的结构 一 两个序列的分离 二 分离之后的共同体成分 三 对人性的强调进入治理性的空间 四 共同体需求的满足场所也是社区服务的提供场所 五 将社区的需求格局完善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