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浪潮之巅(IT创新的战略价值)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美)克鲁斯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进入市场、开创市场或支配市场的时候,分裂性创新是你能掌握的最强有力的工具。遗憾的是,大多数公司发现分裂性创新很难实现,并且几乎无法复制。在《浪潮之巅:IT创新的战略价值》中,著名的技术创新者David Croslin将帮助你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难题。Croslin会介绍一个经由实践检验的过程,帮助你持续创造真正具有革新性的发明、技术和方法。

Croslin一直在各种组织中领导创新,从创业型公司到《财富》20强公司。根据其无人企及的经验,他提出了一系列结构化的步骤,用于优化整个创新生命周期。他通过各种实例和案例分析告诉你如何把这些步骤运用到下列过程中,从零开始创新:确定一个新的市场,发明并投放一款成功的产品。为支配而创新:维持市场的支配性地位。为征服而创新:取代现任的市场支配者。为分裂而创新:利用新发明大步开拓新兴市场。

对于公司高管、战略家、企业家、研发领导、产品和行业领导、投资家等任何想要得到更多战略价值的人而言,《浪潮之巅:IT创新的战略价值》都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内容推荐

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之一,it创新备受人们的重视。当前很多it企业在思考如何创新,在高新技术研发等方向上投入巨大。以微软、ibm、intel等为首的海外企业,纷纷加大研究投入;以联想、海尔为首的民族企业,也在不断地加大研发力度和加快向海外开拓市场的步伐。

本书介绍了持续的革命性创新的一个完整框架,覆盖了影响it业务的外部和内部创新,通过生动的例子讲述了适用于各行各业,从产品、市场到企业内部的创新原则和方法。正是由于其广泛的实用性,本书适合各领域、各层次的读者阅读。

