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永忠编著的《感染性疾病的理念》试图把诊断(包括临床诊断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影像学等)、治疗、感控、外科等放到一个平台上进行阐述,以避免诸位同道尤其是新人行的同道失之偏颇。也试图把几大类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侧重于细菌)放在一个平台上加以阐述,以体现微生物病原的共性。
由于医学信息处于不断进展之中,宁永忠编著的《感染性疾病的理念》所提供的治疗建议、药物使用建议也会随之改变。临床医师在参考本书时,应遵循最新的医学文献、药品说明书、专业学术团体的指南或专家共识及政府卫生部门的相关法规和文件等。《感染性疾病的理念》不能成为任何临床诊疗决策的依据,更不能代替临床医师做出任何临床诊疗决策。特此声明。
释题1
写作目的是为了抗感染(antiinfection)
理念是轻松的,实现目的服务患者则是快乐的
3421指三层诊断、四层用药、两源控制、指南一道
3:三层诊断(p)——临床医师5拟诊断(possible diagnosis)
极似诊断(probable diagnosis)
确定诊断(proven diagnosis)
诊断相关信息
临床影像学——辅助诊断
临床微生物学——辅助诊断
临床病理学——辅助诊断
4:四层用药(t)——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
预防用药(prophylaxis)
经验治疗(empiric therapy)
抢先治疗(preemptive therapy,presumptive therapy)
靶向治疗(target therapy)
治疗和抗生素使用的相关信息
临床微生物学——辅助治疗
2:两源(s)控制86感染灶控制(source control)——外科医师87
感染源和患者的控制,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感控从业者、全体医务人员90
临床微生物学——辅助感控
诊、治、控的共性话题
1:指南(guidelines)一道
一道:医道
几点思考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