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坏情绪会让你的健康每况日下。
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性情暴躁而乖僻,稍有不顺,就火冒三丈,暴跳如雷,这些人极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许多严重疾病,他们的平均寿命也比性情开朗,心胸开阔的人短。
高兴、愉快、欢乐、喜悦、轻松、欣慰、悲伤、害怕、恐惧、不安、紧张、苦恼、忧郁等都属于情绪活动。
生活中:升迁、住房、同事、邻里、父母、上司、朋友、工资、物价、孩子……每天都要面对,何况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的日常琐事,常听周围的人说,真是快疯了,人类处于情绪失控的年代。
唐登华编著的《别让坏情绪毁了你》详细解读了情绪这个看不到摸不着又每时每刻都存在的身体密码,并提供了16种风行世界的自我情绪疗法。
人有时候容易陷入情绪低谷,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怎么办?当面你面临一种愤怒会激动的情绪时,要怎么办?
情绪从通俗意义上讲,就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情绪状态的发生每个人都能够体验,但是对其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却较难以控制。心理学上把情绪分为四大类:喜,怒,哀,惧。再把它们细分的更多,基本包括我们身上所发生的所有。
现代生活的紧张和压力,更是使人类的情绪处在情绪失控边缘,生气、愤怒、伤心、郁闷、焦虑、恐惧甚至抑郁症者越来越多。
我们该怎么调控自己的情绪,做个快乐、开心的人,不被坏情绪影响工作和生活,更不要被坏情绪损害身心健康。
唐登华编著的《别让坏情绪毁了你》分为上中下三篇,共11章,详细解读了情绪这个看不到摸不着又每时每刻都存在的身体密码。并提供了16种风行世界的自我情绪疗法。《别让坏情绪毁了你》从饮食、运动、自我调节各个方面给读者提供了若干可以选择的实用方法,从而帮助那些被坏情绪困扰的人们,更好地调节情绪,走出坏情绪的泥潭,健康快乐地生活。
情绪的规律
一般的讲,情绪有以下5种规律。
1.过程性。情绪没有永恒,任何情绪情感都有发生、发展、高潮、下降、结束,随着事物的发生慢慢会转变,这就是情绪的过程性。我们要管理情绪,管理情绪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利用自身的规律性来调整它。比如说很好强的孩子面临高考时他会很紧张,这种紧张是客观的,但是带着紧张去答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效率就会慢慢恢复过来,紧张会慢慢下降。这就是利用情绪的过程性。
对待愤怒情绪,最好的办法是别理他。比如说人家冤枉你,如果你非要跟他讲清楚说他冤枉你了,你就越讲越讲不清楚。退一步海阔天空,今天先不理论,等两三天再理论,两三天后情绪就稳定下来,理性就恢复了,这个时候跟他讲理就好讲多了,也许你还没有找他,他就来找你了。
对比较冲动的人格可以用停顿疗法。当情绪上来的时候,准备要摔东西时,你喊停,让他停留一两分钟考虑是摔还是不摔。如果老公打老婆的时候,你喊:”停。”他一两分钟之后就不会打了。如果说发现老公有外遇,她十艮他十艮得不得了,你这个时候劝她是没有用的,这个时候你要去跟他共情,你可以这么说,你可能很生气,真的很痛苦,至于用什么方式回应他,那是你自己的事,但我建议你现在别回应,你过一两个月再回应。我想一两个月之后她激烈的情绪就下降一些,处理就能更理性。
爱情有没有永恒?人人都在追寻爱情的永恒,爱情虽然是一个比较高层面的情感,相对来讲是会持久一些,但从心理归结来讲,它同样也是一个过程。当一个人跟你承诺爱你一辈子、爱你生生世世,你千万别当真。这不是一个爱的承诺,而是爱的深度的表达。当他跟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只是表达了他很爱你。我很同意北京电视台所提的口号是经营婚姻,婚姻爱情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不断培育它,铸造新鲜血液,这样的爱情才能保持常新。千万不要认为结婚就进入了婚姻保险箱,现在的法律基本原则是婚姻自由。
2.客观性。我们的情绪常常具有跟我们理智不一致的客观性。首先情绪的不可控制性,情绪一旦产生之后,就有不以自己主观意识为主的客观性。比如说第一次上台讲演,没有讲演的经验,又很好面子,我会不会紧张?会。如果再怎么样告诉自己不要紧张,但其实没有用。如果说一个人进来就骂你、挑剔你,你能不生气?真的不生气是不可能的,这是人性。
有很多的女同志结婚后就把所有的幸福快乐寄托在老公身上,自己的事业不管了,朋友也不交了,结果老公成功了,老婆被遗弃了。现实情况她会说,他怎么这样,我为他付出这么多,他还不爱我。我跟她说,你说得对,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他都不应该不爱你,但是他就是不爱你了。。情感不是理性所讲的你越爱他,他就越爱你,因为爱情是客观的。
如果小孩子哭的时候,因为不合理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在那儿哭,你们怎么办?那就让他哭。很多家长是用很粗暴的方式控制孩子的哭,你的要求本来就不合理,还在那儿哭闹,那就不许哭。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两三次,孩子就会产生病理性的不满足。如果他的不合理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在那儿哭是可以的。但虽然他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可是他的哭是合理的。
3.非理性。我们的情绪理智与不理智就是表现对行为的冲动性,情绪上涨得越高,我们行为的理性就越差,所以在极端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失控,就会完全失去理智。这就是要跟急性子人相处时,不要较劲,不能他骂你一句,你骂他两句,他打你一下,你打他两下,否则这样的矛盾就越来越多。如果他现在骂你,你就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他说,你听着,但你别没反应。
