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乾隆帝国(华丽而又停滞的王朝)/创时代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文武//韩春艳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乾隆皇帝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英明帝王”,他和祖父康熙、父亲雍正共同开创的大清朝的“康乾盛世”被后人津津乐道。但是在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背后,大清帝国已经呈现出了末世的征兆,而作为统治这泱泱大国的乾隆皇帝,却似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沉醉在自己“天朝大国”的美梦里。殊不知“天朝美梦”的背后是贫苦百姓的度日如年,苦苦挣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时代,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记取的王朝。《乾隆帝国(华丽而又停滞的王朝)》将为你揭晓清王朝由盛转衰的秘密……本书由文武,韩春艳著。

内容推荐

如果把清王朝比做一座高山的话,乾隆帝就是站在山巅的那个人,他带领着清王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但站在山巅的乾隆帝却迅速地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清王朝在达到巅峰的同时未能避免盛极而衰的历史宿命。

这个兴盛而又保守、浪漫而又现实、华丽而又停滞、辉煌而又可悲的王朝最终为浮华吞下了自己种下的苦果。《乾隆帝国(华丽而又停滞的王朝)》将为你揭晓清王朝由盛转衰的秘密……

《乾隆帝国(华丽而又停滞的王朝)》由文武,韩春艳著。

目录

一个家族与一个王朝

神秘的爱新觉罗家族

定鼎中原的求索

祖孙三代的清王朝

千疮百孔的旧船与暗弱无能的船长

自我陶醉的“盛世"美梦

志得意满的盛世之主

光环背后的阴影:无可挽回的盛极而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灿烂夕阳:走在上坡路上的“盛世”经济

从游牧到农耕的成功转型

全线飙红的手工业

与民为善的“减负”行动

兴修水利:助推盛世腾飞

赈灾保民:灾民心中的盛世

辉煌与腐朽:盛世王朝的政治格局

守成君主的政治游戏

腐朽:压垮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巩固与扩张:十全老人的军事作为

征伐准噶尔,维护国家的统一

平定回疆,对分裂说“不”

屡起战端,武力的炫耀

兵伐金川,虚荣心催生的穷兵黩武

兴盛与压制:矛盾中的乾隆文化

绚烂光彩的文化盛宴

繁花似锦的文坛

多才多艺的“文人皇帝”

文化公案:专制统治的必然产物

面子与资本:浮华面具下的真容

衣锦还乡的情结

奢侈的寿典

旅游是件很快乐的事

挥霍背后的白骨

天朝上邦:走向下坡路的乾隆时代

盲目自大:走向没落的开始

英使来朝:天朝上国的悲哀

闭关锁国:被关闭的最后一扇窗户

江河日下:最终到来的夕阳

帝国名臣的典型面孔

父子宰相的宦海沉浮

才华横溢的“纪大烟袋”

“和珅效应”:放大镜下的乾隆朝

忆古思今品乾隆

乾隆皇帝的功过是非

无法挽救的没落王朝

后记

附录 乾隆大事记

试读章节

对于任何家族而言,它的根在哪里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满洲实录》、《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等典籍中对爱新觉罗家族发祥的神话传说均有记载。而其中以《满洲实录》的文字较为详明。《满洲实录》开篇写道:

满洲原起于长白山之东北布库里山下,一泊名布勒瑚里。初,天降三仙女浴于泊。长名思古伦,次名正古伦,三名佛古伦。浴毕上岸,有神鹊衔一朱果置佛古伦衣上,色甚鲜艳,佛古伦爱之不忍释手,遂衔口中。甫著衣,其果入腹中,即感而成孕。后生一男,生而能言,倏尔长成。母告子日:“天生汝,实令汝以定乱国。可往彼处,将所生缘由一一详说。”言讫忽不见。其子乘舟顺流而下,至于人居之处。彼时长白山东南鄂谟辉(地名)鄂多理(城名)内有三姓,争为雄长,终日互相杀伤。适一人来取水,见其子举止奇异,相貌非常。回至争斗之处,告众……三姓人闻言罢战,同众往观。及见,果非常人,异而诘之。答日:“我乃天女佛古伦所生,姓爱新(汉语金也)觉罗(姓也),名布库里雍顺,天降我定汝等之乱。”因将母所嘱之言详告之。众皆惊异。三姓人患争,共奉布库里雍顺为主,以百里女妻之。其国定号满洲,乃始祖也。