目录

译者序

致谢

作者简介

第一部分 理解什么是创新

第1章 发明与创新

1.1 发明与创新的关系

1.2 发明与随机性因素

1.3 发明的分类

1.4 商业发明与技术发明

1.5 内部发明与外部发明

1.6 分裂性创新

1.7 渐进性创新

1.8 破坏性发明

1.9 足够好的创新

1.10 有针对性的发明和创新

第2章 革新性价值

2.1 感知价值

2.2 消费取向的影响

2.3 商业模式以及生活方式

2.4 时间、金钱、简单化

2.5 革新性价值

2.6 触发点

2.7 早期接纳者

第3章 创新生命周期

3.1 创新的种类

3.2 创新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

3.3 创新生命周期中的拐点

3.4 理想化的创新生命周期

第二部分 商业和技术生命周期

第4章 商业生命周期

4.1 商业生命周期的内涵

4.2 产品生命周期

4.3 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拐点

4.4 产品生命周期和创新生命周期

4.5 市场生命周期

4.6 市场生命周期中的拐点

4.7 市场生命周期的度量

4.8 市场生命周期和创新生命周期

4.9 公司生命周期

4.10 公司面临的压力

4.11 公司生命周期和创新生命周期

4.12 全部4种商业生命周期

第5章 创新生命周期的停滞

5.1 创新生命周期的压力

5.2 随机性因素的表现形式

5.3 重叠的观点

5.4 产品消费品化

5.5 产品投放链

5.6 革新性价值链

5.7 高管的观点:创新的风险很大

5.8 管理团队在渐进性创新中的挑战

5.9 竞争对手在创新生命周期中的优势

第6章 分裂创新生命周期

6.1 打破思维定式

6.2 制造思维定式

6.3 无处不在的臆断

6.4 知识产权

6.5 产品投放链中的利益相关者

第7章 创新检查清单

7.1 纵览创新检查清单

7.2 分离消费者的革新性价值的驱动力

7.3 彻底理解你的产品投放链

7.4 统一公司内的不同观点

7.5 分离产品投放链中的痛点

7.6 重新激励革新性价值链

7.7 确定一个“足够好”的产品

7.8 夺取拉锯战的控制权

7.9 消除臆断

7.10 识别创新生命周期的停滞

7.11 将产品假想为消费品

7.12 分离知识产权

7.13 把知识产权映射到新市场中

7.14 创造分裂性创新

7.15 投资分裂性创新

第三部分 不同目标的创新

第8章 从零开始的创新

8.1 创新不同于发明

8.2 仅仅酷是不够的

8.3 为发明而分离市场

8.4 分离消费者的需求

8.5 分离消费者的革新性价值的驱动力

8.6 确定一个“足够好”的产品

8.7 夺取拉锯战的控制权

第9章 IT方案创新

9.1 集中式的IT和分散式的IT 

9.2 分离消费者的革新性价值的驱动力

9.3 彻底理解你的产品投放链

9.4 统一公司内的不同观点

9.5 分离产品投放链中的痛点

9.6 重新激活革新性价值链

9.7 确定一个“足够好”的产品

9.8 夺取拉锯战的控制权

9.9 消除臆断

9.10 识别创新生命周期的停滞

9.11 将产品假想为消费品

9.12 分离知识产权

第10章 为支配市场而创新

10.1 市场和消费品化

10.2 转战不同的市场

10.3 有时候领先会招致最快的失败

10.4 分离消费者的革新性价值的驱动力

10.5 彻底理解你的产品投放链

10.6 统一公司内的不同观点

10.7 分离产品投放链中的痛点

10.8 重新激励革新性价值链

10.9 确定一个“足够好”的产品

10.10 夺取拉锯战的控制权

10.11 消除臆断

10.12 识别创新生命周期的停滞

10.13 将产品假想为消费品

10.14 分离知识产权

10.15 把知识产权映射到新市场中

10.16 创造分裂性创新

第11章 为征服而创新

11.1 回顾商业生命周期

11.2 分离消费者的革新性价值的驱动力

11.3 彻底理解对手的产品投放链

11.4 统一公司内的不同观点

11.5 分离竞争对手的产品投放链中的痛点

11.6 重新激励革新性价值链

11.7 确定一个“足够好”的产品

11.8 夺取拉锯战的控制权

11.9 消除臆断

11.10 识别创新生命周期的停滞

11.11 把产品假想为消费品

11.12 分离知识产权

11.13 把知识产权映射到新市场中

11.14 创造分裂性创新

第12章 为分裂而创新

12.1 市场逆向工程

12.2 分离消费者的革新性价值的驱动力

12.3 确定一个“足够好”的产品

12.4 充分理解产品投放链

12.5 分离产品投放链中的痛点

12.6 夺取拉锯战的控制权

12.7 发现对手创新生命周期的停滞

12.8 分离知识产权

12.9 把知识产权映射到新市场中

12.10 创造分裂性创新

第13章 组织结构:从产品到解决方案

13.1 产品和解决方案

13.2 组织结构的变化

13.3 产品公司

13.4 重新贴牌

13.5 行政命令

13.6 覆盖型组织结构

13.7 解决方案团队

13.8 解决方案公司

第四部分 创新部署

第14章 评估创新的价值

14.1 发明和创新

14.2 评估发明的价值

14.3 专利

14.4 商业秘密

14.5 抢占市场

14.6 关系和合作伙伴

14.7 持久度

14.8 评估创新

14.9 多元化的市场

第15章 把创新带入市场

15.1 15秒制胜

15.2 准备好像庄家那样思考了吗? 