4.破坏性。情绪对理性的损害性,情绪上来之后对我们的智慧、理性会有损害。焦虑紧张的时候,注意力、记忆力都会下降。得抑郁症的时候跟愤怒的时候一样脑子变慢,学习效率、工作效率下降。
一般在咨询当中,都建议来访者在极大情绪下不要做最好的建议和决定,因为这样的情况下他的智商是下降的。曾经有一个老板说得病之后欲望追求感就下降了,得病之前有一个很好的项目,以后也碰不到了,如果不放弃的话我的病就治不了,所以我赚这么多的钱也没什么用。我告诉他,你先放一放,不要做这样的决定。最后他回来告诉我,我没有放弃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对我太重要了,如果放弃我会很后悔。
高兴对情绪是否也有损害?高兴的时候得意忘形、乐极生悲。爱情对智商也有损害,如果爱上一个人,看哪儿都是优点,甚至脸上的雀斑都是魅力。恋爱的情感会使你看不到真实的情况,坠入爱河的男人和女人的智商都等于零。
5.蔓延性。情绪会在人际中蔓延,我们高兴的时候会以赞美来满足别人的欲望,让别人高兴起来。这对人的人际关系影响是很大的。
有的人常常痛苦,因为他总觉得别人在伤害他,在咨询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跟他说,伤害别人的人,有很多都是处在不良的情绪状态中,也就是说,他自己都是不幸的,所以伤害别人都是不幸的。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就不会产生这么多的委屈,人伤害别人的时候大都处于愤怒状态。
去商店买东西,觉得东西不好,让店员给你换东西他却不给你换,你作为消费者来讲可能不理解,会跟他吵架、打官司,即使最后你赢了,也是两败俱伤。如果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他也有他的理由:要么单位不景气要下岗,要么孩子生病或者他就是这样的人,就有这样的人格特点。这样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不幸,要么从小受到虐待、父母离异等等。你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你会知道他有他的原因,你不用跟他生气。不生气并不意味着不保护自己的权益。
比如说想换商品他不给换,除了打官司还有别的办法。比如说对他的工作表示理解,要站一天不容易,真的很难,或者说欣赏赞美他的长处,比如说小姐长得很漂亮,当然不要让别人觉得你有非分之想,人家一高兴就给你换了。
P44-47
情绪——没错,你一定没少听说过这个词汇,如果有人问你对“情绪”怎么看,相信你会不假思索地说一些关于它的广义上的概念,或深有体会地告诉发问者,情绪分好坏,好情绪让我们乐享其中——凌晨时分仍在与电话那端的相知相识互诉衷肠、为一个全新的设计理念而通宵达旦,而坏情绪则会把一分钟前还自认为是心肝宝贝的乖女儿的生日蛋糕打翻。
没错,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你我不需犹豫就可以做得出来的事情,虽然我们因身在其中而无从用心体会,在那个时刻,情绪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的影响力究竟多大、多少、多重?它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左右我们的人生?一个人究竟如何把控情绪为自己的健康服务……
静下心来,如果你还在思考由情绪而引发的诸多问题,认为它已进入了你的思考范围而一定要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话,我则从一些有趣甚至让人恐怖的实验说起,而实验的结果自会让你大吃一惊,让每个听到这个结果的人永远记忆犹新。好,让我们进入这个小实验。
这个实验可以证明心理情绪对身体产生的影响。你需要找一位朋友来帮助你完成实验。
现在,站在你朋友的右手边。把你的右臂抬高,侧平举到肩膀的高度(如果你是左撇子,就抬左臂)。让你的同伴将手放在你伸出的手腕上。这时候,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手臂上,尽力不让他(她)把你的手扳下去。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到你手臂抵抗力的自然水平,并不需要你的同伴真的施加强力。
现在放松,闭上你的眼睛,脑海里稍微回想一下那些曾经给你带来不快、沮丧和烦恼的人,只要一小会。当你找到感觉以后,再次伸出自己的手臂,让你的同伴试一下这次你的抵抗力有多强。
现在再放松,想一些让你轻松愉快的事情。当你找到感觉以后,伸出自己的手臂,再让你的同伴试一下这次的抵抗力。放松。如果你的同伴觉得这很有趣,你可以和他交换角色,帮他做一下测试。
大部分人都会立刻明显地感觉到力量的区别。当他们脑海中萦绕着沮丧和不快的情绪时,抵抗力就会很差,就像力量被从手臂中抽走一样。而当思考一些愉快和有趣的事情时,手臂就变得相当强壮,而不易被撼动。通常而言,要比测试刚开始的时候更强。人的思考和感觉传达到身体上的速度是如此迅速。 很奇妙吧,事实如此。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理解情绪的概念,就会显得容易理解很多。
健康是指身心两方面的,而人的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因此,人的健康与情绪有密切关系。高兴、愉快、欢乐、喜悦、轻松、欣慰、悲伤、害怕、恐惧、不安、紧张、苦恼、忧郁等都属于情绪活动。
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大类。积极情绪对健康有益,消极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我国自古就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可见祖国医学非常重视人的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当人情绪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例如,人在恐怖时,会出现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等一系列变化。这些生理变化在正常的情况下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使身体各部分积极地动员起来,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需要。
