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红等著的《趣味经济学丛书》包括《趣味博弈学》、《趣味管理学》、《趣味营销学》三册。
《趣味博弈学》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将博弈知识和故事巧妙结合,将枯燥的博弈技巧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加其趣味性、可读性和认知性。
《趣味管理学》: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您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得加以提炼,并运用到今后的管理工作中,长此以往将形成您个性化的管理真知和管理技巧,这将是您一生的财富。
《趣味营销学》将营销4P同被称为“竞争理论”的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从而让晦涩的经济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用博弈论的原理和精神反观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博弈的世界里,人生时时皆博弈,生活处处皆博弈。博弈可以令我们充满智慧,令我们理性选择,令我们克制自私的天性,令我们关爱他人,令我们豁达,令我们从容前行。张万红所著的《趣味经济学丛书:趣味博弈学》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将博弈知识和故事巧妙结合,将枯燥的博弈技巧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加其趣味性、可读性和认知性。
李石华编著的《趣味经济学丛书:趣味管理学》最大的特色在于“巧”。管理知识和故事结合得巧妙,赋予管理学以趣味。将枯燥的管理学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会增加其趣味性、可读性和认知性。同时,将管理知识进行系统的分类,基本上按照经典管理学逻辑体系进行编排,也弥补了其他管理故事中“见事说事”的缺点和不足。
您可以把本书当成您在管理经营活动中的一个助手,一个参考,一个思考下一步行动的参谋。
李石华编著的《趣味经济学丛书:趣味营销学》将重点放在营销4P上,就是要达到攻其核心、重点突破的效果。更为关键的是,本书将营销4P同被称为“竞争理论”的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从而让晦涩的经济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绝妙结合,更方便读者的实际操作。
《趣味博弈学》
单于夫人解救白登之围
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各部,势力强大,统治了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区。汉初,匈奴贵族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北部边郡的人口、牲畜和财物。汉朝刚刚平定中原的时候,还顾不上和匈奴作战,就把韩王信改派到代地,建都马邑城。
公元前201年,冒顿单于发兵攻略马邑(今山西朔州),韩王信投降了匈奴。匈奴得到了韩王信,于是率兵向南越过句注山,攻打太原,直到晋阳城下。第二年冬,又占领了晋阳。
汉高祖刘邦闻讯,亲自领兵前去迎击匈奴,收复了晋阳,兵锋直达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当时正遇上冬天严寒下雪的天气,西汉的战士冻掉手指的有十分之二三。
冒顿知道这个消息,假装失败逃跑,引诱汉军。
汉军追赶冒顿,冒顿把他的精锐军队隐藏起来,只出现了一些老弱残兵。于是汉朝出动全部军队,多半是步兵,共32万人,向北追击匈奴,但由于轻敌冒进,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首先到达平城,步兵还未全到。
冒顿指挥他的40万精锐骑兵,在白登山把刘邦包围起来,七天之内,汉军内外不能相互救助,军粮已绝。
匈奴的骑兵,在西方的全是白马,在东方的全是青马,在北方的全是黑马,在南方的全是赤马,可以说这个包围圈密不透风。
在七天七夜里,刘邦的军队没有军粮,也没有草料,完全和主力部队断绝了联系。
陈平想出了一个解救之计。
陈平作为汉朝的使者,去秘密拜见匈奴冒顿单于的妻子,送给阏氏(单于夫人)很多礼物,而且除了这些金银财宝之外,还有一张关女的画像。陈平十分了解这位夫人的心理,就对她说:“现在我们已经十分危急了,如果单于再不退兵,我们中原都会落入单于的手中。我们中原有很多比这画上的女子更加漂亮的女子呢,不过,如果你们单于愿意退兵的话,我们愿意把这画上的美女献给单于,作为他的小妾,希望夫人您能从中斡旋一下,让我们回去吧。”
