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靖国神社与日本军国主义/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系列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步平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胡锦涛主席曾明确向日本小泉首相表明,日本靖国神社问题,至今仍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严重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受到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关注。但是,关于靖国神社问题的历史由来,以及靖国神社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关系,具体详情却少为人知,至今在国内未见相关专著。因此,通过专著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说明这个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而由中日历史问题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研究员撰写的《靖国神社与日本军国主义》,系统而深入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内容推荐

靖国神社问题不仅是中日关系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障碍,而且是日本国内的政治问题。围绕靖国神社问题的争议首先发生在日本国内,是从战后就开始的围绕战争历史的认识和政治与宗教关系的争论,而逐新地发展戍为国际性的问题。靖国神社问题是涉及日本历史、政治、社会民俗等许多领域的问题。《靖国神社与日本军国主义》作者步平深入到日本社会的内部,对靖国神社问题的产生进行深入的、全方位的考察,《靖国神社与日本军国主义》有助于人们从根本上了解靖国神社本身和靖国神社问题的本质。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神道教与神道意识——神社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原始宗教——神道的产生

 第二节 从自然宗教到“律令祭祀”

 第三节 与佛教和儒学的融合

 第四节 关于日本的神话

 第五节 神社神道与国家神道

 第六节 神社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孕育军国主义的场所——靖国神社的产生

 第一节 发源于日本人祖灵信仰的“靖国之神”

 第二节 明治维新与“招魂祭”

 第三节 “东京招魂社”

 第四节 大村益次郎其人

 第五节 从东京招魂社到靖国神社

第三章 从“忠魂”到“英灵”——战争中的靖国神社

 第一节 从“忠魂”到“英灵”

 第二节 失去了个体意义的“英灵”

 第三节 靖国神社与天皇崇拜

 第四节 遭到抵制的参拜原则

 第五节 “祭政一致”体系的最大强化

 第六节 护国神社和“忠灵塔”、“忠魂碑”

 第七节 靖国神社的建筑

第四章 “国营化”——战后围绕靖国神社的斗争

 第一节 战后地位岌岌可危的靖国神社

 第二节 靖国神社的选择

 第三节 “靖国神社国营化”主张

 第四节 日本的战争遗族

 第五节 围绕靖国神社“国营化”的争议

第五章 “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法案”——《靖国法案》的迂回策略

 第一节 未获国会接受的《靖国神社法案》

 第二节 《慰灵表敬法案》——自民党的“迂回策略”

 第三节 政治家“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第四节 A级战犯是如何进入靖国神社的

第六章 思想的交锋——靖国神社诉讼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的靖国诉讼

 第二节 靖国神社诉讼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和平遗族会与日本遗族会的交锋

 第四节 关于“玉串料公费支出违宪”诉讼

 第五节 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引起的诉讼

第七章 游就馆——靖国神社的窗口

 第一节 右翼团体的活动阵地

 第二节 游就馆的印象

 第三节 “靖国精神”的大暴露

附录

后记

试读章节

日本研究神道教的著名学者福永光司依据中日两国的丰富而翔实的文史资料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后,举出以下四点事实证明日本的神道教与中国道教的联系及受道教影响的情况。

1.本天武十三年(公元685年),为行使中央集权,日本制定了“八色之姓”,“真人”列为第一等级。而“真人”显然是中国道教的术语,甚至“天皇”一词也来自道教。

2.天皇的象征是镜与剑,被称为“神器”。神镜用以照妖,神剑用以降魔。天皇传位时,将神镜与神剑授予新天皇。而这种器物恰恰都是中国道教的法器。

3.天皇宫殿崇尚紫色,宫门称“紫门”,最高官阶得着紫色官服。而中国的道教称上帝居住在紫微垣,唐宋时期规定紫色为高贵,道士中有声誉地位者得赐紫衣。

4.恭贺天皇长寿的祝词及天皇拜四方仪式上的咒文是抄自中国道教的祭祀词句。

福永光司也指出:近代以来日本的学术界和神道学者在复古神道“皇国史观”的影响下,强调“国粹”,歪曲中国宗教对日本产生影响的历史,所以才出现了公然抹杀中国道教对日本神道教影响的倾向。

(福永光司,生于1918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哲学学科,曾任京都大学、东京大学教授,原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著名道家和道教思想的学者。发表过一系列关于中国道教对于日本历史和文化的影响的研究论著。在主持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期间,他提出了道教的宗教哲学思想体系的命题,认为在对道教神学或者教义作为基轴进行思想史的分析考察时,必须认识到道教神学同中国思想史的不同时代的发展间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在肯定道教是中国的民族的具有超时空的绝对的皈依宗教的感情、信仰和祈求、思维和思辨的历史的博大蓄积的同时,他还提出了神道教与中国的道教的思想联系的问题。从这一科学而客观的立场出发,福永光司教授一反过去日本学者鄙视道教的立场,发表了有关日本的天皇制度和社会文化同道教的关系的论著,出版了《道教和日本文化》、《道教和古代日本》、《道教和日本思想》、《道教和古代的天皇制》等书籍。其中对于道教的神学思想、仪式和象征物所进行的客观而令人信服的研究是日本学术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的成果。)

