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SOHO中国潘石屹生意经
分类
作者 辛臾//王宝莹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是一个纯粹的生意人”,潘石屹这样评价自己。潘石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生意人就要有生意人的性格。成功的商人首先要目光长远,短视者是赚不了大钱的。潘石屹不光眼光长远,脑子转得也快,他经常能把一些别人想不到的先进理念引入房地产行业,靠着自己的坚毅和执著维系着自己的商业梦想。潘石屹把自己的工作看做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体现着他对经商事业的热爱。同时,他懂得和和气气生旺财的生意经,真正把自己的客户当成“上帝”看待,充分体现着自己“人抬人上”的经商理念。遥想当年,对成功的渴望使潘石屹扔掉了“铁饭碗”走上了闯天下、干事业的道路。商场如战场,在历经了重重艰难之后,他最终获得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他自己创造的奇迹。

内容推荐

在中国房地产商中,潘石屹不是最有钱的,他的公司也不是规模最大的,但他和他的SOHO现代城绝对是最会吸引人们眼球的。

潘石屹在京城地产界里绝对是个另类,但是也正是有了另类的潘石屹,才有了如同概念般的现代城,才为中国房地产界增添许多新思维、新元素。现代城从启动到入住,凡是能让项目搁浅或名声扫地的事,潘石屹遇见了不少:销售部门人员的集体跳槽、氨气事件、前门事件……林林总总,不绝于耳。

目录

第一章 纯粹的生意人

 1.眼光决定事业大小:不后悔离开万通

 2.圈子里,每个人都有机会

 3.把经商看做是一项事业

 4.钱不会走错路

 5.理想+执著=成功

 6.玩转SOHO概念

 7.到国际市场去打拼,占据一席之地

 8.帮助客户,实现共赢

第二章 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精”

 1.坚持自己的经营模式

 2.小而精:最关键在于“保守”

 3.一定要面向市场

 4.专则精:只做房地产一项

 s.专注所长

 6.不盲目圈地

第三章 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1.摸着石头过河

 2.敏感的潘石屹

 3.专心做好一件事情

 4.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成功,只有脚踏实地的结果

 5.期待不等待

 6.中国内地按揭贷款的“始作俑者”

 7.知道工作,还要知道为什么工作

第四章 伟大的事业从梦想开始

 1.把握好趋势:未来房地产行业追逐的就是好的地段.

 2.拿明天来思考今天

 3.商业地产转型:摆脱住宅地产思维

 4.讲求细节的SOHO建筑精神

 s.放长线,钓大鱼

第五章 商人首先要有自信,但更要讲诚信

 1.自信带来的财富

 2.唯有信心才能战胜恐慌与危机

 3.相信自己的判断,始终走在政策前面

 4.树立诚信品牌

 5.嬉笑怒骂之中坚守着自己诚实的本性

 6.信用是最大的资本,诚信是企业基本的责任

 7.诚信:生意人的防护罩

第六章 生意人的草根哲学

 1.写博客的生意人

 2.以低调的方式高调着

 3.团结是最重要的时尚

 4.船锚要起作用,就必须埋没自己

 5.拥有得多,不如计较得少

 6.反思成功:认清你自己

 7.节俭的潘石屹

 8.亦中亦洋的中庸哲学

第七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1.企业家要懂管理

 2.授权、放权的艺术

 3.末位淘汰制

 4.保持每一个人的个性,发挥每个人的潜力

 5.无为而治

 6.最好的管理就是少管理

 7.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8.要具备信任他人的品质

第八章 化危机为机遇

 1.在危机中寻找商机

 2.氨气事件——透视潘石屹的危机管理

 3.危机意识,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4.潘石屹的前门教训

 5.不冒进,做生意不是你想多快就能多快的

 6.挖人事件——坦诚对待媒体

第九章 房地产竞争靠的是“密码正确”

 1.鼓励创新

 2.创造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

 4.要注意个人形象

 5.创新的产品总会有争议

 6.快鱼吃慢鱼

 7.密码正确理论

 8.做好产品定位

第十章 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1.市场最确定的就是它的不确定性

 2.不仅明白做什么,还要明白不做什么

 3.做事力求简单

 4.若不合作,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5.永远不做大多数

 6.英雄是属于过去时代的

 7.让自己主动“归零”

