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查阅大量相关书籍,走访许多相关地区和单位,包括远赴南洋一些国家,对他们视为传宗接代的神瓶——中国古青花供瓶进行考察坚定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本书采用秘诀的形式,汇总了元明清青花鉴定中的秘要,想以这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形式传达多年的累积和经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鉴定秘诀(元明清青花)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王国丙 |
出版社 |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者在查阅大量相关书籍,走访许多相关地区和单位,包括远赴南洋一些国家,对他们视为传宗接代的神瓶——中国古青花供瓶进行考察坚定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本书采用秘诀的形式,汇总了元明清青花鉴定中的秘要,想以这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形式传达多年的累积和经验。 内容推荐 王国丙先生经几十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成长起来,现已是古瓷鉴定师,受到耿老宝昌的指导和好评。他所写的《鉴定秘诀》系列是他努力的结晶,更是他送给古瓷鉴定者入门的工具书,是有益于研究工作的书。 目录 元代青花胎土 胎土成分 制胎刀法 制胎工艺 胎底釉滴 元代青花钻料 青花料的来历与特点 青花料的认识论 钴料矿源与绘色 元代青花存量 元明青花所用进口料及识别之考证 元末制瓷业的管理与元瓷存世的因素之考证 元末制瓷之考证 总结 元代青花概述 元代青花鉴别要点 明代早期 洪武青花 永乐青花 宣德青花 明代中期 正统青花 景泰青花 天顺青花 成化青花 弘治青花 正德青花 嘉靖青花 隆庆青花 明代晚期 万历青花 天启青花 崇祯青花 总结 明代青花概述 明代青花鉴别要点 元明青花对比 清代早期 顺治青花 康熙青花 雍正青花 乾隆青花 清代中期 嘉庆青花 道光青花 咸丰青花 清代晚期 同治青花 光绪青花 宣统青花 总结 清代青花概述 清代青花鉴别要点 试读章节 麻仓土与高岭土 分析瓷器的胎土问题,首先要从胎泥上分是用麻仓土,还是用高岭土。应该说两种土都用过。元代青花的胎土,主要是用景德镇的麻仓土,但在元中后期也用过高岭山上的高岭土。这两种土都用的时间可推到明代早期。两种土的世界标准名称都叫高岭土,但在微量元素成分上是有所不同的。 在鉴定中要知道:一些主要成分起作用,一些微量元素也起作用,从而造成釉面和胎的泛青微灰等情况。因此对胎土的深入研究是不可缺少的。 1.麻仓土 比高岭土白中泛灰的泛灰程度重一些,色显白中泛灰又有微绿,胎质看起来要疏松,易开裂。在器内常有开裂(窑裂的痕迹),在器外也常出现口上有剥釉、器体有窑裂或窑封引起的缩釉与缺釉现象。有的却很规整,没有这些现象。有的出土瓷器在露胎处的底足及器内无釉处会出现沁垢及裂痕。这种有裂痕的瓷器内,竖裂缝隙多,横向开裂极少;底呈现刮挖底引起的像建筑用砖的孔窝,孔窝与刮刀走向成九十度角的垂直裂迹,即与刀在刮挖时走刀方向呈垂直走向的裂迹。这种砖孔开裂的底在埋藏地下后,经过多年的沁泡和温度变化,就会开裂或掉渣,显出糙底的状态,因此这部分瓷也是元青花,不能排除掉。大多数有旋痕、跳刀痕,有的的确没有孔窝则显规整。规整器件的底足胎色多数白中微灰又微泛绿。这种器件常常是枢府瓷或者是元末明初洪武前的精品,也称元代官窑瓷,这是因为枢府瓷是元代军事机构——枢密院定烧的。这主要是因元代制胎用的麻仓土比例占胎土含量的25%—32%引起的,也与当时对枢府瓷采取精制有关系。 2.高岭土 白中泛灰,基本上不泛绿,而且泛灰程度不如麻仓土,硅化程度比麻仓土好,这是高岭土与麻仓土在眼学观察中重要的区别依据。应该说高岭土中含的有机物越多,其灰色和绿色越重。从定性上看,麻仓土因含有机杂质多而显灰色;高岭土因含石英而显白,瓷化程度(硅晶化程度)比麻仓土略强。 高岭土瓷器露胎处的底足和器内的胎色明显与麻仓土不同。基本上可以说,高岭土瓷器是白中泛微灰,有晶体硅化,白瓷的瓷化程度高;麻仓土瓷器胎显白灰微绿,硅化瓷化的程度不如高岭土。高岭土瓷器开裂极少,开裂时不是刮挖走刀方向的垂直开裂,而是炸裂和练泥不佳的曲线裂。