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什么总是执行不到位?年初辛辛苦苦制订出来的工作计划,为什么到了年底就“泡汤”?企业工作人员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为什么工作却始终没有起色?遇到此类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
企业要具有竞争力,要改变命运,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向市场提供结果。因为竞争力归根结底是结果的竞争,结果是企业生存的底线。当市场向企业要结果,企业急需的结果又从何而来?
《结果才是硬道理》不仅是一本励志书,还是一本有针对性的、实用性的工具书。在将理念融入打动人心的故事之中的同时,本书更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读者可在反思中得到启发,并将所得理论知识付诸于创造结果的行动。本书由陈明亮编著。
困难不是放弃的借口,恰恰是坚持的理由。工作上的事,没有不能,只有不肯。因为心不难,事就不难。一旦找对方向、方法,我们就能在通往结果的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我们要得到理想的结果,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学习虽不能改变我们的起点,但能改变我们所能到达的终点。因此,哪里有困难,哪里要结果,哪里就需要这本书。
《结果才是硬道理》围绕“结果”这一主题,秉持“为企业工作就是提供结果,提供结果就是对自己负责”这一思想,批驳现代职场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观念,并从思路、态度、细节、行动、执行、效率、坚持、专注等多个方面,探讨了追求结果对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意义,以及对于企业塑造卓越执行能力所具有的巨大价值。
如果您正在为如何打造信心、提升绩效、达到目标而发愁,《结果才是硬道理》将是您的不二之选。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结果才是硬道理”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企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追求、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本书由陈明亮编著。
莱特兄弟曾发表过一场言短意深的演讲:“据我所知,鸟类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就在发表这段演讲前不久,莱特兄弟成功试飞他们发明的世界首架动力飞行器,开创人类飞行的新时代。
结果是一种行动,结果比嘴会说话。无论如何叫嚣,结果终将说明一切、证明一切!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它在当今企业的地位越发凸显。
多年前,日本东京帝国饭店迎来了一位相貌秀美的新员工。这名员工的第一份工作在厕所,她的岗位是厕所清洁员。
帝国饭店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厕所的清洁,要求马桶光洁如新。新员工把厕所洗了很多遍,感觉马桶已经达到帝国饭店的要求,于是停止了打扫工作。她对主管说,我已经打扫干净了。主管来到她面前,跪在地上,拿着抹布把马桶周围的黄色痕迹擦掉,戴上手套去刨马桶。如此重复几次,然后冲洗了一遍。
最后,出乎这名员工意料的是,主管居然将马桶装满水,并从里面舀出一杯水,一饮而尽。在整个过程中,主管没有说一句话。
主管没有说一句话,但是马桶水可饮用这一结果已经说明光洁如新的标准。从此,新员工彻底明白了什么是干净。
此后,这名新员工秉持着“实际结果胜过万语千言”这一原则,成为日本最年轻的内阁邮政大臣。她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位依靠工作结果获得评价的政治家,而不是最初的支持率。
与日本的前内阁邮政大臣不同,中国著名电子设备公司华为有这样一位“口才出众”的员工,他的名字叫王亮(化名)。
加入华为后不久,王亮就开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并给总裁任正非写了一封信,洋洋洒洒数千字。在这封书信中,他对华为的经营战略问题发表了许多“高见”。
想知道任正非对王亮的评价吗?
任正非的评价如下:“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有,建议辞退!”
如果留这类聒噪的员工在公司,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不妨看看“有为青年”李进在某企业的表现。
2009年7月,大学毕业的李进到一家大型公司上班,开始其销售生涯。因为大学学的是管理专业,李进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他认为自己是管仲、乐毅、诸葛亮再生。
闲暇之余,李进总会用高谈阔论来指点同事。同事们听到最多的就是,“你们这种做法太落后了,必须彻底改变”。当同事向他请教解决的问题时,他就像赵括一样纸上谈兵,说得头头是道。说完后,李进还不忘摇着头对同事补上一句:“唉,你们真不行”。
一年后,李进仍然做着他的销售工作,每月依然拿着800元的基本工资,加上饭补和偶尔撞上门的小订单,最多也没超过3000元。而和他同时进入公司的销售员,有的被提拔成区域代理,有的被提拔成部门经理,即使和他一起奋斗在销售一线的其他员工的工资也超过万元。
李进认为自己的管理才华,不能就这样埋没,于是向人力资源部提交申请,要求调到策划部。当人力资源部没有批准他的申请时,李进很不服气,气冲冲地来到经理办公室进行理论:“为什么我这么有才华的人,不能去策划部?”
