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其麟编著的《趣话八十四行祖师爷》内容介绍:祖师爷也是我国古代有关行业的保护神、庇佑人。比如,船运业为避免江海行船的风浪之灾,信仰妈祖娘娘;采参业为避免山林放山失踪之忧,供奉老把头;典当行为避免质押的衣物破损之患,祈求的是那人人喊打的鼠八爷。祖师爷这个集体里还网罗了一批著名的历史人物。比如,商业尊崇的范蠡。范蠡辅助越王勾践十年雪耻打败吴国后,激流勇退弃政从商,富甲一方,成为商业崇拜的始祖。又比如,豆腐坊信奉的乐毅、旅游业尊崇的范仲淹,都是名垂千古的文臣武将。当口,祖师爷就扯起了“名人效应”这面旗帜。
乐其麟编著的《趣话八十四行祖师爷》内容简介:读祖师爷,品国学村学大智慧;逛老行当,知臭妈妈密码真传承。
祖师爷是我国古代各行各业的发明人、开拓者。祖师爷也是我国古代有关行业的保护神、庇佑人。祖师爷还网罗了一批著名的历史人物。祖师爷团队还聘请了佛门诸神、道家诸仙、儒家圣贤。这些社会精英,一个个智慧超群,才干绝伦,给社会带来了福祉。他们执掌的行业,人们各敬其业,各司其职,无不享受到安居乐业的实惠。
读祖师爷的逸闻轶事,不管它属于于历史,还是民俗,我们都感受到智慧的撞击,并油然而生深深的敬意。
《趣话八十四行祖师爷》是一本通俗读物书籍,
民以食为天。我国以农立国,粮食生产在农业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事粮食种植的农人尊崇的祖师甚多,有神农氏、后稷、土谷神等。
神农氏,也称神农,即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生下来是牛首人身,幼时就喜欢玩稼穑游戏。长大成人后,他尝百草,辨五谷,从千百种野生植物中鉴别出了粮食作物。神农还发明了耒耜、锄头等生产工具,教导人们开垦草莽,耕种田地,收获粮食。因此,神农被后世尊为五谷神。山西长子县神农庙有楹联这样颂扬这位始祖:
粒我蒸民,使有菽粟如水火
播时百谷,先知稼穑之艰难后稷是另一位令人景仰的祖师爷。他的本名叫“弃”,神农母亲姜嫘是帝喾元妃。一次,姜嫄出游野外,在路上看到一对巨大的脚印,她十分好奇,用自己的脚踩了一下,就在这一接触的瞬间,姜嫄怀孕了。到了产期,她生下了一个羊胞胎样的圆肉球。过了半个时辰,这肉球忽然像蛋壳一样进裂开来,从中跳出一个小孩。姜嫄以为这是个怪胎,害怕招致灾祸,于是决定把他丢弃。她先把他抛弃在狭窄的路上,牛羊经过时不但不踩踏,还庇护他,给他喂奶。后来又将他丢弃在寒冷的冰块上,飞鸟见了马上用翅膀温暖他,并将他驮回去。姜嫄这才知道这孩子是神。因为初生时他几次遭到抛弃,所以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弃”。
弃长大后,就喜欢盘弄各种庄稼。什么样的土壤该种什么农作物,什么样的农作物何时收割,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弃种的庄稼子粒饱满,人们去向他请教,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传授打理庄稼的方法。
弃的事迹很快传到了尧帝那里,尧帝请他出任部落联盟的“农师”,指导各个部落耕田种地。人们对他感激不已。后来的舜帝又聘请弃担任“后稷”的官职,主管国家农事。因此,后人又称弃为后稷。
后稷教民稼穑,给人衣食,他的母亲姜螈则被农人们奉为圣母。而今,在陕西杨凌区的姜螈村,农人们每年于农历正月二十三日举行祭祀大典庆祝姜螈的生日,并称这一天为“孝敬节”。是日一大早,农人们将圣母姜螈的雕像装饰一新,披上大红斗篷,供在彩车上游行。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一路上前呼后拥,载歌载舞,锣鼓喧天,鞭炮震地。游行的男女老少,个个脖颈上系一条红线绳,象征着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一天儿女们对长辈格外敬重,争着为长辈梳头洗脚,嘘寒问暖。最温馨热闹的场景是围在一起吃“姜嫄孝子面”,孝子面是一种特制的面条,以姜葱蒜芹调味,当热腾腾的孝子面摆上桌时,谁都想第一个吃到,当一个“百善孝为先”的好儿子或好女儿,因而很快便会争抢一空。
农耕时代,农夫们的农事活动也有许多趣俗可谈,比如“照田蚕”就很有意思。照田蚕,多在腊月二十五或除夕日进行。因是岁末,农人们期盼来年丰收,故有此活动。其法为,入夜在田间地头点燃火炬,高高举起,遍照田野,以占卜或祈祷谷物蚕茧丰收。宋代诗人范成大有一首《照田蚕行》,记叙此俗道:
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燃炬照南亩。
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
