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白话聊斋/线装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蒲松龄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蒲松龄编写的《白话聊斋》是中国小说史上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也是中国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它的作者为清代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志异》的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鬼、花、妖,并以此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书中既有对风雨如晦的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赞叹;而其中数量最多、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美爱情。

《聊斋志异》问世后,一开始只是在民间传抄,直至蒲松龄去世51年后,才在浙江刻版问世。

为了方便阅读,本书特选取《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章,翻译成白话文,定名为《白话聊斋》,让现代读者也能体味到这部经典的隽永魅力。

内容推荐

蒲松龄编写的《白话聊斋》的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鬼、花、妖,并以此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书中既有对风雨如晦的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赞叹;而其中数量最多、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美爱情。

目录

考城隍

瞳人语

画壁

王六郎

偷桃

种梨

僧孽

崂山道士

蛇人

狐嫁女

娇娜

妖术

成仙

王成

青凤

画皮

贾儿

董生

陆判

婴宁

聂小倩

海公子

丁前溪

张老相公

水莽草

凤阳士人

胡四姐

侠女

酒友

莲香

阿宝

遵化署狐

张诚

口技

红玉

林四娘

胡氏

金陵女子

连琐

夜叉国

连城

商三官

庚娘

宫梦弼

雷曹

赌符

阿霞

翩翩

罗刹海市

田七郎

公孙九娘

促织

雨钱

姊妹易嫁

续黄粱

小猎犬

辛十四娘

寒月芙蕖

赵城虎

鸦头

封三娘

花姑子

西湖主

伍秋月

莲花公主

绿衣女

大人

向杲

鸽异

八大王

巩仙

二商

阿英

青娥

胡四娘

宦娘

阿绣

小翠

局诈

司文郎

丑狐

诗谳

佟客

于中丞

张鸿渐

折狱

查牙山洞

鸟语

乔女

公孙夏

真生

席方平

素秋

胭脂

瑞云

仇大娘

葛巾

黄英

书痴

晚霞

白秋练

王者

竹青

香玉

石清虚

嘉平公子

王桂庵

姬生

梦狼

试读章节

长安城里有个书生,名叫方栋,是远近闻名的才子。可是,他的品行却不太好,为人轻浮,一见到漂亮女子就色心大起。

清明节前一天,方栋独自在郊外散步,忽然看见几个骑马的婢女守护着一辆卷着大红绣花帘子的马车从大路那边缓缓走来。他发现其中有个婢女生得十分标致,就走近几步准备细看,却发现敞开的车帘内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位穿红着绿若天仙一般美貌的女子。

方栋生平第一次见到如此俊美的女子,顿时心头痒痒的。他跟着车子跑前跑后地想看个够,不觉走出好几里路。

这时车子忽然停下来,车内女子把一个婢女叫到车边,说:“快给我把车帘放下来,哪来这样一个疯少年,一直跟着偷看!”

婢女放下车帘,生气地盯着方栋说:“你知道吗?这是芙蓉城七郎子的新娘,现在要回娘家。你当是一般的乡下女子,可以叫你这个穷书生随便看的?”说完顺手从车辙下抓了一把尘土,使劲朝方栋头顶扬去。等方栋用衣袖挥尽尘土,揉揉眼睛再看时,马车已经消失不见了。

方栋满腹惊疑地回到家里,觉得眼睛里很不好受,叫人翻开眼皮一看,原来里面长了薄薄的一层膜。

睡了一夜,他的眼睛难受得更厉害了,一天到晚流泪不止。薄膜长得很快,几天就到了铜钱厚。特别是右眼,里面竟长了一个螺旋状的肉块,即使用遍所有的药也不能治愈。从此,方栋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方栋双目失明以后,心里十分烦闷。想起那天的举动,他后悔得要死。后来听说念《光明经》可以消灾除难,就买了一卷请人教他。初学时,方栋心里不免有些烦躁,后来也就慢慢安下心来。一年后,他心中的各种杂念都渐渐消除了。

一天,方栋正盘坐在那里专心念经,忽然听见左眼里有人说:“这里黑漆漆的活活憋死人哪。”

“咱们一块儿到外边透透气吧。”右眼里立刻有人回答。虽说声音细小得像蚊子叫,却也听得清清楚楚。

方栋正觉得奇怪,又感到鼻孔里痒痒的,好像有什么东西从里面钻出来走了。过了一会儿,鼻孔又痒痒起来,他觉得那东西顺着鼻孔爬到眼眶里了。

接着,眼睛里又传出了说话声:“哎呀,好久没到花园去了,珍珠兰怎么都枯死了?”  方栋平时十分喜欢珍珠兰。以前在花园里种了不少,他经常亲自浇灌,珍珠兰长得非常旺盛。自从他双目失明后,一直没再过问这些花草,刚才听了眼睛里的话,就把妻子叫来问:“花园里的珍珠兰怎么都枯死了,你没有及时浇灌它们吗?”