第十一章 任何投机的事都不要去做,也不要去想

 1.不做一分钱的假账,不偷税漏税

 2.相时而动,不自找风险

 3.得到了不应得到的,就会失去不该失去的

 4.敢冒险,但不剑走偏锋

第十二章 财富无常人有常

 1.有了财富不能挥霍,要把它用到更有意义的地方

 2.只顾数钱的人最终无钱可数

 3.慈善是一项投资,也是一种精神

 4.大商从善

 5.慈善不是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

 6.安人即安己,安己亦安前程

试读章节

4 钱不会走错路

【潘石屹语录】

爱钱,不如去了解钱的力量,而钱的力量就是你不能独占它。流通是它的天性,从这点来看它是人类发明的灵性之物。在健康合理的社会中。金钱的流向、交易的保证都趋完善,钱不会走错路,它走的路永远是绝大多数人的需求满足和财富增值之路。

【商场潘石屹】

 潘石屹出生在西北农村极贫穷的地方,家里又是村子里最贫穷的一户人家。小的时候,潘石屹想做医生,因为做医生能够解除人们的痛苦。当时在村子里医生是很受尊重的,天天背着个药箱,挨家挨户地转,看病转到哪里,哪里就是都杀了家里最后的老母鸡也要请他吃。当时潘石屹还想过,如果做不成医生,那就做电工。因为那时村子里刚刚装上电灯,这个东西对人们来说很神奇,一拉线就突然亮了。如果坏了,只能请电工来修,潘石屹觉得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除了医生就是电工。有这种想法,潘石屹在小伙伴中间已经算是很有理想的人了。

 等到后来上了中学,潘石屹的理想又变了。那时他经常被饥饿折磨,看到食堂里的馒头和发糕,他的理想变成长大后当一名厨师,因为厨师能吃饱饭。后来渐渐感到有钱对自己来说太关键了,有了钱我就能去给妈妈治病,就能够让全家人有饭吃、有衣穿。那时候潘石屹做梦都梦到钱,梦到的钱不是人民币,而是学校食堂的饭票。起床后觉得自己更饿了,更是特别想有钱,哪怕有一点点钱。

 潘石屹说:“从当医生、电工的理想,到想做一个有钱人的理想,中间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当医生、当电工,首先你都得学习技能,用技能服务于他人,这是个朴素的职业规划,还有一些人生的设计在里面,我觉得很好。第二个理想根本不能叫做理想,那是为贫寒所迫,是一种对金钱的支配力的崇拜。”

抱着年幼时候的贫寒记忆,怀着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是改革初期绝大多数人的心理状况。那时“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思想将金钱放大到无比崇高的地位。金钱几乎给潘石屹这整整一代人都下了咒,他们就像受到鞭打一样急急忙忙,到处找钱。找到一分钱就赶紧放在床底下藏起来,感觉占有了钱。

“十几年前我曾经拿到一张钞票,上面写着某个人的名字,还盖着手印。估计这个人想的是把这张钱签名画押了,这张钱就永远是他的了。结果这张钱还是跑到了我的手里。”潘石屹说。

客观地说,集中大众的智慧、历史的智慧所发明的钞票,有它的道理。钞票是商品价值的度量,同时钞票只有在流通之中才能发挥其功能。所谓占有金钱,确实是一个幻象。总想着占有金钱的人,如守财奴,事实上是挣不了多少钱的。你也许会理财,懂得将资金放到合适的水渠中去,成为组织和调动某个商业事件的力量,从而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和财富,那你就是一个资金流动的指挥者,但你不能占有它。你一占有它就僵化了,就好像把一条鱼放到冰箱里面一样。一个最善于使用钱的人,终其一生,他可能会留下一个优秀的企业。他死后,这个企业依然在社会中自行生存、发展,给其他人带来收益,给社会创造价值。

【财富讲座】

20世纪80年代的某一天,巴菲特在电梯的地板上捡起了1分钱,所有人都惊讶不已,大富豪还在乎这1分钱吗?但是巴菲特微笑着说:“这是下一个10亿美元的开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钱能生钱,不管是1分钱还是上千万元,都可以通过合理的操作获得满意的回报。

那些财商低的人总是想:“省吃俭用就能省钱,省下的钱存入银行,慢慢的我就能发财致富。”

而那些财商高的人有钱不置半年闲,多做生意少占本,一年多打几个滚。会干的,不如会算的。

钱是要流通的,是能“走”的,除了极少数违法的情况,钱总是走正确的路,谁付出的多,谁更有智慧,钱就去哪里。

钱是留不住的,拥有财富更多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让更多的钱“走”进来。什么是财富?很多人以为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或存在银行的钞票就叫财富。优秀的人绝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最不懂财富的人就是只知“省钱”,不知“生钱”,这种人是金钱的牺牲品,根本不懂得真正的爱钱之道。什么叫真正的爱钱之道呢?那就是宁可让钱生钱,不要人省钱。