这就是清王朝“钦定”的始祖“历史”,经过大肆渲染,曾为每一个满族人耳熟能详。在这个传说当中,清朝皇室就告诉人们:爱新觉罗的始祖也就是满洲始祖,是天女佛古伦所生;爱新觉罗的发祥地就在长白山。

也正因为清朝皇室把长白山认定为始祖诞生地,自此长白山就被神圣化了。所以,清朝的皇帝康熙、乾隆等都曾经派大臣或亲王前往长白山瞻礼,祭祀和缅怀先祖,并且还留下了一些祭文、诗词。内容当然大同小异,不外乎把长白山视做龙兴之地,大清王朝的根基。

使用神话传说来说明自己先祖的历史,并非爱新觉罗家族首创。在这里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诗经·生民》是一首带有神话色彩的周民族的史诗,它叙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和发明农业的历史。后稷的母亲姜螈因为无子而祷告于神灵。她不小心踩到了神的脚印而受孕。而这个新生婴儿也充满了灵异。母亲姜螈把他扔到小巷,牛羊就来爱护喂养他;再把婴儿弃至林中,却遇上砍柴的樵夫;又置婴儿于寒冰之上,鸟雀就用羽翼来温暖他。而这个孩子长大后果然不同凡响,他以自己的行动来教导自己的族人从事种植业,而且取得了好收成。

除了文学作品,更能体现这一特点的还有同样以异族而统治中原广大地区的鲜卑人。在《魏书》当中皇室对于自己真实的出身讳莫如深,也玩起了这样的把戏。鲜卑的皇室把自己的远祖归结到黄帝轩辕氏那里,为自己统治汉族找了一个美丽的借口。在过了若干世之后,鲜卑族到了圣武皇帝这里,“圣武皇帝讳诘汾,尝田于山泽,欺见辎耕自天而下。既至,见美妇人自称天女,受命相偶。旦日请还,期年周时复会于此,言终而别。及期,帝至先田处,果见天女,以所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当世为帝王。’语讫而去。即始祖神元皇帝也”。把自己先辈的出身和天女联系在一起,是人神结合的产物,这是很多民族证明自己优良血统和光荣历史的一个惯用手法,爱新觉罗氏也不例外。

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给今人带来很多困惑,因为神话传说毕竟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经过国内外学者长期研究,这个历时已久的谜团才逐渐清晰。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来看,爱新觉罗祖先的发祥地,原在遥远北方的松花江流域。这个家族是和建州女真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在女真内部,由于私有制度的发展,激起了他们对农业社会人口与财产的觊觎。而对明朝、朝鲜边境的频繁骚扰又招致严重的打击。明朝军队、朝鲜军队对女真人进行过多次赤裸裸的报复和屠杀,使得建州女真元气大伤,几十年后才得以复苏。直到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迄明嘉靖年间,迭遭重创的建州女真才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与毗邻的明朝和朝鲜基本保持了和平关系。而在此期间,爱新觉罗氏的祖先们由原籍的松花江畔斡朵里辗转南迁,多历坎坷,几度周折,前后历时200年,最后落脚在和明朝辽东毗邻的赫图阿拉一带。

岁月悠悠征程漫漫。爱新觉罗氏和其他女真族一代又一代人执著南迁,备尝艰辛,甚至付出了沉重代价,但也因此大为密切了与南方先进农业民族的关系,使本民族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爱新觉罗家族开始从众多女真氏族中脱颖而出。

关于爱新觉罗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这个姓氏的真实含义。在满语中,“爱新”是族名,“金子”的意思。“觉罗”是姓氏,是以努尔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觉罗”(黑龙江省依兰一带)作为姓氏。“爱新觉罗”这个姓氏的含义是,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P2-4

序言

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乾隆皇帝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英明帝王”,他和祖父康熙、父亲雍正共同开创的大清朝的“康乾盛世”被后人津津乐道。

但是在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背后,大清帝国已经呈现出了末世的征兆,而作为统治这泱泱大国的乾隆皇帝,却似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沉醉在自己“天朝大国”的美梦里。殊不知“天朝美梦”的背后是贫苦百姓的度日如年,苦苦挣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时代,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记取的王朝。

华丽的乾隆帝国

乾隆皇帝对自己的一生自许颇高,多少有点儿和自己的爷爷康熙大帝试比高的劲头儿。是啊,你看,我爱新觉罗·弘历文治武功哪方面不都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佼佼者?即使以往的那些盛世明君有谁又达到了我的高度?

