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春生万物可食补
·春天要“吃苦”,今后不受苦
上周末,晨练时我顺便逛了逛金钩河边的早市。
早市上的菜琳琅满目,热热闹闹,让主妇们眼花缭乱,心里兴奋得想尖叫。蔬菜品种要比超市里保鲜膜裹着的“高贵菜”多得多,反季节蔬菜虽然占了绝大多数,但也不乏很畅销的时令菜。慧眼识珠的我,一下子发现了淹没其中的“瑰宝”——穿心莲!
穿心莲
这种有着厚墩墩、油亮亮绿叶子的菜在这个季节吃再合适不过了。上餐桌的穿心莲是菜用穿心莲,虽然都有清火的功效,可它和药用穿心莲还是不同的,药用穿心莲不能食用,而菜用穿心莲是人工培植的野菜。穿心莲吃法很多样,无外乎麻油凉拌、蒜蓉清炒或者涮火锅,口感也没有什么特殊,甚至有些苦味儿,但喜欢吃的人还是不少,就是因为它的药食两用。
穿心莲的叶子和花捣烂可以用来治疗青春痘和压力导致的粉刺,对于幼儿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的湿疹也有疗效。它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祛燥湿的功效。此外,它还含有穿心莲酯等天然消炎和抗病毒成分,在春天食用它,对流行性感冒、肺炎,爱发作的咽喉炎、口角炎、高血压、胆囊炎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苦菜
除了穿心莲,在菜摊上还有鱼腥草、豌豆苗、荸荠、春笋之类的高档蔬菜,都是适合春天吃的清火菜,尽管价格稍高,但由于懂得养生、食疗的百姓现在是愈来愈多了,这类菜一会儿就卖光了。
菜,看来不是非要好吃才受欢迎,因为到了春天,人们的身体需要这些带有“苦味儿”的清内热的蔬菜,所以,就到处寻来吃。
而此时,大地上早就长出了许多带着“苦味儿”的芽芽,预备给你“吃苦”了。
蒲公英
蒲公英,在4月里紧跟着荠菜就冒出来了,开着黄花,然后很快地就举着小伞飞了。
蒲公英也是微微苦的,凉拌着很好吃。我最推崇它了,因为它有很好的清肝解毒功能,用它治疗扁桃体炎和乳腺炎,还有急性黄疸型肝炎都是马到成功的。我的一个朋友,在药店里用几乎说不出话的嗓子给我打来电话,问买什么消炎药。我告诉他,不要受药店促销员的干扰,只管走到中药匣子前,花上一元二角钱,买二两蒲公英,回办公室,让秘书煮水,一直喝,到晚上就可以开会了。他将信将疑,说如果到了晚上还不见好,就找我算账,我说晚上我给你打电话,如果好了,你要请我吃“净雅”。结果,我让他治嗓子只花了一元钱,他因为怀疑我的医术,而付出了“净雅”双人海鲜自助大餐的心痛代价!
紫花地丁
还有,紫花地丁,那种貌似高贵的鸢尾花的紫色小野花,在春天是随处可见的,其性寒味微苦,也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和蒲公英是一样的高手。焯了,凉拌吃,是美味。
开着小黄花的苦菜,我们在电影《苦菜花》里看见过它的芳影,它在春天经常出现于农家菜的食谱之上。春天,这些带着苦味的菜可以帮助我们清除一冬天积攒的内热、肠毒,对春天的生发和夏天的生长都很有好处。
其实,在春天,不光是野菜带着苦味儿,就连花儿也是苦的哩!很多人不知道,春天里第一个带头迎春的花,就是奇苦无比的连翘啊!