高岭土加工的瓷器有的是制完胎后在底足上又涂抹一层胎泥,因受热后温度系数不同产生糙裂。这种裂的底叫糙底。这种裂的状态与麻仓土裂状态是不一样。但元瓷开裂主要是因瓷土与黏土比例不同引起的,不是麻仓土与高岭土不同引起的。以上几点不同是区别高岭土与麻仓土的关键,不是区别元代瓷器的依据,因为元代每种土都用,但可以区别真假元代的胎土,因为元代的胎土配制与后来各朝的都有不同。 在胎的滑润方面,元代麻仓土与高岭土制作的瓷器胎底都存在看起来粗摸起来滑的特点。但是,如果高岭土与瓷土制作时比例有变化,滑润程度及粗糙程度也有变化。以上两条在元末明初洪武时有变化,这主要是胎土比例有变化,引起了瓷胎感观与触摸上的变化。元代景德镇瓷所用胎土——麻仓土和高岭土都是高岭土的一种。元代早期用麻仓土,晚期也用高岭土。麻仓土、高岭土在世界上统称高岭土,高岭土土质有不同成分,性质多属一矿一种高岭土,山山不同。 高岭土的形成与成分 古陶瓷的瓷胎是高岭土制作的。高岭土的产地、种类很多,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瓷器的制作和瓷器的质量。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些高岭土的知识。 高岭土不是火山岩,而是一种沉积岩。沉积岩是地球在运动发展中形成的。岩石风化后的石硝,经过数万年或更长时间的沉积后,又经过地球形成中的造山运动,露出地面,才形成山脉、丘陵中的高岭土山。确切地说,高岭土是陆地或江河湖海盆地中的松散矿颗粒和有机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多元体。这些物质包括砂岩、砾石、黏土、灰泥、生物残骸等,其次还有火山喷发物、有机物和宇宙物质等,也有泥岩或页岩类等。高岭土是古老地球亿万年前江河湖海中的沉积岩,经过造山运动又露出地面后,再经过原始的地球运动形成的;是板块碰撞和火山的作用使砾石、黏土、灰泥土、生物残骸,泥岩、页岩、花岗岩等多种成分结合才形成的。 从高岭土成分来看,有石英、长石、埃洛石和少量蒙脱石,还含有云母碎屑矿物,也含有铝、铁、碳、酸、盐类、硅酸盐类矿物。 高岭土在亿万年长期风化变质中度过热液蚀变或沉积的一生,有些高岭土矿也存在着变质和风化。这种类型的土因最早在中国的景德镇高岭山被利用发现,因此全世界土都称之为高岭土。高岭土名称来源于中国。 地球上的矿产,主要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三种类型。高岭土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与云母、石英、碳酸钙并称。 在中国江西景德镇地区有一座山叫麻苍山,这座山产的土在陶瓷界叫麻仓土。其实麻仓土也是高岭土的一种,属一个生成年代的土,但其组织成分略微有所不同。 …… P3-6 序言 环顾当今之鉴定古瓷器的书,万象显露。大部分只是讲瓷器的外观,说纹饰的如何,讲了一大堆,除了美丽之辞藻外,言而空洞无物,即使看完整本书,你还是迷迷糊糊的。有的书更是左抄一点,右抄一点,靠拼凑而成,对如何鉴定根本没有谈到。 国丙老师有学者之风范,一生只作学术研究,不追求名利,并将研究心得毫无保留地著书出版,让广大之古瓷器爱好者、鉴定者有一套标准可依。在古瓷鉴定中,青花瓷的鉴定更为重要,而元青花的鉴定尤为重中之重。然而,目前古瓷鉴定界有些地方仍处在混乱之中,各论各的,使瓷器爱好者、收藏者无所适从。 国丙老师勤读耿老宝昌、冯老先铭之书,从二老书中吸取大量鉴定知识和技术,从精华中得到启发。他也经常流连古董市场,到博物馆、藏家那里去看藏品,与藏家探讨,经过多年之实践,整理成此书。 国丙老师有过非凡的经历。他家曾住在烧窑的村庄附近,名叫罐窑家(即烧罐的村庄)。他幼时在窑场玩耍长大,从小就看过如何转动窑车,如何制胎入窑……因此对瓷器生产过程非常了解。后参加了山东大学的考古挖墓工作。再后他又开始学习中医药,参加中国的石油大会战。在石油企业,他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搞建设和科研工作,这使他很早就对高岭土等地质学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国丙老师成为一名有杰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先后获得数十项大小科技奖,曾两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经历对他后来所从事的古瓷文物鉴定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和帮助,为他的鉴定工作打下了非同一般的基础,使他成为一名有经验、有学识、以科技态度进行鉴定的鉴定专家。