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尽梨花,春又来》、《不过是场浪漫电影》、《巴黎巴黎罢工中》、《跟着西西看房子》、《绑架巴塞罗那》、《建筑嘉年华》、《换季随想》、《开往菲格雷斯的列车》、《陌生化的游戏》、《台北演化私人史》、《诗的第一句》……《十三座城市》(作者王盛弘)编纂为二辑,收录文章三十一篇,分述作者踏遍欧亚十三座城市——上海、苏州、香港、京都、东京、首尔、巴厘岛、爱丁堡、约克、伦敦、巴黎、巴塞罗那,而以台北收束——的所感所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十三座城市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盛弘 |
出版社 | 龙门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开尽梨花,春又来》、《不过是场浪漫电影》、《巴黎巴黎罢工中》、《跟着西西看房子》、《绑架巴塞罗那》、《建筑嘉年华》、《换季随想》、《开往菲格雷斯的列车》、《陌生化的游戏》、《台北演化私人史》、《诗的第一句》……《十三座城市》(作者王盛弘)编纂为二辑,收录文章三十一篇,分述作者踏遍欧亚十三座城市——上海、苏州、香港、京都、东京、首尔、巴厘岛、爱丁堡、约克、伦敦、巴黎、巴塞罗那,而以台北收束——的所感所想。 内容推荐 《十三座城市》编纂为二辑,收录文章三十一篇,分述作者王盛弘踏遍欧亚十三座城市——上海、苏州、香港、京都、东京、首尔、巴厘岛、爱丁堡、约克、伦敦、巴黎、巴塞罗那,而以台北收束——的所感所想。《十三座城市》中内容以旅游经验为凭借,作者王盛弘步履悠闲自如,既将异地人事框人相机,也将心境转折化为文字。从容转化的书写,让寻常行旅有了奇异而迷人的光晕。作者在旅途中有博爱之举,有浪漫而青涩的少年文艺花火,亦有人在异地,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脱序窘迫,读来令人—赞三叹。 目录 推荐序旅人的心光——序王盛弘散文集《十三座城市》 推荐序 岂仅止于十三座城市——我所知道的王盛弘 辑一:十三座城市 上海 像小鸟唱歌不一样 苏州 寒山寺 香港 压力发电厂 这时候快乐占上风 青春的边界 京都 最好的季节 华顶山渡口 东京 走过三岛由纪夫 夏日风物诗 首尔 雪的可能 巴厘岛 好日子 爱丁堡 看见贝克汉姆 哇!艺术节 约克 犹太人不住的城市 伦敦 混血伦敦 出洋相 青蛙跳进豌豆汤 大英博物馆已失去魅力? 钟花开过有余香 开尽梨花,春又来 不过是场浪漫电影 巴黎巴黎罢工中 跟着西西看房子 巴塞罗那 绑架巴塞罗那 建筑嘉年华 换季随想 开往菲格雷斯的列车 台北 陌生化的游戏 台北演化私人史 花树下 辑二:京都的石头 诗的第一句 包裹于时光胶囊 金阁不是一个人的 在稀微的光线中 不只是吃茶 大地上禅的投影 美在实用的基础 一朵吹不熄的焰火 秋日风物诗 一颗石头也是专业 砂是留白的趣味 再见水分石 代跋像我这样一名观光客 试读章节 人在路上,往往不自觉朝野草闲花望去、走去,旅途中有些场景经过多年以后还常无端想起,主角竟就是植物。比如东京地铁目黑站旁一块畸零地上一大丛煮饭花,撞见那时正是黄昏时分,一蕊蕊盛开。这么多年过去,它们还是每逢傍晚妈妈下厨时分就会绽放吧!又比如那年9月11日,也是魔术时刻,在爱丁堡近郊滨海小城,我贪看出墙几朵玫瑰,花园尽头落地窗,薄薄窗帘拉阖,但电视荧光无声泄漏。回宿处后,房东急匆匆敲我房门,拉我看电视,一架波音747撞向一栋摩天大楼,紧接着第二栋……莫非爱丁堡滨海小城有玫瑰花园的那户人家,彼时电视屏幕里映演的,便是这一遍又一遍回放的画面?就因此,那些无邪玫瑰花便与烽火在我脑海里叠影,不请自来。 这一回到关西,是在秋分刚过的日子里,天气舒爽,凉而不至于冷,出太阳但蒸不出汗水;朋友问我:“怎么不晚几个礼拜再去,有红叶可看;或等明年春天去赶樱花季,啊,那场面!”