P1-3
药食同源,不时不食
在南方,人们不必像北方人那样在冬天啃萝卜白菜,即便冬天都有青菜吃,但每样青菜也是有季节性的,不是它的生长旺季,讲究养生的人。就须“不时不食”,因为营养大大降低了。
现代人普遍喜欢自诩为“吃货”,以讲究美食为自豪,但其中真正懂得美食的人又有几何呢?大多是舌尖上的享受主义罢了,若要真正懂得美食,还得好好学学古人。
孔子在《论语·乡党》中提出“不时不食”,其实,即便没有反季节蔬菜大棚的干扰,我们中华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已有了“四季食单”。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上的菜都不重样儿,那是因动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肉质会有不同。“小满河歪瘦蹩子,夏至鲫鱼空壳子,端午螃蟹虚架子”,说的便是违时之食。清明前,刀鱼刺软,河蚌浆足,夏用鲤、虾,秋鲈霜蟹,都是因为此时的鱼虾,体肥味美,养分充足。“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说的就是鳜鱼、河豚的最佳食用时机。
每年的夏季,我都会去找泥鳅和鳝鱼来吃,就是因平时不起眼的这两样水鲜此时就成了健脾祛湿的宝,吃上它们呢,不仅排了湿毒,还大补了身子,比担惊受怕地去买虫草,性价比不知高出多少。
动物有营养时间表,植物也有,为此西方人还发明了“生物动力学”养殖法,尤其是应用到葡萄酒庄园,因为人们发现:在不同的月亮周期时采摘的葡萄,味道有所不同;即使同一月亮周期摘下来的葡萄在酿酒的过程中,因为入桶发酵的时刻不同,酒的味道也会不一样。人们摸清了这些植物的规律,就总结出什么时间去收割植物的茎,什么时间去收割植物的叶,什么时间去刨它的根以获取植物的最佳营养。
一般来说,植物全株,食其茎叶者,应取其木质素最少时,比如春季的蕨菜;食其根茎者,宜在其淀粉含量充足,并易于糖化时,比如秋季的红薯;选食其花者,宜在含苞待放时,比如夏季的金针菜;选食其果者,当不食未熟之果,就是不熟的香蕉或木瓜,最好不要吃。“五月萝卜空心菜,六月韭菜老驴草”,是一点不假的。
一般香椿,我是主张吃早不吃晚的,当然得是树香椿,而不是温室的苗香椿。香椿之所以微量元素丰富,且有“助孕素”的美誉,就是因为大树的根系吸饱了一冬天的土壤营养,然后在春天把营养送到枝头,所以,刚出来的春芽富含更多的营养。
除了营养,规避植物本身的毒素风险也是“不时不食”的一个重要理由。民间说谷雨不食香椿,其实不光是香椿芽在谷雨之后已经长成香椿叶,最关键的是因为老的香椿芽开始亚硝酸盐增多了,吃多了容易中毒,有生命危险。同样道理,西红柿在红透了才适合去吃,而绿色的西红柿,是不能吃的,里面含有较多龙葵碱,吃了容易中毒。植物的这个成熟潜规则,主要是为了避免在自己成熟繁殖之前被动物所食,无法留存基因。
渔民的祖训是:网鱼的网眼儿不能太小,将未成熟的幼鱼一网打尽;鱼群繁殖的季节要休渔,让鱼休养生息。猎人的祖训是:猎到幼崽,要放回洞穴;猎到哺乳的母兽,要放归森林,让它去哺育后代。那耕田的农民呢?看天吃饭,地也要休养生息。过去都是土地轮耕甚至是歇一年再种的。如今,农民种庄稼,都是一年接一年,一季接一季,土壤来不及新陈代谢,就被强势的化肥给板结,变成“死土”,失去活力。因此,我们如今吃到的用板结的土壤、催肥的土壤种出来的蔬菜就淡然无味;我们中医用过去古方剂量的中草药给人治病,就药到,病不除。不该吃的,硬要贪婪地索取,势必受到自然的惩罚。
老天爷给的恩赐,要珍惜。像春天长出的一些野菜,都是取其嫩芽的。采蒲公英时,要备一把剪刀,剪去嫩芽和花苞即可,不必挖根。蒲公英是多年生草药,全株都可药用,但根是需秋天才采的。刺儿菜,在春天是凉血止血的好药材,还可以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刺儿菜嫩的时候,刺儿是软的,可着劲儿让你采,焯焯就能吃。等夏天来了,就吃不成了,扎嘴得很。还有那春天里长出来绿茸茸的扫帚苗,就是药铺里赫赫有名可治膀胱炎和尿道炎的地肤子的嫩茎叶,也称地肤苗,具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春天呢,你拿它来裹了薄面蒸了,或是清炒、凉拌、做汤,都是美味;可过了春天,你就无福消受了,等到了秋天,你只能拿它晒干了做扫帚。艾草也是,清明时节,拿来做青团,可以预防瘟疫,而盛夏季节,只能熏蚊子,此一时彼一时也!所以,野菜就是春菜,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抓住时机才是王道!
