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典,最真实的品鉴!最现代,最华丽的解读!揭开绝代诗词背后的隐秘,以全新的视角“悦读”唐宋传奇!天涯社区、网易社区文学版联袂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宋代词人精神世界,怅惘情怀的古典美文集。它深入那个时代的气质、灵魂,写宋代词人的胸襟、气度与天地境界,为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找寻青泉流水,山野清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花落烟云梦 |
分类 | |
作者 | 周语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最古典,最真实的品鉴!最现代,最华丽的解读!揭开绝代诗词背后的隐秘,以全新的视角“悦读”唐宋传奇!天涯社区、网易社区文学版联袂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宋代词人精神世界,怅惘情怀的古典美文集。它深入那个时代的气质、灵魂,写宋代词人的胸襟、气度与天地境界,为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找寻青泉流水,山野清风。 内容推荐 杨柳岸晓风残月,闲愁似飞花,落满词人的杯盏。烟雨中的江湖女子,客舟秀才,羁旅脚商,行走在漫漫宋词故卷里。国殇、爱恨、别愁,镌刻于精神深处的乱世情伤,在宋代词人的千里明月,细雨长亭中演绎着最惊鸿的心恸。 目录 序 每个人都需要一块疗养心灵的静地——读周语的·《花落烟云梦》 前言 走进宋代词人的精神世界
卷一 清风送我花满衣 旧梦江南——贺铸·《青玉案》 清风不知我——温庭筠·《梦江南》 山色满襟——陈师道·《满庭芳》(咏茶) 送你一卷青玉轴——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涤尘——柳永·《雨霖铃》 天地问的秋浦客——万俟咏·《昭君怨》 十年流水意——黄庭坚·《寄黄几复》 镜落朱颜红——张先·《天仙子》 寂寞袭人——范仲淹·《御街行》 在时间的深处醒来——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卷二 春山十里到天涯 吴越情歌——森逋·《长相思》 迷失沧海的蝴蝶——朱淑真·《眼儿媚》 一朵花的前世今生——萧泰来·《霜天晓角》(梅) 盛一简竹叶春泥——舒亶·《散天花》 春日呢语——宴几道·《蝶恋花》 香草的情怀——孛钰·《击梧桐》(别西湖社友) 江湖客舟轻——蒋捷·《虞美人》 与一个词人默然相对——周邦彦·《满庭芳》 着红袖妆的古人——钟过·《步蟾宫》 生命的洁雅莲花——黄载·《隔浦莲 转身之后的凋零——刘辰翁·《宝鼎现 》 忧伤是一首歌——向璞·《剪梅》 胭脂色的旧纸笺——郑少微·《鹧鸪天》(谁折南枝傍小丛) 直到山水的尽头——米芾·《水调歌头》(砧声送风急中秋)
卷三 相逢杯酒淡淡愁 牡丹花开——韦骧·《洛阳春》 踏梦狂歌——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江湖之上的茶话——晁补之·《八声甘州》 行者的淡定——苏轼·《定风波》 风雨后,落花满卷——张舜民·《卖花声》(题岳阳楼) 无处问知音——李祁·《南歌子》 那个红衣黄花的午后——吴文英·《惜黄花慢》 浮云旧事,一蓑烟云——欧阳修·《踏莎行》
卷四 前朝花期情未了 蜀中烂漫海棠香——陆游·《月上海棠》 书生的北上之路——克庄·《满江红》 六朝闲话——孙浩然·《离亭燕》 白云深处彩虹生——鲁逸仲·《南浦》 永远的明月红花 ——史达祖·《湘江静》 西窗听雨伴黄昏——王沂孙·《齐天乐》 一个人的青州——办惟信·《烛影摇红》 彩云飞——巍子敬·《生查子》(愁盈镜里山) 四季的行吟——蚩孝迈 ·《湘江夜月》 半局棋,青山依旧——严羽·《满江红》