我回他:“别到时候只看到了观光客,”没有红叶或樱花,我并不觉得可惜,“有什么就看什么吧。”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就是最好的季节!新叶固然富于生之喜悦,繁华褪去,将凋将残、将凋将残之前的奋力一搏,也有不俗的美感。 事实上这一路走来,从没少见花踪草影:唐招提寺的蔌一大蓬一大蓬越过矮竹栏,侵到小径上,素朴小花红的白的随风招摇却不招摇,把这座寺院更衬得幽深有味;志贺直哉旧居后院一朵芙蓉,静静任雨水浇灌;清水通防火巷口一盆西番莲藤蔓攀着水管往上,开出一蕊艳异花朵;三年阪一户民家门口错错落落摆一群盆栽,一种我看着眼熟却支支吾吾叫不出名字的草本植物,小灯笼一般结着红色果实,精致雅致;奈良药师寺的茅草、三十三间堂的犬蓼稻禾合植,纤细、修长,秋就在它们于风里微微晃动中,轻轻漫溢开来。 或是朝颜。日本植物中,名字嵌进“颜”字的,至少有四种,除了朝颜,还有昼颜、夕颜、夜颜,皆以开花时间为度,分别是牵牛花、日本打碗花、扁蒲花、天茄儿。传说采下日本打碗花,吃饭时候会打破碗,故名;扁蒲即瓠瓜,餐桌上常见的菜蔬;天茄儿又称月光光,傍晚开花。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1522—1591)的庭园里朝颜开得灿烂夺目,丰臣秀吉得知,命千利休举办茶会,但当丰臣秀吉到了会场,却发现园中朝颜被摘得一朵不剩,为之震怒。待他进入茶室,看见陶瓶里插着一朵清新朝颜,震怒转为震惊、叹服。这种日本式生花美学,就像韩国人李御宁说的——“缩小了盛开宇宙之美,将瞬间放置到自己身边的欲望”,我试着体会,但难有共鸣。 这时候,秋风吹起,朝颜已经准备退位,也正因秋意,装点出它的诗意。东大寺二月堂、三十三间堂都将朝颜栽植在长条盆里,放置窗前地面,在盆里埋下一道道绳子绑到窗棂或檐下供藤蔓攀爬,形成一幅绿帘。这时节只剩花朵两两三三,裂叶边沿有黄色褐色枯槁痕迹,蒴果饱满,几颗黑色种子静静躺于地面,我弯身拾起,日后若栽在自家庭院,花季时邀朋友前来观赏,“这株是奈良东大寺二月堂的,那片是京都三十三间堂的后代。”想起来就觉得风雅。朋友中若有识者,轻轻发出了一声赞叹,好疼惜又好羡慕地摸抚花叶,“啊,二月堂的呢。”“啊,三十三间堂的呢。”我心里更有点得意了。接着朋友小心启齿,“那,等它们结了种子,可以送我几颗,让我在自家养着赏玩吗?”哈哈哈,我掩不住骄傲了,豪爽地说:“那有什么问题,那有什么问题。”众人跟着都笑了,都说他们也要。 几个人移步到桌案前,坐定,轻啜抹茶,呷和果子,谈笑,晨光透过绿帘,在地面、在桌脚,在我们的腿胫上映出一个个细细碎碎的光点,随翻飞的风闪着烁着。 朝颜退位、蔌花谦逊,这秋分刚过时节,最为抢眼的,非彼岸花莫属。 初抵关西机场,搭巴士前往奈良,天气“昙”,车窗望出去,景观单调,天与地都抹了灰,直到下高速公路进入郊区,一块一块稻田跃入眼帘,那景致!稻穗饱实而低首、叶片仍如一支支箭矢往上,金色主调,微染鲜嫩青绿,好美好美。引起我心头一阵又一阵雀跃的,则是田垄上这里一蓬那里一簇红色彼岸花,见花不见叶。后来在唐招提寺前往药师寺途中、药师寺附近稻田田垄上,都发现它们自开自落,野草也似、野花也似。我是种过彼岸花的.父亲带回家的球根:平日里只有绿茎绿叶,呵护着照顾着,只等着它一年一度盛开。我们当它家宠,绝非眼前这般放任田间野地里生长的景况。 后来在京都塔大楼书店买到一册《银花》季刊,第六十七号,昭和61年(1986)9月31日发行,主题是“东京的杂草”,发现彼岸花名列其中。杂草专家稻垣荣洋著《身边杂草的愉快生存法》,也有彼岸花身影。原来,彼岸花是以杂草身份定居日本的。 虽说是杂草,但它落花后无法结子,繁殖都靠地下根,而能以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二干余年前引进北九州岛,目前普遍见于全日本,还是通过人力。