而过度的消极情绪,长期不愉快、恐惧、失望,则会抑制胃肠运动,从而影响消化机能。而情绪消极、低落或过于紧张的人,往往容易患各种疾病。因此,只有保持乐观的情绪,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有波动性,应该主动摆脱不良情绪。当有什么事使你烦恼时,应当畅所欲言,不要闷在心里。当事情不顺利时,不妨避开一下,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可能会使精神得到松弛。如果要办的事情较多,应先做最迫切的事,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一次只做一件,把其余的事暂时搁在一边。如果你感到自我烦恼,试着帮助他人做些事情,你会发觉,这将使你的烦恼转化为振作,产生一种做了好事的愉快感。
一个人的情绪,主要受精神意志控制。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要提高道德修养,要树立远大理想,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还要学会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自觉运用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
体育锻炼也是消除心中忧郁的好方法。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使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去,转移和减轻原来的精神压力和消极情绪;另一方面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加深肺部呼吸,使紧张情绪得到松驰。因此,应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很多人的身体不健康是因为其不能调节自己的情绪,有些人心里虽然盼望着健康,但行为和心理上却背道而驰,心态阴暗,负面思维,消极低沉,如何能健康?这样下去,其健康被坏情绪一点点蚕食没了。
一个美国医生的实验证实:人在不同情绪下,呼出气体的化学成分不同。他拿了一根冰冷的玻璃管,在愤怒、嫉妒和恐惧下往里面吹气,结果凝结成的液体居然颜色不同。他把嫉妒产生的化学成分注射到老鼠体内,几分钟老鼠就被毒死了。通过对一位哺乳期的母亲的情绪测试,证明,愤怒中的母亲用她的奶水喂婴儿,结果孩子也会因此得病。
研究证实,动物在被宰杀前由于极度恐慌和愤怒,细胞会产生相当大的毒素,而人吃了有毒素的肉自然会生病。虽然人通过情绪的调节,可以解除毒素,但是动物一旦死了,所有的新陈代谢和解毒功能就全部停止了。
佛家和道家的禅修,告诫人们让心时刻保持清净、愉悦及宁静,克制过度的各种情绪,自然能够达到万事和气,延年益寿。过度的消极情绪,长期不愉快、恐惧、失望,会抑制胃肠运动,从而影响消化机能。情绪消极、低落或过于紧张的人,往往容易患各种疾病。因此,只有保持乐观的情绪,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性情开朗,情绪饱满,待人宽宏大量,这样的人一般不会上“火”,也不容易得病。有一些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性情暴躁而乖僻,稍有不顺,就火冒三丈,暴跳如雷,这些人极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许多严重疾病,他们的平均寿命也比性情开朗,心胸开阔的人短。
美国两位科学家曾对45名个性不同的大学生分成A(性情温和)、B(活泼、乐观)和C(暴躁、喜怒无常)三组,观察了30年。30年后,他们惊奇地发现,C组的人患高血压、心脏病、癌症和神经失调等严重疾病者高达77.3%,而A组和B组的患病率才分别为25.2%和26%。他们又分析了1949~1964年中127个学生的情况。同样发现C组发病率高居首位,死亡率高达13%。A组和B组则无一人死亡。两组试验,有力地表明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明白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就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自觉调节精神状态,努力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志向,锻炼博大的胸怀,不为个人利益所羁绊。要努力提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心情经常处在轻松舒畅的状态。
一个人怎样才算健康呢?其实,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有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
如果你的身体不好,要先从心理、情绪是否健康开始找原因。否则,你就像是在黑夜中攀岩……
时光飞逝,似乎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们为之而努力,因此,要把我们的精力和时间多用在那些美好的事情上,所以,像诗人海子梦想的那样:从今天起,就做个快乐的人,背叛速度和忧郁;做一个幸福的人,慢慢吃,放松地工作,真正地休闲,投入地爱,温婉地交际……这样,你天天都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最后,希望本书能让那些已忙碌的人们重新认识生活,让即将走向忙碌的人们别错过人生风雨中那些美好的风景,能够轻松地生活!
唐登华
201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