经理一脸平静地答复李进:“就凭你给我们的结果,你的销售业绩连新入职的员工都赶不上!”数天后,这名夸夸其谈的李进被老板“请”走了。
事实胜于雄辩。谁行,谁不行?结果一目了然。本领不是吹出来的,它要的是行动。 具体到说(此处的说,绝不是盲目的承诺)与做,有人把员工分为六类,即诚信者(说到并做到)、大话王(说好的但不做)、闷葫芦(不说但去做)、旁观者(不说也不做)、矛盾者(说不好的但去做)、评论家(说不好的也不做)。
毋庸置疑,评论家表现最差,荣为裁员之冠。榜眼则是旁观者,而探花则在矛盾者和大话王之间诞生。事实上,两者有较大的反差。矛盾者常常抱怨,但在行为上一点也不马虎,工作的结果很出色。大话王则“说完等同于做完”,由于能力和个人意愿问题,只用嘴上功夫来逃避做事的责任。
在此公布企业裁员的三甲,他们分别为:评论家、旁观者、大话王。不难看出,这三类员工都没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结果。
“如果说语言是银,沉默是金,那么行动就是钻石。”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人物、已故的阿拉伯雄狮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曾这样告诫他的儿子。行动之钻胜过夺目的银,胜过灿烂的金。其耀眼之处恰在于它能催生结果。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结果是一种行动,结果比嘴会说话。所以,不管我们从事的是什么行业,在企业中处于什么位置,一项工作或任务下达时,就应当机立断,立即行动,直奔结果。只有这样,企业才会钟情于我们,成就才会最大限度地眷顾我们。P2-4
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什么总是执行不到位?
年初辛辛苦苦制订出来的工作计划,为什么到了年底就“泡汤”?
企业工作人员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为什么工作却始终没有起色?
遇到此类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
企业要具有竞争力,要改变命运,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向市场提供结果。因为竞争力归根结底是结果的竞争,结果是企业生存的底线。当市场向企业要结果,企业急需的结果又从何而来?
只能从员工中来。作为企业的一员,如果我们爱企业,对企业负责任,我们就要为它创造结果。如果不能创造结果,那么我们就是在剥削企业。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迪亚德·基普林曾经说:“弱肉强食如同天空一样古老而真实。”在这个永远属于强者的、在这个以结果论成败、以结果论英雄的时代,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弱者是没有立锥之地的。企业蓝图再宏伟,如果不能为市场提供结果,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个人文凭再高、再努力,如果不能提供结果,一切都只是空谈。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结果才是硬道理,1万个理由也无法与1个结果相抗衡。只有能创造结果者、竞争能力突出者才能生存。不论是衡量一个企业的发展,或是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主要的标准就是——提供结果的能力。
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说:“我们用最高的工资聘用最出色的人。”谁是企业中最出色的人?
很显然,比尔·盖茨所说的“最出色的人”就是能够为企业提供结果的人。
企业是我们努力证明自己成绩的战场,我们证明自己价值的唯一准则就是提供结果。除了做能提供结果的人,我们没有别的途径能让企业青睐自己。只有结果能让我们在职场中生存下来;只有结果能证明我们的工作能力和价值;只有结果能让我们的“能力指数”和个人信任度大幅上涨。作为企业的一员,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一切为企业利益着想,一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结果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拿破仑说,结果造就伟人;杰克·韦尔奇说,要想获得晋升,就要提供动人的、远远超出预期的结果;柳传志说,我不会用言语去回应质疑,我只用具体的结果赢取信任。
其实成功者和失败者在最初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同的是,有的人脱颖而出,得到赏识,成就越来越高,有的人却永远庸庸碌碌,始终得不到重视。卓越与平庸、激情与疲弱、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其实也只有两个字:结果。
结果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发送传真是任务,收到清晰完整的传真是结果;拜访客户是任务,拿到回款或者新订单是结果;生产产品是任务,提供保质保量的产品产生效益是结果;质量检查是任务,防止出现相同的错误是结果。实际上,结果是一种行动、一种方法、一种责任、一种理念、一种精神。
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不管我们生活在哪个国家,从事什么行业,只要我们工作一天,就必须提供结果。
所以,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员工?答案自然是最能创造结果的员工。怎样才能创造最好的结果?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是每个员工最关心,也最头疼的问题。
很多人说,我已经很努力了,没能提供结果是有客观原因的。付出了这么多,我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但我们是靠结果生存,不靠理由活着。没有结果,企业就会死亡,没有结果,个人就会被淘汰出局。 困难不是放弃的借口,恰恰是坚持的理由。工作上的事,没有不能,只有不肯。因为心不难,事就不难。一旦找对方向、方法,我们就能在通往结果的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我们要得到理想的结果,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学习虽不能改变我们的起点,但能改变我们所能到达的终点。因此,哪里有困难,哪里要结果,哪里就需要这本书。
本书围绕“结果”这一主题,秉持“为企业工作就是提供结果,提供结果就是对自己负责”这一思想,批驳现代职场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观念,并从思路、态度、细节、行动、执行、效率、坚持、专注等多个方面,探讨了追求结果对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意义,以及对于企业塑造卓越执行能力所具有的巨大价值。
如果您正在为如何打造信心、提升绩效、达到目标而发愁,本书将是您的不二之选。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结果才是硬道理”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企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追求、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结果才是硬道理》不仅是一本励志书,还是一本有针对性的、实用性的工具书。在将理念融入打动人心的故事之中的同时,本书更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读者可在反思中得到启发,并将所得理论知识付诸于创造结果的行动。
我们用最高的工资聘用最出色的人。
——微软公司前董事长比尔·盖茨
要想获得晋升,就要提供动人的、远远超出预期的结果。
——通用电气公司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
我不会用言语去回应质疑,我只用具体的结果赢取信任。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萤事长兼总裁柳传志功劳对公司才有贡献,苦劳对公司的贡献是零。
——巨人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史玉柱
再完美的思想、滴水不漏的计划,如果不落实,就不会产生生产力。
——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结果造就伟人。
——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