卷五 平生不断流水情 一个皇帝的碎梦手札——赵佶·《燕山亭》 凋落的镜中花影——朱敦儒·《临江仙》 十里春风到谁家——妻夔·《扬州慢》 淮水悠悠——张孝祥·《六州歌头》 襄阳情思——吴泳·《上西平》(送陈舍人) 隐士的湖州之梦——叶梦得·《水调歌头》 坐等芙蓉花开——王清惠·《满江红》 清吟中远去的身影——张元斡·《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卷六 山水深处是吾家 在山野的一棵树下睡去——幸弃疾·《最高楼》 青色的味道——梅尧臣·《苏幕遮》(草) 云深处的琵琶声 花开半朵,细细吟——司马桶·《黄金缕》 结语 试读章节 旧梦江南 ——贺铸·《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北宋饮酒、看花的词人似乎总是会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时节出现。这些词人所任皆冷职闲差,平生看尽黄昏雨。贺铸的词正是在这样的年岁写下的。 闲愁,似乎是哪个朝代的士人在宴饮之后,看赏山水,无可避免的寂寥之情。宋词中每每写到这种倦与爱,都是用一种带着闲愁的笔法,以回环曲折的方式。表现内心无限的感慨与悲情。 宋人的闲愁到了贺铸的笔下,是缤纷精丽,辞美而情深婉约。 贺铸和北宋许多身居宦海的词人一样,喜欢谈论时事,《宋史·贺铸传》认为他“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这里便可看出他耿直、快意的一面。这篇词展现的却是词人深情、细腻的一面。 闲愁在贺铸的词中,则尤为让人印象深刻。柳塘之下,青青的莲子,蜂蝶慕香而来,鸳鸯春梦,闲花深院茶客坐看红颜。这样的情境,表现的是一种迷离的情感。处于似真似幻之间的想象。这也是贺铸词中的一个特点。景物和情感是交织在一起的,这样的艺术效果宛如镜中的回忆录,一点点的光透出来,故事和情节一点点的展开。 贺铸虽然一生仕途并不是很如意,但是他却能在艺术创作上独辟蹊径,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张耒曾经称赞贺铸的词“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口;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这是从词史的角度对婉约之风的褒扬,对贺铸的赞颂。贺铸半生大多是冷职闲差,以至抑郁不得志,所以以这样的人生写梦中山水、女子,也是饱含激切,诚挚之心。 贺铸认为作诗词须得“平澹不流于浅俗;奇古不邻于怪僻;题咏不窘于物象,叙事不病于声律;比兴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这是大家风范,对艺术创作的要求精益求精。而贺铸笔下之美色,确是玲珑八面,碧光晶莹。 “月桥花院,锁窗朱户”,这是写思恋与顾盼。春梦初惊,这种闲愁只有北宋才有。庭院和紧闭的窗格是透不过春光的,何况这梅子雨时,让人内心有一种压迫感,空间似乎被压缩到极点,再美的景色也只是惘然。贺铸在崇宁四年的宋代酒楼,目送春归,小窗月明处,却是元丰年间的快哉雪晴之时,远山隐隐有着彩云飘来。一个人的江南总是这样鼓催歌送,薄衣衫的少年,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这词中的愁绪就像是一川烟草,放眼处,尽是昨日黄花,这种格调和笔法都是贺铸内心的愁绪所决定的。 曹庭栋《宋百家诗存》认为贺铸词风“灏落轩豁,有风度,有气骨”,虽然与贺铸的其余词作相比,这首词在形式上并没有多大创新,严格来说并不属于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但亦非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三句闲愁,一川烟草。贺铸的诗词世界里,他的心是清冷的,词也是清冷的,还带着晚唐花间词风的那种淡淡的唯美。笔法灵动的变幻,词人写情写景,似乎都已经不再作区分了。这个时候词人闲居横塘,笔下的句子依然有晚唐那种暖色调,他好像一直就守候在那个烟柳池塘,阴雨连绵。这样的单相思带着醉眼闲愁,这样的一个宋代女子在词人贺铸的诗意世界,不单纯是一个虚构的符号,她是有着轻盈的步子,恰似春愁一般,缭绕着不肯散去,雨后的苏州城,春风误入梦境,看时光悠悠散尽,留不住满城风絮。 透过贺铸的诗词,最容易让人联想的是愁绪来临那一刻,词人无可奈何写闲愁的样子。晚唐橘色的春愁,在贺铸的词里是满城的风雨。词中意境幽微。让人看不清楚烟云深处的朱颜,理不清这江南断肠句,闲愁似飞花。苏州的闲酒,不似风月消遣,却有鸳鸯春梦,春倦残花,让人不能消停。春去尽,无迹可寻。江南梅雨,无有止期,词人的杯盏,也没有空缺的光景。佳人一去而不复返,鸟啼人静,彩云透过绿纱窗送来明亮的光色,贺铸读书填词,看着这雨季的长卷轴,画中人,意中人,冷香浮动,折花临水。