妻子问他怎么会知道这事,方栋就把眼睛里有说话声的事告诉了她。妻子急忙跑到花园里查看,果然如此。

方栋的妻子觉得很奇怪,想看看到底从丈夫鼻孔里会爬出什么东西,于是一声不响地藏了起来。

时间不长,她就看见有两个豆粒大小的东西从丈夫的鼻孔里钻出来。仔细一看,是两个长着翅膀的小人儿,刚落到地上,便一前一后出门去了。又过了一会儿,只见那两个小人儿手挽手走了进来,接着“嘤”的一声飞到丈夫的脸上,像蜜蜂找窝似的爬来爬去,最后钻到鼻孔里去了。

就这样,这两个长翅膀的小人儿,在方栋的鼻孔里进进出出闹了好几天。

一天,方栋又听见左眼里说:“路弯弯曲曲的,走起来真不方便,咱们干脆自己开个门吧。”

“不行,我前面的障碍太厚了,要开个门哪有那么容易?”长了螺旋状肉块的右眼里回答道。

“那就我先来试试,要是能办成,咱们打通一道门好了。”

左眼里的说话声刚停,方栋就觉得这只眼痛得厉害,好像要被人抓破似的。就这样剧痛了一阵儿,再一睁眼,哎呀,他的眼睛居然又能看见东西了。

方栋高兴极了,叫妻子过来看看他的眼。妻子发现他左眼里铜钱厚的膜破了一个胡椒粒大小的洞,黑油油的瞳仁闪着亮光。又过了一夜,左眼里的翳全部褪掉了,再仔细一看,里面竟有两个瞳孔。右眼依然没有什么变化,正应了眼里说的“打通一道门”那句话。

方栋虽然只有一只眼睛看东西,但视力并不比原来两只眼睛的时候差。从此.方栋不管做什么事,言谈举止格外检点,人们都夸他是个品行端正的人。

芙蓉城的主人不知是何路神仙,莫非是菩萨现身吗?那小瞳人劈开“门户”,让方栋能够重见光明。看来,鬼神即使再凶恶,又怎能不允许人悔过自新呢?P9-10

序言

《聊斋志异》是中国小说史上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也是中国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它的作者为清代小说家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小地主兼小商人家庭,蒲家为淄川地区的世家,十分重视子弟的功名。受此影响,蒲松龄一生都为功名所累。

他19岁时参加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轰动乡邻,此后连年赶考,却屡试不中,一直到70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深陷于科举考试之中。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屡试不中的挫折及随之而来的贫苦生活使他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并对科举制度有所质疑;另一方面,他又深受传统价值观和家风的影响,始终无法割舍对“金榜题名”所抱有的那份希望。在这种矛盾心理的影响下,他常常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对生活的一些企盼投射到作品当中。怀才不遇的落魄书生、不期而至的美丽女妖、在妖术的帮助下获取功名……这些出现在小说中的情节,与其说是蒲松龄的文学创作,倒不如说是他本人在内心极度绝望的情况下所做的“白日梦”。

当然,“白日梦”只是《聊斋志异》中很小的一部分。这部小说集是蒲松龄在广泛搜集民间传说和野史逸闻的基础上,精心整理、撰写而成的,因此可以说它是当时流传在纸面上或口头上的各种奇闻异事的一个大合集。清人邹锼曾在《三借庐笔谈》中这样描述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过程:“蒲留仙先生作《聊斋志异》时,每临晨携一大瓷缸,中贮苦茗,具烟一包,置行人大道旁……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成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成。”虽然这只是邹瞍的一家之言,并不一定真有其事,但足以想见蒲松龄在创作这部小说时所采取的虔诚态度、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

蒲松龄从青年时代就开始为《聊斋志异》搜集素材,到他40岁时,这部巨著才得以完成。可以说,他将自己人生中最好的时光都倾注在了这部巨著的撰写上。此后,他又对全书进行了多次增删,最后将其定为16卷,491篇。

《聊斋志异》的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鬼、花、妖,并以此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书中既有对风雨如晦的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赞叹;而其中数量最多、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美爱情。

从艺术成就上看,《聊斋志异》将古代小说中“志怪”、“传奇”和“人情”融于一体,吸收了古代白话小说的长处,形成了独特的简洁优雅的文言风格。同时,它又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并具有极强的社会批判性。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个个鲜明生动:写贪官污吏,无不面目丑恶、朋比为奸;写科举考试,则应举者鹦鹉学舌,科考官有眼无珠;写爱情,则痴男怨女,莫不多情;写女子,则拈花微笑,娴雅动人。从故事结构上看,其情节曲折离奇,布局严谨巧妙,让读者开卷后兴味盎然,不愿释手。

《聊斋志异》问世后,一开始只是在民间传抄,直至蒲松龄去世51年后,才在浙江刻版问世。成书定名为《聊斋志异》,是因为“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书刊行之后,风靡坊间,人们公认“小说家谈狐说鬼之书,以《聊斋》为第一”。此后,“聊斋热”一直持续着。截至目前,在我国的古典小说里,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够像它那样古今风靡、雅俗共赏、老少皆爱。

为了方便阅读,本书特选取《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章,翻译成白话文,定名为《白话聊斋》,让现代读者也能体味到这部经典的隽永魅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