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攸吟编著的《日俄战争(开战背景及海战始末)》从日俄战争的背景开始写起,对中、日、俄、朝鲜等国在这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与当时国际外交政治的角力均有具体的记述和分析。接着是全部海战过程,从旅顺口到仁川湾的作战经过,之后的黄海海战、蔚山海战、对马之战,对双方战略部署、战役过程皆有详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日俄战争(开战背景及海战始末)/经典战史回眸近代战史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查攸吟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查攸吟编著的《日俄战争(开战背景及海战始末)》从日俄战争的背景开始写起,对中、日、俄、朝鲜等国在这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与当时国际外交政治的角力均有具体的记述和分析。接着是全部海战过程,从旅顺口到仁川湾的作战经过,之后的黄海海战、蔚山海战、对马之战,对双方战略部署、战役过程皆有详述。 内容推荐 查攸吟编著的《日俄战争(开战背景及海战始末)》内容简介:19世纪末。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列强都急欲在中国东北扩张。甲午战争后,沙俄导演了“三国干涉还辽”的闹剧,日俄矛盾由此激化。1903年俄国修建的“东清铁路”及“南满铁路支线”相继完工通车,日俄两国面临摊牌局面。1904年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旅顺口,为时一年四个月的日俄战争于焉展开。 《日俄战争(开战背景及海战始末)》以纪实的笔法,图文并茂的形式,具体详实地讲述了日俄开战时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军事形势及其背景;对旅顺口攻防战、黄海海战、对马之战等世界史上著名的经典战例更有细致而生动的刻画。 目录 第一章 日俄旅顺之役的背景(上) 伸向远东的触手 第二章 日俄旅顺之役的背景(中) 冲突与妥协 第三章 日俄旅顺之役的背景(下) 战争的前夜 第四章 前夜 第五章 绪战(上) 从旅顺口到仁川湾 第六章 绪战(下) 从旅顺口到仁川湾 第七章黄海之战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最后一搏 第八章战斗在蔚山 符拉迪沃斯托克分舰队的奋战 第九章 对马之战(上) 远征18000海里 第十章 对马之战(下) 远征18000海里 第十一章对马决战(上) 第十二章 对马决战(下) 试读章节 早在1897年8月4日,威廉二世就曾携皇后一起出访俄国。当时,两位皇帝曾互着对方的海军上将大礼服把酒言欢,对国际问题和各自所关心的利益进行了漫无边际的非正式讨论。 这次会晤的结果,是德俄两国作出了互不干涉彼此“在外国的正当行动”的保证。这里的。外国”,在当时来说无非是指经历甲午战争惨败后已至垂暮期的清帝国。而所谓“正当行动”之说更是不言而喻,便是乘着其他列强还未动手,先行从这头垂死的肥牛身上割取自己最垂涎的部分。 两位皇帝的分肥会开完之后第三个月,1897年11月1日,位于中国山东曹州府巨野县张家庄的天主教堂遭到土匪抢劫,两位德国籍神职人员被杀身亡。一直期盼着借口的德皇喜不自胜:“(中国人)终究给我们提供了期待已久的理由与事件,我决定立刻动手。”遂下令德国远东舰队从吴淞口驶往胶州湾。胶州湾曾是俄皇与他的臣子们设想的在华必须攫取的两个备选目标之一,俄国更是从清政府那里获得过保证——“若考虑将胶州湾让与外国,俄罗斯必享有优先权”。所以德国舰队的抢占难免使俄国人感到不快。 由于担心遭到俄国的反对,威廉在下令舰队起航北上的同时也向俄皇拍去电报做出通报。对此,尼古拉回电作了模棱两可的回答: “对你派遣德国舰队去胶州湾的命令,我不能表示赞成或者不赞成,因为我不久前才知道,这一港湾只在l 895一1896年间暂时归我们使用。”