犹太商人有白手起家的传统,现在世界上许多犹太大亨发迹也不过两三代人,但犹太商人没有靠攒小钱积累的传统。犹太人不仅爱钱,对于如何得到钱也有独到的见解。立足于赚钱而不是攒钱,是犹太商人独有的经营哲学。

犹太人认为,借助银行来求得利息,能够获得的利润不大。因为,将大量的钱存在银行的确可以获得一大笔利息,但是物价在存款生息期间不断上涨,货币价值随之下降,尤其是存款人死亡、子女继承遗产时,尚需向国家缴纳遗产税。世界各国几乎都如此。所以,无论多么巨大的财产,存放在银行,相传三代,也不会增值多少。

这个道理,许多善于理财的人都非常清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地利用到实际中。往往自己有点盈余,他们便生出胆怯想法,不敢再像以前创业时那般敢想敢做,总怕手中仅有的钱因投资失败又化为乌有,于是赶陕存到银行,以备应急之用,似乎这样做更安全一些。

虽然确保资金的安全是人们心中合理的想法,但是在当今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经济形势下,钱应该用来投资,使死钱变成“活”钱,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些钱完全可以用来购置房产、铺面,以增加自己的固定资产,到10年以后回头再看,你会感觉到比存银行要增很多利,也会看到“活”钱的威力。

【专家点评】

财商,就是指驾驭财富的能力,特别是投资收益能力。对商人而言,其主要活动是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与金钱打交道,其主要工作几乎天天涉及花钱、投资,财商低了怎么行?不会驾驭财富,不会投资,不熟谙商道,公司有多少钱也会慢慢花光的。所以说,怎么花钱很重要,在国外有专业的投资家,如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到处讲课告诉人们怎么投资,其实就是教人们怎么花钱。花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商人花钱的水平不仅涉及公司的经济状况,其结果还会影响到公司以后的成熟和发展。成功的总经理,目光所至,一切都被他掌握。

P13-16

序言

潘石屹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从SOHO现代城开始,一座座建筑史诗诞生于潘石屹之手。

潘石屹还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他说:“不管做什么行业,只要纯粹就好了,人就怕不纯粹。”

潘石屹又是地产明星,一个善玩概念、精于反策划、娱乐明星似的地产大佬。

中央电视台曾经这样评价潘石屹:在中国房地产商中,潘石屹不是最有钱的,他的公司也不是规模最大的,但他和他的SOHO现代城绝对是最会吸引人们眼球的。

潘石屹在京城地产界里绝对是个另类,但是也正是有了另类的潘石屹,才有了如同概念般的现代城,才为中国房地产界增添许多新思维、新元素。现代城从启动到入住,凡是能让项目搁浅或名声扫地的事,潘石屹遇见了不少:销售部门人员的集体跳槽、氨气事件、前门事件……林林总总,不绝于耳。如果换了其他人,工程可能早就寿终正寝了,可潘石屹能挺过来,因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另类。

他的理念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潘石屹说:“我去昆明时还看到了有SOHO风格题材的楼盘。”直到现在,SOHO概念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仍然很强盛,不仅北京房产市场出现了不少模仿现代城的楼盘,国内其他省市也有30个左右的楼盘在SOHO现代城成功之后,借用SOHO这个题材概念。后现代城、西现代城等干脆连名称都直接“拷贝”了过去。

潘石屹还是前卫的,他和自己的妻子张欣投资了由亚洲12位顶级建筑师设计的“长城脚下的公社”,2002年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获得了投资拍摄“建筑艺术推动奖”。

在网络、摄影、出书、拍广告等“不务正业”的爱好面前,潘石屹也玩上了“前卫”。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阿司匹林》中,潘石屹出演男一号——一个“海归”。用他老婆张欣的话说就是:“你一个纯种的‘老土’也敢演‘海归’?”影片中,他与梅婷上演了一段精彩的夫妻戏,同时也把自己“完全娱乐化”,走向时尚前沿。

现在的潘石屹,用另类、前卫等词汇已不能全面地形容了,似乎只有一个字眼可以概括他和他的SOHO王国,那就是一奇迹。

遥想当年,对成功的渴望使潘石屹扔掉了“铁饭碗”走上了闯天下、干事业的道路。商场如战场,在历经了重重艰难之后,他最终获得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他自己创造的奇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7: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