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重兵集结,钢铁装甲大战一触即发!古德里安固执己见,德国军备成为落后一方!斐迪南式强击炮终于登场,苏军将以何种兵器较量?库尔斯克突出“尖刀”,“红色乐队”紧急预警!处处受挫德军转为全面防御,堡垒行动上演情报大战!苏联重剑劈向德军防线。最后关头谁能力挽狂澜?……
德军以“虎”式坦克为先锋,以每平方公里100辆坦克的密度对苏军阵地实施强攻,战争史上最大的铁甲搏杀开始了。5000张高清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程纪实,战场风云真实再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库尔斯克坦克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程纪实系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作者 | 王志强 |
出版社 | 外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库尔斯克重兵集结,钢铁装甲大战一触即发!古德里安固执己见,德国军备成为落后一方!斐迪南式强击炮终于登场,苏军将以何种兵器较量?库尔斯克突出“尖刀”,“红色乐队”紧急预警!处处受挫德军转为全面防御,堡垒行动上演情报大战!苏联重剑劈向德军防线。最后关头谁能力挽狂澜?…… 德军以“虎”式坦克为先锋,以每平方公里100辆坦克的密度对苏军阵地实施强攻,战争史上最大的铁甲搏杀开始了。5000张高清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程纪实,战场风云真实再现! 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德国做为战争发起者,闪击波兰,占领挪威。横扫荷兰、比利时、法国,进逼英国,袭击大西洋,实施“巴巴罗萨”计划,进犯苏联,意欲称霸欧洲。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更是将战火引向非洲,与德国组成“非洲军团”,出兵北非、地中海,以实现其新罗马帝国之梦。在亚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太平洋战争,使亚洲各国人民备受战争蹂躏。 这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这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既有沙尘漫卷、万炮齐鸣的陆战,又有波涛汹涌、巨舰沉浮的海战,还有万里搏击、狂轰乱炸的空战。战争双方无时无刻不处于兵锋相对、殊死较量之中。可谓谋用其尽,兵用其极,演绎出一场又一场波谲云诡的战争风云。 目录 第一章 南路风云 1.苏德战争爆发 2.斯大林格勒转折 3.夺回战场主动权 4.哈尔科夫的反扑 第二章 德国的算盘 1.富有成效的坦克战 2.德军新式坦克问世 3.第三帝国的危机 4.争吵中的“堡垒”计划 第三章 苏军布防 1.前所未有的形势 2.纵深梯次的防御 3.苏联获得制空权 4.“红色乐队”预警 第四章 生死攸关 1.奥廖尔一库尔斯克方向 2.别尔哥罗德一库尔斯克方向 3.最大规模的坦克战 4.德军全面转入防御 第五章 反戈一击 1.“库图佐夫”行动 2.“鲁缅采夫”战役 3.库尔斯克大空战 4.以苏军胜利告终 试读章节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一路势如破竹。截至7月4日,德军在南路推进了300-350公里。截至7月10日,德军在中路几乎占领了白俄罗斯的全部领土,向前推进了450-600公里。德军在北路向前推进了400-450公里,进逼苏联的西北重镇列宁格勒。苏联丧失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俄罗斯联邦的部分领土。 德军在侵苏战争前期达到了希特勒预想的目的,给苏军以极大的震慑,闪击战初战告捷。 在德军中路,7月底,斯摩棱斯克城周围的战斗进入了拉锯战阶段。虽然苏军最终没能收复斯摩棱斯克,没能守卫住莫斯科前面的“最后一道大门”,但是,却把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牵制在这一地区达两个月之久,极大地延缓了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速度,且消耗了德军装甲兵团的战斗力,使得德军“装甲闪击”的战车第一次在苏军阵地前抛锚。 在德军北路,到9月初,列宁格勒与苏联其他地区的铁路联系中断,德军突人拉多加湖南岸,占领什利谢尔堡,完成了对列宁格勒的陆上封锁。之后,德军开始收紧夹住列宁格勒的巨钳,用大炮轰击,用飞机轰炸,企图以此来消磨苏联人的抵抗决心。 在德军南路,由于德军南方集群大的合围已经形成,很多苏军失去了有效的补给。至9月中旬,基辅附近的形势恶化了,很多苏军西南方面军的主力部队被德军南方集群分割包围。 9月19日,德军南路攻陷了乌克兰首府基辅。据西方史学家记载,在被希特勒称之当时“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最大战役”——基辅战役中,苏军4个集团军被围歼,65.5万名指战员被俘虏。 整个苏联陷入危急之中,而德国的战车仍在隆隆地驶向莫斯科。一场猛烈的“台风”刮来,保卫莫斯科的战役开始了。 9月30日,希特勒亲自签发了进攻莫斯科的军事行动计划,此计划的代号为“台风”。