这个答复未反对德国的行动,但却不意味着俄国会无条件支持德国的行动。 11月14日。德国舰队驶入胶州湾,海军陆战队强行登陆,砍断清军电线,抢占山头要隘,挖沟架炮。 虽然皇帝的态度模棱两可,但俄罗斯政府却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强烈的反应。11月16日,俄国外交大臣穆拉维约夫向德国驻俄代办宣称,俄国对胶州湾享有停泊优先权,并在德方提出俄皇本人在回电中并未表示反对后称:皇帝的回电。仅仅证实了一个事实”,即胶州湾“目前对外国舰队是不开放的”,并表示,俄国“不能在外国船只侵入胶州时放弃该地”。矛盾似乎一时无法解决,但是德俄在当时是不会因为这个矛盾而兵戎相见的。德国自然也知道这是俄方在讨价还价,首相霍恩洛厄一希灵斯菲斯特就曾公开表态说:“我们必须付出一笔俄人所认为等值的代价,即承担一种义务。”可是问题是,如果没有可以承担的“义务”,那又该怎么办?很简单,那就是去制造出“义务”来。 11月20日,德皇专门向俄皇发去电报,在电文中宣称,德国对俄国“在欧洲和亚洲的政策都是支持的”,具体到远东地区的领土问题和势力范围方面,威廉二世大言不惭地宣称,由于之前俄、德、法三国联合的结果, “俄国不仅得以把朝鲜.而且也把中国北部,包括北京及黄海沿海都置于其独占的势力范围之内”。这段话的潜台词非常容易理解,也就是说,只要俄国同意德国对胶州湾占领的既成事实,威廉二世和他的政府就可以承认整个中国北部统统是俄国的势力范围。另外,威廉二世还保证德军留驻胶州湾“不妨碍俄舰在该处停泊”,这也多少缓解了俄国在远东的舰队的冬季锚地问题。。 对外交涉中,通常胡萝h和大棒是应该并重的。所以在作出上述“保证”以后,为了防范俄国要求更多的东西.德国外交大臣布洛对俄国大使表示“德国愿将其主要力量和影响用于有利于俄国的方面”的同时,暗示道,德皇威廉二世不久前对俄国作出的保证和承诺,已经是德国在胶州湾问题上能给出的“最大价码”。他进而威胁道,如果俄国在胶州湾问题上继续纠缠并索价无度,德国将可能被迫“支持英国的东亚政策”。德国的这番表演充分地演绎出他们对俄国“仁至义尽”的高姿态,尽管这种保证对德国官方来说只是动动嘴皮子,因为这是将本不属于德国自己的东西“许”给了俄国,但就现实来看确实是一个既能下台阶又能忽悠人的好办法。 德皇威廉二世冒进策略造成的危险,在德国政府的折冲和有效对策下产生了预期的作用。既然德国。出了高价”,俄国的态度也就自然随之发生变化。11月30日,俄国驻德大使奥斯藤一萨肯向布洛表示,在胶州问题上俄、德两国发生了。误会”,宣称两国目前有着“共同的任务”,不能“在两位君主之间造成任何私人的不睦”。所以,俄国殷切希望“两国能继续靠在一起”。12月1日,穆拉维约夫在招待外交使节的会上公开表示, “俄国可以不反对”德军对胶州湾的占领,并对德国代办声称,他“坚决相信中国将能够满足(德国的要求)”。 1897年12月15日,继一个月前德国舰队开入胶州湾之后,来自海参崴的俄罗斯舰队载着陆战队驶入了大连湾。他们重演了1个月前德国人做的那些事情,派遣陆战队登陆,驱逐清帝国官吏、占据山头要隘等等。关于这番行动,俄国给出的理由非常奇特,其程度堪以“有才”来形容——由于不久前德国舰队对胶州湾的行动,俄罗斯政府认为有必要协助清帝国来守卫其领土。清廷“洋务运动”20余年苦心经营的军备已在两年多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毁于一旦,对这两个找上门来的瘟神根本无力作出任何实际性的抵抗,仅有的选择就是乖乖就范。 从战略角度来说,俄国的选择是明智的。旅顺曾是清帝国北洋水师的两个主要基地之一,与位于山东半岛顶端威海卫的刘公岛基地分别扼守渤海口南北,曾是拱卫京畿要害的重要节点。旅顺由清帝国经营20余年,建筑有相对完善的码头设施,与之配套的船坞足以容纳7300吨的“定远”级铁甲舰的修缮作业。这些设备只需略加改造,便可继续使用。与之相比,胶州湾地区虽然港阔水深,却没有这些现成的设备能够利用,如果想将其建设成军港需要投人额外一笔费用。更何况旅大地区位处辽东半岛末端,俄方完全可以从位于东清铁路线中心的哈尔滨修筑一条支线一直南下延伸至旅顺和大连,使之和俄国本土以及中国北部的利益区相联系。反之如果俄国强租的是青岛,进而想将胶州湾和自己的本土与中国北方利益区联系起来……至少在当时看来还是个无法实现的目标。 