不过,也有的日本学者认为“道教组织与道士都未曾东渡日本,道教教理对日本文化究竟有多大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研究日本的神道教与中国的道教的关系是专门的题目,我们可以暂时将这一问题搁置,而在本书中首先追根溯源,先从神道教在日本的诞生说起。

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观察,人类的宗教意识产生于原始社会的一定阶段。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在自然力的面前感到渺小且无能为力,同时原始人的智力蒙昧未开,难以区分自然力与人的力量,很容易把支配自己生活乃至命运的自然力人格化,想象成超自然的力量。而对于那种超自然的力量,人们也往往同时怀着景仰和恐惧这两种相当矛盾的感情。一方面,人们会将一切顺利与成功看成是超自然力量的护佑,另一方面则将一切失败与痛苦看做是超自然力量的惩罚,于是就形成了对超自然力量的自然崇拜。这种最初的自然崇拜逐渐发展为精灵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等,宗教意识也就随着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所以,宗教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认识的反映。从这一角度看,处于原始状态的日本社会产生原始的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是顺理成章的。日本的神道教的产生,当然也是早期日本人对自己生活和生产的自然环境认识的反映。至于中国的道教的传播与影响,应当是在这之后的事情。

那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早期日本人生产与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位于亚洲东部与大陆隔海相望的日本列岛。日本与亚洲大陆的关系恰似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日本列岛四面环海,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具有规模的大岛和数以千计面积相当小的岛屿构成。如果乘飞机到达日本的上空,俯瞰下面,看到的就是被大海环抱的一座座岛屿。对照日本的地图,可以轻而易举地辨认出那些岛屿的名称。而在我们国内作航空旅行的时候,脚下往往是一望无际的陆地,看不到边缘,所以也难以根据地图判断位置,情景真是迥然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文化也是可以想见的。

日本列岛上虽然有山川平原,地形多姿多态,但无论什么季节,总是一片绿色。因为相对温暖的气候和春夏秋冬分明的四季造就了占日本国土总面积百分之七十的繁茂的森林,而且为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一点是日本人特别引为自豪的。直到今天,尽管耕地面积并不多,但是日本的稻米竟然能够基本自给自足,满足上亿人的需要,甚至还有少量的出口,不能不说是叨惠于这样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因素。当然,这种优越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因素对日本人的神灵观和自然观也产生了特别的影响。P3-5

序言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80周年,抗日战争史又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其实,我们的国歌就是源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这足以说明,抗日战争史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中国人民是何等重要。在这个时候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应该说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空前的复兴时期,而复兴的枢纽却产生于抗日战争。通过那场战争,中国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一百多年的压迫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那场战争,中国的进步力量上升到了可以率领中华民族向着光明的前程迈进。而如何总结抗日战争的历史,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以上各书,全部是关于中日战争遗留问题的研究。但是,中日战争遗留问题还不止这些,如细菌战实施及其受害情况问题、战时中国劳工受害及战后诉讼问题等等。这些也是十分引入关注的问题。而由于种种原因,本丛书未能把这些问题纳入进来,确实有些遗憾。不过我相信,随着史料的发掘与不断丰富,随着研究者不断地努力,这样的研究必将会出现更新的成果。

最后,我以主编的名义,并代表丛书的所有作者,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表示由衷的感谢。特别应该提到的是,直接负责这套丛书编辑、出版的王爽女士,几年来为这套丛书的面世,积极奔走于哈尔滨和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我向她表示深深的敬意。另外,虽然丛书的作者都是在学术前沿上进行努力的,但仍然可能会有一些疏漏。因此,我们不仅期盼这套丛书能给人们知识和启迪,同时也希望得到研究同仁和各界朋友的批评指正。

荣维木

2011年2月于北京

后记

20世纪的90年代初期,我在日本的时候,与共同研究和工作的日本学者谈起了靖国神社问题。令我吃惊的是,他们之间关于靖国神社的看法有许多的差异,有各种不同的立场与角度。倒是来自中国的学者,关于靖国神社的知识几乎是一样的,与其说了解,不如说就是平时从媒体上得到的那一点点儿几乎人所共知的“概念”。而当对靖国神社进行了实地考察后,我更惊奇地发现,原来连那一点点儿的知识也有许多的错误。这一情况说明,世界上的事物是多么复杂,而我们真正学到真正全面科学的知识,又是多么不容易。

而我也感到很庆幸,因为在那之后,我认识了日本和平遗族会全国联络会的小川武满医生,也结识了这个联络会的许多成员。他们给了我许多关于靖国神社的知识,有的已经写出了著作,而有的则是亲身的感受。我觉得有责任和有义务将这些关于靖国神社的知识介绍出来。

还是在10年前,我曾经就靖国神社的问题写过一篇论文,在那篇论文中,我介绍了靖国神社的基本的情况,特别是战前与战后靖国神社的不同,也重点介绍了战后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但是,我发现,尽管做了许多努力,但是迄今为止仍然有许多人对靖国神社问题很不了解,而在日本的政治家参拜靖国神社后,有些批判的意见并没有接触问题的本质。

我不想批评那些没有接触到实质性问题的现象,因为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具体情况了解太少了。如果这本小书能够使读者增加了知识,了解了问题的本质,将是我十分高兴的事。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十分想对支持与帮助了我的研究工作的所有的朋友们,当然也包括日本、韩国的朋友们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