15.3 展示估价结果

15.4 单页简介

15.5 与投资人会面

15.6 隐匿的分裂

第五部分 实践创新

第16章 创新用例

16.1 用例,而非案例分析

16.2 用例1:确定你的客户

16.3 用例2:以革新性价值为目标

16.4 用例3:革新性价值方面的制约

16.5 用例4:尽可能与生活方式相结合

试读章节

我们都会萌生一些念头,想要给生活的某些方面带来些革新。当第一次有了这些具体想法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绝对值几百万美元!”当我们转而开始着手把想法付诸实际时,却发现它们代价高昂、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几乎不会有什么回报。

如我们在第1章中所见,不是所有的发明都具有创新性。它们必须给消费者的个人生活或工作形态带来些积极的改变,才能证明其具有某种程度的革新性价值。

要是你去网上搜索有意思的专利,就会发现人类的创新是多么天真且不着边际,竟然创造了那么多几乎没有革新性价值的发明。比如,对给非笼养的鸟使用的尿布(美国专利号:5934.266),你有什么看法?对让蜘蛛能够从浴缸中逃脱的蜘蛛楼梯(英国专利号:2272154),你又有何感想呢?

我十分怀疑这些发明家和其他那些看似疯狂的专利的作者是否把这些看成是与众不同的、真正的发明。他们一定确信“获得了成功!”否则,也不至于克服重重困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发表这么一份专利。同时,我也很肯定他们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发明的市场规模和革新性价值。毕竟,有多少人会想要去帮助一只蜘蛛离开浴缸,让它在屋子里漫游呢?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我们已经有了关于点子、发明和创新的基本概念。通过本章,我们将就革新性价值的概念展开深度剖析。同样都是点子,有的不值得进一步去考虑,有的可以成为发明,而有的是真正的创新。它们的区别在哪儿呢?

 遗憾的是,仅仅有个好点子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好好想想,这些点子如何能潜移默化地让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好?是不是仅需少量的新特性就能吸引别人?或是我们真的需要很多的新特性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要想让别人采用我们的产品,甚至是在一个由先期接纳者决定的利基市场中,我们在哪些方面应该是足够吸引人的?要基于这个点子做些具有丰富发明性的东西出来,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P22-23

序言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至今尚未平息,无数企业在大风大浪中搏击。经不住考验的企业纷纷倒闭,幸存者开始酝酿新的生机。生存还是毁灭?创新是唯一的出路。然而,创新究竟是什么?如何创新?这着实是相当困难的课题。

创新是把双刃剑。有些创新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佼佼者。当年,Jobs的回归,给奄奄一息的Apple带来了转机。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造和革新,Ap-pie不但在个人电脑市场重新确立了领袖地位,同时还成功打入了便携式音乐播放器、智能手机等市场,并成为市场的标杆。也有些创新会给企业带来负面效应。Microsoft曾为旗舰产品Windows Vista注入大量的创新元素——更高的安全性、更漂亮的外观等。然而,这些创新的代价是巨大的。因为软硬件兼容性的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问题使其饱受诟病。Mi-crosoft也因此不得不加速新一代操作系统的开发进程。

在产品创新方面,国内的企业历来不是先行者。由于产生自欧美市场和日韩市场的新概念往往经历3~5年的滞后期才传人国内,以至于很多企业更倾向于引进和模仿。乍一看,这避免了很多盲目创新的风险,而实际上,这让企业失去了支配和主导市场的机会,导致许多企业在同一个市场中厮杀,而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却很难得到充分的开发。当市场开始疲软的时候,由于过度依赖单调的产品线,最后往往只能通过残酷的价格大战殊死一搏。

在互联网领域,近年来兴起的视频分享网站、社交网络、微博等概念已经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而面对雷同的服务和相似的盈利模式,消费者的热情却正在降温。谁能够利用创新赋予市场新的定义和价值?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这是一本纯粹的创新方面的书。从创新的概念、方法以及过程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书中还通过生动的例子讲述了适用于各行各业,从产品、市场到企业内部的创新原则和方法。正是由于其广泛的实用性,使得本书适合各领域、各层次的读者阅读。

本书涉及的领域较广,翻译上难免会有疏漏,请各位读者海涵,多提宝贵意见。

顾 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4: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