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惊天的秘密,还是温暖的嘱托,是留恋?不甘?忏悔?还是泰然?但一定是最最真实的感情流露。
袁苡程编著的《不说就真来不及了(纽约客的临终遗言)》收录28位纽约人的临终遗言 ,28个触及人性终点的令人深思的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纽约客的临终遗言)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美)袁苡程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是惊天的秘密,还是温暖的嘱托,是留恋?不甘?忏悔?还是泰然?但一定是最最真实的感情流露。 袁苡程编著的《不说就真来不及了(纽约客的临终遗言)》收录28位纽约人的临终遗言 ,28个触及人性终点的令人深思的故事。 内容推荐 20多年前,《不说就真来不及了(纽约客的临终遗言)》作者(袁苡程)在纽约大学读心理学研究生,论文选题是人类的忏悔心理。为搜集各种临终遗言作为第一手素材,她首先去了藏书无数的纽约市公共图书馆,结果发现能找到东西基本仅限于名人的临终遗言。于是她重新整理思路,突发奇想,花了三百五十美元在《纽约时报》上登了一个小广告,征集临终遗言,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些来信深深地打动了她,于是她决定把这些故事呈现给更多的人。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纽约客的临终遗言)》由新星出版社编著。 目录 前言 白血病患儿留下的秘密 邮递员的终生悔恨 百老汇编剧的临终告白 越战老兵的最后狂言 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留给世人的忠告 超级肥胖人的遗言 著名杂志主编的双重人生 核专家没有对牧师说的秘密 隐居曼哈顿的好莱坞女星的独白 老实人做的一件不可告人的事 神父留给世俗世界的话 可怜天下父母心和错位的爱 最爱我的不是人类 好莱坞导演的肺腑之言 死刑执行官的心声 百老汇女演员的痛悔 皮肤专科医生的遗憾 前日本侵华士兵的忏悔 世界500强CEO的离奇心愿 神父的临终困惑 出租车司机的悔悟 女教授出人意料的最后渴望 艾滋病人的最后独白 垃圾搬运工留下的忏悔名单 高级应召女郎的心愿 文学教授的最后坦言 修女的心灵地图 地球旅行家的告别辞 试读章节 白血病患儿留下的秘密 吉米·索尔,5岁,白人 白血病患儿 亲爱的陌生人: 你好,我一点也不认识你,可我还是想让劳拉替我写这封信。昨天劳拉对我说,如果我有不能讲给别人听的心里话,可以放心地告诉你,因为你专门搜集别人心里的秘密,但是会替他们保密。劳拉是负责照看我的护士,她的眼睛又细又长,好像总在笑。我知道她爱我,所以不会骗我。每次医生给我治疗时,我一定请求她站在我身边,这样一来可怕的疼痛就好像会减轻。那一次医生用很粗的针抽我的骨髓,我把劳拉的手掐出了血,她不但没有把手拿开,还说我是她见过的最勇敢的孩子。昨天晚上我想好了,决定告诉你我的秘密。因为我不久就要去天堂了,虽然我一点都不想去。 我叫吉米,上星期一刚过完5岁生日。我得白血病已经一年了。我知道自己就要死了,就是说,再也看不到妈妈和劳拉了。我现在很难看,脑袋就像一个剥了皮的水煮蛋,一根头发也没剩。妈妈却说我更像天使了,一个就要去见上帝的小天使。可她说这话时总有眼泪,好像去见上帝其实是件让人伤心的事,真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一直感觉很累很累,也不想吃东西。我睡不着,喜欢想很多奇怪的事,有的很好玩,有的非常恐怖。 我的邻床有个女孩儿叫苏瑞,也得了和我同样的病。苏瑞比我先来这里,虽然她很瘦,脸很白,也没有头发,但她还是很美。我5岁生日那天,她偷偷地告诉我她喜欢我,还说我没有头发也很帅。我听了特别激动,因为我也喜欢她。如果我们没得白血病,就不会这么早死去,长大了我们就可以结婚了!那天是我住院后最开心的一天。可是第二天早上我醒来,看见劳拉和另一个护士在整理苏瑞的床,苏瑞却不见了。妈妈说,那天夜里上帝悄悄来过,把苏瑞接走了,因为她也是小天使。我听了大声哭起来,说上帝这样做是不对的。 其实我一点也不想当天使,只想和妈妈在一起,永远不分开。我也不想让苏瑞去天堂,因为我想每天都看见她。妈妈说上帝会在天堂里照顾我,可是我没有见过上帝,也多少有点怕他。我更愿意让妈妈照顾我。我一直都不懂,天堂既然那么好,为什么人要死了以后才能去呢?还有,为什么天堂不在地上,非要在谁也看不见的天上? 好了,现在让我告诉你我的秘密吧。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包括我最好的朋友。我本来打算告诉苏瑞,可还没来得及她就去了天堂。我最不敢告诉的人是妈妈,因为她知道后肯定不会再爱我了,而这是我最最害怕的事。我的秘密是这样的,我爸爸是一个军人,他很少回家,每次回来他都穿一双走路很响的皮靴,小时候我一直都以为他是我家的客人。