其实,大自然的应季食物是有它的规律的,每一个生灵都依从着“天意”来休养生息,配合生物链的循环往复运行。忤逆者,是会被整个自然所抛弃的。
春天呢,万物向上生长,升发繁殖,所以,大自然给我们准备的也是从土里钻出来的荠菜、春笋、芦笋、韭菜、小葱、青蒜、菠菜;从树梢顶出来的香椿芽、木兰芽、花椒芽。这些都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和升阳的作用。就连水里的虾,在桃花泛红时也是最肥美,虾助肾阳,对提升生育能力有益。所以,春天里人们常吃的几道菜——香椿炒鸡蛋、油闷春笋、小葱拌豆腐、菠菜蘸酱、韭菜炒大虾、绿豆芽春饼,其实都是大自然给配的食疗菜谱,清了冬天的湿热,助了升发的阳气。
夏天呢,也是一样,水里生的茭白、荷叶、莲子、莲藕、鸡头米、菱角米、泥鳅、黄鳝可以祛湿;番茄、西瓜含有番茄红素,可以养心;还有,豇豆、空心菜、豆角、毛豆、茄子都是可以去夏湿和养心血管的。夏季的应季菜就是适合在夏季里用,有益而无害。
秋天,自不必多说,秋藏,藏的是果实、是营养,所以树上结的果实、地里长的庄稼都蕴藏丰富的营养物质,留给万物生灵过冬备用。
冬天,大自然一片寂静,白茫茫一片。能御寒又能清肠热的根茎类食物开始登场:萝卜、白菜、土豆、洋葱、豆薯、雪莲果……够了,有本事搞到食物的都是强者,体弱多病的生灵,在这个轮回结束之季就该撤场道别了。而更有生命力的生灵将在冬天养精蓄锐,等待下一个繁殖季节的到来……
说白了,就是春天吃芽、夏天吃叶、秋天吃果、冬天吃茎,简单不?大自然本来就是简单而朴实的,把真理模糊的是人类的自以为是。
不时不食,不只是养生,也是一种信仰。人,不能不懂天意,要知道顺从天意,才是“道法自然”啊!
《不时不食(你不可不知的对症饮食养生经)》是曾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栏目作讲座的著名营养专家刘纳老师的最新力作,是非常实用的营养大全。
在这本《不时不食(你不可不知的对症饮食养生经)》里,刘纳老师用真实的故事和浅显的道理告诉您如何吃才能不生病,如何吃才能营养又健康,如何吃才能年轻又长寿,如何吃才能摆脱身体亚健康。针对不同人群,分不同季节,刘纳老师用您身边常见的食材,帮助您掌握实用和朴实的养生智慧,教您吃得营养健康、活得舒心开心。
本书不仅告诉您吃什么,而且还告诉您如何吃。刘纳老师将有效的养生智慧通过小贴士等多种方式告诉您,使您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通过刘纳老师实用的小窍门,您在家、在办公室、在旅途中就能随时随地对自己进行忠诚的呵护和关爱了。
《不时不食(你不可不知的对症饮食养生经)》——妈妈没有教、营养师都在学的健康秘技。很实用的对症饮食法大公开,能够让你快速了解每种食材的营养与效用。
如何吃才能不生病?如何吃才能营养又健康?如何吃才能年轻又长寿?如何吃才能摆脱身体亚健康?
北京电视台、央视等养生栏目专家刘纳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