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情绪谁做主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余一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884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了情绪变化是人对自身身体变化的感知的理论。几乎就在詹姆士提出这一理论的同时,也就是1885年,丹麦的生理学家、医生卡尔·兰格也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与詹姆士的理论基本相同的情绪理论。后来,人们把它合在一起称“詹姆士一兰格情绪学说”。“詹姆士一兰格情绪学说”是有关情绪的生理机制方面的第一个学说,在心理学上很有名气。

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先害怕后逃跑,而詹姆士则认为是先跑后怕;一般人认为是先怒后斗,而詹姆士则认为是先斗后怒。詹姆士认为,情绪的主观体验(即主观上觉得的那种心理状态)只是情绪的生理变化的原因,而情绪的生理变化才是情绪的心理状态的原因。他认为,通常的说法正是把这个因果关系弄颠倒了,这就是这个学说的要点所在。詹姆士认为,在情绪这件事上,心理变化不是身体变化的原因。怕是什么?怕是心理活动;跑是什么?跑是身体活动。心理活动不是身体活动的原因。

兰格医生的情绪理论与詹姆士的说法基本一致,不过兰格特别强调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如心跳等。而詹姆士所说的生理变化则是全部内脏的变化再加上肌肉的收缩,比如,眼睛看到老虎,耳朵听到老虎的吼声。于是,老虎的形象和声音通过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产生了对于老虎的认识,既知道这是老虎,又联想到老虎是很可能会吃人等(詹姆士认为此时人还没有情绪,只是认识)。于是,由大脑皮层的外导神经通路引起肌肉的收缩(如人们看到老虎就开始逃跑或上树);另外,还出现心跳和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唾液分泌减少等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内导神经通路传回大脑皮层,使人产生一种主观的体验,这就是情绪。

从这里面能看出,我们采取的消极行为引发了消极的情绪,并不是消极的情绪造成了我们的生活不幸。下面的事例很能说明问题:

人们都喜爱百花齐放的春天,可是这对于15岁的女孩王小影来说却是件可怕的事,在她上学的路上,为了躲开那些“可怕”的鲜花,竞不得不绕道走未种花的那些偏僻小路。因为王小影对花有一种天生的恐惧。

王小影从小就得了一种怕花的怪病。王小影7个月时,她母亲抱着她去亲戚家参加婚礼,刚进新房,院里响起了鞭炮声,一只小花猫蹿上桌子,把插着花的花瓶碰倒并摔到地上。王小影见此情景非常害怕,大哭起来。

10个月时,她奶奶抱她在院子里玩,一走近院里种的牡丹花她就大哭起来,怎么哄也不行,抱她离开花,就不哭了。1岁时,又带她去串门,发现她一看见别人家床单上的花卉图案和花瓶里插的花就放声大哭。家里人这才意识到王小影怕花,但并未引起重视,认为长大会好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花的惧怕程度不但没减轻反而更加重了。

4岁时,王小影和村里的一群孩子跟在出殡的队伍后面看热闹,当她发现棺材上的大白花和人们佩戴的小白花时,立刻转身没命地往家里跑,跑到家里已经面无血色了。她奶奶焦急地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惊恐异常地答道:“花追我来了!花张着嘴追我来了!”逗得全家人哄然大笑。

6岁时,她上了幼儿园,刚一去就赶上欢度国庆节,排演文艺节目。她们班女同学的节目是手持纸花跳舞,这下可触犯了她的大忌,她说什么也不肯参加排演。以后渐渐发展到只要是花她就害怕,无论是布上、纸上的花卉图案,还是纸花、塑料花、鲜花,她都怕得不得了。

同学们都知道她怕花,常跟她开玩笑,故意往她身上扔花,吓得她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甚至上课时她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总要东张西望,唯恐窗外有人把花扔进来掉在她身上。在她的心里,花是那么可怕,使得她生活不宁,成绩下降。

王小影的父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带着王小影去看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认为,王小影怕花是因为患上了恐惧症而产生的胆怯心理。王小影因为小时候受到过惊吓,是由鞭炮——花猫——花瓶——花所产生的连锁效应,于是在心理上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以至于长大后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王小影小时候的“怕花”的消极行为,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才使她以后的心态变得越来越糟。

P16-18

目录

第一章 认识情绪,掌控一生

 1.惟有心情,伴你一生/2

 2.情绪作用,究竟为何/4

 3.情绪定律,平方来计/7

 4.认知因素,左右情绪/9

 5.另看情绪,钟摆效应/11

 6.看法行动,受控情绪/13

 7.个人行为,决定情绪/16

 8.情绪不好,健康受损/19

 9.成熟情绪,自有标准/22

 10.情商智商,前者更重/24

 11.情绪传染,不可不明/27

 12.情绪指数,运用正确/30

 13.健康情绪,标准分明/32

 14.情绪体验,表达正确/34

 

第二章 人生苦乐,自己把握

 1.保持淡然,心境舒适/38

 2.心灵寄托,助力人生/40

 3.培养力量,战胜困难/43

 4.勿要轻言,放弃生命/45

 5.面对困难,乐观面对/48

 6.逃避现实,愚蠢至极/51

 7.积极自救,方有出路/54

 8.杜绝贪欲,知足常乐/57

 9.勇担责任,不枉此生/61

 

第三章 心理暗示,增强自控

 1.心理暗示,源于内心/65

 2.积极暗示,受益一生/68

 3.不良暗示,适时远离/70

 4.巧用暗示,解决难题/73

 5.五种暗示,拯救自己/76

 6.人类之爱,亦属暗示/79

 7.运用暗示,可减压力/82

 8.调整思想,正确暗示/84

 