进攻的德军不顾损失惨重,疯狂推进。 10月13日,被德军包围的苏联3个集团军经过英勇抵抗,大部被歼,余部退守莫扎伊斯克防线,有的在敌后展开了游击战。 至此,希特勒的“台风”计划的第一阶段行动完成,莫斯科的第一道防线被德军铁甲冲开了一道可怕的缺口。 从10月13日起,通往莫斯科所有重要作战方向几乎都开始了激烈的战斗。10月底,希特勒集中51个师,包括13个坦克师和7个摩托化师的兵力,再次强攻莫斯科。这时候,整个莫斯科成了一座与德军拼搏的大军营。 德军在最初的几天频频得手,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向莫斯科逼近。随着德军的逼近,苏军的抵抗也越来越顽强,常常是打得整营、整团不剩一个人为止。 12月3日,德军第四坦克集团军在遭受重大损失后攻占距莫斯科只有27公里的红波利亚纳。从这里,坦克最多一个小时便可以抵达莫斯科城。 此时,大雪覆盖了莫斯科周围绵延上千公里的河流、山谷、村镇以及桥梁、道路,也覆盖了希特勒军队的营帐、野战机场、坦克、大炮和车辆。 德军每个军队仅冻伤的官兵,少则数百,多则上千,战斗力因而锐减。由于严重的战斗减员和冻伤减员,德军兵力在一天天减少。 这时,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作出了在莫斯科近郊歼灭德军的决定,转入反攻,给敌人以毁灭性打击。 12月5日,德军则称之为“最黑暗悲惨的一天”,对苏军来说是整个莫斯科保卫战中最关键的一天。 这天,德军在环绕莫斯科周围320多公里的半圆形阵地上,全线被苏军制止住了。不仅如此,所向无敌的古德里安装甲部队第一次被迫后撤,不得不在冰天雪地上组织起防线。 12月5-6日,苏军利用德军预备队消耗殆尽、失去进攻势头的有利时机,出其不意地在加里宁至叶列茨一线开始了全线反攻,实施了加里宁、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图拉、叶列茨和卡卢加战役,并在罗斯托夫和季赫温方向展开了积极的配合行动。 这条战线长达1000多公里,从莫斯科前沿,北起加里宁,南至叶列茨。瞬时间,信号弹腾空升起。大炮的轰隆声冲破了漫天大雾和清晨的沉寂。“喀秋莎”火箭炮炮弹划出一道道火光,冲向德军阵地。 从12月8日开始,德军被迫转入防御。此时,德国军官中弥漫着越来越浓厚的悲观情绪。 希特勒决定解除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等高级将领的职务,自任陆军总司令,命令东线德军坚守待援。但是,德军仍然挡不住苏军的反攻脚步。 12月9日,苏第20集团军粉碎了德军的抵抗,将其驱逐出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苏联航空兵也来参战,且大大超过了德中央集团军群的飞机数量。 12月13日,德军在克林和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地区的抵抗被粉碎,丢下了大量大炮和车辆,仓皇后退。一路上,撤退的德军遭到苏军飞机的轰炸,损失惨重。 此后的几天里,苏军将德军赶出了加里宁、克林和耶列茨。苏军部队在对德军的大规模进攻中,缴获了许多武器和车辆。 苏联宣布,德军包围莫斯科的企图已经失败。正如苏联所说的,强大的苏联反击部队在空军的有力支援下,越战越勇,到1942年1月初,已经完全击溃了窜至莫斯科城下的德中央集团军群的突击兵团,德军被迫后退了100-250公里,从而解除了德军对莫斯科的直接威胁。 德军不得不承认“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并且准备将部队撤往库尔斯克一奥廖尔一线作为德军的“冬季阵地”。 在莫斯科战役胜利的鼓舞下,最高统帅斯大林决定乘胜追击,发动全线反攻。斯大林说:“德军由于在莫斯科附近的失败而惊慌失措,而且他们过冬的准备很差,现在正是我们转入进攻的最好时机。” 斯大林的意图是:以西方正面为主攻方向,消灭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夺回斯摩棱斯克。在北方,消灭列宁格勒附近的敌军,解除敌人对列宁格勒的包围。 1942年,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利用德军失去进攻势头的有利时机,在西方、西北和西南战略方向发起总攻,并以西方正面为主攻方向,向德军及其仆从军发动全线进攻。 正如斯大林所说的:“红军在因德帝国主义背信弃义的进攻而暂时退却以后,夺得了战争进程中的转折,由积极防御转入了有效进攻……由于红军的胜利,卫国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942年1月5日,斯大林发布指示:“不给德寇任何喘息的机会,不停顿地把他们向西驱赶。” 1月8日,苏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的舰桅高昂,海军战士们将炮弹填进炮膛,莫斯科郊外野战机场上的战鹰满载航空炸弹,振翅待飞。 从列宁格勒城外雪深齐腰的森林,到莫斯科以西冰封的大地;从静静的顿河流淌过的乌克兰平原,到黑海北岸的克里木岛,苏军在这条纵贯南北的战线上,9个方面军110多万将士整装待发,收复失地大总攻的战幕即将拉开。 随着红色信号弹飞上天空,一时之间从空中到地面,炮声隆隆,硝烟滚滚,苏军的全线总攻开始了。 苏军收复了莫斯科州、加里宁州、图拉州等莫斯科以西大部地区。至此,希特勒占领莫斯科的企图完全化为泡影。 P3-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