思绪如惊鸿,匆匆掠过苏州城。 这样的写法不是单纯的应景,而是由心而发。这样大的天地,这样远的苏州城,一帘疏雨过尽,也许醉未成欢,客人散去,只剩下酸楚的音调,门前的落花。雨水从屋瓦山上滴下来,敲打着雨季的梦窗。 贺铸也有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的词作,但从历代的评论和诗话来看,这篇最美。贺铸晚年退隐至苏州,酒冷灯昏,漫长的雨季,不知道写下多少春意阑珊的句子,江南暮春时节不知道给予了他多少灵感和忧愁。关于艳遇,弹唱,填写的情词,都若门前流水,惊鸿照影。贺铸在苏州寄居横塘,这样的光景,一种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的懒散愁绪,让人不能罢休。 宣和七年,也就是一一二五年,贺铸卒于常州之僧舍,一生的故事到此就落幕了。他一生做过酒税,监钱官,大小职位,皆是闲冷之遇。据说他因“尚气使酒”而不得再出任仕官,索性回了苏州,坐拥万卷之书,独对天地人间这大寂寞,大悲愁。所以当他这样写的时候不免有“但目送,芳尘去”,兀自寥落的情境。 这闲愁似乎也一时间变得具体可感了。这种可感的情绪,洋溢在词篇中,仿佛他和北宋所有的词人在雨季里的愁绪是一样的漫长。用这彩笔写当年明月,梅子闲情,看苏州城的风雨世故。 P3-5 序言 一次文学活动上,我偶然认识了周语这个为人低调,在众多80后写手里并不显山露水的安徽小伙子。后来在天涯社区散文天下读了他写的《读线装书的狐狸精》、《一个县令的日常生活》、《汉语春秋之招魂》等文字风流,才气纵横的文章,再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散文是一种讲述性的语言,通过生花妙笔阐释作者对世界、人生的看法。《花落烟云梦——乱世情迷中宋代词人的怅惘情怀》一书就是对宋代词人精神世界的解读。周语的解读不是枯燥的学术研究,而是重在体察宋代词人的情怀。全书笔墨淋漓,锦绣万千,仿佛山阴道上,触目皆有佳思。 作者在自序里写到:“宋代的词人在山水中寻求精神家园,在桃源、酒肆、江湖之上寻找知音,在这一点上现代人也是一样。”故尔,打开宋词的书卷,就打开了一扇连接现代与古代,通往心灵之路的大门。由此周语看到了贺铸的“旧梦江南”,看到了温庭筠的“清风不知我”,看到了陈师道的“山色满襟”,看到了林逋的“吴越情歌”。 可能是个人的兴趣与偏好,周语解读的宋词以婉约风格的作品居多,全书也是在一种感伤的情怀中聆听着宋代词人们的心事。 写司马■的《黄金缕》: “宋代人写梦,是人间烟火气,情思恩爱,浓得化不开,纠缠在一起的。这首词是一篇记梦的词。内容写的是常见男女恋情。固然不似前朝人那种一朝风月,梦入桃源南山的清幽,神秘,却也是饱含深情。” 写石延年的《燕归梁》: “他蓬头散发,带枷饮酒,赤足夜吟,写芳草春愁,但求醉倒。但是在这篇词里,他索性跟你谈论春愁,这种忧思,让你不免觉得他确实是有几分痴心的。” 写许■的《后庭花》: “依旧是浓情,华丽。词人的性情写进卷中,称为锦书,而闺怨,寄情,则有鱼雁传书,尺素白云。雨窗的情深,红绿的草木,西湖踏春的女子,就是这首词所写的主要景象。” 类似的解读还有很多。这样的解读无疑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与情感倾向,但这样的解读也最感伤唯美,更偏重心灵的神会。正如作者所说:“宋人的词,写天地虫鱼,柳色草絮,闺情花柳、笙歌饮宴,送别归隐,百味人生,其实词中之情与今日人们心灵困顿之时,所面临的都是一样的。让宋人来做我们心灵的导师,在词篇中与他们共同浪迹天涯,看明日黄花,清风依旧,这样的人生境界亦是难得。” 宋末词人蒋捷曾论听雨之境:“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此亦为人生之三种境界。我观周语的《花落烟云梦——乱世情迷中宋代词人的怅惘情怀》,已在“少年听雨歌楼上”与“壮年听雨客舟中”之间,固有满目的风花雪月,满腹的别有怀抱。 艺术就是这样,没有现实,它就什么也不是,没有艺术,现实也就微不足道。周语漫游在古典情怀里,每有所得,发为文字,以此体验词人的原初之思。他们的忧伤和彷徨品之令人感伤,更能唤起喧嚣的现代人对美好心灵的向往与追求。愿《花落烟云梦——乱世情迷中宋代词人的怅惘情怀》成为每一位读者疗养心灵的静地,也希望通过本书。让我们的心灵在穿越千年的浪漫遨游中寻获知己,找到安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