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
侬家今夜火最旺,的知新岁田蚕好。
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余难同。
不惟桑贱谷芄苋,仍更苎麻无节菜无虫。
由诗句可知,照田蚕实际上是农夫们的一种占卜活动。年末岁首,各地的“占岁”活动五花八门,使人大开眼界。中原地区,人们在除夕之夜将一截秫秸擘开,依次挖12个小孔,每个小孔中放大豆一粒,投入水缸中。元日天明时,将秫秸打开,便可根据表示某月的大豆的膨胀情形预测雨象。如某粒大豆胀大就预示该月多雨,大豆胀得小的就表示该月少雨。河南《新蔡县志》记载,农人元旦早起,以白面馍和杂面馍各一个同时抛给家犬以占卜年成。若家犬先吃白面馍,预示夏季丰收,若先吃杂面馍,则预示秋季丰收。
江苏吴中地区,流行的是秤水定旱涝的占岁术。活动时间从元旦开始。至正月十二日结束,共12天。在此期间,农人以瓶汲水,称好重量,用以预测一年中12个月的雨量。如,正月初五汲水重,则预兆五月份多雨水,将涝渍;正月初六汲水轻,则预示六月份少雨,将干旱。吴中人占卜一年庄稼收成的方法是:大年初一早起看风云,当地的农谚道:“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意思是,元旦刮东北风,当年就五谷丰登;元旦刮西北风,将有大水,损害农田收成。
在湖南农村,正月初一农人是不能睡觉的,否则便会“倒田胜”。初二忌讳刮风,要在地头用稻草扎成十字形,用砖头压住,以禳除风灾。凡此种种,个中或许包含着一些农夫们的经验。在古代农业科技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农人们将自己对谷物丰收的企盼,寄托于神灵的庇佑,也是很符合情理的。
有一副农业名联,将农事概括道来,使人感受良深:
占气候,辨土宜,俯仰天地间,悉属农田学问
分五谷,勤四体,生存世界上,应知稼穑艰辛
还有一副名联,教人不要疏远轻视农夫,这在强调重视“三农”的今天,仍有瞽示作用:
远稼穑之人,岂一餐美馔不来自稼穑
轻农家之日,唯三皇淳风多有于农家P1-4
老乐心无邪,趣侃祖师爷。
祖师爷何许人也?简单点说:祖师爷是我国古代各个行业的发明人、开拓者。比如,鲁班发明了锯和斧子,就成了木匠的祖师;黄道婆开创了植棉、纺棉技术,就成了纺织业的祖师;管子为振兴齐国经济,首开官办妓院之先河,他就当上了青楼的祖师。
祖师爷也是我国古代有关行业的保护神、庇佑人。比如,船运业为避免江海行船的风浪之灾,信仰妈祖娘娘;采参业为避免山林放山失踪之忧,供奉老把头;典当行为避免质押的衣物破损之患,祈求的是那人人喊打的鼠八爷。
祖师爷这个集体里还网罗了一批著名的历史人物。比如,商业尊崇的范蠡。范蠡辅助越王勾践十年雪耻打败吴国后,激流勇退弃政从商,富甲一方,成为商业崇拜的始祖。又比如,豆腐坊信奉的乐毅、旅游业尊崇的范仲淹,都是名垂千古的文臣武将。当口,祖师爷就扯起了“名人效应”这面旗帜。
这些,还不够。
祖师爷团队还聘请了佛门诸神。比如,化妆业请的是美女菩萨观世音;武行请的是高僧达摩;寺庙请来的是一百多个戒神,个个法力无边。
祖师爷团队还聘请了道家诸仙。比如,铁匠铺请来了李老君;魔术行聘来了吕洞宾;皮行游走江湖,聘的就是“穷八仙”铁拐李。
祖师爷团队还聘请了儒家圣贤。比如,塾师教授四书五经,自然崇拜孔夫子;牛行寻觅含“牛”的贤人,认的是孔子的弟子冉伯牛;砚台业信奉的是孔子的弟子仲由(字子路)。
祖师爷们一个个智慧超群,才干绝伦,给社会带来了福祉。他们执掌的行业.人们各敬其业,各司其职,无不享受到安居乐业的实惠。于是,我们读中国智囊人物的逸闻轶事,不管它属于历史,还是民俗,我们都感受到智慧的撞击,并油然而生深深的敬意。
乐其麟于知音西村
农历壬辰年初夏谨识
作家余秋雨曾将他用笔一字一句写成的《我等不到了》一书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沿用余教授的创意说明,我的这本小书可叫做“纯手工写作之行业故事”了。我这一生不挨电脑,作文编书只会用笔在方格纸上写写涂涂,修改增删不厌其烦,书稿盘出来,总是东挖一眼西贴一块,“补丁”连缀,五色杂陈,就像我儿时穿过的百纳衣。这手工写作的书稿,土则土矣,但慢工出细活,编排的故事倒还是有几分精彩的。我自娱自乐,独得其趣,享受着这份原始劳动的拙朴与愚笨,甘之如饴。
气象出版社不拒绝、不抛弃我的手工书稿,编辑老师们悉心劳作,终于使它出版问世,为此,我衷心地感谢他们,尤其是本书的责任编辑殷淼同志。
编撰此书,除了我平日田野采风积攒得来的材料外,我还参考了不少时贤的著述,在此,一并向他们致以谢忱。
乐其麟于武昌南湖
2012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