第四章 奇方妙法,情绪管理

 1.积极转念,改变人生/88

 2.情境演练,认清价值/90

 3.创造回馈,助人助己/92

 4.双赢策略,大智大慧/94

 5.空椅治疗,内射外显/96

 6.音乐疗法,享受快乐/98

 7.园艺疗法,找回平静/101

 8.颜色调节,视觉享受/103

 9.调节呼吸,改善状态/105

 10.调节表情,改变内心/107

 11.适时静坐,平衡情绪/109

 12.享受食物,迎接快乐/111

 

第五章 战胜愤怒,重塑自我

 1.愤怒之根,源于自身/115

 2.处理摩擦,自有妙方/118

 3.耳不听闻,心自不烦/121

 4.看待问题,转换视角/123

 5.遇到问题,学会容忍/127

 6.宽恕他人,幸福自己/129

 7.敌意仇恨,源自何处/132

 8.事无完美,学会接受/134

 9.时间已到,仅此为止/136

 10.浪费精力,实属不值/139

 11.生气能解,不气亦能/141

 

第七章 控制焦虑,身心合一

 1.适度焦虑,中庸之道/145

 2.调整步伐,小憩片刻/148

 3.简单生活,好处多多/151

 4.早年经历,重新审视/153

 5.正视需要,满足自己/155

 6.自由自在,呼吸由你/158

 

第八章 疏解不满,情绪自合

 1.勿积不满,否则难办/161

 2.避免“踢猫”,防止蔓延/163

 3.看开问题,生活惬意/165

 4.虚心随和,快乐加倍/169

 5.适时微笑,生活更美/171

 6.转移注意,矛盾自解/173

 

第九章 清除空虚,充实内心

 1.忙碌起来,远离空虚/178

 2.愈加懒惰,愈加无趣/181

 3.价值目标,定要明确/184

 4.良好习惯,杜绝空虚/187

 5.努力探寻,生命意义/189

 

第十章 缓解心情,解除忧虑

 1.忧虑过多,身心俱损/192

 2.万能公式,战胜忧虑/194

 3.破解忧虑,谜底自晓/197

 4.就让忧虑,到此为止/199

 5.忙碌工作,无暇忧虑/201

 6.勿为小事,手足无措/203

 7.疲劳之前,先行休息/206

 

第十一章 把脉情绪,综合调适

 1.管好情绪,快乐永驻/211

 2.90/10法则,让人快乐/214

 3.控制情绪,诀窍有三/217

 4.转向情绪,疏导心灵/219

 5.遇事想开,莫要在意/221

 6.遭遇应激,积极调适/223

 7.别人情绪,为我所用/225

 8.总是抱怨,实不应当/228

 9.重建信念,管理情绪/231

 10.放弃悲观,予己希望/235

 

附录:情绪的自我测试

 附1:对你的焦虑程度进行自测/240

 附2:对你的愤怒程度进行自测/243

 附3:对你的空虚程度进行自测/245

 附4:对你的忧虑程度进行自测/247

序言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力,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梦想成真的企图,没有努力过,没有尝试过。他们每天只是庸庸碌碌地为生存奔忙,没有感受过生命力的强大,没有享受过创造的快乐,生命成了一种只是将要被消耗掉的废物。

谁不想人生过得高贵而富有意义呢?但有些人的人生却差强人意,是他们智商低?还是缺乏能力?不是的,只是他们没有精心地规划和控制自我,控制人生,没有让生命发挥出高效力。

为什么有人一心想要获得改变,事到临头却总是无法自控,甚至连自己的生活也被别人控制?答案就是:不懂得控制自己,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成功不是靠控制别人来得到的,成功大多是自我控制的结果。

我们为什么要控制自我?随心所欲地生活不是更快乐吗?如果你只想随波逐流,听天由命,平庸地度过一生,那当然不必费心地控制你自己,但如果你想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生活更丰富快乐,你就必须学会控制自我。我们既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学会对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进行自我约束。

此刻,你或许正被困难、压力、期限所驾驭,或是被痛苦的回忆、不断的恐惧或潜意识所控制。但如果你放弃了自我控制的责任,就等于放弃了对自己人生命运的控制权。因此,你只有学会控制,才能得到更多。

大多数人都有过被情绪所累的经历,似乎烦恼、压抑、失落甚至痛苦总是接二连三地袭来,于是频频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企盼着欢乐的降临。其实,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想让自己生活中不出现一点烦心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很多人都懂得叫情绪听话这个道理,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就总是知难而退:“控制情绪实在是太难了。”言下之意是:“我是无法控制情绪的。”别小看这些自我否定的话,这是一个不良暗示,它真的可以毁灭你的意志,让你丧失战胜自我的决心。

还有的人习惯于抱怨生活:“没有人比我更倒霉了,生活对我太不公平了。”在抱怨声中,他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解脱:“这个问题怪生活不怪我。”结果却因小失大,让自己在无形中失去了主宰生活的权利。

其实快乐是可以自己寻找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管理的。如果我们能调整、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能拥有多彩、美好的人生。情绪可以决定你的命运,做好情绪管控关乎你一生的成功和幸福。

内容推荐

一个人要想真正变得有力量,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超凡脱俗、出类拔萃的人,他一定要学会从加强修养、控制自我开始。

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和冲动的人,可以创造一种相互信任和非常和谐的环境。能够控制自己感情的人,可以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编辑推荐

为什么有人一心想要获得改变,事到临头却总是无法自控,甚至连自己的生活也被别人控制?答案就是:不懂得控制自己,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成功不是靠控制别人来得到的,成功大多是自我控制的结果。

其实快乐是可以自己寻找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管理的。如果我们能调整、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能拥有多彩、美好的人生。情绪可以决定你的命运,做好情绪管控关乎你一生的成功和幸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