虽然他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带点小礼物,可是我从来都不喜欢他,因为他一回来,妈妈就立刻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不再陪我睡觉,而是和那个军人睡在一起了。她不但抹呛鼻子的香水,还涂口红,把自己打扮得我几乎认不出来了,还总是讨好那个穿靴子的人。我实在不明白她到底怎么了!那个军人喝水时发出很响的声音,而妈妈就不让我那样做,说那是不礼貌的,可是妈妈却并不说他!另外,这个军人的脚很臭,每次他一脱掉靴子,屋子里立刻臭气熏天,可是妈妈却好像根本闻不到的样子。每次他回来,我就跑去把电风扇打开,但什么也不说。他也是,只是看我一眼然后笑笑,也是什么都不说。我晚上很害怕一个人睡觉,所以那个军人每次一回来我都会故意发脾气,找各种借口大闹一场,希望把他赶走,这样我就又可以和妈妈睡了。但奇怪的是,每次我这样做的时候,妈妈总是怪我不对,语气还很严厉,但她平时从来都不会那样对我说话,我气得好想发疯!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我趁妈妈出去买东西的时候,告诉那个脚很臭的军人说,我妈妈其实已经爱上了别人,所以请你以后不要再回来了。我把我妈妈的“我”字说的很响。那个军人的眼睛一下睁得很大,呆呆地楞了半天才低声问我那个人是谁。我说,我不想告诉你,反正是个比你好的人。他没有再问我什么,只是不断地抽烟。妈妈回来后,他眼睛直直地看了她一会儿,什么也没说。妈妈问他出了什么事,因为他的眼睛让她害怕,但他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摇了摇头,继续抽烟。 其实我说的那个比他好的人,就是我自己。我那样做只是想让妈妈只属于我一个人,因为本来就应该是那样的。 后来他们真的离婚了。妈妈哭得很伤心,不停地追问那个军人为什么。那个军人很平静地说,他总不在家是会带来问题的,还说他只希望妈妈今后能幸福。几天后他搬走了他所有的东西,后来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我开心极了,因为家里又只有我和妈妈了。可是妈妈却再也没有高兴过。她总是不停地擦眼泪,或一个人看着窗外一动不动地发呆。有一天吃饭的时候她对我说,爸爸一定是爱上了别人才离开她的。我听了,什么也没说,还尽量显得很平静——我忽然觉得我就像那个臭脚军人一样地平静。 最糟糕的是妈妈一次也没有怀疑过我,她相信我就像相信她自己一样。可是我现在非常后悔。我知道,我得了这个不能治的病可能就是因为我欺骗了一个人,虽然我不喜欢他,但他是我爸爸。 请问你是上帝吗?妈妈说只有上帝才愿意听别人的心里话,只有上帝才能原谅所有的人,无论他们犯了什么样的错。如果你真是上帝,你会原谅我吗?另外,我也想知道我是不是一个坏人。 劳拉说她要去给我拿药了,不能再继续写这封信了。刚才我看见她流眼泪了,她写信的手也一直在哆嗦。 拜托了,不论你是谁,请一定替我保密好吗?我希望自己去了天堂以后,爸爸妈妈就能重新生活在一起,我一定不会再打扰他们了。我现在知道我错了。 吉米 ※※※※※※※※ 我收到吉米的信后,不安的心绪始终挥之不去。我按照护士劳拉写在信封上的发信地址,来到位于曼哈顿上西城的圣·鲁克斯医院的血液科病房。我想看一眼这个就要离开人世,内心却存着对父母深深愧疚的小男孩。我找到了护士劳拉,知道了吉米的骨髓移植失败后,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现躺在重症监护室。P2-5 序言 提到人生的意义,有人可能会想起耳熟能详的名人语录,长辈告知的伦理教诲,或是哲学大师们对此进行的深奥的理论探讨和难有定论的旷世之争。但很少有人知道人生的意义在临终者的心里又是怎样的?他们在那一刻的想法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对活着的人又有哪些启示? 多年前,我在纽约大学读心理学研究生,论文选题是人类的忏悔心理。一直以来,我对人类内心隐藏的秘密比对人的心理应该如何健康发展更感兴趣。相对来说,一个人的忏悔之心往往集中表现在他的临终之际,而不是当他拥有健康、财富和社会地位之时。所以中国人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西方人的说法也很接近:临终之人无谎言(No one lies at his deathbed)。 为搜集各种临终遗言作为第一手素材,我首先去了藏书无数的纽约市公共图书馆,结果发现能找到的东西基本仅限于名人的临终遗言。而这些名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的话,虽不乏哲理与智慧,幽默与诙谐,但他们在弥留之际说出的只能是只言片语,较完整的忏悔几乎没有。此外,这些历代名人留下的遗言也并不能代表芸芸众生在临终时对自己生命的忏悔和反思。 我开始重整思路。这时,一个闪念突然击中了我——为何不搜集这个城市里的真人临终遗言作为第一手材料?