因为彼岸花的地下牵引根可以聚合土壤避免流失;分泌的化学物质能发挥“异体受害”功能,抑制杂草生长;地下根有毒,鼹鼠等在田垄掘洞的小型动物会避开它,虽然有毒,人却可轻易去除,更因为富含淀粉,反倒成了救荒本草;藏有彼岸花地下根的土壤缘于建筑工事等原因运到各地,而助长了拓延。 彼岸花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它盛开于秋彼岸时期(春、秋彼岸,各在春分、秋分前后三天,共一周),我是误打误撞闯进了它的花季。除了红色彼岸花,我在哲学之道还看见白色彼岸花,漪欤盛哉!红色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白色彼岸花则为“曼陀罗华”。“曼珠沙华”语出《法华经》,意为开在天界的花。但其实,在它众多别名中,也有幽灵花、地狱花等称号,除了秋彼岸是日本人上坟的日子,而彼岸花常开在墓园,更因为传说它是唯一自愿投入地狱的花,被遣回后,徘徊在黄泉路上,开花给逝者指引和安慰,是“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香据说有魔力,能唤起生前记忆;又因花叶两不相见的特性,被称为“无义花”、“老死不相往来”,在日本它与分离、死亡系结,是丧礼用花。 很少有植物一如彼岸花,如此美艳,附会于它身上的意涵却又如此凄厉。 离开京都前一日,去了一趟府立植物园;一踏进大门,波斯菊盛绽铺展于近前,极目处是林木幽深,啊,我这个行色匆匆观光客,留了太少时间给它了。走着逛着,看见远处一片繁华,奔向前去,发现这些比我个头还高的植物,就是前两日在哲学之道附近小巷遇到的“周边大粪花”!但它不仅有黄色品种,紫红色品种更显缤纷,还有各色杂陈的。我将名牌上的学名抄进笔记本:Amaranthus tricolor cv.。种进记忆深处。 当晚收拾行李,掌中握着那几颗拾来的朝颜种子,犹豫、挣扎,闯关就是违法了,但是,但是要我扔弃它,又怎么舍得呢?我坐在桌案前,凝视黑色种子,陷入了长时间思索。P20-24 序言 阅读王盛弘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尤其是他近几年来的集子,朝向旅行书写,结合对都市的细腻观看、自然的深刻体悟,以及感性和知性兼容的文笔,呈现了一个喜爱旅行的旅人心境,更让人感到畅快。从《慢慢走》到《关键“字”:台北》,王盛弘写出了旅行书写的核心议题:空间的游走,以及出入。游走多重空间,使得他的散文展现三棱镜般多变、多彩的炫丽;出入不同的风景,又使他的散文凝练着深具人文色彩的心象。他的散文会发光,让读者在阅读之际,看到隐蔽于表象之下的微尘暗影,也看到城市与人群的幽暗魅影。 通过旅行,通过行走,王盛弘的散文也是人间的散文。在《关键“字”:台北》这本标志着地志书写旅程碑的集子里,台北这座城市因此有了人的情味。他写德惠街、牯岭街、永康街、二二八公园、建国花市、台北东区,也写夜店、健身房……以他的行走、观察、感悟,为新世纪台湾都市文学开拓了一块新的版图,表现了他注记台北这座多样性都市的才赋。一步一脚印似的,让台北这座灰黑的城市,因为他的书写,而有了生气勃勃的血肉之美,与夫温暖。他处理台北的城市空间,不仅是地标、街名,也带进了在这空间之中存活的人们的悲喜苦乐爱欲情仇,而使得他笔下的都会空间有光影晃动,有暗香窜流。 这本新作《十三座城市》可说是《关键“字”:台北》的遗绪:王盛弘笔下的十三座城市并未遗漏台北,台北作为出发,也作为归返;作为文本,也作为脚注,是王盛弘展开旅行书写的源头,也是他反刍旅行的归宿。因此,这本新著就保留了相当部分《关键“字”:台北》的优点,作为旅人,行走过的城市街道印记着旅人的眸光、脚迹,映现了旅人的心象。一如他在本书后记中所说,“仿佛隔着一扇浏亮玻璃窗”,看见的是“以客观世界为布景的主观映像”。这映像是旅人王盛弘心境的再现,十三座城市,无非一座心的城市,心的王国。通过台北,台北之外的另外十二座城市因而生动起来。这些城市的点点滴滴,镶嵌了一个从台北出发的旅人的惊叹、沉思、反刍和凝视。 