综合上述种种,可见俄罗斯虽在租借地上有两个方向,但考虑到实际的情况能够被最后选定的目标也只有北面的旅大地区。至于德国势力突然进入胶州湾时的故作惊讶,那不正是国际政治中比比皆是的生动剧目么?但俄国舰队开入大连湾的事实毕竟让小威廉松了一口大气,德俄之间爆发冲突继而使英国佬和日本人从中渔利的危险是暂时消解了。P28-31 序言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帝国历经30余年的“洋务运动”看似有逐渐强盛的趋势,然而一场海战却把自认亚洲无敌的北洋水师(拥有当时亚洲最强,最大的铁甲巨舰:“定远”号、“镇远”号)打得全军覆没,也把中华民族推向无底的深渊。然而对列强而占,除了对中国的军力嗤之以鼻外,就是对日本与中国所签订的“马关条约”也表达强烈的不满,尤其是割让辽东半岛一事,使得原本对中国满洲地区早已垂涎三尺的俄罗斯帝国,认为日本过分的扩张已严重威胁到其在远东的利益。随后在俄、法、德三国的强力干预下,日本被迫将煮熟的鸭子——辽东半岛归还清廷(史称“三国干涉还辽”)。以日本当时的实力尚无法和俄国及其他列强相抗衡,只好忍气吞声,隐忍下来,从此俄罗斯成了日本的头号假想敌,日本同时也开始了十年卧薪尝胆的阶段。 就在与日本交涉归还辽东半岛的当下,俄国仍然不忘借此勒索中国(为了维护俄国在华的利益,中国必须付出巨额赎款买回自己的土地,俄国却自称全是它的功劳,向中国讨人情),要求签署“中俄密约”,其中最大的重点就是兴建一条从西伯利亚铁路分出来的支线,这条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一直到海参崴的铁路被称为“东清铁路”,除此之外又另外建了一条由哈尔滨经长春到大连的南满支线,加上强租旅顺及大连港,这些动作皆使得已将东北视为禁脔的日本更加地芒刺在背。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利用清帝国的巨额赔款以及得自西方国家的贷款开始大力扩充军备,著名的“六六舰队”(六艘战列舰及六艘装甲巡洋舰)建军即在此时开始启动,日俄开战前日本陆军也从7个师团扩充至13个师团。1900年扶清灭洋的“义和团事件”导致了八国联军打人北京,其中最不像洋人的日本却表现得最不遗余力,而俄国则直接派了十几万大军进入东北,企图借此扩张版图,尤其展现出对朝鲜半岛的野心,此举引起了其他列强的不满,因而导致“日英同盟”共同制衡俄国。 1903#i日本的两根芒刺(东清铁路及南满支线)相继完工通车,此时日本和俄国已面临摊牌的时刻,谈判只不过是战前的心理建设及争取备战时间的手段而已,双方陆海两军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1904年2月8日,日本偷袭旅顺口,为时一年四个月的日饿战争干焉展开。 战后日本成为近代第一个通过大规模战争打败欧洲强权的亚洲国家,影响所及除了让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外,并获得在朝鲜、满洲驻军的权利,大幅扩张其侵略亚洲的基础与企图。俄国的失败,则导致了发生于1905年的俄国革命,使俄围在远东地区的扩张计划遭受阻挠,亦对中国、朝鲜之未来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同时由于美国介入日俄战争的调停,美方一向坚持满洲“门户开放”的主张与日本在朝鲜和南满所推行的“闭门”政策相违,美日两国因利益冲突而龃龉日益加深,日本开始了以美国为假想敌的时代,并扩充其海军力量,改“六六舰队”造舰计划为“八八舰队”。双方终因交恶加剧而步上了对抗的道路,导致1941年爆发珍珠港事件,开启美日对决的太平洋战争。 本书作者从日俄战争的背景开始写起,对中、日、俄、朝鲜等国在这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与当时国际外交政治的角力均有具体的记述和分析。接着是全部海战过程,从旅顺口到仁川湾的作战经过,之后的黄海海战、蔚山海战、对马之战,对双方战略部署、战役过程皆有详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