特别是在元青花研究方面,其有关胎土和釉料的基理研究提高了科技鉴定的能力。 由于近年来大修水利、兴建公路铁路,动土量很大,使得千百年的地下文物出土。国丙老师不仅不放过任何时机去考察国内古瓷,还远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台湾、香港等地考察海外出口瓷。 国丙老师既有实地的经验,又有科学的方法,能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以新的思维方式进行鉴定。 如,瓷用高岭土是地球上的沉积岩,是地球在运动中发展形成的,是积岩石屑类在亿万年前沉积在江河湖海的盆地的矿颗粒和有机物质结合后形成的多元体。为什么胎滑润?为什么胎釉有时泛绿、泛灰?是与胎土成分中的有机物有关。这种深入的研究使我们在对元青花的制胎进行分析时有了科学依据。 又如,对苏料、回青、平等青、石子青、浙料、珠明料、煅烧料、勾兑料等青花料均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对元青花的胎釉研究有了更深的进展。这些成果对认识元青花的烧成基理和鉴定元青花有很大的帮助。 国丙老师论述深入浅出,以浅白的文笔写出人人可读懂的口诀形式的书,清楚而简洁,便于读者抓住重点,也利于背记,给人以一目了然、清晰可见之感。比起那些吞吞吐吐、遮遮盖盖、含糊不清的书,国丙老师的书可谓清楚明了。 如,总结明代一代三朝(即空白期)青花纹饰的特点为“顶天立地中间空”。总结明崇祯朝青花纹饰的特点为“留天留地中间密”。这种对比方法给人以一见即会、心里有底、清晰可辨的感觉。 又如,明永乐青花,局部疏朗、画满器,釉显肥亮,青花有晕散,器口易积釉;宣德青花,釉有橘皮,足边积釉,铁斑少。这种对比基于其高超的鉴定水平,以平淡而分明的文笔写出,真是令人叫绝! 国丙老师心胸宽大,研究精细深广,并且十分敬业,刻苦钻研,有中国传统名家之风范,让人钦佩。此书中的论述和介绍深入浅出,句无虚言,笔见阴阳。衷心希望国丙老师多出书,因为您的书会让读者喜欢,也为时代所需要。 枨野波(东南亚古瓷鉴赏家) 后记 元明清青花瓷在古瓷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额,也是古瓷器中独树一帜的秀丽的出头花枝。它历史悠久,既有独特性,又有多元性、复杂性,其历史性也是很强的。因为青花瓷经历过漫长的历史阶段,这给收藏者、鉴定鉴赏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我在对元明清青花瓷进行研究时,走了很多地方的市场、店铺、展馆、单位,曾向中国古瓷鉴定泰斗耿老宝昌、古瓷鉴定修复专家王启泰、景德镇陶艺大师黄云鹏、国家博物馆综合处处长杨林、四川考古队王鲁茂、内蒙古博物院院长塔拉、考古所所长陈永志等学习请教,他们都给予了热情的指点和支持,在此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本书中许多图片来自海外,对提供藏品和图片的个人及单位表示感谢! 当我走进博物馆,走到古玩市场时,当翻开一本书、一份杂志、一张文物报时,我都感到亲切。因此我忘不了像文宝轩艺术馆馆长文守辉那样的有勇气、有追求的办馆人和投资人。他们对祖国的古陶瓷研究深怀敬业精神,非常投入,也非常看重。在他们的心中,那常常是胜过一切的。这些都给了我极大的影响和鼓励。 在耿老宝昌的办公室里,我曾多次请教和学习,耿老对本书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书总体看来写得很好,是一本好书,观点和探讨都是对的。”也给予了批评和指正:“书中的图有些不太正确,不要有假的,假图会影响书的质量,不要让图影响了书。一本好书为什么要让图影响了呢?要把图更换一下。”这些教导是多么珍贵和真诚啊!我随即将图进行了调整,在色泽上也进行了修正。耿老宝昌看后说:“这样图对,文章也对,才成为一本好书。加上用口诀写出,既新颖又好学、好看。” 在学习中,我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在古瓷器探索中,我还是要向老一代专家学者学习,向新的理念和技术学习。这才是通向未来的出路。还是王启泰老师的那句话“以学习推动学习,有一天会成功!”在书中尽管做了很多努力工作,但难免有不足和错漏,请读者用审视的眼光看,给予指正,以求今后的成功!在此对各位学者与读者表示最真挚的谢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