但同时,这本新作也展开了新的空间。那是一个独行的旅人对于不同城市景观的静观——异于《关键“字”:台北》对于都市人间群像的细腻刻绘,《十三座城市》更多了都市街景、风物的细描。王盛弘写上海、苏州、香港、京都、东京、首尔、巴厘岛、爱丁堡、约克、伦敦、巴黎、巴塞罗那,以异国旅人的眼睛,看到了这些城市留驻在他心中的景象,细致地铺陈一个异国旅人在异地中的行踪,同时也带出这些异国城市的光亮。其中特别是对于日本京都的情有所钟,尽皆展现于本书“京都的石头”一辑之中。他对京都的庭园的沉浸,对于京都随处可见的木石草花的精细描绘,把旅行书写从浮光掠影的感慨、颂赞,推进到一个交织了文学、历史、自然的多重书写空间之中,因而活现了像京都这样具有特色的都市之美。这是旅行书写最为深刻的部分。读他的京都书写,不仅看到京都的街道,还抚触了京都这座都市的心。 一个旅人心中放出的光,可以照亮一座城市。《十三座城市》正是这样一本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书。作为旅行书写,通过王盛弘的笔端,城市中最幽微而不易被“观光”之处,一一纤细显露。借由舒缓的行走,也通过默识,王盛弘写出了我们以为熟悉实则陌生的城市心景;也借由精确的细描,王盛弘写活了他所履踏过的城市不易为人所窥看的城市之美。如果说,旅行书写不仅只是书写眼睛所看,也还要写出心中所识;不仅只是描摹地志空间,也还要凸显人文空间,在观景的同时又能观心,融汇外在景观与内在心境于书写之中,给予阅读者旅行“风光”之外的旅人“心光”,《十三座城市》庶几近矣。 后记 观光客与他造访的城市仿佛隔着一扇浏亮玻璃窗,看似透过这扇窗户见识新颖的世界,有了前所未有的眼光;然而,窗外的光影晃动重叠上投射在窗玻璃的脸孔,看见的其实是以客观世界为布景的主观映像。 早在出发前两三个星期,朋友聚会,或是在MSN上打招呼,总是难免被问一句:行李收拾好了没?也许是因为今日拷贝昨日,没有太多新鲜的谈资,但也足以证明,出国一趟,的确是日常中一段值得在行事历上特别标志出来的时光。 …… 时至今日,各种主张的园林理想各擅胜场,许多已是科技展演场,比如有一款室内花园不栽种时可以收纳成一个密闭大箱子,另有名为“华丽实验场”的花园,三位设计师让草坪、流水、火焰共存,希望带来三种丰富的心灵飨宴,这可能更类近于观念艺术了。 遗憾的是园林易于变造,要像京都宛如将庭园收存于时光胶囊一般的城市,大概找不到第二座了吧?无论如何,日后我当遍游各种风格的典型园林。 听我讲起园林种种、旅行种种,欲罢而不能,常有朋友问我:出发前做了很多功课吧?其实并不,除了必要的实用信息如食宿交通,或不着边际的文学、艺术文本,我不太在行前碰触相关文化史、社会学资料,刻意如此,是为了保留未受污染的第一眼,要以直观去贴近陌生的人物和景致,好在回家后用功,与相关知识相印证。像我这样一名观光客,回家并非旅程的结束,阅读与书写,是另一段更悠远路途的开始。 但总是要回家的,观光客。打开家门,迎接我的是青苹果渐趋成熟发散出淡淡果香,和收拾妥当的一个屋子。岁月静好,草蕨抽发嫩芽无数;麻叶绣球不唯没有憔悴之姿,还吐露一团团青色细碎花苞;又是哪里飘来一颗种子?在瓦盆里萌长出新芽。人生不也常以旅行来比喻吗?今夜就投宿这里吧。 书评(媒体评论) 张曼娟——王盛弘仿如晚明小品作家那样的,在日式庭园里闲坐,细数枯山水与垒石的修辞学。 台北教育大学台文所所长/向阳——一个旅人心中放出的光,可以照亮一座城市。《十三座城市》正是这样一本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书。 诗人/鲸向海——黑泽明的电影《梦》里,有一个小男孩由于偷窥了狐妖的婚礼,必须走到彩虹底下去寻找狐狸居住之处寻求原谅。王盛弘自己也像是个好奇的小男孩,被美丽的景象吸引而不惜冒犯伦常;然而,他的书写本身未尝不是彩虹底下的狐妖,诱惑着和他一样的男孩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