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尤其是纽约,哪个人没有故事?我相信,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只属于他自己的秘密,无论是贵为总统还是一介邮差,无论是富贾名流还是市井百姓,也无论是黄毛小童还是耄耋老人。秘密有大有小,越是难于启齿和需要忏悔的,就隐藏得越深,越久。而到了生命尽头,一切都不能再等,因为死亡将结束一切。所以,一个人如果到了这时还不能卸下多年的心理重负,一吐为快,实为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之一。而我想做的,就是为那些已知自己将不久于世,却仍有话不能对任何人讲的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方式,让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生命中深藏的秘密、忏悔和人生感悟表白出来。我知道,能让他们放下顾虑这样去做的关键就是匿名。于是,我花了三百五十美元在《纽约时报》上登了一个小广告: 征求匿名临终遗言:如果你在临终前仍有话不能说,请放心地把你的秘密和心愿匿名托付给我,以便轻装上路。不要带着它们去天堂,因为它们只属于尘世。来信请寄:灵魂保险箱收,纽约xxxxxx邮政信箱,邮编xxxxx。 开始实施这一计划的那天刚下了大雪,当我把装有广告内容和支票的信封扔进路边的邮箱后,才忽然对自己这一突发的奇想感到有些怀疑和不安。我到底在做什么?结果会怎样?一定有人认为这是疯狂之举··但直觉告诉我,一定会有人来信,因为这里是纽约。 一个星期之后,我收到了第一封来信。拿着那封信,我激动不已,半天不敢拆开。信封上的笔迹每一画都是弯曲的,都在抖动,看似是一个年纪很大或身有重患的人所写。终于,我拆开了信封并一口气读完了它。写信人说自己是个躺在医院里身患绝症的76岁老人,在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几天前他无意中听到两个护士在聊天时提到了我登的广告,就决定把一个隐藏了50多年的秘密交给我保存。这位老人年轻时当过邮差,曾因嫉妒而恶作剧,最后导致了一个姑娘的病逝。他带着深深的忏悔说:“我知道我不值得任何人爱了,因此后来一直独身,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包括我的父母。你是第一个知道我罪孽的人,只因为你是一个陌生人。我愿意像你所说,把这个沉重的秘密卸下留在尘世,因为我很快就要走了。我必须忏悔才能安心地走,我不能错过你给我的这唯一的机会··” 接踵而来的是我当初做决定时始料不及的。来信逐渐多了起来,几乎每天都有,有时一封,有时几封,最多时一天达到七八封。它们来自大学教授、出租车司机、大公司总裁、艾滋病人、普通家庭妇女,甚至还有隐居在曼哈顿多年的好莱坞影星。他们每个人的故事几乎都是一个浓缩的、带有遗憾的人生,其中不乏撼动心灵的故事。我很难形容每次打开一封信时的心情,就好像一次次被邀请走进一个个陌生人的灵魂,一览其中或隐藏多年的一个秘密,或一个永远无法释怀的情结,更多的则是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终极忏悔。 我忍不住去看过其中几个人,当然前提是能从他们信中留下的线索找到他们。出乎我的意料,临终的他们都很欣慰见到我。而对我来说,先看到他们的信再看到他们真实的本人无疑是一个颇为震撼的情感经验。 虽然大多数来信人都没有使用真实姓名、年龄和地址,但是我相信他们没有一个人曾在信中撒谎,也没有一个人在写信时不无挣扎、犹豫和痛苦。而当他们把信发出之后,又无一例外地会感到如释重负。人都需要一个能够直面自己灵魂并最终得到解脱的机会。这些陌生人把本该对神父说的话全写在了信里——如此一来,他们得以避免直面真人的尴尬,也在自己尚能回忆和写信的时候讲出了各自较为完整的人生故事。 法国的著名牧师内德·兰塞姆生前曾无数次亲自聆听临终者的忏悔和最后遗言,并将它们记在了60多本日记中。但是就在他准备将这些日记编成一本名为《最后的话》的书并出版时,一场大地震引发的火灾将他所有的日记付之一炬。令人无限惋惜的是,届时已90岁的兰塞姆再也无法回忆出那些日记的内容了。《最后的话》如果能够出版,无疑将会是最被世人期待的一本书。兰塞姆在他所安葬的著名圣保罗大教堂的墓碑上,用雕刻的手迹写道: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此书无意去弥补兰塞姆牧师留下的遗憾,因为绝无可能。但是,作为地球人的一部分,这些普通的纽约客在生命即将终结时所表露的忏悔、秘密或感悟,都具有人性的相通性和普遍性,故对活着的我们必然具有启发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是他们的一部分,差别要比想象中的小很多。 苡程 2012年5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