论文治,乾隆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子。他不但精通满文、汉文,连蒙、藏、维吾尔等多种语言文字都能熟练掌握。乾隆喜爱书法,至老不倦。所到之处,挥毫题字,墨迹之多,罕与伦比。其诗歌总数多达四万多首,几乎和《全唐诗》相等。他主持纂修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共收书3460种。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分的重要古籍,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论武功,乾隆爷的“十全武功”不遑多让。虽有王婆卖瓜、滥竽充数之嫌,但对新疆和金川的用兵对巩固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些战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与民族的统一和稳定,贡献是不容抹杀的。在经济民生方面,他一贯主张勤政爱民。他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蠲免天下钱粮,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

乾隆一朝,能臣无数。他善于知人善任,提拔了傅恒、兆惠、阿桂、刘统勋、刘墉、纪晓岚等才华出众之士,为自己政权的稳定觅得了得力助手。

停滞的盛世王朝

在乾隆王朝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另一番景象。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一个夸大其词的盛世。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朝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唯有社会制度的改革才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解决中国社会当时面临的诸多问题。但乾隆看不到这一步,或者即使看到了也不会迈出这一步。所以他和自己的祖父与父亲一样,以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用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和产量来解决爆炸式的人口增长。但这些只是治标不治本的隔靴搔痒。所以,所谓的盛世是一个贫穷的盛世,是一个暂时安稳的盛世。毫无疑问,乾隆统治下的清朝,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

在乾隆皇帝还认为自己是天邦上国、无所不有的时候,一个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破茧而出”。坐井观天的乾隆皇帝是幸运的,至少在他统治的六十年中,危机还没有真正浮出水面。但他的子孙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随后的一百余年中,大清朝的国门被洋人的大炮轰开,内忧外患的清王朝也走到了尽头。

后记

乾隆王朝是清王朝引以为傲的“盛世”,但“盛世”之下,其实难副。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会看到,“乾隆盛世”来自康熙、雍正两代人的财富积累。有幸能享受到这份财富,这是乾隆的福气。有了雄厚的资本做铺垫,施展起拳脚来自然会虎虎生风。但是老本不能吃一辈子,乾隆这位大清帝国的掌舵人既没有爷爷康熙的胸襟,更缺乏老爸雍正的魄力,当他满足于自己的这条大船坚如磐石的时候却没有看到一道道裂纹和虫蛀蚁噬的黑洞。

这条大船在乾隆船长手里被过度地透支了未来,继任者们即使想让它重新焕发青春活力却每每无功而返。小修小补已经无济于事,而改弦更张对于将祖宗家法奉若神明的他们显然不切实际。这条千疮百孔的旧船在洋鬼子的坚船利炮面前风雨飘摇,终于在辛亥革命的枪炮声中结束了自己两百多年的辉煌与耻辱史。

掩卷沉思,我们感慨良多。解读那段历史,我们会看到许许多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向我们诉说。本书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力求全面地展示乾隆皇帝乃至清王朝的功过是非,试图以正说的方式还原乾隆王朝的真实历史,让我们感悟过去,展望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在正说的基础上,也糅进了一些传说故事,希望读者在客观地审视历史的同时,还能轻松地笑上几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本人从中受益匪浅,因为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致谢,这里对这些文献资料的作者一并表示最为衷心的感谢。同时,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疯狂的战船。如果说它在过去的150年问依旧能够航行,以一种貌似强大的外表成慑邻国,那是因为侥幸出了几位能干的船长。一旦碰到一个无能之辈掌舵,一切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即使不会马上沉没,也是像残骸一样随处漂流,最终在海岸上撞得粉碎,而且永远不可能在旧船体上修复。

——英国特使马嘎尔尼眼中的乾隆帝国

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于斯为盛。享祚之久,同符圣祖,而寿考则逾之。自三代以后,未尝有也。惟耄期倦勤,蔽于权幸,上累日月之明,为之叹息焉。

——《清史稿》对乾隆的评价

国家之正供,原出于闾阎,今地方被灾,应行赈恤,以取之于民者用之于民,是属理之当然,虽多何所吝惜。

——《清高宗实录》乾隆对赈济灾民的看法

传统观点认为汉、唐是真正的盛世,无论国力还是文化等诸方面都达到了极盛,而清朝已经开始衰落,不如汉唐。我则认为,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发展程度最高、最兴旺繁荣的盛世。

——清史学家戴逸眼中的盛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