单于的妻子,考虑到如果冒顿单于真的征服了中原,就会从中原掠夺大量的美女,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她自身的利益,因为处于权力中心的后宫女子,一旦失去了丈夫的宠爱,就等于失去了权力。所以,单于夫人在心中开始盘算,到底征服中原扩大匈奴的势力重要,还是保住自己的地位重要。
最终她认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更重要。
阏氏听信了陈平的话,对冒顿说:“两方的君王不能相互围困。如果得到汉朝的土地,单于终究是不能在那里居住的。而且汉王也有神的帮助,希望单于认真考虑这件事。”
冒顿与韩王信的将军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但王黄与赵利的军队没按时到来,冒顿疑心他们同汉军有预谋,就采纳了阏氏的建议,解除了包围圈的一角。
于是汉高祖刘邦命令战士都拉满弓,箭上弦,面朝外,从冒顿解围的那个通道一直冲出来,最后同汉朝大军会合。冒顿于是领兵而去,而刘邦也率兵狼狈地从“白登之围”中逃出,最后派刘敬到匈奴缔结和亲的盟约。
刘邦处于围困之下,单于夫人面前有几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就是冒顿征服了中原,但是她被宠爱的地位也许会受到威胁;
第二种可能是冒顿征服中原,但依然宠爱她一个人——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原有那么多的美女;
第三种可能就是匈奴保持原有的势力,她和冒顿的夫妻关系不变。
在单于夫人心中,她觉得第三种选择是最为稳妥也是最利于自己的,所以,她只能作出这样的选择。
从博弈论看来,人都是理性的,所以单于夫人一定会选择与西汉君臣合作的策略,历史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人们在面对问题和一个个具体情境的时候,都不是盲动的,莽撞的,没头脑的,而是在选择策略的时候尽量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P32-34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美丽心灵》,主人公纳什不寻常的学术生涯着实令我感动,一个人对着不断闪动的屏幕,稀里哗啦地流了一脸的泪水。
偶然一个机会,在北大听到一堂有关博弈课题的研讨会,研讨会中,深邃的道理令我着迷,但是更让我吃惊的是,博弈论中一个重量级的理论——“纳什均衡”居然就是电影《美丽心灵》的主人公纳什创立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用了一年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了博弈论,期间不断地去北大,和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老师坐而论道,把个博弈论如庖丁解牛般四拆八卸,深得其髓后更爱不释手。在坐而论道中,时而有妙语连珠,时而有捧腹之言,时而又有扼腕叹息之言。
思想的交流、语言的对撞酣畅淋漓,煮酒论英雄之痛快也不过如斯。
博弈论的理论起源于西方,但在中国诸子百篇中不乏博弈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博弈高手。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聪明的谋士们把博弈论运用得娴熟而老道,耳熟能详的“空城计”算是博弈的最高境界了吧。
他们个个是博弈高手,只是那时还不曾有“博弈”这个词,于是这些博弈高手被冠名为谋士,他们设的套叫做计策。
用博弈论的原理和精神反观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博弈的世界里,人生时时皆博弈,生活处处皆博弈。
博弈可以令我们充满智慧,令我们理性选择,令我们克制自私的天性,令我们关爱他人,令我们豁达,令我们从容前行。
博弈对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但是因为它的高深面孔吓退了许多求知无门的人,于是我想写一本简单有趣而又通俗易懂的博弈论。
中国传统寓言故事中不少都包含着博弈论的精神和思想,于是我想用故事的形式来讲述博弈论。刚开始写的时候以为很简单,但是写起来才发现不亚于万里长征之艰难。还好,最终完成了这部有趣而实用的博弈论,我私下里把这本书命名为“美丽心灵”,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再一次在博弈论的海洋里徜徉,再一次体味“飞入云端不知身在何处”的快乐感。
当你选中这本书的时候,你其实便是经历了一个个的博弈过程。比如在书店,有很多版本的博弈方面的书,你到底选择买哪一本?你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当你买了这本书,书中哪些精华可以为己所用?哪些被视如糟粕丢入垃圾桶?这都是一个个的博弈过程。
面对生活中一系列的选择,一系列的博弈,怎样的选择才是智慧而理性的?没有正确而唯一的答案,我们只能用《登飞来峰》中的两句诗作答:“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